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今夕何夕(陕西宝鸡)

基本告别徒步圈子后的朋友圈点赞守则

这些年来, 中国 大大小小的山,去过不计其数,到头来,却发现 中国 的南北分界、被誉为“华夏文明主脉”的秦岭还未涉足,而太白山作为秦岭的主峰,也一直没有机会去好好瞻仰一番。身为炎黄子孙,这是必须要堵上的漏洞。

这些年一直有人邀我去秦岭徒步,穿越太白山和鳌山,也就是在徒步界内被奉为圭臬之一的“鳌太穿越”。不过随着这几年活的越来越道貌岸然、越来越怕死、越来越“肥于安乐”,一直在计划里的徒步穿越终于还是没能成行。只能在朋友圈里,为那些 成功 穿越鳌太后十分得瑟的朋友们默默点赞。

由于前几年在周边圈子里参加了不少徒步活动, 墨脱 、 雨崩 、 大兴安岭 之类的穿越也参加过不少,大小也算个基本合格的驴子,所以网上还有不少过去的朋友经常怀念“与我同行”的峥嵘岁月,并时不时鼓励我再次焕发青春,重新燃烧小宇宙,回来跟他们一起去穿越秦岭、徒步ACT,攀登珠穆朗玛。

可惜再也回不去了,捧着一本《在路上》就敢揣着二百块钱上路的二逼岁月再也回不去了,我已经逐步适应了坐索道上山看日出的旅行强度,而且觉着这样也挺好,经过了那样的人生,再换个这样的人生,至少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安全了。

现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为昔日一起走过的驴友们点赞,我一直记着遵守以下的规则:只点赞不评论,心里还惦记着你们,身体却已有了距离。

坐着太白山的天下大索道(索道的名字听上去就有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有没有),直达天圆地方,极目远眺,似乎还能看到更高处的拔 仙台 ,甚至还有通往鳌峰的路,看看朋友曾经到过的地方,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想着待会下山,是去吃肉夹馍呢,还是羊肉泡馍呢,还是涮牛肚儿呢?

眼下在国内,是愿意去哪座城市、哪座山、哪座庙、哪个村子躺两天,基本买张机票就去了,旅行的心态跟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再没有了以前出门时的忐忑和新奇,原本以为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可实际上对于每一次出行,只要是我自己选择的地方,都始终怀着美好的期待。

石鼓和青铜,记录一段祀与戎的峥嵘岁月

从 西安 的 咸阳 机场租车直奔 宝鸡 ,路上经过的每个服务区,看名字都是满满的历史感,而再看我们大 广东 遍地都是的什么坑、什么涌、什么岗之类的服务区 ,与长安这边比起来,仪式感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有没有?

武帝大大,您可安好么,请与众多的先贤一道护佑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吧,这正在复兴的国家可曾如您心中期望的盛世一般?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陈仓这个明明很有历史底蕴的城市要改名作“ 宝鸡 ”。

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了一段十分狗血的典故,说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着家眷和臣属们逃难,逃到陈仓时,被安禄山的叛军团团包围在山上,眼看逃生无门,结果突然出现一只神鸡,鸡鸣震天,山上晴空万里,山下飞沙走石,叛军被一只鸡整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最后只能仓皇逃走。唐玄宗感念被一只鸡解救,直言此宝地有神鸡,是为“ 宝鸡 ”。

说实话,看完网上这一段明显是胡编乱造的命名典故后,我更加不明白了。

被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唐朝初年就有明确记载发现在陈仓的石鼓山上,一共十个,每个石鼓的表面上都纂刻着一首四言“石鼓文”,字体介于大篆和小篆之间,记录的大多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渔猎之事,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史料,还是珍贵的汉字演变史载体。

