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陈慧娴

陈慧娴(1965年-?)女,生于香港,歌手。在1983年,被当时香港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安格斯发觉后,在《少女杂志》中陈慧娴唱了成名曲《逝去的诺言》。另有《千千阙歌》为人熟知。

陈慧娴 - 基本资料

姓名:陈慧娴

性别:女

生日:1965-7-28

星座:狮子座

出生地:香港

身高:158CM

学历:心理学学士

职业:歌手

家庭:父、母、一弟、一妹

陈慧娴 - 个人概述

兴趣:唱歌

喜欢歌星:Carpenters

喜欢演员:Michael Douglas

喜欢颜色:黑白

喜欢电影: 《OutogAfrica》 , 《SomewhereinTime》 , 《A Passage to India》

陈慧娴 - 成长经历

陈慧娴1965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平凡的家庭里,祖籍广东番禺,家中尚有一弟一妹。关于慧娴的家庭背景众说纷纭,一说她家境不错,一说她家境贫穷。后来还是慧娴自己说出秘密,她家境的确不怎么好,她自小寄居在婆婆家里,由于此中原因,她跟父母亲多少都有些隔阂。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世代受传统教育熏陶,陈父就是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他对子女的教育很严格,日后慧娴放弃歌业赴远求学就是很好的证明。

童年时期的慧娴天真可爱,活泼顽皮。她后来曾在自己的随笔中写道:“那时我们家住在三楼,楼下对正露天停车场,每当我做完功课,便走到窗旁看风景,眼见楼下泊满一列漂亮的房车,我灵机一动,便拿桶水,由窗外泼出去,将汽车全弄湿,隔不久见到车主无可奈何地抹车,我便很开心,因为自己想出来的奸计得逞。”,还说除了泼水之外,家中有什什么小玩意她也有习惯将之掉落街,后来看到电视广告,知道这样做可能会伤害别人,她才禁止自己不能再胡闹。

不久她就跟其他同龄人一样进入了人生的重要阶段——进学校求学。她上小学三年级因为太贪玩,尝到了留级的苦滋味,陈父十分气愤,狠狠地揍了她一顿以示警戒。从此慧娴发愤读书,把时间都安排的很好。慧娴中一至中七在玛丽诺书院(现改名为玛丽曼书院,地址:跑马地)度过。中学时代的慧娴除了热爱读书外,还对唱歌有十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常与同学一起练歌,亦有参加一些校际歌唱比赛。据慧娴在1997年的港乐奇妙旅程演唱会上透露,她中学时代经常参演一些当时很流行的歌曲,一些乐坛前辈的经典名作《百花满月楼》 、 《明日话今天》等,她都翻唱的十分出色。(还有一说是,林忆莲是慧娴中学时期的同班同学)慧娴的出色表演常常博得老师同学的好评,这也使她在学校小有名气。提起慧娴的小名,大家都竖起拇指夸她唱歌好唱得好。而陈父对慧娴的表现是冷淡,她不希望女儿以后像歌星一样以唱歌为业。

