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医圣(医圣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一位伟大的医生,每每提到中医,都完全绕不开的一个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

医圣降世、学医救民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府衙自顾不暇,为争权夺势,发动战争。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

拜师学艺、勤学刻苦

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

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一心学医的他学习刻苦。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轻视仕途、百姓拥戴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他也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

虽然为官,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

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

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辞官归隐、专注医学

东汉末年,王朝动荡不安,为了避乱,张仲景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为人正直、医风淳朴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医学趣事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

我看几十年病,听就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而且您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请分享给他看吧。

想了解更多历史问题,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搜索建议:医圣  医圣词条  
热文

 对万圣节看法的作文

对万圣节看法的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展开)

热文

 【歌词】还不是因为爱 - 苏醒 ...

我不该 太敏感 一个人为爱傻傻发呆我不该 太自卑 望着你却不敢大声表白难道你 没有感觉到我的爱我的心跳因你莫名其妙加快你说我这些日子有点怪总是让人捉磨不透 象一...(展开)

热文

 植树节的作文600字

有关植树节的作文600字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