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孙悟空图片(孙悟空为什么爱做人外公)

本文作者:李啸天

这是我们公号群里聊天随便聊起的一个话题,我整理了下并补充了些内容,凑成了这篇小文。

话题从这里开始,即孙悟空到底是男猴还是母猴?

咋一看这个问题,不由哑然失笑,这居然也能成为一个问题?孙猴子当然是公猴了!

可是,从网上一搜,我天呢!居然有很多人对孙猴子是公猴还是母猴产生疑问。原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居然成了真问题。

更有甚者,有理有据地推出孙猴子是母猴。比如,它要穿裙子(虎皮裙)。还有,它的官职弼马温就预示了是母猴。

能怎么说才好呢?这些人到底是读书了呢,还是没有读书呢?

起码,没有好好读原著。

但好事者也说了,书中明明没有明确地说孙猴子是公猴啊?

那是因为,《西游记》的作者默认了孙猴子是公猴。

就像是看国产主旋律影片,主人公提到为了祖国,冲啊!

你非要说他没有明确说这个祖国是中国,这就是抬杠了。

其实,尽管《西游记》里没有明确指出孙猴子的性别是公是母。但是,后面还是用了太多说法都明确指向了孙猴子的性别的。

像《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孙悟空见到七个蜘蛛精在洗澡,就说了这么一段话。

行者道:我若打他啊,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可怜!可怜!打便打死他,只是低了老孙的名头。常言道:‘男不与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

这里就孙悟空自己明确说了自己是一条汉子,难不成还是女汉子?

如果非要说是女汉子子,那么再且看《西游记》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里怎么说。

这一回里,讲的是西游四人组遇到了老鼠精一难。师徒投宿镇海寺,哪知师徒几人在镇海寺住了三天,寺里就有六个和尚被害死,孙悟空得知后决定半夜三更去降妖。

他变作一个小沙弥在寺内敲木鱼念经,过了不久妖怪果然变作一个美女出现在他身边,拉住他就要亲热。这只妖怪就是白毛老鼠精,而接下来老鼠精为了勾引悟空变得小沙弥就做了一件让人不堪入目的事情。

且看原文怎么说:

那女子走近前,一把搂住道:小长老,念的什么经?行者道:许下的。女子道别人都自在睡觉,你还念经怎么?行者道:许下的,如何不念?女子搂住,与他亲个嘴道:我与你到后面耍耍去。行者故意的扭过头去道:你有些不晓事!女子道:你会相面?行者道:也晓得些儿。女子道:你相我怎的样子?行者道:我相你有些儿偷生搲熟,被公婆赶出来的。女子道:相不着,相不着!我不是公婆赶逐,不因搲熟偷生。奈我前生命薄,投配男子年轻。不会洞房花烛,避夫逃走之情。趁如今星光月皎,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和你到后园中交欢配鸾俦去也。行者闻言,暗点头道:那几个遇僧,都被色欲引诱,所以伤了性命。他如今也来哄我。就随口答应道:娘子,我出家人年纪尚幼,却不知什么交欢之事。女子道:你跟我去,我教你。行者暗笑道:也罢,我跟他去,看他怎生摆布。他两个搂着肩,携着手,出了佛殿,径至后边园里。那怪把行者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口里心肝哥哥的乱叫,将手就去掐他的臊根。行者道:我的儿,真个要吃老孙哩!

如果你非要说交欢也可以是女女,那么心肝哥哥可就不是女人了吧?更有甚者,直接用了臊根一词。这又是啥子,还需要解释吗?就是男人的命根子,那话儿。别非要我点明了是啥的话,这发文平台也不让啊。

有臊根的汉子,自然不再是什么女汉子了吧,妥妥的男人,公猴子。

其实,人家《西游记》开头部分就说了孙悟空的性别。在《大闹天宫》那里,明确提出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称霸,与妖界大神通者结为兄弟。大哥牛魔王称平天大圣,二哥复海大圣蛟魔王,三哥混天大圣鹏魔王,四哥移山大圣狮驼王,五哥通风大圣猕猴王,六哥驱神大圣禺狨王。

非常明确地指明他们结拜的是兄弟,不是姐妹。要知道,《西游记》写作于明朝,在元朝时候的戏剧里版本里,元人杨景贤的西游记,结拜的就不只是兄弟,还有姐妹在的。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

对了,在这个元曲版里,孙悟空是小圣通天大圣,齐天大圣是他哥哥。

啥意思?就是原型里是孙悟空兄弟姐妹齐全的,但到了最后定本的《西游记》里,结拜的就只是兄弟了,全是男的,孙悟空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原型里的孙悟空就是男的吗?