1983年对慧娴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安格斯是香港大名鼎鼎的音乐制作人,他制作的音乐都别具一格,当时香港许多歌手的作品都出自其手,一些电影公司和电视台都找他出主题曲和插曲,他自然成为香港的公众人物了。当时安格斯正准备筹备一张名叫《少女杂志》的大碟,碟内题材是描写一些少女情怀。由于慧娴以前在校际表演中的出色表现,学校就把她介绍给安格斯,还有另外两个女生陈乐敏和黎芷珊,据说在合作《少女杂志》前慧娴跟这两个同学还不是很熟悉。出《少女杂志》前,她们依安格斯之言签约了法安利制作公司,她们是边学习边录歌。经过半年的选歌和录制,《少女杂志》在84年初完成。由此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少女杂志》一共有十首歌,慧娴唱了4首,其他两人都唱了3首,这歌是怎么分配的呢?还有,在安格斯眼中,谁唱什么歌是怎么样定下来的呢?如果不是慧娴唱了成名曲《逝去的诺言》,她会不会跟其他两个女生一样,过早被大家遗忘呢?大碟完成后怎么推向市场?限于法利安公司的人力财力和歌手的新情况,安格斯很为难。经过再三琢磨,他找来公司的助手赵润勤,叫他找个有名气的唱片公司搞《少女杂志》的宣传和投资。起初赵润勤也对安格斯的观点抱怀疑的态度,后来他再三品尝碟片里的歌曲,信心十足,便担负起找唱片公司帮忙的任务。“万事开头难”。赵润勤走遍很多有名的唱片公司,尽管他不断解释录音小样里所录的歌很好听,歌词吻合现代青少年的爱情观,唱歌的女孩一定会红,但他的请求都被拒绝了,这些公司表示:给没有知名度的新人出唱片,投资风险很大。血气方刚的赵润勤非常固执,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来到宝丽金唱片公司,他咬着牙说:“我只是要求挂你们公司的名出版,你们只管收钱,宣传推广和经理人的事我来做。”宝丽金公司勉强答应他的请求,却对赵润勤不抱很大的希望。

1984年1月18日,赵润勤选了一个好日子,真的出版了杂锦式唱片《少女杂志》。限于人财力,赵润勤并没有做比较大的宣传推广,但嗅觉灵敏的电台DJ和听众,却从这张唱片中闻到了一股独特的异常清新的气息,陈慧娴所唱的主打歌《逝去的诺言》慢慢打上了电台榜,最终爬上了冠军位置,并在榜上持续了十多周之久。十多周,相当于两个半月的时间,现在的歌坛根本没有歌曲能在榜上持续那么长的时间。这个结果不但令宝丽金大跌眼镜,也大出赵润勤和安格斯的预料之外。

陈慧娴如南非宝石,骤然发出耀眼的光彩。《少女杂志》在没有多大宣传的情况下,竟然卖出五万多张。令全港同行大吃一惊,全香港唱片界、传媒争相打探这个小妮子有什么来历和背景。赵润勤的脸上绽出了笑容,从此一力承担起推红慧娴的重任。宝丽金公司首先找到赵润勤,试探一下让陈慧娴等三个女生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多年后,赵润勤回忆往事难掩当日激动:“当一个大公司的高层终于肯坐在一个无名小子面前承认慧娴是一块宝的时候,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

当时,宝利金公司旗下猛将如云,许冠杰、徐小凤、谭咏麟、关正杰、雷安娜、区瑞强个个都是独挡一面的红星。但公司创作总监关维麟(谭咏麟和许冠杰的唱片监制)觉察到一个问题,公司缺乏一位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市场的学生偶像,缺乏真实反映校园青春生活的作品。陈慧娴的崛起,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公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大姐大”徐小凤虽然早就名震乐坛,但小凤姐已近不惑之年,如果公司还没有物色一个有实力的后起之秀顶替,显然对公司的发展不利。

过继宝丽金,对于慧娴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陈父却百般反对。慧娴表示,自己进入娱乐圈并不会放弃学业,而只当作自己学习中的一些业余爱好,同时还表示,等到自己唱歌赚够钱就去实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出国留学。可以看出,出国读书一直是慧娴及父亲的愿望。鉴于慧娴《逝去的诺言》之盛,宝丽金公司替慧娴补拍了这首歌的MTV,创作总监关维麟还马上约赵润勤出来共商大计,提出可以将陈慧娴从三个女学生里“分拆”出来,以独立歌手形式出版个人专辑,并强调制作与出版的速度要快。1984年8月,陈慧娴首张个人专辑《故事的感觉》隆重面世。主打歌《多少柔情多少梦》与《玻璃窗的爱》很快大热,一个学生妹踏入歌坛才数月,公司便迫不及待地为其出个人专辑,这种“礼遇”在乐坛甚为罕见,可见宝利金对陈慧娴真的寄予重望。在这一年的港台颁奖礼上,慧娴以《逝去的诺言》和《玻璃窗的爱》之盛一举击败林珊珊、吕方、蒋丽萍等,夺得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为日后的歌唱事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九八五年,推出了第二只大碟——同名个人大碟《陈慧娴PriscillaChan》,同年於日本推出了《千年恋人》;当时慧娴正就读社会英文系,并在《花店》一碟推出后正式签约宝丽金,《花店》入选十大劲歌金曲季选。