唐朝的韩愈、韦应物,北宋的苏轼,都在陈仓实地观看石鼓后写下流传后世的《石鼓歌》,尽管历代的文人雅士们都在呼吁当时的政府保护石鼓,可偏偏这十尊石鼓就一直被留在原地,历经风吹日晒、严霜酷雨,直到金人攻破汴梁,才将石鼓从陈仓移至当时的中都(即 北京 )存放。六百多年后,日军侵华,石鼓又辗转来到 四川 、 贵州 等地妥善保护。抗日战争胜利后,石鼓回到 北京 ,并一直存放在故宫博物院。

如今位于 宝鸡 的中华石鼓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园,名气远不如近在咫尺的青铜器博物馆,毕竟青铜器博物馆里还藏有大量从商代到秦汉的青铜器实物,而石鼓园就真的只剩一个公园了,要看真正的的国宝石鼓,那还是得买票去 北京 ,然后坐地铁1号线去天安门。

仿秦汉建筑“石鼓阁”坐落在石鼓山顶,南临秦岭,北瞰渭水,虽然没有什么必要专门进阁观看,但好歹在外面转一圈,看看外五内九结构的阁楼,闻闻绿植泥土的气息,顺便打个卡,也不枉到这 宝鸡 新地标来走一遭。

疫情期间外出旅行,必须要坚决支持目的地的防疫工作。来到 宝鸡 青铜器博物馆前,扫码、测温、填表、留下联系方式,所有正常流程认真配合走完,然后才抬头仔细观望这座名声在外的以青铜为名的一级博物馆。

整座博物馆除了 四平 八稳的外观外,最显眼的部分要属正中顶部的那一个 铜鼓 状的造型。简简单单的方圆之间,似乎包含着宇宙之中和乾坤之下最深邃的道理。

青铜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里面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布局,就是简简单单分布在馆内的四角,沉稳如山,宛若青铜鼎的四足。

一般来说,博物馆的第一展厅都是馆内藏品的精髓所在,而 宝鸡 青铜器博物馆的第一展厅主要陈列从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直至清代晚期在 宝鸡 地界内出土的各类珍贵青铜器,可谓琳琅满目,国之重器。

其中在 宝鸡 出土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和虢季子白盘这四大国宝如今都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宝鸡 的青铜博物馆内只收藏了复制品,大家有机会可以去 北京 瞻仰一下真迹。

逨盘,中国禁止出国展览文物,西周青铜器,号称“中国第一盘”。

盘内底铸有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周文王至周宣王共12位君主征战、理政、内政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首次对比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记述的西周诸王名号是准确无误的。

第二展馆主要展示西周和东周时期,青铜器作为礼的载体,无一不折射出礼的光辉,透露出仪的秩序;而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祖先的尊重和对自己民族历史的珍爱。

1976年,在 宝鸡扶风 庄白村,出土了整整一个窑藏的青铜器,共有器物103件,是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而折觥就是出土之一。

从“觥筹交错”这个成语就可以得知,觥这东西必然是件酒器,至于是饮酒器还是盛酒器还没有定论。不过想想手捧着这么隆重的器具,不论是喝酒还是倒酒,感觉一下子就来了有没有?

折觥,顾名思义,按照青铜器命名的原则,我们就能知道这是一只名叫“折”之人的觥,根据觥底的铭文,我们可知,折奉周昭王之命去为诸侯们赠送望土,在讲究礼的年代,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差事,于是便铸造了一只觥,以作纪念。

1980年,竹园沟十三号周朝墓葬出土的“筒形直棱纹提梁卣”,一大一小共两件,造型精美,看起来很像是今天的保温便当饭盒,据说出土时还发现了当年的羹酒残渍。

“刖人守门鼎”虽然看起来有些残破,但却是一件实用器,通过下面两扇活动的铜门,可以往鼎内放置木炭,烧红的木炭上方则用来炙烤肉食,这明明就是一个周朝的烧烤炉。

当然这件鼎炉除了烧烤价值外,铜炉门外站着的两个受了刖刑的看门人,则拥有巨大的历史文物价值了。

根据西周《九刑》记述,周代基本沿袭了商朝的五刑:墨(刺字)、劓(割鼻子)、刖(砍脚)、宫(阉割)、大辟(砍头),另外还增加了赎、鞭、扑、流等四种刑罚,加起来一共九种刑罚制度。

