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亭台楼阁(中国亭台楼阁你了解多少?)

《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亭台楼阁,指中国建筑的基本门类;雕梁画栋,指建筑个体的基本构成。就像书名所象喻的,从极细微的构件,到一座城的营构,有关中国建筑的一切,就说得八九不离十了。有一副对子说得好:琼楼玉宇,皆得天地灵气;雕梁画栋,都为鬼斧神工。

伟哉美哉,中国建筑!

·建筑物·建筑·建筑意象·

说到建筑,似乎老生常谈了,谁还不知道一些呢?建筑嘛,就是供人居住的房子啊!房子是人人要住的,属于衣食住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倒是提醒过我们,叫作熟知非真知。人们所熟知的东西,之所以不一定是真知,就因为它是熟知的。太令人熟知的,反而一时让人说不清楚,是不是?

巍峨雄伟的万里长城,恢弘万象的北京紫禁城,清丽宁和的江南民居,崇高神圣、英姿临风的千年古塔,还有现代城市的钢筋丛林,等等,构成极富魅力的大地文化和时空意象,历史与现实的交响,化作东方地平线上的光辉侧影,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西安大雁塔

无论在晨曦朝晖之中、黄昏夕照之际,还是丽日中天、朗月东升之时,中国建筑及其饱含人文意蕴的美,都令人心驰神往。

《黄帝宅经》云: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建筑,人的第二形象,人的生存历史和现实生存状态的时空标志。人的本性、品格、智慧、情感、意志与理想,都凝淀在建筑的时空营构和意象之中。

人仰望高楼巨厦,其实就是在仰视自己伟岸的身躯;人徜徉在微构小筑之前,其实就是精神的徘徊,得以领悟人生。人一旦踏进青泥盘盘的窄巷小弄,抚摸被无情岁月摧折的断垣残壁,或者凝视沉睡千年的秦砖汉瓦,一颗心便会顷刻从喧闹之中沉潜下来。

杭州小巷

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唱道: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此时正在叩响的,不就是人自身的命运之门吗?静寂暗夜的这一叩问,可谓惊心动魄。建筑,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把建筑等同于房子,当然是不够妥当的。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建筑物、建筑与建筑意象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所谓建筑物,究竟是什么?

一幢大楼,按照一定的技术、艺术和美学规律,把地坪、墙体、立柱、门窗、屋顶等组合、建造起来,便是建筑实体。人可以看见它、触摸它、走进去、住在里面。它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便是建筑物。

北京银河SOHO

建筑这一概念,是和建筑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要是没有建筑物的存在,就无所谓建筑了。不同的是,建筑物指的是建筑实体,而建筑是包括建筑实体、空间以及二者关系在内的。在西文里,建筑叫作architecture,本义指巨大的工艺。建筑物呢,比方说大楼,只能称building了。

建筑,是空间和实体的结合。

建筑空间,包括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及二者的联系。

所有建筑,首先是建筑物,总是占有一定空间的,都有其外部空间。有人说,不对吧,你看陕北窑洞,不就是只有内部空间而没有外部空间吗?其实,窑洞口外的那个区域,就是窑洞的外部空间。

陕北窑洞

建筑的外部空间,指建筑物影响所及的那个环境。

一般的建筑物,都有内部空间。老子说,当其无,有室之用。住宅、坟墓、宫殿和寺庙之类,或者住人,生儿育女,储藏东西,饲养动物,或者埋葬死者,举行政治活动,供香客烧香跪拜,等等,无数的生命活动,都在建筑及其环境之中进行,这便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实用性功能。

有些建筑物是没有内部空间的。你去看看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就只有外部空间而没有内部空间。有些佛塔是实心的。还有美国那个方尖碑,大概也是这样的吧?长城绵延万里,基本没有内部空间,只在某几段有,用以储藏兵器、粮食、水和柴火等。至于山海关、嘉峪关,则是内外部空间兼而有之的。

金山岭长城

处在内外部空间之间的,还有一个灰空间。大酒店大门入口,往往设计、建造有立柱、顶盖、三面无墙体的一个所在,它既不是酒店的内部空间,也非外部空间,按照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日本的灰调子文化》一文的说法,作为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这个空间,是不黑不白、又黑又白的灰空间,也可以称为模糊空间弗晰空间过渡性空间,这在中国建筑环境中是随处可见的。

再说建筑意象,即建筑时空意象。它是一种集建筑物、建筑与环境为一体的概念。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活动于建筑内外部空间与环境中的人的形象,它使得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充满生气。

一座旧时宫殿,一处野寺,以前有人居住而现在荒废了,给人的形象感受,与以前自然大不一样。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你读了唐人元稹的这首《古行宫》,体悟到的建筑时空意象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座建筑物的内外部空间及其环境,首先是物质性的,人们对它的感受,大致是差不多的,也许这可以称为建筑意象的共同美,这种感受,因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不同光影而大不一样。

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群,由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等组成,高耸入云,挺拔危峻,给人一种昂扬奋发的审美感受。