虽然慧娴在最初两年初试锋芒,成绩不错,得了几个奖项,但她的身份还是个在校学生妹,一边读书一边在娱乐圈唱歌。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慧娴后来说:“其实我与一般的学生也没有什么不同,当歌手只是我在读书以外的的一份工作,对我的学业没有很大影响,只不过我比其他同学辛苦,一方面要应付功课,又要灌唱片,上电视,精神与体力都花多些,不过我的经理人安排得很好。所以两者并无抵触,我的成绩虽不是出类拔萃,不过在班中也算是中等成绩。”“学校的同学对我很好,并未有因为我是歌手而以奇异的眼光看我,一方面是我的性格随和,从不觉得自己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平时的打扮也很简单,T恤牛仔裤便去上学,与他们打成一片,而且朝见口晚见面,我对他们来说,也是普通人一个,没有丝毫神秘感,倒是其他系的同学,会特别注意我,经过校园,很多人会对我眼望望,评头品足一番,不过他们也是没有恶意的,我也习惯了。”

这一年宝丽金还把上一年参加香港十八区新秀大赛并获得冠军的张学友罗致旗下,从而使该公司一年连获两个实力新秀。张学友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他入行前在一家轮船公司当文员。张学友没有学过音乐,但他自小喜欢听音乐唱歌,以此作为自娱,从来没有做过歌星梦。后来在朋友的怂恿下参加了新秀赛,第一次在83年,可惜由于现场发挥不好,过度紧张而败北。84年他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再次参赛,真金不怕火炼,凭借漂亮的嗓音,他终于轻取冠军。当时宝丽金的新一代监制区丁玉在现场作评判,职业的敏锐感令他意识到这届的冠军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主动找到张学友,劝他签约宝丽金,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见解反映给宝丽金高层,希望公司把张学友罗致旗下。张学友方面,觉得唱歌能维持家庭经济,并且自己的偶像谭咏麟也在宝丽金,宝丽金实力强,就不假思索地答应加盟宝丽金公司。

和慧娴一样,张学友刚开始就表现出强大的实力,首张专辑《smileagain》就卖个满堂红,并在85年的颁奖典礼上继慧娴后获得最有前途新人奖。宝丽金公司决定全力打造这两个明日之星,交由区丁玉作为两人的监制。从此,外表斯文性格内向稳重的区丁玉闯入了慧娴的感情生活。在宝利金众多王牌监制中,当时的区丁玉只属于小字辈,但由于张陈两人的配合以及他们以后的杰出表现,令区丁玉新颖而出,日后被誉为香港乐坛的“百万天王制作人”,就是说由他监制的唱片销量能突破100万。这虽是个夸张的说法,但可以看出区丁玉的实力之强。