通过观察刖人守门鼎上面的两个刖刑之人,我们可以直观了解到周朝刖刑的真实状态。

“厉王胡簋”乍一看上去就是个大家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青铜簋。根据铭文可知,这件大簋是周厉王的自作器。周厉王名姬胡,所以“厉王胡簋”这个名字的断句不是厉王-胡簋,而是厉王胡-簋。

仅看周厉王的谥号,就知道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周厉王在位期间,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最终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亡,并死于异地。

但根据厉王胡簋的铭文记载,他可是为了振 兴国 家经济、整顿国家财政,对抗日益强横的贵族势力,节衣缩食,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所以,在真实的历史真相里,周厉王到底是如同正史里所谓的暴君,还是励精图治、中兴未成的改革者呢?

第三展馆主要是展示东周后期秦国的青铜制器,秦人部族原本生活在 东海 一带,后来为了给周王室养马,举族迁移到 陇西 ,后来又因更好的农耕条件,把国家的发展重心转到了以陈仓和 咸阳 为核心的关中平原上。

从第三展馆馆藏的青铜器上就可以看出,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青铜器逐渐失去了礼器的功能,而开始强调实用性,所以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的不再讲究“美”和“大”,工艺简单、造型简约、精巧实用的器具变成了此时的主流。

造型精美的秦公镈是一件秦武公祭祀祖先时所用的礼乐器,根据135字的铭文,记述了秦武公之前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的四代世系,并明确记载了秦襄公“受宅享国”,正式成为周王朝诸侯的历史事件。

秦部族之前在 陇西 帮周王养了几百年的马,还是只能关起门来自嗨,画地为王,到外面说起来还是乡下野人,唯有凭借保护平王东迁 洛阳 的功劳,才能扎扎实实地弄了一个公爵的头衔来玩玩。

这个镈教育我们,周朝那个时候的贵族,绝不是那么好养成的,就连始皇帝的祖先都努力了好几个世纪。

与其它造型奇异的动物形状青铜器比起来,西周鱼形尊就显得更加特殊了,毕竟鱼这种动物是没有四足的,所以如何站稳就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西周鱼形尊为了站稳,在鱼腹之下铸造了四个人形足,而且四人中,有三人是张嘴、蓄发,另一人则是闭嘴、无发,也不知铸造者是为了以此表达什么样的含义?

如果非要选出一个 宝鸡 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么何尊当之无愧是唯一的选择。不需要其他理由,仅仅因为“中国”二字第一次作为词组,正式出现在青铜器的铭文里,这就足够了。

当然,何尊铭文里的“中国”,应为“居中之国”的意思,仅仅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与现在的中国含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何尊上的“中国”与如今我们常说的“中国”之间,有着文化和历史上无法切割的延续、继承关系。

不论从器具的造型上,还是从器具的大小上,何尊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美轮美奂、重可敌国的青铜器中,都算不得最出类拔萃的那一类,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最高规格的国宝,完完全全是由于铭文中“宅兹 中国 ”那一句。

何尊的主人“何”是一位西周王室的普通贵族,但这位何大人自作器的酒尊上,铭文记载的却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兴建成周洛邑之事。

从金文中可以发现,国字最初的原始形态仅仅只是“戈”加“口”,“口”表示人们居住的城邑,而“戈”则表示以武力守备城邑。国者,有人聚居并有人守护,即为国。

到了春秋时期,国字经过演变,周围又加上了一个外廓,表示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国家已经有了疆域的概念。

除了博物馆一楼丰富的青铜器藏品, 宝鸡 青铜器博物馆的二楼还有大量先秦直至汉唐时期的玉器和陶器陈列,尽管远远不如楼下的青铜重器那么令游客震撼,但作为补充游览看一看,也是挺好的。

