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布

丁翠娇

闫昊明

周小国

周建新

荆武

姜正军

梁深根

董念国

谢平

谢沛霖

6月2日,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展的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丁翠娇、闫昊明、周小国、周建新、荆武、姜正军、梁深根、董念国、谢平、谢沛霖(以姓氏笔画排序)10名科技工作者获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武汉一直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当使命铸就国之重器,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一直以来,武汉市科协重视科技创新发展与人才建设,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号召“全面加强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后,市科协迅速响应,强调要以持续高涨的科协力量助推“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就是贯彻落实该要求的具体举措之一。

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推进“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丁翠娇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首席师

她是钢铁制造业的“双碳”科研领域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丹心巾帼

钢铁报国书华章

“科研人员能用自己所知所学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三十年来,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首席师丁翠娇致力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工艺创新研发工作,坚守科研一线,创新进取,践行钢铁报国初心。

她应对钢铁行业双碳目标,大力推进“清洁高效燃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发“工业炉窑系统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长流程极致能效减碳技术路径研究,节能减碳成效明显,2022年武钢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刷新历史最好水平。她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项目、公司重点科研项目达50余项,研究成果为武钢公司创效累计超过10亿元。

她获得省、市和武钢公司科技进步奖项共计22项次(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武汉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获国家专利共计1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修订行业标准4项。

■ 闫昊明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研究部主任

他是不忘初心的科学传播者,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的“科普达人”。

问天探地

科教融合天地宽

怎样测量地月距离?我国在航空航天上取得了哪些进步?北斗导航是什么?2022年8月,闫昊明作为主讲嘉宾,在湖北省科技馆为百余名中小学生作“测地览月飞越苍穹”专场报告,并通过“荆楚科普大讲堂”向全省播出。为了这场科普活动,他花半年时间反复修改、精化报告,不断更新内容,活动现场精彩不断。

闫昊明主要从事相对论大地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重力场时空变化、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曾荣获2010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热爱科普工作,积极参加重大科普活动,广泛提供科技志愿服务,主动参与重大科普项目,积极推动科教融合,科普团队近年开展科普活动两百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近百万人,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获评“2022年度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个人”。

■ 周小国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他是生态环保领域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是“长江大保护”的先行军和守护者。

科技创新

致力长江大保护

二十余年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小国一直坚守在水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研发第一线,围绕市政污泥、河湖底泥处置及资源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市政排水管网检测及诊断等领域,不断进行课题攻关和技术创新。

围绕长江大保护一线科技需求,他和团队一起扎根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同步策划实施申报科研项目,时常工作到深夜,带领团队成功申报科技部、住建部、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累计12项,争取国拨资金1200多万元。自2020年11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立项以来,他积极推进课题实施,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于2023年2月组织的中期检查。

他曾获得长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三峡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项,主持/参编团体/企业标准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参编专著和译著3部。

■ 周建新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他是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

攻坚克难

铸造领域前行者

为实现铸造业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建新和团队历经数十年的长期产学研攻关,攻克了铸造工艺全流程缺陷定量预测难、复杂生产模式下生产全流程单件化质量管理与问题追溯难等技术难题,面向高端铸件研发了系列控形控性工业软件,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他以实验室为家,通过近百数轮的数值模拟与近百TB数据的工艺优化,完成了新一代钛合金机匣铸件的缺陷控制与工艺优化,使该类铸件缺陷降低了75%,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大型复杂钛合金机匣整体铸造技术的国家,解决了国家的急需。他推动铸造技术“数字化+信息化”,研发了华铸系列工业软件以及“1+N”模式数字化铸造创新平台,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性能复杂铸件生产企业共计800余家。

周建新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成果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 荆 武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他是基层市政建设企业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用数字化技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负责的项目成为专业标杆。

披荆斩棘

智慧市政显担当

47岁的荆武在市政行业一线奋斗了28载,亲身经历和参与武汉许多重大市政项目的建设,见证了武汉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

他披荆斩棘、舍身忘我。13年前打造米粮山立交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他带领技术团队实地勘测、现场调研、反复验证,创新应用先进的大功率旋挖钻机替代冲击钻进行桩基施工,并采用一系列工艺创新和智能化手段,大大提高了品质和工效,该工程获得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

他带领团队将技术创新应用到项目建设中,2020年除夕前夜主动请缨,勇挑火神山医院建设技术总工重担,一头扎进漏点修复、污水处理、管道排渍等上百道工序同时进行的难题攻克中,并提出使用CCTV检测机器人、装配式安装等新技术,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提速。