区丁玉精心为慧娴选歌录音,所挑的歌既吻合歌手的演唱特点,又大众化,俗雅兼容,因而对慧娴事业帮助很大。区丁玉还是一个很懂市场和人心理的优秀制作人,这位著名制作人挑歌的眼光非常准,总能找到一些有点意思又琅琅上口的歌曲,让陈慧娴永远站在时尚潮流最枪眼的地方。随着《反叛》、《变变变》、《跳舞街》、《傻女》、等唱片一张紧接一张的出版、畅销,两人关系越来越密切,直至双双坠入爱河。《反叛》一改慧娴头两张专辑以慢歌抒情为主的风格,全碟以劲歌热舞为主打(反叛,跳舞街等),以快歌来表达年轻人善良叛逆的性格。这个曲风的更改,立时博得市场良好的反映,成绩相当喜人,创出十五万张的惊人销量。同年成功说服父亲让她暂时放下学业,专心发展歌唱事业,并答应父亲储钱到美国读大学。这一年真正与欧丁玉共堕爱河。另一方面拍摄了唯一一部电影,于电影《痴心的我》中客串一角,在戏中饰演张学友的女友。慧娴的主要事业是唱歌,对于拍电影,她说:“由于我在乐坛已略有知名度,而且已经建立自己的形象,如果演出一部不好的电影,对自己在乐坛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一定要慎重从事。我希望是演一些可以发挥的角色,如果只是在电影中当花瓶,我宁愿不接,为了片酬演这类角色,也没有意思,倒不如专心在乐坛发展。”

歌曲《跳舞街》则成为十大劲歌金曲全年Disco最受欢迎歌曲,这个奖项得来不易,对于慧娴的歌唱历程有很大的意义,她后来说:“最初接到消息时,不敢相信事实,因为有份角逐这个大奖的歌手不少,而他们乃是炙手可热的红人,我并非对自己能力没信心,不过若和他们比较,我并不敢寄予厚望。故此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开心得跳起来,首先我要多谢是支持我的在的士高打碟的DJ,其次便是经理人和唱片监制,如果没有他们,我也没有机会得到这个奖。”大碟中另一只《痴情意外》更首次入选为港台的十大金曲之一。在同一年“陈慧娴国际歌迷会”宣布成立,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具影响力的慧娴歌迷组织。这一年慧娴满载而归。从此,慧娴真正从歌手成为歌星,她的歌声也进入人们的心扉。

乐坛竞争一向激烈,到了87年,各个唱片公司都出动各自的新老歌手全面出击。著名的谭咏麟张国荣之战到了87年这种乐坛争夺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们为了争夺名利而搞得翻了脸,两派歌迷开始大斗法,你撕我偶像的海报,我就毁你偶像的唱片!甚至还有打群架,互相吐口水!;梅艳芳自82年出道以来,亦歌亦演,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可以与徐小凤、谭咏麟和张国荣并驾齐驱,但她出名是靠夸张的舞台形象和表演,而后被人称为“东方麦阿姨”;华纳唱片公司经过精心策划和制作,为比慧娴早出道一年的叶倩文推出了《叶倩文——甜言蜜语》专辑,该唱片无论从作曲、填词、配乐还是录音、造型、摄影、封套制作等方面均派出了当时乐坛的顶尖高手,并且由林子祥、黄柏高、钟定一偕同叶倩文亲自监制,使得该唱片成为了叶倩文从二线向一线进军的攀升之作,企图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中分的一份羮。同公司的张学友一曲《太阳星辰》更是大热,跟同是新人的吕方开始厮斗。乐坛男女、新老歌手的争夺异常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场面,区丁玉吸取前张专辑《反叛》的经验,依然以快歌《变变变》为主打推出慧娴的新专辑《变变变》,企图再创佳绩;而慧娴也对此充满信心,但《变变变》推出后迟迟未能突破5万的销量,到了年底依然如故。

