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艺术节|艺术节“朋友圈”回归 :“节日乐团”昨展览中心广场首秀 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启幕

播放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首场——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大型户外交响音乐会,昨晚在上海展览中心喷水池广场上演。近三千位中外观众在夜色与水色辉映、微风与乐声交织的氛围里,首次在这座海派文化地标,见证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的全球首演,为今天正式启动的艺术节拉开序幕。

图说:演出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灯火通明的不仅仅是展览中心建筑本体,其周边连廊等观众途经之处,也被灯光映照得通透、璀璨,在夜色中成为城市焦点,也让走进观众席的过程有了仪式感。面对喷水池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需要走上几级台阶的观众席。舞台左右两侧竖立着高大的屏幕,放大了著名指挥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著名女高音安吉拉·乔治乌、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的面孔,他们或屏息凝神或微笑高歌的模样,让观众刹那间感受到被艺术魅力笼罩的幸福感,能在展览中心喷水池广场首秀之时,看到艺术节节日乐团首场且有享誉世界的名家近在眼前,眼角会有点湿……尤其是当文格洛夫拉起了《梁祝》之际,观众不约而同惊呼起来,熟悉的旋律是文明互鉴的回响,也是情感共鸣的涟漪。肩披拖地银袍、内穿黑色长裙的安吉拉·乔治乌不仅带来了她的代表作、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还特地向老朋友、著名指挥家许忠学了中文,唱起了《茉莉花》,让每一个观众都感觉进入了“秋风沉醉的夜晚”……这也是艾森巴赫第五次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执棒了为艺术节而专门成立的“节日乐团”。

今起,艺术节面向海内外的“朋友圈”回归上海,为这座城市镶上金边,为人民大众带来欢颜。各种艺术形式的破圈、跨界与融合,正是国际传播、文明互鉴的实例。10月19日开幕式演出交响诗篇《丝路颂》,紧接着17、1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演,正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透露,这台演出2年前就开始筹备……久事集团一边在主办上海网球大师赛,一边跨界,由久事文传参与主办了昨晚的艺术节节日乐团大型户外交响音乐会。艾森巴赫与许忠担任“双总监”的这台音乐会,还由许忠这位指挥家、钢琴家,“客串”了组织者、管理者,邀约了国内一流乐团的首席和优秀演奏家组成全建制交响乐团。

面向市民大众的“艺术天空”板块售票昨天启动,覆盖全市16个区,观演空间也将成为“社会大美育”的生动教学现场。艺术节期间,将累计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超400项,70多台演出项目预计将惠及观众600万人次。艺术节以优质供给扩大需求,以新型需求牵引供给,努力为每一个人发现城市、体验城市、分享城市提供最好的服务,努力在演出、展览、艺教等活动中更好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艺术节  艺术节词条  启幕  启幕词条  展览中心  展览中心词条  上海  上海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