答案是:是。因为孙悟空有妻子,是金鼎国王之女,被孙猴子虏来做了花果山压寨夫人。

元曲时代的孙悟空,可是一个色猴子,不仅抢了公主做媳妇,还想娶了铁扇公主呢。

甚至,在女儿国,孙悟空还主动要求代替师傅留下招亲(这些情节在小说中大多移植到了猪八戒身上)。元剧第五本第十七折:

(女王做抱住唐僧科)(行者云)娘娘,我师父是童男子,吃不得大汤水,要便我替。

(唐僧云)行者,我们十分亏神天护持,脱了此一难。我且问你,我吃女王拿住,你每三个怎的脱身?

(行者云)师父,听行者告诉一遍:小行被一个婆娘按倒,凡心却待起。不想头上金箍儿紧将起来,浑身上下骨节疼痛,疼出几般儿蔬菜名来:头疼得发蓬如韭菜,面色青似蓼牙,汗珠一似酱透的茄子,极巴一似腌软的黄瓜。他见我恰似烧葱,恰甫能忍住了胡麻。他放了我,我上了火龙马脊梁,直走粉墙左侧。

看吧,那时候的孙悟空是一个妥妥的色猴子,也当然是公的。只是小说将这样的性格都移到了八戒身上而已。

对于性别,就点明的再清楚不过。

杨景贤版的《西游记》戏文里,明确提到:

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摆锡鸡巴。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

在后世的西游记里,在太君炉里,就只剩下火眼金睛了,屁眼这等不雅的说法就被剔除了,至于金属的那玩意,更是提都不会提,但性别无疑是继承了下来的。

那为什么不挑明孙悟空是男猴呢?那是因为《西游记》不是原创啊,是整理改编的前人著作,一直传下来的就是孙悟空是男猴,是男人。这个是公认了的,属于常识通识了,不需要挑明了,OK?

如果觉得证据还不够充分,那么再看一两个吧。

孙猴子在前面部分跟菩提祖师学法术,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原著里明确写出了练功的口诀,怕是很多人都没有细读。原文说:

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啥意思,这个口诀里的重点就是精气神...休泄漏,其中的精就是男人的精子,休泄漏就是不要泄精。这个就是专指男人了吧,古代文化里,就没有女人泄精的说法。女人,要做的守贞,要诀在于守。

如果还没完,那么孙悟空的两泡尿是非常著名的。一泡就尿到了佛祖的手上,淫得一手好湿。再一泡,就是在车迟国里尿给了三大国师,好玩的很。

原著就直接贴图吧,懒得打字了。

立将起来,就是站起来。站起来撩开衣服撒尿,自然是男人的撒尿方式了。

哦了。不再多说了,其他证据还有,像铁扇公主叫孙悟空小叔子,那自然是男人了,要是母猴就得叫小姑子了。再有,就是四圣试禅心濯垢泉八戒忘形这两节:孙悟空如果是母的,唐僧怎会首先叫他留下来当上门女婿?孙悟空被红孩儿击败后去请观音菩萨时,观音菩萨也曾调侃孙悟空,说怕他把貌美的善财龙女拐骗去了。上门女婿肯定是男的吧,拐骗女子的也是男人吧。嗯!

下面,回到正题上。为啥孙悟空喜欢别人叫他外公,而不是爷爷??

如果是母猴,那也是该叫外婆,而不是外公,对吧。孙悟空在原著里对于外公的称号,简直是乐此不疲,一再使用。

且看:

一、第十七回中,孙悟空开始自称为孙外公,原著中孙悟空是这样跟黑熊精说道: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若问老孙的手段,说出来,教你魂飞魄散,死在眼前!