年底的颁奖典礼上,谭咏麟首先得到了“金曲十年大奖”,张国荣首先以《无心睡眠》入选一首十大中文金曲,并获得“CD镭射大奖”以及“全年销量冠军奖”。谭咏麟则有两首歌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分别是《Don"tSayGoodbye》和《知心当玩偶》,同时又获得“IFPI大奖”和“全年销量总冠军奖”。就是在这个颁奖典礼上,谭咏麟宣布退出领奖台。而梅艳芳,《烈焰红唇》获“十大劲歌金曲”及“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似火探戈》获“十大劲歌金曲——最佳音乐录影带演出奖”,她本人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叶倩文的《甜言蜜语》出乎意料的未能入选十大,而《黎明不要来》这首歌为叶倩文带来了一尊大奖“1987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太阳星辰》和《情已逝》使张学友开始成为瞩目的新秀。这一年,香港乐坛的鼻祖许冠杰获得金针奖,成为乐坛历史的一大盛事。而陈慧娴却空手而回,教训十分深刻:公司和监制没有在《反叛》成功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而一味照搬照抄其风格,犯了教条错误;二是竞争对手太多太强,对于出道仅3年而年纪尚轻的慧娴来说经验不足,失败在所难免。而谭张歌迷的争斗给慧娴很大的震动,她说:“阿伦和张国荣的歌迷在席间互相骂的情况,更使我明白到成名之后,也需经历很多问题,尽管两人之间是好朋友,但是他们的歌迷却互相斗法。颁奖礼上响声和嘘声始起彼落。当我出场也曾听到两种声音夹杂,我还以为自己出错,后来才明白到只是歌迷不满情绪作崇。”她那与世无争的幼小心灵受到不小的冲击!

87年的失败使慧娴想过退出这个争权夺利的娱乐圈,因为她在出道时就答应父亲总一天会退出歌坛出国留学的。但在失败时退出,人家会怎么说自己呢?如果真的退出,不论是对公司、对家人,还是对自己、对对自己寄托厚望的歌迷都无法交代。那时的慧娴毕竟还是个小女孩,自己没有一点主见。而宝丽金公司和区丁玉决定吸取失败的教训,为慧娴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唱片;慧娴也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全面出击。区丁玉与赵润勤精心炮制了“转型”计划。1988年1月,《娴情》隆重出版,呈现在歌迷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淑女形象,当中《傻女》一曲更是脍炙人口,唱得街知巷闻,成为慧娴其中一首经典中的经典名曲,名曲《夜半歌声》中讲诉一对街头卖唱母子的凄楚。并且《傻女》MTV的拍摄找来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郭富城来扮演痴心情侣,视听效果非常好。大碟另外一些歌曲《不住怨妇街》、《不羁恋人》一首接一首横扫个大流行榜,唱片销量超过十万张,刷新慧娴个人唱片销量的历史纪录,新年开了个红门。《娴情》的成功,使慧娴拥有了多首经典名曲,备受瞩目。

慧娴没有沉醉于成功当中。宝丽金马不停蹄为慧娴推出了首张国语大碟《傻女》,企图打开香港以外的唱片市场。《傻女》中的歌曲都来自于慧娴前几张唱片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经过重新谱曲而来,如《傻女的爱》、《依然爱你》、《舞动的心》、《回来是我的爱》分别是《傻女》、《忘记悲伤》、《跳舞街》、《为何仍是你》的国语版。

《秋色》在年底诞生。《秋色》在慧娴音乐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秋色》云集了《地球大追踪》、《可否》、《凌晨旧戏》、《夜半惊魂》、 《人生何处不相逢》 、《秋色》、《JoeLeTaxi》等优秀歌曲,受欢迎程度犹胜于《娴情》销量突破二十万张。??当时香港有名有姓的女歌手不下百人。除徐小凤、梅艳芳外,要数叶倩文、陈慧娴、林忆莲、邝美云、刘美君这五位二线歌手最为活跃。她们实力相差无几,但形象各异、风格鲜明。叶倩文甜美纯情、陈慧娴青春可人、林忆莲激情奔放、邝美云幽怨柔情、刘美君风尘沧桑。五位女将组成了近三年来香港歌坛女歌手群中最有活力,最具华彩及最富色调的多声部合唱。那一年叶倩文的全新大碟《祝福》一经推出便风靡全港,不仅迅速扬威各大流行榜,而且在榜上停留时间超过大半年之久。总销量高达35万张,七白金(一白金等于5万张)的数字让人瞠目结舌,成为了当年度女歌手唱片销量之冠。年底,《祝福》一曲又以旋风之势横扫乐坛三大颁奖礼:无线电视的“十大劲歌金曲”、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商业电台的“叱咤乐坛流行榜”捷报频传,半个月内连获12项流行音乐大奖,刷新了谭泳麟的记录,使该曲成为80年代末香港流行歌曲的经典。梅艳芳坚定不移走“妖女”路线,但同年的歌曲《Standbyme》未能抵挡住叶倩文的凌厉攻势,一败涂地。叶倩文乘势进入一线歌手之列。

