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山药、扁豆、甘草、砂仁组成。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适用于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脾虚夹湿之证。

临床用党参移人参,变散为汤,治疗多种内科病证,屡获满意效果。例举3则,以佐证之。

慢性结肠炎

谭某,女,45岁。初诊。患者自诉五年前因“急性胃肠炎”治愈后即现腹部疼痛,痛即腹泻,大便稀溏,每日三五次,甚者日十余次。进食辛辣食物,或受寒后尤甚,曾辗转治疗,经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予中西药口服经年,诸症时起时伏。患者诉腹泻时作,每日三、五次,泻下溏薄,腹部隐痛,手足不温,食欲不振。舌淡苔白滑,脉沉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5g/L,RBC4.01×10*12/L,WBC 10.5×10*9/L,N76%。大便常规:RBC( ),WBC( ),脓细胞( -)。

脾阳不运,水湿下迫大肠,传导失常,故发为泄泻。当以温阳健脾,通调水道。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米、薏苡仁、干姜、猪苓、泽泻、桂枝各10克,炙甘草、砂仁各5克,葛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7剂后腹痛消失,腹泻减轻,食欲增进,继服7剂,诸症悉除,大便每日一、二次。后以上方作散,每次10克,每日1次冲饮。随访一年,患者大便正常,结肠镜检查正常。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水运枢机。寒留脏腑,脾阳不运,流注肠道,发为腹痛,泄泻。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加干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理中汤: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加猪苓、泽泻、桂枝温中健脾,利水渗湿(五苓散: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加葛根升清泄浊。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温运中阳,通调水道之功,肺脾健运,腑气通畅,水道通调,小便利则大便实,大便传导正常,故腹痛可消,腹泻可止。

慢性支气管炎

李某, 女, 58 岁。患者以“间断咳嗽、咳痰10 年, 加重1 月”来诊。患者自诉10年来每遇受凉后即咳嗽、咯痰,予中西药治疗, 症状时断时续。1月前受凉后再次发病, 在当地予抗炎止咳西药静滴等治疗一周,疗效不佳。察患者咳嗽频作, 咳痰稀白,量多,移时用去半卷卫生纸。气促,动则尤甚,形寒肢冷, 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滑。听诊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脏正常。X线胸片:支气管炎。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02g/L,RBC4.81×10*12/L,WBC 8.5×10*9/L,N74%。

脾肺气虚, 痰湿壅盛, 运化失常,故发为咳嗽。当以健脾补肺,化痰止咳为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桔梗、白术、苡仁、山药、莲子仁、白扁豆、法夏、陈皮各10克,炙甘草、 砂仁、细辛、麻黄、干姜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5剂后咳嗽大减,气促减轻,形寒肢冷消失,夜寐安稳。精神转佳。原方续用5剂,诸症悉除。嘱患者注意预防感冒,适当体育锻炼,常服参芪五味子片健脾补肺。随访半年,患者末诉咳嗽。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枢利水湿。肺主宣发,通调气机。脾肺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内蕴,则咳痰稀白,气促。脾阳不振,则形寒肢冷, 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培土生金。加二陈汤(法夏、陈皮、炙甘草、茯苓)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加干姜(理中汤意: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温中健脾,运化水湿。加细辛、麻黄,温肺化饮,宣畅肺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肺,止咳化痰之功,脾胃健运,水湿畅达,肺气肃降,宣发正常,故咳嗽可止。

慢性肾炎蛋白尿

王某,女,60岁。患者因“双下肢水肿二年,加剧一周”来诊。患者二年来频发双下肢水肿,尿蛋白异常。曾先后在县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迭经中西医药物治疗,双下肢水肿及蛋白尿时作。

察患者面色苍白,唇淡,神疲乏力,纳差食少,双下肢轻度水肿,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中尿蛋白( ),红细胞( )。血常规Hb105g/L,RBC4.5×10*12/L,WBC 6.5×10*9/L,N74%。B超:双肾无异常。

脾肾亏虚,精微下注,肾精不守,故发是症。当以健脾补肾,升清降浊为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桔梗、白术、苡仁、山药、莲子仁、白扁豆、 山茱萸、仙灵脾、仙茅、枸杞子、五味子各10克, 茯苓、苡仁、旱莲草各30克,炙甘草、 砂仁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30剂后,自觉体力恢复,精神转佳,食欲增进,双下肢水肿减轻。尿常规检查:尿蛋白( ),红细胞(-)。原方去旱莲草。续进30剂,患者面色红润,神疲乏力感消失。尿常规检查:尿蛋白( ),红细胞(-)。患者连续服用中药6月,双下肢水肿消失,尿常规、血常规正常范围。后以上药作散,每日2次,每次20克冲饮,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升清。肾主水,藏精。脾虚清阳不升,精微下注。肾虚精关不藏,肾精流溢,故见下肢水肿,肾性蛋白尿。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不足,筋骨失养,故见面色苍白,唇淡,神疲乏力,纳差食少。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加大茯苓、苡仁二药用量,助其健脾利湿之力。

山茱萸、仙灵脾、仙茅、枸杞子、五味子诸药补肾益气,温阳固精,旱莲草补肾止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固肾涩精之功。脾胃健运,清升浊降,运行正常;肾气充足,水循常道,肾精内守,固摄有常,故水肿、肾性蛋白尿消失。

【评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言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山药、扁豆、莲肉补脾渗湿;砂仁醒脾,桔梗升清,宣肺利气,用以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成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之功”。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品煎剂小剂量对肠管呈现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增加肠道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当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小剂量可促进肠管活动,而当肠管处于兴奋状态时,大剂量则可抑制其蠕动,表现出双向性调节作用,可作为胃肠活动的调节剂。

病例1病属“慢性结肠炎”腹泻, 参苓白术散可增加胃肠道吸收,渗液减少,使肠功能正常,故肠炎泻泄可愈。

病例2病属“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以通为顺。参苓白术散作用于大肠,使肠功能恢复正常。胃肠正常,腑气通畅,肺气得以肃降,故咳嗽可愈。此亦属中医传统理论中“培土生金”的具体体现。

病例3病属“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中医认为,脾肾互补,健脾可以补肾,补肾也可助脾。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脾健则精微输布正常。肾主气化,生精,亦赖脾精微物质的充养。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脾健则气运正常,清可升,浊可降,精微物质可输布全身。肾得脾补,肾精内守,固摄有常。

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亏虚型胃肠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使患者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趋于正常,尿蛋白改善或消失,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故而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可愈。

参苓白术散目前有多种中成药制剂,如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口服液、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胶囊、参苓白术颗粒等,若嫌煎剂麻烦,可选中成药服用,或中药颗粒剂服用

搜索建议: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  
热传

 一般邻接权是什么意思?

一、一般邻接权是什么意思?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