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如何讨论构图,才在点上?

本文授权转载自:

-

致力于以摄影为媒介,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迁移到摄影上来。就拿构图来说,用“三分法”“框架式”“s形”来讨论的人,通常的构图思维也是“穷举式”的( 详见上篇 ),或是对一些简单几何图形有迎合的倾向。 而如果你有更“好”的语言来讨论画面,你的构图思维也会不一样。

当然这里说的语言并非单指我们的平常所指的 语词 ,而是一套理解事物的逻辑与 符号系统 ,可以看做是我们的“思想基础”“思维模式”。因此,你会常常见到一些成熟的摄影师,可以很好地处理画面与表达,却不见得能用“人话”说出来给你听。他们的各种决定,难以被翻译成明确的语词。谈及构图时,从他们嘴巴里说出来可能只有——

凭感觉

《给摄影师的实用视觉原理》 这门课就带有“翻译”这套语言的作用。在几十节课的庞大内容中,我们发现后面“同质化”的内容越来越多。很多看似复杂的应用,到最后总能集中到几个 高频词 上来。

而这几个词,在笔者看来,就接近于我们讨论 摄影画面的“科学用语” 。

-

01.

平衡

很多照片,至少在画面上都趋于“平衡”。

显性的平衡 ,多是对称的、平稳的,视角也多为平视。

平稳对称的构图,带来最直接的平衡©Paul Hart

西方古典绘画的构图也多是平衡的,这也影响深远,现在很多 风光 摄影中很多人追求的“类画意”,也是源自西方古典绘画的平衡。

古典油画常表现出的平衡画面©柯罗《夏日小径和湖泊》

现在流行的风格摄影通常是由和古典油画类似的平衡感© Melvin Nicholson

很多朋友止步于显性平衡,所以就显得很死板。其实还有 隐性的平衡 、 灵活的平衡 。

又例如,我们很容易看出横浪修的这张照片是“平衡”的:

©横浪修

但可能会忽略这张奥山由之拍摄的宝矿力广告片,虽然很 动感 ,但是 也是平衡 的:

©奥山由之

即使是给人印象充满了 张力 和 不确定性 的深濑昌久的《鸦》,你仔细分析,其大部分照片也 平衡 ,或者我们可以描述为有动感的平衡。

©深濑昌久《鸦》

同样“隐蔽”的平衡,不仅与画面的 结构 和 元素 有关,还经常与 色彩有关 。比如冷暖平衡。泷本干也《海街日记》剧照中,注重的冷色色调下的暖色与之平衡。而很多朋友在做“日系”风格时候,喜欢一味偏色造成失衡。

原图:偏冷色调中有暖色因素促成整体平衡

对比: 一味偏冷造成色彩失衡

对平衡的灵活把握,在很多摄影熟手那里已经烂熟于心,成为一种直觉,难以言说。 不同的人在讨论照片“怎样获得平衡”的时候,会有不同习惯。下面列举两种:

框架

画一个十字框架,然后看四个不同区域中各种要素所产生的“重量”是否能互相制衡。

《给摄影师的实用视觉原理》 中Miya老师常用十字框架辅助观察

视觉动力

观察画面中一些“力”与“趋势”,看看能否达到力的平衡。例如森山大道这张照片直观感觉是左倾的斜坡与向右的风向的力量的平衡。

这些“方法”虽然与不同人的看图习惯有关,但并非臆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读一下 鲁道夫·阿 恩海姆 (Rdolf Arnheim)《艺术与视知觉 》一书,会有更详尽的解释。作者贯穿始终的视觉动力的观点,也对视觉审美和直觉体验有很棒的启示。

这本书中还指出——

多数时候,艺术家都在追求平衡。

所以,我们不妨 把平衡看做 是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 底层逻辑 ,而学习的重点,可能就是看在“对称”这种小儿科之外,各种因素是如何达成平衡的。

而平衡也只是一个标尺,绝非一个目标。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许可以失衡。这里就不再赘述。

-

02.

对比

不管是什么层面的摄影教程,“对比”也总是一个高频词。

显性的对比 ,如大小、位置、方向、疏密、明暗等方面的对比,当然也包括色彩的对比。

疏密、质感的对比©安塞尔·亚当斯

虚实、明暗的对比 © 韩松

同样的,如果止步于这些明显的对比,可能你按下快门的动机也会单一僵化。因此,我们更值得去挖掘更隐性但更普遍的对比。

比如,当我们讨论“ 色彩对比 ”的时候,很多人 只关注到色相 的对比,比如红与蓝,冷与暖的对比,而实际上色彩的 饱和度、明度 也是可以对比的。例如这张照片的迷人之处并不在于“红色”这个色相,而在于红色的饱和度足够高,形成了与其他色彩的饱和度对比。

饱和度对比©Eric VanNynatten

当然,为了更好讨论色彩的对比,有时候我们还会借用一些理论工具,比如“ 色量感 ”。这张照片中,红色与蓝色形成了色相上的对比,同时它们的 面积 也有极大与极小的尺度对比。

