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瓦屋山人话瓦屋)

文/卧坡凡夫(四川)

2022年7月2日,吃过晚饭,从云麓小镇沿着去瓦屋镇的盘山公路,下到瓦屋山游客中心附近的广场,与在瓦屋镇避暑的我们高中的几个同学会面。我们在广场廊道的美人靠寒暄过后,摆起来龙门阵。不一会儿,一位老人走了过来,落座在我的右边凳子上。出于礼貌,我挪了挪身子,并向他点头示意。这时,比我先期到瓦屋镇的同学给我介绍说,这个大爷八十多了,就是这里的本地人,对瓦屋山的情况了解得很多。经同学这么一说,激起了我的兴趣。(我凡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总喜欢熟悉周边的环境,包括人文历史。——说到这里,我还要杀个偏锋:15年前,我和老伴带着5岁的乖孙去上海看望二女儿。女儿因为忙,给我们安排了苏州杭州两日游。从杭州回上海时,出了火车站,就是打不到出租车。天色已晚,无奈,只好赶公交车了。幸好我刚到女儿住处的第二天,把周围转了一圈,记住了主要的街道和重要方位物,才能在若干路公交车中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顺利回到了女儿住处。)我随即把身子转向了这位老人,和他聊了起来。老人也很健谈,我的兴趣更浓。老伴见我十分投入,也就和其他同学散步去了,免得打扰了我们的谈话。

老人叫李代林,今年82岁,读过高小。他原来住在瓦屋山下炳灵乡张坝村,后来政府为了瓦屋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把他们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瓦屋镇社区侯坝一组。他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他每个月两千多块钱的养老金,根本用不完。他还说,现在的生活太好了,社会太好了,过去做梦都没有想到老了来,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当然我也感同身受。

他说,他成年以后,常常为国有林场、地质测量队运送器件设备和生活物资上山,到过上顶10余次(他解释说,那时候山上只有羊肠小道,运送物资全靠肩扛背背,重的就过抬啊)。接下来,老人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他了解的瓦屋山。

老人的高祖是瓦屋山的道士,也是教书先生,活了93岁。听他高祖讲,瓦屋山的道教起源于秦灭巴蜀,于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带着他的五斗米教来的瓦屋山鸳鸯池弘扬道法,修建太极殿。供奉三清道主和四御天尊。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建筑和菩萨已经销声敛迹了。但是瓦屋山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逢年过节都要耍牛儿灯,张道陵骑在牛背上,扛着一面写有五斗米道的旗子,除了在本地活动外,还到洪雅县城里去表演并获得过一等奖。

瓦屋山佛教起源于西汉末年,唐朝、宋朝、明清时期都有和尚住在瓦屋山。所以瓦屋山的宗教遗址很多,主要有天师洞、三观祠、川祖庙、虎踞寺等。随着现在的旅游和养生业发展,瓦屋山的历史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他说关于瓦屋山的诗词也很多。主要有:

苏东坡的《寄黎眉州》: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赴流年。

陆游的《再赋荔枝楼》: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晚晴诗人何绍基的《鸳鸯池》:法界鸳鸯飞上天,长桥终古卧波眠。高原坦荡无人到,烟雨寒多不可田。何绍基还说:巴蜀风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之六七。

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威尔逊1908年上瓦屋山时惊叹道:云霭之上,一座巨大的诺亚方舟。

李代林老人还讲述了几个他所经历和听说过的关于瓦屋山的传奇故事。他的堂叔是信奉道教的,很有法术。别人把他反手绑在树上,到另一个地方去喊他一声,他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而手仍然是反绑着的。堂叔还会治病。有一次,李代林在山上打笋子,忽然大腿的淋巴结发炎肿大,痛的要命。堂叔叫我握住发炎的淋巴结,他就念起了咒语,很快就感觉好多了,第二天就完全好了,又可以上山打笋子了。(画外音:我猜他可能是疝气。)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讲起了瓦屋山的迷魂凼。他说,瓦屋山与其他 山的不同之处就是,其它山都是有山就有峰,而瓦屋山却是有山而无峰。瓦屋山海拔2380余米,有11平方公里的平台,是世界桌山之最。上面有一个叫着迷魂凼的地方,位于鸳鸯池东南方向,是原来的辟支道场。那里地质特殊,地形复杂,罗盘失灵,钟表停摆,险象环生,如入迷宫。1999年12月4日,熊猫专家郑明全去考察大熊猫在冬季的生活情况,不幸在迷魂凼与助手走散迷路,被困两天后被发现时已经牺牲,年仅33岁。所以瓦屋山在2000年以前,迷魂凼一直都是没有开放,游客止步的。

各处的路灯已经亮起,天色已晚,况且感觉有了几分寒意,我们各自还有一段回家的路程。虽然他意犹未尽,我还是打断了他的讲述。说好明天下午我们继续来聊瓦屋山的故事,然后挥手告别。