二、还是第十七回,对黑风山黑熊精说:不要闲讲,快还你老外公的袈裟来。

三、第二十一回,对黄风怪:你孙外公在此,送出我师父来。你这个儿子,忒没眼色!你外公虽是小小的,你若肯照头打一叉柄,就长三尺。儿子啊!常言道:‘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你外公手儿重重的,只怕你不起这一棒。

四、第三十四回,对银角大王:这泼怪物,错认了你孙外公!赶早儿送还我师父、师弟、白马、行囊,仍打发我些盘缠,往西走路。若牙缝里道出半个‘不’字,就自家搓根绳儿去罢,也免得你外公动手。

五、第三十五回,骂狐阿七大王:你这伙做死的毛团,不识你孙外公的手段!不要走,领吾一棒。

六、第五十二回,对青牛精:你孙外公在这里也!快早还我师父,两无毁伤。若道半个‘不’字,我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七、第七十一回,对赛太岁的小妖:我是朱紫国拜请来的外公,来取圣宫娘娘回国哩!赛太岁问:哪个是朱紫国来的‘外公’?悟空答:贤甥,叫我怎的?又说:你叫我声‘外公’,哪里亏了你!不要走,吃外公一棒!

八、第七十六回,对狮陀洞老魔:儿子,莫废工夫,省几个字儿,只叫孙外公吧!

九、第八十六回,对隐雾山折岳连环洞小妖:泼孽畜!你孙外公在这里!对老妖: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

......

看了没?对于妖怪,孙悟空都是自称外公。为什么不称爷爷呢?

其实,也有人会指出,也称爷爷的,例证是六小龄童版《西游记》里,孙悟空对决银角大王。银角拿了一个假葫芦问孙悟空,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孙悟空回答:爷爷在此!

看,孙悟空自称爷爷了吧。

这个片段可是《西游记》的名场面,早成了一个梗,不断流传。

但是,很不幸,这个片段是错的,不符合原著精神。

还是且看原文:

行者接过口来就问他一句道: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大圣闻言,就绰了他口气道:我的葫芦,也是那里来的。

魔头道:怎见得?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那怪道:莫说雌雄,但只装得人的,就是好宝贝。大圣道:你也说得是,我就让你先装。那怪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大圣听得,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那魔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行者笑道:你且收起,轮到老孙该叫你哩。急纵筋斗,跳起去,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照定妖魔,叫声银角大王。那怪不敢闭口,只得应了一声,倏的装在里面,被行者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心中暗喜道:我的儿,你今日也来试试新了!

看到没?没有爷爷在此,只有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所谓的爷爷在此,是电视剧编剧自己编造的。

可是,他编错了,应该是外公在此!才对。

话说,这个版本的《西游记》,类似的魔改错误数不胜数,这里就不提了。

且说孙悟空为啥喜欢妖怪们叫他外公呢?

用可爱的玲玲的话讲:难道他还有女儿?

不,他当然没有。

之所以让妖怪叫他外公,这里是有讲究的,恰好体现了中文博大精深的魅力。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对于血缘关系的区分,更为细致,父系与母系分的比较清,采用的出世标准也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方式。西方就比较简略,没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辈分。

中国,尤其是父系谱系中,五服以内就亲如一家,辈分森严,丝毫不能乱的。所以,会有白头发的老爷爷对着蹒跚学步的稚子毕恭毕敬,一口一个爷爷,极其谦卑。这个在西方可能会觉得是个笑话,但在中国来说,是必须要遵守的法条。

不过,文哥与计划生育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习俗。文哥剪碎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打倒孔家店,踩翻孔老二,使得很多旧文化旧习俗消失掉了。

文哥的背后,是西方思潮的泛滥。当然,不是现在民猪柿油的那一套西方价值,而是以马列为首的西方极左的那一系思潮。即便现在的反西化,其实依旧是打着西化的旗号反西化,并非用传统文化来取代。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就是计划生育,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后代人数的减少,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直接消灭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大家族现象,各种表亲与故亲消失了。而且,独生子女得到了过度关注,也改变了传统的长幼关系。老人围着孩子转,再也不是之前孩子向老人请安了。多年的传统,无意间一夕被推翻,再也反转不过来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伯伯与叔叔再也分不清了,只要与爸爸平辈,不管比爸爸年龄大还是小,统统都是叔叔。与妈妈平辈的,统统都是阿姨了,再也没有了婶子、唐婶、表婶、妗子、表妗子、姑姑、唐姑、表姑、姨妈、表姨等这些称呼了。对于与爷爷平辈的,也被统称为了爷爷了,没有了姑姥爷、唐姑姥这些称呼了。因为现实中这种之前习以为常的亲戚都不存在了,独生子社会一下全部消除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再加上,社会的转型,社会关系趋于简化,文化日益偏西化,都对原有的传统血缘谱系带来了巨大的冲突。