荆武团队获国家专利402项,国家级QC奖项120余项,发表核心技术期刊论文16篇;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参与14项规范/标准的编制工作。

■ 姜正军

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他是服务“三农”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武汉农技推广的领头羊。

服务“三农”

扎根田间忙推广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工作的姜正军常年扎根田间地头,一干就是30年。

为选出适宜武汉耕种、品质优质的大米,他带领团队新建水稻科研及良种繁育基地5000余亩,一年四季忙着观察作物长势,做测产记录,选择优良品种,推广新品种。他推动优米品种走向市场,其中“华夏香丝”大米在去年黑龙江省举办的国际大米节上荣获籼米金奖。

“让农民赚到钱才是硬道理。”他主持开展秋冬油菜轮作项目,引进“甜蜜蜜”小番茄和水果黄瓜……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推广农作物新品种500余个,推广农业技术200余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余项。

■ 梁深根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项目技术总负责人

他是湖北航天行业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是我国航天有效载荷系统领域知名专家,优秀科技人。

矢志不渝

潜心航天铸匠心

梁深根扎根航天事业四十载,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任务,在多项重大项目技术方案论证、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型号产品上推广应用;牵头承担了某重要系统系列化产品研制工作,带领团队历时5年技术攻关,实现了产品从研制到定型,通过了动态试验考核。

梁深根先后获得航天预先研究先进工作者、湖北省青年科技能手、航天科工集团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航天三江“劳动模范”、“武汉工匠”等多项荣誉,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院级科技成果13项,获得国防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

■ 董念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他是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用精湛的医术和大爱担当生动诠释“医者仁心”!

妙手仁心

守护生命创奇迹

他是中国儿童心脏移植引领者、新型微创心衰器械支持治疗开拓者、全球细胞化心脏瓣膜材料研发应用开创者——多年来,董念国在心脏疑难重症领域攻坚克难,坚持技术创新,为无数被判“死刑”的心脏病患者修补“破碎的心”。

为帮助更多心衰患者把握最后的生机,董念国移植团队常年奔跑在“取心”“换心”“护心”的生命接力中,平均每年奔跑20万公里,每三天完成一台心脏移植术,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刷新最小儿童心脏移植存活纪录;全球最高龄(76岁)心脏移植纪录;世界首例同时4台心脏移植纪录等多项世界纪录……

作为首席科学家,董念国多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及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13项,发表论文384篇,主编主译专著9部,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

■ 谢 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他是专注东湖水治理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

决战蓝藻

守护东湖水生态

蓝藻的生物控制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从日本筑波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的谢平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来到水生所。

1997年,谢平与刘建康院士一道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发表了“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的论文,提出了控制凶猛鱼类、增殖滤食性鱼类来遏制蓝藻水华的非经典生物操纵学说,获得“生态学琵琶湖奖”,成果被国内广泛应用。

为解决湖泊的污染治理难题,谢平带领东湖生态站的研究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对长期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了污染的关键要因,制定了科学的生态调控方案并监督实施,效果良好,为武汉市政府节省了数千万元的治理资金,也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东湖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基础保障。

■ 谢沛霖

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兼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主任

他是中医临床的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

善用经方

中医诊疗焕生机

胸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一次次将患者从病魔手中抢救回来,让中医药的神奇魅力、中医人的大医精诚迸发出异样的光芒。一次,谢沛霖诊视病人,发现患者经CT、MRI、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以及上海市和省内某教学医院多位教授会诊,均高度怀疑为“肝内胆管癌”,会诊时患者重度黄疸,胸腹腔积水,双下肢浮肿。谢沛霖开了一帖“滋阴利水、化瘀退黄”方,五剂服下,患者渐觉有了津液,饮食方进。

从医近40年,谢沛霖对中医经典有深入学习和研究,临证时发挥经典,善用经方治难证,注重整体观指导下辨证与辨病结合;遣方用药经方为主兼用时药;用药如用兵,用药少而精;四诊合参注重舌脉象,攻补兼施顾护胃气。因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他被湖北中医药大学特聘为拔尖人才班指导老师,是医院肝胆胃肠血液妇产等科室的中医学术顾问。

来源:长江日报数字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武汉  武汉词条  工作者  工作者词条  最美  最美词条  名单  名单词条  公布  公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