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一周热点回顾: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山东: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

时间:2022-10-03 17:43:00 热闻 我要投稿

热点

from 2021

回顾

to 2022

2022.09.27

河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2022.09.28

山东: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

2022.09.28

山西太原:建立多元载体 促进零工就业

2022.09.29

重庆:上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件事“打包办”服务平台

2022.09.30

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

2022.09.30

沪苏浙皖:协同立法推进长三角社保卡跨省份通用

No.1

河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对招用毕业时间为2022年1至12月且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1个月以上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底。

企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有两种途径,一是“免申即享”。这种途径企业无需提供任何材料,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将当地新参保人员信息与国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身份核验接口”比对,确认参保人为毕业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及时将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发放至用人企业对公账户。对没有对公账户的企业,可将资金发放至当地税务部门提供的该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账户。二是自主申报。企业可向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窗口提出申请。对企业招用的毕业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失业保险情况,经办机构通过失业保险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核实。对毕业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身份,通过国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身份核验接口”进行核验,或协调同级教育部门予以认定。经办机构将在收到企业申请后20日内办结。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申领方式。

政策未对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的用途作限制性规定,企业收到补助资金后,可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使用这部分资金。

目前,全省已为2448家单位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1220.3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8135人。

友情提醒:1名毕业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参保信息和身份只能由一户企业用于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扩岗补助和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不能重复享受。

来源: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网站

No.2

山东: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优化各类社评组织布局,构建立体发展路径,畅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以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规范社评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秩序。

《通知》主要包括规范实施征集遴选、加强评价主体培育、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加强评价质量管理、夯实评价工作基础、加强组织领导等6方面内容。与2020年的试点文件相比,新变化创新管理方式,坚持以放促活,将全国性和省、市三级社评组织日常管理全部交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纳入各市技能人才统计口径。注重规范管理,加强评价统筹规划,细化遴选、评估参考标准。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将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和新职业作为重点征集对象。同时,明确评价主体工作地域范围,以及省级社评组织在多市申报开展评价的基本程序,维护合理的评价市场环境。拓宽发展路径,加强评价主体培育,为社评组织搭建全方位发展的平台路径。开辟上升途径,工作表现优秀的市级社评组织,按程序评估后可上升为省级社评组织。打破等级限制,符合条件的评价主体可对相关职业全等级评价。扩展评价范围,符合条件的社评组织开展评价1年后,可申请增加评价职业(工种)。提高质量要求,坚持质量对评价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进一步强化社评组织“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主体责任。强化题库基础作用,申报社评组织应具备相应职业(工种)的规范题库。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各社评组织每3年至少评估一次,实行目录清单管理,评估为不合格的,退出社评组织目录。完善机构变更流程,对社评组织增减职业(工种)及变更基础信息等情况,制定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效。

山东省将围绕《通知》的有关要求,发布征集公告,面向社会遴选符合条件的社评组织,加强对社评组织评价工作质量督导,以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评价需求。(鲁仁轩)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No.3

山西太原:建立多元载体 促进零工就业

太原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强化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全面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零工市场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均成立零工市场建设工作组,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强力推进。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全市零工市场建设工作方案,着力建设“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零工市场,出台《太原市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若干措施》,促进零工群体就业。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规范零工市场求职招聘服务,计划投资3亿元,在全市实施6个零工市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设立多元载体,丰富服务体系

建立多元化、全覆盖“零工载体”,不断丰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力促进零工群体务工就业。 一是设立“零工窗口”。 市、县两级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零工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二是开设“线上市场”。 依托政府官方网站及新媒体,开设“零工市场”线上专栏,开辟短期兼职和零工信息专区,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化对接。 三是打造“零工之家”。 在万柏林区设立太原首家零工市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务工人员在“零工之家”揽活计、过生活。在综改示范区设立了1个零工就业服务大厅和2个零工驿站。四是运营“零工服务站”。以家政、建材市场等零工密集型企业为依托,运用市场化手段设立“零工服务站”,提供家政、建工等就业对接服务。

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

将“零工市场”服务与各项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提升零工就业服务质效。 一是服务重点企业。 主动对接服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保障劳动密集型重点企业用工,全力开展招募服务。 二是开展劳务输出。 同周边5省20市签订就业联盟协议,依托省外劳务工作站,拓展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渠道。 三是开发公益岗位。 统筹做好城镇和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在全市乡镇、街道设立就业服务站,每站配备三名公益性岗位人员。 四是强化招聘服务。 举办“2022春风行动”山西云招聘太原专场、“国聘行动”太原专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云招聘暨就业服务月等就业招聘活动。1-6月,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33场,累计提供各类岗位29万个,有效推动各类群体就业。 五是提供优质服务。 建成并运营全省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家,开展“零工市场”网上失业登记经办服务,在线办理就业服务和补贴申领,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规范灵活用工,维护就业权益

一是维护劳动保障权益。 扎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灵活就业劳动合同签订、多样式用工方式、依法共享用工、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合法权益。 二是加大案件查处。 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履行监管责任、严肃案件查处、实施失信惩戒,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动态跟踪受理案件的办理情况,为务工人员快速维权提供保障。 三是广泛政策宣传。 加大对零工市场建设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方式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发挥零工市场阵地作用,切实让零工群体好就业、就好业。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No.4

重庆:上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件事“打包办”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重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件事“打包办”服务平台,实现就业失业登记、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报名、创业担保贷款和就业补贴申领等服务“打包”办理。

打开重庆人社APP,点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件事‘打包办’”专栏可看到,平台分查询类、办理类版块,共含14项“打包办”服务事项。其中,查询类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政策咨询、就业见习、培训信息、招聘会、招聘信息、服务机构8项;办理类包括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创业担保贷款、离校未就业求职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领、定制服务计划6项。

点开“招聘信息”事项,重庆市各企业单位招聘信息供求职者选择;点开“招聘会”事项,重庆市招聘会举办的时间、地点详细展现;点开“培训信息”事项,育婴员、公共营养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各类培训可立即线上报名;点开“就业登记”“创业担保贷款”等办理类事项,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便可迅速完成登记。

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系列专场招聘会,加大急需紧缺职业和新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等。今年7月至9月中旬,重庆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需求组织招聘活动684场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12613人次,开展职业体验9201人次,参加就业见习4536人,开展培训2.06万人次,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4.76万人。

来源:重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No.5

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大典”)。据介绍,新版大典适应当前职业领域的新变化,能够更好满足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吴礼舵介绍,近几年来,我国陆续颁布74个新职业,均被纳入新版大典。同时,围绕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绿色经济、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点战略,将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和运维人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和农业经理人等也纳入新版大典。经调整,与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新版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职业数达1639个。

新版大典首次标识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同时,延续2015年版大典对绿色职业标注的做法,标注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其中既是数字职业也是绿色职业的,共有23个。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人社部将进一步研究优化新职业的申报、论证流程,持续发布新职业信息,动态调整大典中职业的相关信息。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我国职业信息系统,逐步扩大完善与职业相关的岗位供求、薪资待遇等信息,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及时、全面、便捷的查询服务。(邱玥)

来源:光明日报

No.6

沪苏浙皖:协同立法推进长三角社保卡跨省份通用

9月下旬,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自10月1日起同步施行,为建立长三角区域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就是要在长三角区域内,以社会保障卡作为载体,率先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一卡多用、跨省份通用。

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协同立法,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坚持长三角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一卡通“多卡集成、多码融合、一码通用”,更有效促进跨区域居民服务一体化便利共享。(巨云鹏)

来源:人民日报

人力资源杂志

分享更多业内资讯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