而要理解孙悟空为何要自称是外公,还得回到传统文化之中去才行。

首先,要知道一点,孙悟空不是没有称过爷爷。有的!他在花果山里,身为猴王,他的那些个手下,就都是他的猴子猴孙,被他统称为孩儿们。在花果山,那些个小猴子们,面对孙悟空也都毕恭毕敬地称之为大圣爷爷。看,这里的爷爷这一称呼悟空就使用的心安理得,没有任何地方觉得不对。

这就是,作为山大王,所有的猴子猴孙都是他的手下,他要对这些猴儿们负责的,就像是爷爷在看护着他们的安全一样。传统文化里,在五服之内,爷爷对每一个亲生与非亲生的孙子,都负有责任。子不教,父之过。这里的父,不仅是父亲,还有爷爷,都要负责任。

但是,在母系谱系上,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对于外孙,舅舅可以管教,可以负责任,外公则完全没有责任。也就是说,在正常语境里,外公是不需要对外孙负责任的。外孙做的事,无论对与错,都与外公没有关系。当然,诛九族的时候,外公也要跟着一起死,这种情况是极端情况,并不常见。

回到《西游记》上,孙悟空自称是妖怪的外公,道理就在这里了。

孙猴子可是一点便宜都不放过的主。自称是妖怪的爷爷,也就意味着这些妖怪所做的一切,都只与他们的爸爸与爷爷有关系,与自己可没有关系。

一个外公,等于是孙悟空在妖怪面前直长两辈,将便宜占了个够,同时又将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所谓猴精,就是如此。

在我们老家,就会将那种只愿占便宜一点吃亏都不愿意吃的人称为猴精,是一种讽刺。

孙悟空的外公论,就是典型的猴精。只占便宜,绝不吃亏。

所以,在银角大王面前,孙悟空是绝对不会说爷爷在此的,因为银角是反派,是坏人,自己是他爷爷,等于承认了孙子的坏自己也有责任,看似占了便宜,其实折损了自己。这种赔钱的买卖,猴精的孙悟空断然是不肯干的。

要说,也该是外公在此!

当然了,这么改的话,可能那个场面就不再是名场面了。

说到底,一个外公的称呼,背后满满都是文化,这就是文明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的存在,如珍珠一样,在四处发光,串联起来之后,更显得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对了,顺便回应一下最上面那个图里,以弼马温来证明孙猴子是母猴的问题吧。

那个图里说母猴尿与马尿混合在一起,可以避免马匹生病。这个说法错了吗?没有错,但是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阉猴的尿也是一样的,可以视同为母猴尿。

所以,天宫让孙悟空去做弼马温,是暗自嘲讽他是一名阉猴。因为《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明廷里是真的存在御马监这一机构的,而且御马监的正堂管事是太监,有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员。

小说完成时,太监掌管御马监是常识,也是一个极好的暗喻,孙悟空在明朝到御马监当老大,必然就是太监了。这骂人的方式简直是骂人还一点都不带脏字的。但是后世逐渐没了当时语境,这种暗喻也就无人知晓了,可惜了作者的一片苦心。以至于,竟有人以此来认为孙猴子是母猴。只能说,知其一不知其二,完全不懂明朝的那些事,以为自己懂得一点民俗就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沾沾自喜,却不知小丑正是自己。

要知道,孙悟空一辈子都以曾经为官弼马温为耻,西行路上,妖怪们也多次嘲笑孙悟空为弼马温,目的也在于嘲笑他是一名阉猴,不是男人。被骂为弼马温,可不仅仅是管马,或者官小这么简单,对于一名英雄好汉来说,被骂是太监,被骂不是男人,那可是莫大的嘲讽,孙悟空当然气不过,而翻身之道,就是自长对方两辈,变成对方的外公。

啊哈,完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搜索建议:孙悟空图片  孙悟空图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