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张大千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百十三)

时间:2022-04-19 20:57:40 热文 我要投稿

张大千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百十三)

木叶含风静 镜心 1947年作

款识:木叶含风静,千山尚绿肥。微晖弄晚晴,犹暖旧林扉。丁亥十一月既望,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

此件《木叶含风静》创作于1947年11月,是张大千吸收古人笔法与融汇自家画风为一体的代表性作品,潇洒出尘。静观此作,颇具王蒙山水的味道,用披麻皴、斧劈皴和点苔法描绘山石,皴法繁复,苔点有大有小,有浓有淡,或疏或密分布于山石树干之间,但近景描绘的田地、土丘以及院落的画法又融汇了画家自己的画法,别具匠心。张大千灵动多变的用笔将丰厚滋润的墨色表现的游刃有馀,整体画面构图饱满,结构规整严谨,疏密有致,一派世外桃源之景,引人向往。

秋日登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云脚松根秋气微,数峰天半起憎错,不知霮阖青冥里,倘在凝眸顶上层。丁亥十二月张爰。钤印:张爰之印、三千大千

画面崇山峻岭,雾霭缭绕,房舍隐约现于山之一角,峰峦连绵起伏,有苍莽雄奇之势。张大千一生饱游名山大川,采天地灵气,得心源慧颖,独具匠心地揉和古法,开创了山水画的新面貌。

拟子久浮峦暖翠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拟子久浮峦暖翠 1947年作

款识:村林烟暖醉晴鬟,碧水春风人闲关。最喜阴晴不到处,无根树子响空山。丁亥秋孟,拟子久浮峦暖翠于大风堂下,张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

拟子久村林烟暖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村林烟暖醉晴鬟,碧水春风人闲关。最喜阴晴不到处,无根树子向空山。丁亥嘉平,拟子久于大风堂下,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

山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春山飞瀑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青城隐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青城山老人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酪,而溪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渐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或云,潜元张不群入山采药,浃旬不返,见一老人,致敬为问,答曰:本丞相范贤之裔,知李雄之祚不永,挚吾辈居此为终焉之计。图经云,即獠泽也。昔诸葛亮迁群獠于山下,故名。玉贻兄方家正之。丁亥二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青城山是张大千曾居住的旧地,也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题材。画幅上的长篇题字列举了青城山老人村的三个来源,分别取自《苏东坡和陶渊明桃花源诗序》开头部分、《晋书·李雄传》李雄和范长生(范贤)一段史事及《图经》中:“老人村,即老泽也,在青城北百三十里。昔诸葛亮迁群僚于山下而故名”。配上画面表达出青城山深峻、幽静和雄奇的景色。

兴龙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兴龙山在皋兰东百数十里,为甘肃诸山中最雄秀处,几年前礼佛敦煌曾与游茲山。此幅漫以北苑法记之。丁亥二月,张爰。铃印:张爰、大千居士

拟北苑溪山云屋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溪静风不过,树深啼鸟知。山人未来处,云彩入茆茨。拟北苑溪山云屋。丁亥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潇湘画楼

此幅《拟北苑溪山云屋图》作于1947年,是这一时期张氏全力规模董巨之力作。张大千在山水画科上对五代董源的《江堤晚景》、《潇湘图》、《风雨出蛰图》三图浸淫尤久。1946年张大千在《拟董北苑万林奇峰图》中题道:“北苑画前不藉师资,后无复继踵,特开机轴,为千古正宗学者所遵之。”可见张氏在此一时期是将董源视之为百代风标、千古宗师,对之佩服的无以复加。

此幅《拟北苑溪山云屋图》健笔长皴内含董源笔意,山石树木葱郁懋盛处见浑厚。大千五十岁前就已经遍临唐宋元各家各法,此幅丘壑笔线、坡石树木已经具宋人气息,而树叶点苔则是青藤白阳法,吞古而能化今,实在是大千的真本事。而其笔皴之间所展现的大气磅礴之象也与张大千豪迈不羁的性格是息息相通的。

策杖聆泉鸣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毋嚣飞不到,大造意偏精。奇石当人立,幽禽浃耳鸣。泠泠三叠响,恻恻五铢轻。应笑秋风客,金丹尚未成。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张爰

林荫观瀑 立轴 纸本 1948年作 (728万元,2011年浙江骏成)

款识:世嚣飞不到,大造意偏精。奇石当人立,幽禽浃耳鸣。冷冷三叠响,恻恻五铢轻。应笑秋风客,金丹尚未成。戊子秋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朱)

《林荫观瀑》全幅精心经营,题诗为与好友黄君壁同游三叠瀑时所作,是会心之作。此画上下皆为繁密,唯有水口处、水流路径、瀑布坡台处虚空灵动,树木茂密,层叠耸立。直升幅顶。用笔细秀,设色清润,特别是树木部分益显其精致的用笔。不论松树或者夹叶,树干或者针叶皆用细笔勾勒,坡石苔点。林泉高士、携琴童子,无不精工秀劲。设色为小青绿法,巧妙的运用了水流作为白色粗线条包围山石,将整幅画面巧妙的联系到一处,利用水流的路径引导人们看画的视线。山顶一贯而下的三叠瀑布,更加强了画面的连贯性。张大千对于古代画家的借鉴,不仅仅在于风格面貌,笔墨情趣,更多的是把画家的内在精神都参透进白己的人生,从而把自身的能力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