第二天下午我们在老地方又见面了。我邀请他到镇上的一家茶馆坐下,我叫了两杯瓦屋山本地产的竹叶青,递给他一杯,又接着昨天的话题聊了起来。

他说,瓦屋山的独特美景与其它山不同。其它的山越高就越没有水,而瓦屋山是山越高水越多。因为瓦屋山的水是从地底下喷涌而出,形成清澈如玉的泉水,从山顶飞流直下,如抛珠泻玉。整个瓦屋山有108个泉眼,形成72道飞瀑,瓦屋山人说是72道悬幡水。山顶还有一个六亩大的鸳鸯池,它的水仿佛和天上的银河连通了,真是人间水天上来,天水之间,金光闪闪。

他说,瓦屋山有36个溶洞,主要有吊八洞、朝天洞、遇仙洞、死人洞、燕子洞,传说是女娲抠出了里面的岩石拿去补天了。溶洞里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钟乳石,阴河里的水流的哗哗的响,水深淹没过我的膝盖。燕子洞里面还有岩燕,岩燕还产燕窝呢。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泡子,然后喝了几口,抹一抹嘴巴,继续他的话题,我也顺势喝了两口,认真地听着。

他说,瓦屋山最美的时候,除了冬天的雪景,就要算四五月份的漫山遍野开放杜鹃花和鸽子花了。整个花海 的面积有30余万亩,有中国鸽子花故乡之称。杜鹃花有40多个品种。最难得的是一棵树上有不同品种的花和不同颜色的花,最多的一棵树上可达7种。他说,瓦屋山上有千年古树,主要有冷云杉、石楠、桢楠、松树等3600多种植物。我问他瓦屋山上有没有熊猫,他说有啊。现在瓦屋山风景区还是大熊猫保护区呢。除了有大熊猫,还有羚羊等460多种动物。瓦屋山还是四川西部的观鸟基地啊。

瓦屋山的石头也很奇特,硕大无比、高峻峥嵘。如怒目金刚,如飞天罗汉,如狮虎象豹,如英雄矗立。瓦屋山还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界线,山那边是彝族居住地汉源县、荥经县。

再喝了两口茶后,他又给我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在瓦屋山顶上看风景看日出的情景。他说,站在山顶可以远眺雄伟壮丽的岷山,可以俯视浮云变幻的四川盆地。向东可见峨眉山向你拱手作作辑,向西可见贡嘎山似白练飞舞。

早上在山顶看日出,从云海里喷薄而出的红日像法轮闪烁,旋转循环,转眼间仿佛一条长绳将太阳拖住,你的影子便返照到太阳那里,犹如如来佛法造成的光圈,五光十色,气势磅礴,这就是佛光了。他停顿了一下说,瓦屋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雨水多。别看刚才阳光灿烂,倾刻之间就可能下起倾盆大雨啊。所以上瓦屋山除了带上一年四季的衣服,还别忘了带上蓑衣斗笠哈。

看着天色已晚,老人最后给我介绍了瓦屋山的一个重要景点:雅女湖的情况:雅女湖2007年建成开放,湖长19公里、宽13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湖水容量为6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16米。湖边有大小码头24个,半岛18个,峡谷7个,围湖路长84公里。遇到晴好天气,瓦屋山的倒影显现湖中,形成了高峡出平湖,仙山入瑶池的美景,使游人流连忘返,融入仙境里。

看到我们的谈话接近尾声,我才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座山叫瓦屋山,而不叫其他名字呢?

他说瓦屋山的山形似一座瓦房而得名,相传,当年老子骑青牛入蜀,走到炳灵,阴云密布。忽然间云开雾散,老子被眼前奇特的景象所震撼,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哇,唔,山!老子惊叹此山之灵气,说:老子寻你久矣,原来在此!老子从此定居此山,潜心修炼,得道升天,后来人们就取其谐音称 瓦屋山。

我还是觉得有点牵强,但是约定俗成。这么多年了,也就不必在在意了哈。

我实在是从心里佩服老人的记忆和口才。作为80多岁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老人,背诵起名人的诗词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介绍起具体数据来准确无误、毫不含糊,说起瓦屋山的人文历史来硬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如果没有对自己脚下这片故土——瓦屋山的深深的爱,没有对自己生活的时代的爱,没有对自己生命的爱,我相信是达不到他的程度和境界的啊!

我怀着尊敬与崇拜的心情,结束了我们两个下午的谈话。分别时,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是瓦屋山的活字典!你是瓦屋山的见证人!你是瓦屋山人的骄傲!你是瓦屋山游人的好向导!

搜索建议:瓦屋山  瓦屋山词条  
热议

 【歌词】烽火扬州路 - 轮回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千古江上英雄曾道寄奴曾住,人道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项末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权家曹操,封狼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