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说的再好不如实际行动的句子(说的再好不如实际行动的句子说说)

文图/肖君

1

今天是静默居家第82天。说不烦是假的,但绝大多数时候还算平静又平和。自我表扬一下,心态真算很好的了,优秀市民一个。

内地朋友说,不能理解这么长时间你们都在家里。他们个别时候静默一星期十来天的,当地人都直呼受不了。我说,你们经济发达,那样损失太大了,不能比。

傍晚,一篇某知名媒体人质疑郑州媒体的文章被刷屏,引来媒体圈的集体鄙夷和挖苦:他装什么外行?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不懂纪律吗?云云。很多尖锐的话。

说起来,人家说的那叫场面话,而且人家那场面话正说反说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就那样一说罢了。

装13是有13可装。就像朋友圈有人晒奢侈品晒富有,那是有13可装。但如果换个人要装,可能就得盗图了。有些话,咱们说不得,但有人就能说得。

千百年来,人们在各种场合都很注重礼节表现和表达,待人接物尽量客气,讲话尽可能委婉,话术也很高明,声东击西、欲语还休、点到为止、话里有话、正话反说等等,都是场面话的运用手段。

关于场面话,最通俗的理解,就像上半年上海疫情那会儿,新闻上说购物中心环球港开了,环球港自己公众号上说:部分商铺开,且进门要凭邀请卡。这就是场面话和实话的差别。还有个流传甚广的笑话:手机上看能出去了,保安说,那你从手机里出去。看新闻觉得可以出去买菜了,但你的小区就是不行,就跟看别人家的好学生似的。

再比如,领导调研某企业、被请求讲几句时,如果对相关业务不够熟悉,为避免说错话,领导就讲正确的废话,诸如:加大技术创新,狠抓安全生产,产业发展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将企业越做越强。这些话,放到任何企业都能说。

对于场面话,有些时候不能太当真,听听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2

职场中人,谁都不陌生场面话。大家其实早已习以为常各种漂亮的场面话了。

基本上职场人都会说场面话。和不同职位、不同部门、不同需求的人沟通时,刚开始见面一般也会说几句场面话。场面话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也可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职场技能。

实际上,场面话在职场中很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和情商,以及面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比如有什么事不当面拒绝,就是顾及到场面。这个时候,说的场面话就是为了不致双方难堪给的一个婉约的表达和台阶。

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给一家公司投了简历,应聘一个公开招录的岗位,面试那天,本来对方公司的人跟他约好了时间,头一天也再次进行了确认,结果年轻人提前赶到面试地点,对方公司说临时有急事,面试的几位领导都去参加急会了,改天再约,表示了抱歉。后来才知道,原来在面试前,领导心里已经有中意的其他人了。

场面话,早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就像老板给员工打鸡血时,不说句句都是场面话了,那也是十句有八句场面话吧,画个大饼,鼓个劲儿的。个中精髓,你要好好领悟才是。往往是,领导的一些豪言壮语,可以让一些员工落入蜜罐,跟打了鸡血似的,历尽沧桑,去完成工作。

但是,如果把场面话简单归结为套话、假话、空话、废话,并且打心里厌恶甚至是排斥,那你在职场中就很难快速有效地与陌生人建立关系了,甚至给人以鹤立鸡群或者孤傲清高的感觉,不利于自己的职场人际交往,也不利于自己工作的实际执行。

大家都说场面话,你要是不说,就显得另类。对于别人所说的话,也千万不要觉得什么都是真的,更不要去钻牛角尖,要学会听懂他人话里的意思。

3

场面话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说话的时候必须体察周围的气氛和对方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听者能接受的角度来说话,而且态度要真诚才行。

但不管是职场沟通,还是开会发言,貌似圆润的场面话如果说得太多太虚太远,不仅不能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还招人烦,事倍功半。

好比有人给你发了一张5m的图,你没点原图,保存到你的手机里变成了102k,然后你又发给朋友,朋友又没点原图,保存下来只有32k。场面话说多了,就是这样层层递减的效应。

就像疫情在2020年刚开始时,大家不断地给这个城市那个城市喊加油,为同胞们鼓劲。后来,加油的呐喊声就慢慢少了。因为加油这个词,隶属场面话里的一个词语,倘若没有实际行动,只是喊喊,喊多了就没啥意思了。

有的事,有的人明明是一片好意,但因为非要说一堆场面话,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的车辘轳话,导致人听着反感,或还会引发抵触情绪。与其那样,倒不如安静一会,闭口不谈,大家都省点心,心照不宣。

就像哪位名人曾说过的:我们进行谈话如同是一次宴会,不能吃到很饱才肯离席。

适可而止就行。说得再漂亮,行动不到位,执行力不够,坦诚度不够,都是瞎扯,反而让听者增加了对场面话的免疫力。最后就是,你爱咋说咋说吧,随便。

搜索建议:说的再好不如实际行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