陈慧娴88年一年推出3张专辑,总销量为40万,八白金的数字犹胜于叶倩文(圈内人士认为慧娴3张专辑拼叶倩文1张专辑,虽胜不武)受欢迎程度凌驾于叶倩文、林忆莲、邝美云等人之上,仅次于大姐大梅艳芳。《傻女》在年终颁奖礼中夺得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多个奖项,包括入选为十大劲歌金曲与及十大中文金曲,慧娴更在叱吒乐坛流行榜中夺得最受欢迎女歌手(银奖),金奖被梅艳芳夺得。慧娴也借势昂然进入了一线女歌手行列。

陈慧娴 - 个人作品

专辑:

1984《少女杂志》 (白金唱片)

《故事的感觉》 (白金唱片)

1985《陈慧娴》 (白金唱片)

1986《反叛》

1987《变变变》 (白金唱片)

《Remix+精选》 (金唱片)

1988《娴情》 (双白金唱片)

《PRISCILLAREMIX》 (EP)

《傻女的爱》(国语)(白金)

《秋色》 (四白金唱片)

1989《永远是你的朋友》 (七白金唱片)

《PRISCILLACHANINCONCERT89》

1990《PRISCILLACHANG.HITS》

1991《GETUP&DANCE》

《永远是你的陈慧娴》

1992《归来吧》 (四白金唱片)

1993《陈慧娴金曲精选26首》

《你身边永是我》

1994《今天的爱人是谁》 (新曲+精选)

1995《WELCOMEBACK》 (四白金唱片)

《我不寂寞》

1996《心满意足》 (新曲+精选)

《陈慧娴宝丽金88极品音色系列》

《问题女人》

1997《心就要飞了》 (国语)(白金)

《港乐奇妙旅程》

1998《爱恋2000小时》

1999《正视爱》

2000《为你好》

2003《情意结》

陈慧娴 - 演唱会记录

1《89几十再见演唱会》6场

1989年8月28日至9月2日,陈慧娴在香港红馆举办了6场“几时再见”演唱会。因为此时她已经宣布了即将退出歌坛去美国留学,因此这是她的第一次个人演唱会,却也是她的告别演唱会——用她自己在演唱会上的话说: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伤感。的确这是一场让人百感交集的演唱会,尤其是当时刚满24岁的陈慧娴正值歌唱事业的最颠峰:早前推出的《永远是你的朋友》在香港疯狂卖出了7白金的成绩,成为全年最畅销的唱片;《千千阕歌》、“夜机”风靡整个华人地区。可就在这辉煌的时刻,她却毅然选择了转身离去,她那淡泊名利的性格和追寻梦想的坚持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直至90年代中期,大多演唱会依然沿用着三面台的设计,可是陈慧娴在89年的第一次个唱就开足了四面。虽然当时没有天王天后的说法,但她的气势却是完全够得上这个级别的。8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中,大姐大梅艳芳从82年出道后就一骑绝尘、笑傲群芳,中期由叶倩文、陈慧娴、林忆莲、邝美云、刘美君组成的五朵金花开始各自绽放耀眼的光彩,直至在末期叶倩文、陈慧娴双双脱颖而出并最终赶上了梅艳芳的声势。在梅艳芳神话般连续第五次拿到最受欢迎女歌手后宣布退出时,曾说过看好陈慧娴将是未来几年香港女歌手中的佼佼者。可是陈慧娴还是走了。谁都不知道她这一走,几时才能再见?