上海浦东陆家嘴

站在景山向南眺望,北京故宫的宫殿建筑群,何等壮丽磅礴。

从景山俯瞰北京故宫博物院

江南传统民居,白墙灰瓦,杨柳小溪,春风细雨,钓叟莲舟,又是何等宁静。

建筑的时空意象,是人的第二精神面貌,是人展现于大地的表情和心境。

·可居·可观·可悟·

建筑的审美评价,可以分为三大层次:可居、可观、可悟。

一幢建筑物落成,相当长时间内不倒塌,在空间大小、通风保温、采光湿度等方面宜人,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称为可居。要是抗震系数低下,则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甚或是豆腐渣工程,则不可居。

在满足可居需求的前提下,那些悦目的,给人以愉悦感受的,称为可观。一座形象丑陋的建筑,让人感受不到愉悦、幸福,就是令人讨厌的。有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故意弄得怪模怪样、丑陋不堪,是对于优美、崇高之象的嘲讽,可以称为另一种可观。

大量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或者园林,可以同时达到可居、可观的境界。比如古亭,可供暂憩、避雨,可供凭眺大好河山;或者屹立在山坡之上,或者依水而建,或者静立于古道旁。造型通透,有空灵的美感,往往立柱三四,细劲而苗条,反宇飞檐,有灵动的情趣。

王羲之笔下的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明]文徵明《兰亭修褉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修《醉翁亭记》云: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的美妙之处,正在于一上危亭眼界宽。或喜悦或悲慨,或沉潜或激越,或一洗尘劳,或踌躇满志,或儿女情长,或英雄拭泪。与其他园林建筑一样,这里可以是内心独白的场所。清代诗人厉鹗《冷泉亭》一诗云:众壑孤亭合,泉声出翠微。静闻兼远梵,独立悟清晖。木落残僧定,山寒归鸟稀。迟迟松外月,为我照田衣。

所谓可悟,是在可居、可观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建筑时空意象引人悟入的心魂哲理之境。

如果一个审美对象能够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或者沉潜,就有可能达致化境、悟境。

有一次,笔者观游苏州园林,来到一座影壁前。影壁高大,呈长方形,立面灰白色,底部斑驳,长满青苔,上面所形成的水渍,极富于深沉的历史感,顿时勾起一种渺茫而静穆的感觉。

苏州园林

此时秋高气爽,白云舒卷,阳光不时照在影壁之上,忽暗忽明,乍晴乍阴,其光影之变幻,妙不可言。影壁单纯,因为单纯,反而丰富而深有意蕴;它是朴素的,因为朴素,而显出真正的美丽;它也实在平易,而其意象使人在沉寂之中感到惊心动魄。

这一意境,恰如莱特 · 凡德鲁所说:Less is more。

杰出的建筑时空意象,蕴含着令人惊羡的大地文化、大地哲学与大地美学。

(本文摘自《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前言,标题为编辑所拟)

《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

王振复 著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5189-3

59.00元

· 内容简介 ·

中国建筑,构件千变万化,门类林林总总,关乎技术,更是艺术;小到残砖片瓦,大到城池营构,处处体现美的用心,更是中国人宇宙时空观念的展现。气韵生动,流转不息。中国建筑,于斯观止。

· 作者简介 ·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建筑文化、易文化美学、佛教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迄今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代表著作有:《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2000,2006)、《中国建筑文化大观》(与罗哲文合编,2001)、《缪斯书系:华夏宫室》(2001)、《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主编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周易精读》(2008,2016)、《中国美学史新著》(2009)、《<周易>文化百问》(2011,201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其中《中国建筑艺术论》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美学范畴史》入选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名录。

· 编辑推荐 ·

1. 本书分别从建筑门类和构件角度,举凡中国建筑各类型,均囊括在内,条分缕析,从技术而艺术而文化,全面观照中国建筑。

2. 前此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书籍,或偏重史的梳理,或只讲门类或构件,或重技术分析,或多美学解读,将技术与艺术、系统性和深入度结合于一书,是本书的特色和优长。

3. 将古人风水思想运用于古代建筑理念的分析,亦是本书深入度与价值的体现。

4. 精配图表140余幅,帮助读者更直观感性地了解古代建筑。

· 目录 ·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 内页展示 ·

【上款预售】、【签名钤印预售】《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作者王振复先生题上款、签名钤印)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搜索建议:亭台楼阁  亭台楼阁词条  
热议

 爬葛仙山作文

爬葛仙山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爬葛仙...(展开)

热议

 【歌词】精灵笔记 / 歌手:贺伟...

歌曲名称:精灵笔记歌手:贺伟龙专辑:精灵笔记词曲:贺伟龙演唱:贺伟龙我们可爱的精灵永远守护这份和平我们一起拥有着美好回忆的笔记我们可爱的精灵永远享受这份宁静我们...(展开)

热议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新华字典APP...

说到《新华字典》,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觉得亲切、熟悉。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规范、字形规范和词汇规范的重要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