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各个部位的含义是什么

快过年了,大概又有很多汉服会出现在街头。虽然汉服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但关于汉服的知识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

关键是汉服连着汉文化,汉语中很多词儿和说法与汉服紧紧相关,如果弄不懂容易闹笑话。

《史记》中说,华夏的衣裳是黄帝创造的。中华服饰历经几千年风雨,肯定是逐渐发展演变的,不能说谁造的,但根据文献,人们愿意相信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中华服饰的基础版本。《左传》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意思是我们常说的华夏,其实来源于我们的礼仪和章服。所以我们常说的汉服就不仅仅是蔽体御寒,而是包含了满满的文化。

顺便说一句,我们常说汉服不是汉朝的服装,而是汉民族的服装。

今天我们基础扫盲,先看看汉服各个部位的那些个名称,每个都老有文化了。

汉服通常分为领、衽、襟、衿、裾、袖、袂、祛、带几个部位。

领:衣服领子。汉服的领子通常有三种。最常见的是交领。汉服的交领一定是交领右衽。就是用左边的衣襟盖住右边的,别人一看是个y的形状就对了。汉族一直都是右衽,少数民族有左衽的,还有就是一些地方的寿衣会是左衽。

汉服其他常见的领型还有盘领和直领两种。盘领就是圆领,也是右衽,在右肩系带;直领就是左右不交叉,直接下垂,也有在前胸系带的,一般用作外衣。

在古人的概念中,一件衣服领口和袖口最重要。既要牢固耐磨,又要鲜艳夺目。所以这两个地方通常单独用料,甚至镶嵌金边,以示华丽。我们通常将最高领导人称为领袖,即来源于此。

衽:一般就是指衣襟。如果再具体点,就是指衣服胸前的这块,也就是吃饭吃不好最容易弄脏也是最醒目的一块。有个词语叫敛衽,就是指整理衣服,很恭敬的样子。这一定是遇到什么大事或见到什么重要人物了。

襟:也是衣襟。非要强调就是衣襟的边缘,领和衽之间的那部分。可传统习惯管姐妹俩的丈夫叫连襟,这又怎么解释?

原来这有个习惯,丈母娘给女婿做衣服,不偏不倚,姐妹俩的丈夫用料是一样的。也就是两件衣裳的衣襟都是一块布料裁的,原本是连着的,所以叫连襟。

衿:通常就指衣襟,也指交领。非要强调个位置,那就是衣服下半部分连接到衣领的交界位置。古代女子出嫁时有个礼仪叫衿褵,这么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就是当妈的把配巾系在女儿的领衿位置。

不过这个事儿有点矫情,大多数情况下衿通襟,就是指衣服。曹操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肯定不是跟衣服的接缝较劲,指的就是衣服。

裾:衣服的下摆,或者说衣襟的下半部分。裾分曲裾和直裾。曲裾是下襟要从身后绕回来,而直裾就是垂直的。东汉以前曲裾为主,东汉以后直裾是主流。

袖:就是衣服袖子,通常指整个袖子。

袂:袖口以上的袖子叫袂。常用词联袂,如联袂演出等,原本的意思是手拉手,于是袖子相连,最后引申为一同去做。

祛:专指袖口。

带:汉服通常是没扣子的,都是系带。汉服的带子都是做衣服时就做好的,一对对的,穿衣服时直接系上。

当然,作为博大精深的汉服,涉及的部位和专用称呼都远不止这些。时代不同,一些部位的解释也会发生细微变化。但作为以扫盲为目的的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必要太过深究。大致了解就能减少很多误会。

比如有个词叫衣袂飘飘,原本是说宽大的衣服和衣袖随着人的走动而飘摆,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可很多人会误解为衣服的下摆飞扬,就像跳舞时的长裙一样。这主要就是没搞清袂的意思。

搜索建议:汉服各个部位的含义是什么  
热传

 猪蹄怎么炖

炖猪蹄,在锅里傻炖可不行,大厨教你几招,软烂入味想不好吃都难。亲爱的好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给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