十多年后再看这场演唱会,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怅惘和感慨。不过陈慧娴的表现依然是非常出色的,现场演唱的音准、音色、气息几乎无可挑剔,加上真情流露、服饰精美,至今仍是红馆演唱会的一次经典之作。

开场时陈慧娴打扮成酋长女儿的造型被一群“土著人”抬上舞台,正好映衬了改变自非洲舞曲的开篇曲目:“地球大追踪”。虽然陈慧娴最擅长的是抒情慢歌,可是那些年依然唱了一些优秀的快歌、劲歌作品。在这场演唱会上,有三分之一的曲目都是这些快歌劲歌中比较知名的作品,没有专门的跳舞Part,而是穿插在众多情歌慢歌之中,使得整个演唱会的气氛显得张驰有度。陈慧娴的舞蹈并不出色(连她自己都说自己笨手笨脚的),不过与整个舞群的配合比较默契、动作比较整齐。我比较喜欢的是她特地送给男孩子们的“反叛”以及调侃完现场观众后的“跳舞街”,看看她认真排舞的成绩以及玲珑的身段,已经让人比较满意了。

抒情慢歌自然是演唱会的主力。80年代的陈慧娴唱过了太多的好歌,这次又将精华集中在一起,让人一次听个够。无论是初出道时的《逝去的诺言》、《玻璃窗的爱》,还是开始走红时的《花店》、《痴情意外》;无论是成功上位时的《傻女》、《人生何处不相逢》,还是最新风行的《千千阕歌》、《夜机》,都一一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她的LIVE水准相当高,除了在《千千阕歌》中唱错了一句歌词,一切几近完美。的确,当时她的事业、她的状态都正处于最高峰。

我个人特别喜欢的片段有《玻璃窗的爱》,一身很有新疆风情的公主装扮的她跪在旋转舞台的中央,非常俏皮可爱。这个造型也是这场演唱会所有造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最感人的片段自然是《千千阕歌》,舞伴们一一向泪流满面的陈慧娴吻别,那凄美的情景至今是众多老歌迷们所无法忘怀的。在演唱会上,我们还看到了专门上台送花的林敏怡,担任此次音乐总监的卢东尼,以及坐在观众席上的陈爸爸等等。我们还听到了陈慧娴对人们的叮嘱:一定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香港的移民大潮、众多明星的激流勇退),这场演唱会在满足我们听觉享受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毕竟是80年代的演唱会了,所以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灯光和舞台的设计,多少有些过时的感觉。不过我却挺欣赏将BAND成员放在中心舞台四周的安排,体现了对幕后音乐人的尊重,毕竟他们也是完成这场演唱会的主力。在演唱“夜半惊魂”之前,陈慧娴一一介绍了BAND的成员,在和音那里我们还看到最高大的张伟文——他近年来在香港出版了几张口碑很好的翻唱专辑以及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翻唱了众多女歌手的歌曲,其中就包括陈慧娴的成名金曲“逝去的诺言”。

这是陈慧娴歌坛生涯中影响最大、表现最好的一次个人演唱会,即使在红馆那么多年、那么多场演唱会中,也堪称经典之作。在最后陈慧娴不停地向人们挥手,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将她那近乎完美的80年代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间.

2《96年雪映美白演唱会》10场

3《97港乐奇妙旅程演唱会》2场

4《2003珍演唱会》2场

隐退已久陈慧娴2003年全面再战乐坛,签约环球唱片《情意结》,更在七月举行的个人演唱会《陈慧娴「珍」演唱会》!公主曾说过自己最中意的就是在红馆唱歌,到现在在红馆开唱总共累计20场。88年时就在广东开足了4场的个唱,还有95年《归来吧演唱会》,98与苏永康的《拉阔音乐会》,2000年的《恋爱2000小时迷你音乐会》,2004年的《加拿大多伦多演唱会》(公益),到2008年的2月份《活出生命2演唱会》2场(公益),2008年7月25号公主还会走进上海大舞台来开始她的内地第一场个唱。