渭水之畔,缅怀那段叫作“陈仓”的岁月

宝鸡 市区,住在渭水之畔的皇冠假日,这一片算是 宝鸡 的国金中心,与河对岸的 铜鼓 山遥遥对应为市区的两个制高点。

酒店窗外就是造型别致的 宝鸡 大剧院,算是 宝鸡 市的另一个地标建筑,未到丰水期,渭河里的水不多,河床大多露在外面,长满了嫩绿葱郁的青草。

一座长长的廊桥横跨渭水,连接着河对面的陈仓老街、石鼓山、青铜博物馆和山上的石鼓阁。尽管时过境迁,但看着眼前绿水青山、碧树成荫的景色,我还是理解了当年的秦人为什么要选择这里繁衍生息。

河边雕塑出乎意料的好看,并没有某些其它城市的河滨景观那种浓浓的《读者》杂志风格,担心被跨省和网暴,此处不点名。

回头再看 宝鸡 的国金CBD,还挺有内味儿。

渭河上的廊桥内是一条“历史文化长廊”,短短一百多米的河上长廊,匆匆记述了数千年的历史,从这头慢慢走到那头,就像穿越时空一般,恍若隔世。

河水从西向东流淌不停,上游方向,斜 阳西 坠,余晖撒在渭河之上,仿佛给这滚滚流逝的岁月镀上了一层金纱。

陈仓老街,其实就是一片 新建 在渭水之滨和石鼓山之下的商业街区。街区除了名字之外,其他一点都不老,偶尔有一些民国风格的建筑,或者街口趴着一台蒸汽火车模型,剩下的建筑甚至都是新近十分流行的LOFT风格, 或者,没有风格。

但是在日暮的夕阳里,站在陈仓老街的街区中,可以将山上的石鼓阁和对岸的国金中心都纳入眼前的老街景致,完美和谐,没有一丁点的违和感。

老街虽然不老,但是在整体建设上,也没有什么大的违和漏洞,与周边的景色也不冲突,至少我走在其中,不觉得尴尬,而在许许多多所谓投了巨 资兴 建或者翻新的老街、老镇、老村、老城景区里,仅看一眼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就好像八尺巨汉被强行套上了一身洛丽塔,或是小萝莉露出一巴掌宽的护心毛。

在咱们 中国 人的夜生活里,吃吃喝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题,眼看夜幕还没有拉上,老街里的各家饭店和酒馆就已经开始营业,食客们也都搭乘各种交通工具赶来,呼朋唤友,纷纷入座,叫酒的叫酒,点菜的点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到这里,我都有点儿饿了。但是,在人家三五成群扎堆吃喝的大背景里,我一个孤家寡人有点不愿意坐在其中,那样会显得尤其凄凉。

于是,我开始搜索大众点评,希望找到一家像我一样孤独的酒馆。

然后,我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了一家醉爱酒馆,坐出租车赶到那里,门脸儿小到我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店里没有菜单,点菜全凭老板用嘴介绍。老板说老的都是熟客,用不着菜单那么庸俗的道具。

可能是觉得一个人喝闷酒还是太孤独了,于是还得再来份小龙虾搭配一下,一边喝酒,一边嗦虾,一边看着高处挂着的那些情感鸡汤,我突然觉得自己更加孤独了。

酒足饭(虾)饱之后,我看着导航上显示,从酒店回到假日酒店,步行大概五公里,来到一座新的城市,用脚实地走一走,看看人家的生活,想想自己的心事,也是蛮好的。

然后,导航就把我带进了一条完全漆黑的小路,身边是荒废已久的铁轨,杂草丛生,树影摇曳,旁边的铁路家属院内只有稀疏的灯光,我自己的影子拖得老长,显得有些诡异,耳机里好死不死还在放着《我有一座恐怖屋》。

