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明信片格式(记忆中的明信片)

明信片是奥地利人于1869年首先发明的,1897年我国首张明信片问世。

早期的明信片都是由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邮资明信片,一开始就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如我国1897年发行的清一版蟠龙邮资明信片为竖式片,左上角印有邮资符志,下面印有此面只写收信人姓名地址,后面须写寄信人各种事由的字样。

从1908年5月发行清四版蟋龙邮资片起,我国邮资片均为横式。如1914年至1932年发行的帆船图普通邮资片也为黄式,右上角印有邮资符志,上部中华民国邮政明信片字样从右向左排列,字上标有法文,明信片中间一根竖直分割线,线右侧从上到下排列着着右边只写收信人姓名住址字样。由此看来,清代、民国时期各种明信片,特别是邮资明信片,特别是邮资明信片,格式印制都有严格规定的。这是由于明信片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一功能进行的,以方便书写投寄。

解放之后,我国从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发行的邮资明信片到各地邮票公司发行的邮资明信片到各地邮票公司发行的无邮资明信片,格式印制大多十分规范。我国邮政管理部门曾多次就明信片的用纸、规格、邮政资费标志位置、印刷色标、字样、图案等作出规定,并就明信片印制及字样调整发过通知。因此,无论中国人民邮政最早的明信片——1949年旅大邮电管理局发行的工人图明信片,还是1952年1月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PP1都有严格的格式。如PP1,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繁写体字样下,采用了T字型格式。即便是1952年至60年代我国邮电部门发行的无邮资美术明信片也都印制规范,上端为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字样,中间一根竖分割线,右上为点线框,右下为编号等。

进入80年代后,邮资明信片的格式变化主要在于增加了邮政编码框;HP、YP上中国人民邮政字样下没有英文对照;贺年(有奖)明信片多了(有奖)等字样;1992年中国人民邮政改成了中国邮政,明信片上的字体、字样也都作了相应的调整。

如果说,解放之后我国明信片格式呈现出百花盛开局面的话,那么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非邮政部门推出的明信片上。1953年邮电部发出通知:今后明信片统一由我部发行,其它任何企业厂商,均不得印制邮政明信片。在这种情况下,50年代我国的一些非邮政部门印制了一引起无格式片,包括类似的美术画片,以避免和邮电部通知相冲突。60~70年代,我国一些非邮政部门为加强宣传效应也推出了不少无格式片,如70年代的《锦锈大地绘新图》、《革命圣地展新颜》等,其标志是书写面左下角或右下角有一些说明文字,其余的都是空白。但大多数还是有一定格式的,即使没有明信片字样,只要留有贴邮票的方框、T型分割线、三横书写格式线、上端一横分割线、三横书写格式线、上端一横分割线、中间一竖分割线、中间有象征意义的竖排文字等形式,都可以视为是有效格式。

综上所述,明信片的格式演变与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有关,也和明信片的功能演变有关。特别是我国的非邮政部门,包括人民、旅游、文物、美术、文献等出版社,它们推出明信片都有不同的目的,邮政功能只不过兼而有之,因此格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尤其是80~90年代一些非邮政部门开发的明信片,格式概念更加淡化,有的甚至只出现一横或一竖的分割线,格式概念更加淡化,有的甚至只出现一横或一竖的分割线,或许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增加书写的随意性。同时,从另一角度也说明,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明信片除邮政功能外,已逐渐发展具备了宣传功能、广告功能、收藏功能等。

来源:中国邮政报

搜索建议:明信片格式  明信片格式词条  
热评

 漫漫回家路初中作文

漫漫回家路初中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展开)

热评

 【歌词】灯-ともしび- / 歌手...

「灯-ともしび-」作詞∶奥華子作曲∶奥華子歌∶奥華子それはとても小さくて些細な事かもしれないけどどれだけ あなたの言葉に今まで支えてもらったのだろう人を信じる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