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生活压力应对分析:事中暂停思维,事后有效思维,事前底线思维

早上上班,刚走到单位,接到老家电话,说是快做好饭时,突然燃气灶火灭了,再打火打不着了,不知道咋回事儿。

这个事情可以概括为“燃气灶问题”,有各种可能,比如没有燃气了要充值,或者燃气灶电池接触不好,或者其他原因。

这样的事情因为打乱正常,属于不如意,自然会带来压力感。我们看看如何采取全过程压力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

我们把压力管理分作三阶段,事前沟通三原则,事中判断三状态,事后帮助三句话。

燃气灶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做饭,这个事情已经出现了,那就属于事中阶段,这时候重点处理情绪稳定,也就是力求心理健康。如果属于人际交流,要根据对方的心态相应回应。

电话沟通这个事情,都知道不是大问题,不着急,处于心理健康状态,那就讲道理好了。

讲道理,那就是接受事情的出现,看看如何有效处理,这就成为了事后阶段。

事后帮助三句话,打来电话就是希望我去处理这个事情,但知道耽误上班,因此寻求最佳处理方式。

因此,我说这个事情先看看有什么处理方式,最后实在处理不好,我会过去处理好的,这点放心。

于是,如何解决燃气灶问题,这就变成了新的事情,遵循事前沟通三原则,包括建立关系,预案分析,尊重选择。

有哪些预案要处理呢?一个是给家人打电话,说明此事,找出燃气卡,做好充值准备。

第二是我直接去处理,需要请假。

第三是先让家里处理下,排除常规问题,实在不行我再回去。

第四是打电话燃气公司客服,看看是否可以上门服务。

因此想了想,我说先看看燃气灶电池是否接触不好,以前出现过类似情况,具体指导着找出电池位置试试如何,不行的话换新电池试一试。

过了会儿电话回复换了新电池也不行。又联系了客服说上门检修时间不确定,这时候那就请假回去处理好了。

小结一下,遇到突发事情属于事中,首要处理情绪问题,保持冷静第一位,针对心态做出应对,思路是把不正常变作不健康再变作健康,由顺着说到引导提问示弱说,再到理性说。

处理好情绪问题,其次就是解决问题的事后处理阶段,重点是如何有效帮助,而不是抱怨指责负面,问需要做什么,有什么好办法。

最后还是回到解决问题本身,这样变成沟通处理新事情,属于事前阶段,重点找出各种预案方法,执行处理。

再归纳一下,事中判断在于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需要暂停思维,事后帮助在于可操作性解决问题,需要有效思维,事前沟通在于有三种以上解决办法,接受最差情形,需要底线思维。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