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旭辉今日两个消息的启示

今天看到旭辉两个消息,其一是关于债券消息:10月19日,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已经将于10月25日到期的“21融一ABN004优先”债券的本息提前汇出。有业内人士表示,旭辉这款ABN是交易商协会资产支持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可以用项目资金还款,就本次兑付来看,其对应项目层面运转是正常的。

同时10月19日,旭辉控股集团旗下债券“20旭辉03”的发行主体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10月26日开始支付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二期)自2021年10月26日至2022年10月25日期间的利息。

另外有可靠消息称旭辉控股集团有意再次发行由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全额担保的债券,金额不超过10亿元。

这些对关心旭辉的人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消息,一方面说明旭辉不会躺平,仍旧在积极还债,不管是到期本息还是要付的利息。同时也说明旭辉仍旧有发债的机会,这对其偿还未来债务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21融一ABN004优先”债券可以用项目资金还款,也意味着该笔很可能旭辉偿还是用项目资金偿还的,这一方面说明其项目运转的正常,同时也意味着旭辉对不同的债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国庆前闹的沸沸扬扬的天津一个项目的信托旭辉之所以没有还,原因在在于债权人是想提前收回资金,但项目的延后使得无法用项目资金偿还,旭辉应该也是希望能通过项目资金偿还,这对其整体的债务解决应该会更好一些。

但从中也看出旭辉的还债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应该不会走到违约这一步。

今天有另外一个消息是关于旭辉的人事变动:旭辉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海民将告别旭辉。张海明最早万科背景,后加入阳光城,职业高光时刻应该是2015年1月,张海民接班成为阳光城的新一任总裁。在张海民担任阳光城总裁两年多的时间里,阳光城的业绩实现了从200亿到近500亿的转身,成功跻身冲千亿房企行列。通过他最擅长的并购术,阳光城的销售业绩、土地储备、雇主品牌都上了一个台阶。

2018年离开阳光城之后,短暂在俊发集团、易居集团、升龙集团,职位都还是挺高的,不是执行总裁就是总裁。去年6月,张海明加盟旭辉担任高级副总裁,主要统领当时新成立的旭辉集团拓展中心,负责旭辉集团多元化拓展业务,在当时此事都是地产界一个很轰动的事件。

从现在来看,张加盟旭辉还真选择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时机,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旭辉彼时对未来的行情预测还是太乐观了,没有想到行业会如此糟糕,当时聘用张海明这样高量级的人过来也是想好好大搞一把,除了引进张,记得去年年底旭辉还拼命的在市场上找一些储备高管,真的很想大干一把,还好当时最后旭辉老板还是谨慎了些,引进的高管人并不是太多,否则到现在就比较尴尬了。

张海明的离开说明旭辉对未来的行情不再像去年那么乐观,而且也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旭辉可能仍旧不会拿地,而会更专注于项目交付。不过这样的高管离开,对旭辉而言可能反而是件好事,至少在人力成本上省下不少。

虽然说旭辉今年甚至往后更长时间内不会拿地,但总部及区域的投资岗很多人还在。当然也有人已经离开了,我记得前几个月联系一个旭辉区域的投资负责人,当时跟我说他帮公司赚了不少钱,应该不会受到职改的影响,但过段时间再联系,该人选已经离开了,因为公司跟他谈新的公司和职级但降了不少,人选觉得不能接受就离开了。张海明的离开也意味着暂时没有多大作用的比如投资职能等仍旧可能会有进一步动作。

不过近期联系不少旭辉的城市总等高管,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公司和老板不错,不会选择这个时候离开,要和公司一起度过难关。而联系旭辉的一些中层人员,发现越是老的员工尤其校招生目前情况下仍旧表示不会离开公司,反而一些在旭辉工作没有多久的人更容易离开,从张海明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也了解到另外有些进入旭辉不久的高管可能会选择离开,不过这对公司和人选来说,离开反而会是对双方都比较好的选择,这也不能怨谁,要怨只能怨这个市场。

搜索建议:旭辉今日两个消息的启示  
热传

 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直接起诉吗?

一、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直接起诉吗?1、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直接起诉,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直接起诉,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程序是首先书写起诉状,之后就是对此进行立案,到法院立案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