自己选择的路,一路小跑着,也得走完。

太白山假装感受一下人家穿越的快乐

太白山的高速路口下高速,我突然回忆起若干年前曾经跟一个朋友也经过了这个路口,如今他还在满世界跑马拉松、穿越荒野、攀登众多雪山,而我则晃晃悠悠坐索道上太白山看风景,顺便凑近了假装感受一下人家重装穿越的快乐,选择不同而已,没有好坏,只有心安而已。

把车停好,太白山游客中心看到的游客很少,而我们要真正靠近太白山,还得换乘景区车继续深入。

从大门出发,景区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海拔逐渐升高,周围的景色也渐渐变得精彩起来,中间又会在莲花峰瀑布附近换乘一次,最后停靠在红杉坪,也就是天下索道的下站。

跟 中国 南方那些潮湿幽深、风景峻奇的名山大川比起来,太白山的巍峨雄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要论起峡谷深邃、瀑布滂沱和山涧婀娜,太白山却又不占任何优势了。

总的来说,这里的瀑布、山涧和峡谷,景色只能算中等,如果没有秦岭主峰的名头增添颜色,太白山恐怕难以吸引游客专门前来参观游览。

正逢今日,几个微信群里都在祝福身边一个老友登顶珠穆朗玛峰,明明记得前几年还在跟这位老友一起去 西藏 徒步,怎么他还在继续行走和攀登,我却已经卸下背包、金盆洗手,开始带着耳机、晒着太阳、看着鲜花、喝着咖啡,到处游荡着看人间了。

把滤镜改成怀旧,一是因为天圆地方附近确实也没啥风景,山上天气由阴沉,原色有点太单调了,二是纯粹怀念一下与老友们一起走路和登山的日子。

索道的钢缆绳有点儿遮挡风景,想着到山上空旷的地方就好了,没成想在索道上看到的已经是今日最好的风景了。

“秦岭主峰太白山, 中国 南北分界岭”,就为了这一句,专门花上一天时间来一趟太白山也是值得了。当然,有人会告诉我,登上大爷海,攀上拔 仙台 ,或者干脆来一次鳌太反穿,才有资格说自己跨越了 中国 南北。

其实呢我也无所谓,反正我现在出来晃悠,状态十分佛系,走走看看,自己舒服就好,走过了不计其数的大山大河,心中已经有了丘壑。那些杠精那么牛比,我们当年某个驴友QQ群里,只有我和其他三位老弱病残没有登上过珠峰,我骄傲了吗?

再来西安,没有长恨歌,只有烤肉串

太白山到 西安 城,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开着车、哼着歌、听着鬼故事,不一会儿就浑身冷汗地到了。

本来还想着去华清池看一次实景演出《长恨歌》,但是架不住肚子饿了不答应,于是还是决定直奔回民街。知道大家都在说回民街不好吃,还死贵,但我就是要去那里,自己开心就好。要是为了你们开心,我就应该跟着老友去爬珠穆朗玛,而不是坐着索道一天上上下下太白山

再次去了马乐烤肉,前面两百桌等位,也不知为什么就要来找虐,但是来都来了,先在旁边喝完羊杂汤垫巴一下,我就跟马乐丫死扛了,我就不走,我就等着。

等位期间有大把空闲,去了旁边的小皮院清真大寺晃悠一圈,回民街里有三座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大寺不对游客开放,而化觉巷清真大寺和小皮院清真大寺都是对外开放的。

小皮院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式园林风格,不是礼拜时间,寺内十分宁静,暮阳斑驳,庭院幽深,大殿前只有一位阿訇在打拳。

写作不易,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觉得我写的还不错请您给我来个大大的点赞吧!感谢[谢谢]

有什么不同看法意见的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今夕何夕  宝鸡  宝鸡词条  今夕何夕  今夕何夕词条  陕西  陕西词条  今夕何夕词条  
热评

 【歌词】某人 / 歌手:梁咏琪

是你吗或者其他扎了一下是爱吗还是害怕我好疲乏剪了头发换了号码想要把从前一次火化可以吗我骗自己努力狡猾忘了吗你的胡渣刮过脸颊想你吗一念之差还有火花再没有办法防备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