小面积高饱和度红色与大面积稍低饱和蓝色形成平衡©Fred Lahache

大面积的蓝色和小面积的红色对比,由于 红色饱和度很高 ,所以我们感觉它 “份量”很足 ,足以和稍低饱和度蓝色抗衡。所以图像最终指向了一个目标——

色彩平衡

这样我们就把“对比”和“平衡”结合起来运用了。如果你还不能感受,那我将其中的红色饱和度降低,你会感觉到失衡:

修改:红色饱和度降低,大面积蓝色饱和度提高,色彩失衡

所以你会发现, “万物皆可对比” ,而对比的目的不是在拍照的时候刻意制造一个显性的对比,而是通过对比的要素,观察画面 相互制衡的力量 。这就是灵活运用的表现之一。

而要灵活运用我们还得关注——

-

03.

取舍

取舍也就是我们决定 “要什么”与“不要什么” 。不管是拍摄、后期还是图片编辑阶段,都可以细分为无数的“决定”,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取舍。

同样,有的是 显 性的取舍 。例如在 《给摄影师的使用视觉原理》 中,我们用威廉·埃格尔斯顿的照片做了一些演绎,能体会到一些 元素的去留会影响到画面 。

原图: 保留后方的人物

修改: 拍摄时避免后方人物

而在复杂构图中,更考验取舍的功力。例如深受摄影爱好者喜欢的Alex Webb,我们可以注意他的取舍似乎有自己的“习惯”,那就是: 近中远都有人,框中都有人,各处分布都均匀,人物常被切一半。

©Alex Webb

而 隐性的取舍 ,同样重要。例如在“极简的微妙控制”中,我们就探讨一个阿巴斯拍摄雪景的时候的 取景范围 、以及是否要处理 质感 保留雪地干净的取舍。

原图,比较恰当的取舍© 阿巴斯

只拍局部,虽有几何感但略显单调不灵动© 阿巴斯

为了雪地干净处理掉了质感,显得刻意 © 阿巴斯

而如果我们将取舍深入讨论下去,很多时候也 并非是“要不要”的问题 ,而是 “要多少”的问题 。所以,我们也经常讨论这样一个词——

-

04.

程度

很多朋友学摄影,比较关注应该怎么做、要做什么,而不去关心程度。 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东西很好,就用尽全身力气去强化,那么照片就很难“高级”起来——

只注重有无,不注重程度,常常变得刻意。

实际上,一双敏感的摄影眼,会很关心 程度 。

例如我们经常讨论“趣味中心”。在 《给摄影师的使用视觉原理》 中,我们列举了几种 不同程度 的“趣味中心”:

明显的趣味中心©Sakai Takahiro

靠微弱的光线塑造的隐晦的趣味中心©Ramon Haindl

靠氛围塑造的趣味中心©Oli Kellett

如果 忽略了程度 问题,就很容易拍出 刻意的、呆板的、用力的 图,而让画面失去了“看下去”的乐趣。这种现象依然在风光大片圈子很常见。因此我们看到了它们都用尽力气展示明确的色彩、突出的主体元素、极力制造对比。如果没有这些要素,那就通过艰辛的跋涉和等待,复杂的后期来达成。

而如果考虑程度要素,那么色彩、构图,以及它们细分的各种因素,都可以考虑程度的问题。那么我们得到的可能除了浓妆,也有素颜——它们都是美好的风景。

风景摄影中的“浓妆”©Blake Randall

风景摄影中的“素颜”©Blake Randall ©Oli Kellett

-

小结

在我们的课程群中,经常有朋友问“这算不算平衡”“这算不算对比”“这算不算趣味中心”。其实在我看来,能否正确划分它们甚至都不重要。因为有可能一个人看来“不平衡”,另一个人的眼里只是“更灵活的平衡”,一个人看来不算“趣味中心”的元素,另一个人眼里只是程度更浅的“比较隐晦的趣味”。

算不算“失衡”呢?©川内伦子

平衡、对比、取舍、程度只是几个更显专业的高频语词,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 学会背后的思维方式 。它们所代表的的思维边界会比“构图法则”更宽广,它们所讨论的对象又会比“凭感觉”更具实感一些。我们在不断地描述中,也许最后得到的不是经过精确辨析的结论,而是视觉这门语言的精髓。

the end

| 场所标本 | 摄影课堂 | 照片书 | 探物所 |

| 原画册+ | 韩松和他的朋友们 | 荐图 | 社群 |

摄影和艺术干货。

主理人 - KKM

策· 文 · 编 · 设-KKM

本文为原画册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

💡记得 “收藏”→“赞”→“在看” 表白三连 哟~

byeeeeeee 明天见

搜索建议:如何讨论构图,才在点上?  
热传

 花是家乡美小学作文

花是家乡美小学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展开)

热传

 讽刺(史上最狠的十首讽刺诗)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中华古典诗词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犹如河汉无极...(展开)

热传

 ppt如何导出图片(ppt如何导...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在咨询如何将PPT转换成图片的问题,除了截图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方法,还有什么更加有效又便捷的方法呢?今天的这一期文章,主要就来看看如何转换PPT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