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植物界全系列】冬青目—心翼果科

冬青目—心翼果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冬青目

心翼果科

 

心翼果科(Cardiopteridaceae)包括5-7属约43-45种,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和南半球温带地区。中国有2属3种,分布在云南、广东一带。

1.植物学史

心翼果属的位置长期不定,曾被置于无患子科、紫草科、马鞭草科、田基麻科、大戟科及茶茱萸科。从许多形态解剖特征看,最近大多数人都认为应在卫矛目中而与茶茱萸科相近,但其具乳汁的草质茎等特征足以分开。也有人根据外形,叶,乳汁,花的特征,2枚分离花柱和头状柱头等,认为与旋花科有亲缘关系,蝎形花序在旋花科、紫草科、田基麻科均出现。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卫矛目,只包括心翼果属1属3种,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本科系属不清,无法列入任何类别,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原属于茶茱萸科的几个属和其合并,将本科列入冬青目。

2.形态特征

无毛草质藤本,具白色乳液。单叶互生,全缘或分裂,具长柄,心形或心状戟形,掌状3—7脉,薄膜质,无托叶。二歧聚伞花序稀疏,腋生,先端分枝呈蝎尾状;苞片卵形,渐尖,小,早落;花两性或杂性,细小,无梗;萼深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宿存;花瓣5,基部连合,覆瓦状排列,脱落;雄蕊5,与花瓣互生,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内向,2室,纵裂;无花盘;子房短,卵圆状长圆形,略成四角,1室,在雄花中退化,胚珠2(—1),下垂,倒生;花柱粗短;柱头2裂,1为头状,早落,另1在果时延长,顶端2裂,迟落。果具阔而多横纹的膜质翅,圆形或倒心形,压扁,1室;种子1,线形,有纵槽纹;胚极小,在极密颗粒状的肉质胚乳顶部。

3.心翼果属

心翼果属(学名:Cardiopteris)是心翼果科下的一个属,为攀援状草本植物。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热带东南亚至澳大利亚东北部。我国有2种,产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1)形态特征

无毛草质藤本,具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全缘或分裂,具长柄,心形或心状戟形,3-7掌状脉,薄膜质,无托叶。

稀疏的二歧聚伞花序腋生,先端蝎尾状;苞片卵形,渐尖,小,早落;花两性或杂性,细小,无梗;萼深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宿存;花瓣5,基部连合,覆瓦状排列,脱落;雄蕊5,与花瓣互生,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内一向,2室,纵裂;无花盘;子房短,卵圆状长圆_形,略成四棱,1室,在雄花中退化,胚珠2(-l) ,下垂,倒生;花柱粗短,柱头2裂,1为头状,早落,另1在果时延长,顶端2裂,迟落。

果具阔而多横纹的膜质翅,圆形或倒心形,压扁,1室。种子1枚,线形,有纵槽纹,胚极小,在极密颖粒状肉质胚乳顶部。

(2)心冀果

心冀果(学名:Peripterygiumquinquelobum),为心翼果科心翼果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海拔130—1300米的疏林、沟谷密林及灌木丛中。分布于滇南(西双版纳)及滇东南(河口、西畴、麻栗坡);产于越南北部。

4.琼榄属

琼榄属(学名:Gonocaryum)是心翼果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9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琼榄G. lobbinum (Miers)Kurz 和G. calleryanum(Baill. )Becc. 2种,产云南、广东和台湾。

(1)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全缘,革质,两面无毛;具柄。花(什性)异株,组成1或数个腋生、密集、间断的短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萼至少上部3/4分离,萼片5,覆瓦状排裂;花冠管状,裂片5,镊合状排列;雄蕊5(在雌花中萎缩),花丝长于花药3-5倍,贴生于花冠管上,且与裂片互生,花药卵状长椭圆形,内向,背着;子房(雄花中退化不育)圆锥状,1室具2悬垂胚珠,花柱钻形或圆柱形,柱头厚而盾形。核果椭圆形,顶端近截平,外果皮厚,栓皮状海绵质,内果皮薄,木质,轻浮。种子下垂,胚乳革质,多裂。

(2)琼榄

琼榄(学名:Gonocaryumlobbianum)为心翼果科琼榄属下的一个种。产于广东海南、云南。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500-1800米的山谷密林中,少见。

琼榄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散郁结的药用功能,海南民间用其治疗黄疸型肝炎、胸肋闷痛等。琼榄含有糖、多糖、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黄酮、甾体、三萜类、生物碱、香豆素、内酯、挥发油等丰富多样的活性物质。种子油可供制皂及润滑油。

为研究琼榄的药用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琼榄资源,对琼榄根、茎、叶的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和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L-EtOA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最小,为154.1 mg/L,是15组提取样品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的部位。琼榄根、茎、叶的15组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以琼榄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强,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和阳性对照品头孢他啶的抑菌作用接近。

 

搜索建议:
热传

 新年趣事作文200字

新年趣事作文200字汇编六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