陈慧娴 - 个人荣誉

1984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获得最有前途新人奖

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玻璃窗的爱》、《逝去的诺言》

1985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 《花店》

1986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跳舞街》

十大劲歌金曲全年Disco最受欢迎歌曲:《跳舞街》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 《痴情意外》

1988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 《傻女》 、《JoeLeTaxi》,《人生何处不相逢》

十大劲歌金曲:《傻女》

十大中文金曲:《傻女》

叱吒乐坛流行榜:最受欢迎女歌手(银奖)

1989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千千阕歌》、《夜机》

十大劲歌金曲:千千阕歌十大中文金曲:《千千阕歌》,《夜机》

IFPI大奖:89年全年销量冠军叱吒乐坛流行榜:最受欢迎女歌手(铜奖)

叱吒乐坛流行榜:我最喜爱歌曲—《千千阙歌》

《永远是你的朋友》获得全年销量最高大碟

1992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红茶馆十大中文金曲: 《红茶馆》

1994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 《今天的爱人是谁》

1995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恋恋风尘》、《今天夜里总下雨》、《我寂寞》

十大劲歌金曲: 《我寂寞》

《飘雪》获得商业电台叱吒乐坛流行榜获得十大播放率最高歌曲

《WelcomeBack》大碟於IFPI唱片销量榜连续六星期冠军

十大中文金曲:《我寂寞》

十大优秀歌手奖

1996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心满意足》、《奇妙旅程》

十大劲歌金曲: 《奇妙旅程》

劲爆颁奖礼劲爆情歌:《奇妙旅程》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获得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奖

1999无线十大劲歌金曲第一季选入选歌: 《正视爱》

新城香港劲爆流行榜-劲爆本地榜第一位(三月二十至四月二日)《正视爱》

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第一位(三月二十日至三月二十六日)《正视爱》

无线电视劲歌金榜第一位(三月二十九日至四月四日)《正视爱》

2003十大劲歌金曲季选入选歌: 《明日有明天》

2007华语传媒大赏:殿堂歌手奖

华语传媒大赏:殿堂金曲:《千千阙歌》

劲爆颁奖礼金心奖

年度Roadshow至尊音乐颁奖礼至尊殿堂金曲:《千千阙歌》

2008第5届劲歌王“华语乐坛至尊歌手荣誉大奖”

2008第5届劲歌王《无名指》获十大粤语金曲奖

2008第5届劲歌王“观众最爱华语经典金曲奖----飘雪”

陈慧娴 - 感情生活

区丁玉

香港著名唱片监制/制作人,曾长期任陈慧娴唱片监制,对陈事业上帮助很大,早年于宝丽金任职唱片制作而与陈认识,其后相恋,至1991年分手。据陈慧娴忆述区丁玉其人随和,很就得人,至1990年左右,二人感情已不是爱情的感觉,反而升华到至亲的地步,及后陈主动提出分手,至1992年区丁玉与另一女子结婚,陈一度欲回港。二人分手后仍保持友好关系,区续任陈之唱片监制至2000年。

佚名男友

陈慧娴忆述此人为大学同学,与区丁玉分手后与此人有过一段时间很短的关系,陈绝少公开谈论此段恋情,故详情不详。

张卓文

为美术及形像设计师,因参与陈之唱片设计工作而与陈认识,及后成为情侣,于2002年性格不合分开。陈透露张近年已结婚及育有一子。另张亦有出席陈慧娴03演唱会上。

谢国麟

为西医生,中学时曾暗恋陈,已离婚,育有两子。陈患上焦虑症期间到医院求医重遇谢,后恋上,陈于03演唱会上向谢发表爱的宣言,2006谢曾传出“不忠”事件,2007年慧娴接受明报周刊访问公布分手。

陈慧娴 - 圈中好友

搜索建议:陈慧娴  陈慧娴词条  
热传

 掌控能量,演绎本该拥有的人生

舞台上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非常会聚集能量,他们不被外部世界绑架,不关注外部世界,及周围人的想法。全情投入,自我能量的汇聚会产生频率很强的能力场,有态度的强硬会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