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民企,已被逼到了墙角

1

在长达一年的救市之后,行情下行依然如脱缰野马。

第一个数据:

最新的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投资,依然在双双下降。

在将这个大而全的宏观数据进行拆解和细分,进行实际落地后,则是一家家房企最真实的现状。

第二个数据:百强房企前9月销售缩水3.9万亿元,千亿元阵营消失12家。

1~9 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540.8亿元,同比下降45.1%。

前9个月,地产前三强碧桂园、保利发展和万科,同比分别下滑41.47%、21.77%、34.95%。

第三个数据:销售额大降,拿地数据也差。

1~9 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05万亿元,同比下降 51.2%。

仍在大幅拿地的几乎清一色是央企、国企以及地方城投公司。

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跻身拿地榜中前三。

万科排在第十名,碧桂园已退出30强名单。

三大数据的指向也非常明确:

地产行业的逻辑非常清晰明了: 拿地+销售,这就是开发商的两条腿走路,两者相辅相成。缺任何一条腿,都不是腿瘸的问题,而是直接瘫。

拿很多地,卖不掉,是死;卖的很好,没有储备地,也是死。

所以,这一刻, 国央企和民企之间的二元分化和彻底撕裂,已经板上钉钉,毫无回旋余地。

地产正在加速进入挤出效应!

2

本来,按照当前的局势发展,地产下一步的分化路径非常明晰。

这就是,一边继续养蛊,大房企进入全面兼并时代,从最开始的万国共举,加速进入到战国七雄。

另一边,则是众多民企急速收缩,往小而美之路加速狂奔。

小而美的房企,最终将和地方国企和城投,形成1+1>的完美组合。

这一点比较费解,我们详细说一下:

最近一年半以来,98%的城市,城投拿地是核心主力。

但问题就在于,城投自身并无开发能力;而很多积累了几十年的开发经验的优质中小房企,有品质打造功力,却无钱拿地。

最终,地方城投选择优质房企进行代建,就成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合作模式。

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可以说:

第一、这解放了开发商的传统重资产模式,让开发商能从高负债,高资金压力中卸下重负,专心做产品开发。

第二、让整个开发流程更专业化,城投主管拿地,房企主管开发,产业链更加细化,专业人干专业的事。

第三、这也是楼市下一步的趋势,巨无霸央企可以按照自己的固定路径开发,而本土房企则就是轻资产代建。

这是因为央企不管是平台实力还是资金成本,都更具竞争力的缘故。地方房企或者中小房企根本无法与其竞争。

但是,城投可以。以政府信任背书的城投公司,是唯一可以从各方面与央企抗衡的地方平台。

并且级别越高的城市,城投的实力和话语权也会更强。

第四,这是改变以往以房地产重资产为主的开发模式的最好的机会。

我们知道房地产今天的乱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房企资金债务过重的后果所致。

所以,要改变过往模式,唯一的途径是将房企彻底从资金重负中解脱出来。

城投的资金成本相对更低,资金来源也更广;而房企的产品能力则更强;大概率会1+1>2。

开发完毕后,城投可以用销售利益归还债务,房企可以拿到代建费、管理费、营销费,甚至是销售分红。

既摆脱了资金压力,又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楼市是信心市。但眼下楼市信心的丧失,核心就在于民企和中小房企的资金链断裂之下的烂尾和延期交付。

这时,地方国企和城投,则具备了强大的公信力,给能市场提供民企无法提供的安全感。

所以,此刻地方政府背书之下的国企和城投,也算是阶段性拉升购房者信心的仅有工具之一。

按照这个形式走下去,最终,城投拿地+房企代建开发的模式,必将成为很多核心城市的主流开发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完成房地产转型,民营中小开发商从重资产模式逐渐退出,优质企业转向凭借专业度立足市场的代建和轻资产;一般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这是民企眼下最好的出路。

但是,就在最近,这一条路也被堵死了!

3

2022年10月13日, 财政部严令,禁止地产国企和城投举债拍地。

这个政策堪称是釜底抽薪,将已经完全依赖城投和国企拿地的地方政府牢牢的栓死。

最近一年半的土拍市场,有个特征:

1、一年三次集中土拍是监管硬性任务,必须完成

2、但民企无力拿地,央企只进核心城市

3、连广州这种体量的城市,也必须依靠城投托底

土拍是市场最重要的信号之一,对市场信心和情绪影响很深。

但是在将城投政策性排除之后,市场仅剩央企和龙湖之类的几家民企有实力拿地。

但很显然,只靠这些企业,托起每年10多万亿的住宅市场,只能是天方夜谭。

更重要的是,城投的退出,彻底阻断了民企转型的退路。

城投拿地+民企代建的1+1>2模式就此腰斩。

既无力拍地,代建之路又被断死,从此之后,民企的出路又少了一条主干道。

毋庸置疑的是,地产的挤出效应将加速到来。

而民企,已被逼到了墙角!

搜索建议:民企,已被逼到了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