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为什么某个招聘的职位已经有人上班了,却仍旧在面试人?

在找工作过程中相信很多人会发现:为什么某个招聘职位已经有人上班了,却仍旧在面试人?这个现象其实在我早年在做传统行业的猎头中遇到的并不多,但做了地产猎头之后会发现,房企的面试流程跟很多行业完全不一样,最典型的做法用电脑行业一句话就是 “多线程”。

传统行业招聘面试流程是这样的:初试、复试、终试,当然这个不一定是三轮,但不管是几轮,通常一轮结束后就结束了,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人选进入下一轮,不会再继续需要简历和面试,最后终试,如果有人录用,招聘结束,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则从第一轮开始,此时需要再度重新收集简历并安排初试并重复下一个流程。

但地产行业面试流程不一样,你会发现当房企招聘某个职位时候,经常会有不同的人选在不同的流程上,同一个职位,可能有人在第一轮初试,有人在复试状态,有人在终试了,甚至都已经有人报到上班了,人事仍旧在面试人甚至收集简历,这就是很多人看到的: 为什么某个招聘职位已经有人上班了,却仍旧在面试人?

究其原因,跟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有关系,首先,同一个职位可能需要多人,虽然有人上班了但还需要人,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二,地产行业通不过试用期的人比例非常高,不管是主动或被动都都要比传统行业要高,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还好,要知道在地产行业火的年代,一些人会同时拿多个 offer ,经常到某家公司上班几天去看下情况,觉得不是自己所想立马走人,因此需要最好后备补充,即使有人上班了,仍旧继续面试人;

接下来的一个原因可能就对人选或者猎头有些坑,有些房企人事面试更多的人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 KPI ,要知道房企的人事 KPI 要求非常高,面试人数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且这样做对人事来讲有益无害,一方面顺利完成 KPI ,另一方面也多储备些人才多些备选方案,不过这样未来储备而面试对人选或者猎头来讲根本就是浪费了感情和时间。

因此地产行业的 “多线程”操作在招聘中往往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之一则是无法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比如同样两个人, B 要比 A 更优秀,但 B 推荐给企业要比 A 晚, A 面试一路顺利只至通过终面录用,而 B 虽然更优秀,但可能会在任何一个流程中突然死亡:如果录用了 A 则 B 再无机会,而有些企业则如果 A 进入终试则其他人选面试流程都暂停了,如上面所说即使不停战往往也只是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不过有些企业相对好些,老板需要进入终试的必须要有多人,通常要三个以上或至少两个,这样来讲,优秀人才没能选上的机会会小些,但在猎头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仍旧是只要每轮通过就安排进入下一轮直至进入终试。

如我以上所言,这其实跟很多招聘人事的偷懒有关,但对他们来说则是最优的方案: KPI 上来说可能得到最优,而后面即使还有更优秀的人对他们来讲也是好事,因为可以随时作为替补上,这应该也是经常有不少人选复活后最后在企业顺利的度过了试用期,但其实他们本来就是更优秀更适合的人选,但被企业不合理的招聘流程给耽误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地产行业的工作节奏比价快,有时的确也等不起,因为每个流程都先推动了再说。

个人其实一直是觉得房企的面试流程不太合理,这一方面往往很多时候不能找到最优秀的人才,而且无效的面试浪费了很多人的感情和时间,而且对高管的招聘上有些公司从下至上的方式也使得不少优秀的不能进入其实很适合的行业,而房企人事更关注的是自己的 KPI 而不是真正找到为企业带来更有价值的人才。

这些情况在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尤甚,现在市场不好情况好了些,但很多企业的招聘面试流程仍旧是如此,近来就发现不少房企一直积极面试就是不录用人,我感觉这应该就是人事为了完成 KPI ,而不管是否伤了人选或者猎头的心。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