聚热点 juredian

福建小伙发现鲍鱼佛跳墙新商机,一份只要58元,一年卖3亿多元

他把佛跳墙藏在罐子里,让餐厅里价格高昂的菜肴变成预制菜,还搬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一份只要58元的佛跳墙,让他一年卖出了100多万罐,企业年销售额更是高达3亿多元。

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呢?这小小的罐子是如何为他收获财富的呢?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就带你一起看看欧于斌是如何把家乡的美味变成另一种财富的。

因地制宜,为家乡致富

欧于斌是福建人,大学一毕业就去了一家国企上班,从事外贸工作。没两年他辞了职,转行做起了蘑菇罐头出口的生意。2008年,他看上了福建本地高产但价格却不高的鲍鱼 。

当时,他投资500多万,成为当地第一个引进美国的液氮冷冻设备的企业,经过改良后,设备的低温可达零下198摄氏度。

这台机器在7分钟内即可完成对新鲜鲍鱼的冷冻,快速锁鲜,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鲜美与营养。就是这个被冷冻的鲍鱼将成为他打开市场的第一个秘密武器。

鲍鱼肉质紧实滑嫩,爽口弹牙有嚼劲,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被誉为海洋软黄金。它美好的寓意也让它也成为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但处理活鲍鱼,如果不是沿海地区的人就有些发愁了,虽然简单来说只有两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用刷子刷洗干净表面的黑色;第二步则是去掉内脏和嘴巴。

欧于斌正是看到了消费者有加工鲍鱼的需求,所以他做起了鲍鱼加工,将鲍鱼烫到8成熟后,去除内脏和壳,在进行速冻,细分成9个级别,售价40到150元不等,让消费者们按需购买。

买回去的消费者免去处理的麻烦,解冻之后就能按自己的喜好快速的烹饪好,享用鲍鱼的美味。

福建除了鲍鱼还盛产海参等优质产品,这让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产品融汇在一起,让它们更好卖更有价值呢?

他想到了福建的名菜“佛跳墙”,这道菜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能将其做成预制菜推向全国,做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化生产,这将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佛跳墙之所以很少见是因为制作起来极其耗费人力物力。海参、鲍鱼、花胶、虫草等名贵食材加在一起炖煮十几个小时。

由于繁琐的工序,食材的珍贵,价格一直不菲,一小盅就要卖价几百元。这让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既然自己家乡盛产海产品,那他就用这个优势去开发以海产品为主的佛跳墙。

那时在福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工厂化加工佛跳墙,但他却认准了这件事儿,觉得工厂化佛跳墙一定大有可为。

他量产佛跳墙就是为了卖去全国各地,但打开外地的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不顺利,他该如何进行下去呢?

佛跳墙实现标准化加工

他从国企离职,自己做生意,因为眼光长远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创业路上顺丰顺水的他,却差点儿在家乡名菜上跌了跟头,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福建名菜能否推向全国呢?

他迅速展开行动,找到了福建做佛跳墙有名的老师傅王德官,他做佛跳墙有几十年的经验。因此欧于斌想让他帮自己把关佛跳墙的口味,起初王德官觉得他简直是异想天开,量产化佛跳墙根本不可能。

王德官认为百菜百味,佛跳墙的工艺复杂,他认为只有新鲜烹饪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做法复杂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所以他拒绝了欧于斌。

但他没有因此停步,他找人试做了一小批佛跳墙拿到北京去试卖,客户品尝后告诉他虽然这是正宗的福州佛跳墙,但很可惜在北方不会受消费者欢迎,他们会觉得这个是清汤寡水,没有滋味。

他听到这话也不恼,回到福建再次找到了王德官把北方客户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他听。王德官听后有点生气。

觉得品尝的人不懂佛跳墙的美味才会说出这种话。不服气的他,决定征服北方的消费者,答应帮欧于斌帮他把控口味,两人联手开始大胆创新。

历经三年的不断调味,他们研发出了多种产品,满足了不同区域的消费者不一样的口味。欧于斌在佛跳墙路上的探索并没有停止。

紧接着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将加工佛跳墙标准化,研发出了佛跳墙自动生产线。一天最多可以生产4万份佛跳墙。

欧于斌的佛跳墙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客户找上门来跟他合作,但对方采购商竟然对欧于斌提出,想要以9.9的单品价格采购佛跳墙。

他言辞拒绝了这个价值百万的合作,而且还要将佛跳墙再次改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他认为这样的做不仅是砸了自己的口碑,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种条件他是万万不可能同意的。

那他要如何在市场的乱象中突出重围呢?他接下来的做法让很多人看不懂。在收购商不计后果的压价时,他却不计成本的做了一件事。

瓷罐是吃佛跳墙的专属餐具,吃佛跳墙的仪式感就是这精致的瓷罐。欧于斌想把是这种福建人的仪式感带给每一个消费者。

2019年他去了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县,他想要在这儿找到让他满意的佛跳墙瓷罐器皿。

但他在这儿却屡屡受挫,找了许久都没有自己中意的瓷罐,难道改良包装无法进行了吗?

新包装大财富

他坚守初心,坚决不与市场的乱象同流合污,他不计成本要让消费者体验到佛跳墙所带来的仪式感,但因为高要求,无人与他合作,他能否找到自己满意的瓷罐呢?

一连找了好几家,都没有让他满意,直到找到了第十家工厂他遇到了陈玉潘。其实陈玉潘交付的第一批瓷罐他并不满意,但就在他满心失望的离去时,陈玉潘叫住了他,他想要再争取一次机会。

陈玉潘做了一辈子瓷器,虽然以前在同行业中都是做的最好的,但之前面向的是低端市场,所以作出来的罐子只是器皿,没有人像欧于斌一样找他做近乎于艺术品的瓷罐,他觉得欧于斌的想法很好,自己也从中看到了商机。

罐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大小都要进行改动,哪怕是最细小的细节,也要做出调整,就连盖子上的金色提手也有高要求。

罐子通体必须都要是食品级的,不能用了几次,就出现褪色等情况,在灯光的照射下罐子还要是通透的。

八个月时间不知道废掉了多少个罐子,从切土到描金贴画都是工人纯手工制作的。这样做出来的瓷罐才达到了欧于斌的要求。

在他看来这个罐子不仅仅是一个餐具,而是佛跳墙分级的标志。罐子不同就代表食材不同,售价不同。

不仅是为了分级销售,这些罐子还有个特别的用处。因为欧于斌的罐子不是一次性的,而且制作精美,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选择使用完将其留下来,这样一来,消费者看见罐子就会想到他的产品,大大增加了复购率。

有辨识度的这个特点,让欧于斌一年就定制了100多万个罐子,最贵的佛跳墙能卖到将近700元一罐,接连三年成为佛跳墙销售行业的冠军,甚至还出口到了海外。

2020年6月,他还在福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福州三坊七巷开设了佛跳墙体验店。让餐厅里高昂的佛跳墙变得平民化,58元就能品尝到,这吸引了许多游客。

58元的佛跳墙对于欧于斌来说连成本都不够,但他只是把这个产品当成引流的工具,让来这里的游客能品尝了解到佛跳墙,从而通过线上下单。

2022年他的企业年销售额达到了3个多亿。以上就是本期新农人观察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亿多元  亿多元词条  鲍鱼  鲍鱼词条  福建  福建词条  小伙  小伙词条  只要  只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