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习惯讨好、害怕社交......青少年的性格背后,隐藏着哪些陷阱?

很多家长反应,说自己家孩子性格乖巧,学习用功,怎么一到青春期变了一个人一样?

孩子不仅不爱学习了,和之前的性格也大相径庭,原本开朗活泼变得暴躁易怒。

青春期作为人生中第一个“更年期”,孩子在情绪上存在多变是正常的,而抛开情绪,青春期也正是孩子性格成型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性格上表现出的各种变化,都很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在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时,家长要如何应对并给予孩子引导。

01

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如果孩子的学习没问题,那么其他问题都可以视而不见,这其中就包含性格问题。

有的孩子可能突然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因为成绩很好,所以家长就会弱化这些问题,不会引起重视。

但其实,性格和身材、长相这些外在条件不同,他对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路上的一言一行和每一个选择。

首先,青春期的性格变化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青春期反复的情绪和多变的状态,会让孩子分神,无法像往常一样专注于学习,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就会出现成绩的波动。

妈心理有一位学员,他的女儿原本是个能在年级考前十的优秀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却总是格外烦躁,成绩也落后很多,爸爸给她找了补习班,可是补习班中也无法集中精神,反而让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差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青春期的学生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同时,青春期的性格变化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社交关系的大换血,比较安静卑怯的孩子,很容易在青春期的社交中被冷落和忽视,校园暴力事件也往往高发于这些性格的学生身上。

第三,随着性格的转变,孩子的审美取向和理想也会发生变化。

孩子往往会选择与自己性格预期更接近的领域去工作、生活,可以说青春期建立起来的性格,就是一面可以观照到孩子成熟后模样的镜子,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基本雏形。

而在青春期,所有性格正反的变化都还是动态的,可以被改变的。

有的孩子在迷茫中被援手拉一把,就走上了积极转变,开朗活泼的坦途,有的孩子在混沌中被忽视,就沉沦在自卑懦弱的世界里,越发闭塞怯懦。

最后,青春期的性格变化会强烈影响未来发展。

性格的改变不仅是孩子在青春期内生活心态转变的镜子,更为孩子未来漫长人生的塑造把控方向。

如果一个人在这个时期没有形成良好性格,那么他以后的人生必将受到影响。

比如胆小,不自信的孩子,因为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所以面对一些选择或机会时,会选择退缩,从而影响自己的发展。

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但无论是人生目标的建立还是自身性格态度的稳定,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都是青春期的阶段。

可以说这个阶段孩子性格的塑造,是他未来生活的关键。

那么说到这里,有些家长又要问了,这种青春期的性格变化,既然是随着成长出现的必经之路,那到底家长需不需要参与其中呢?

我们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生长的空间不假,但是青春期性格的塑造非常关键,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性格转变。

很多初期的转变和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孩子们无形中发出的求救信号。

妈心理训练营的一位学员就是这样,原本品学兼优的孩子突然非常抵触上学,原本开朗的性格也变得沉默不爱说话

家长想了各种办法孩子都没有改变,是在默薇老师不断的指导下,家长打开了孩子的内心才知道,原来孩子那个阶段在学校受到了校园暴力,而初期阶段突变的性格,正是一开始孩子潜意识里的求助暗示。

很多教育相关的社会报道中,那些经历校园暴力的孩子,往往一开始都是先变得沉默不爱说话,抵触上学,敏感脆弱。

他们并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经历和遭遇的事情,而等事情严重起来父母才会发现,原来一开始孩子就已经有所暗示和表现。

02

青春期孩子遇到的问题具有着很强的随机性,但是大致总结起来,最常见的有四种问题的困扰:

1、外貌及形体

随着青春期到来,孩子们的外形发育成长,对外表的在意程度加深,很容易对外人的眼光和评价变得更加敏感,这种敏感的情绪下,很容易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2、成绩下降

青春期阶段孩子的心事变多,但学业压力也在增涨,有很多原本成绩稳定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成绩的波动,而青春期阶段他们对外界的评价和看法变得更敏感,很容易因为外在的评价受到挫折和打击。

有些孩子在这个阶段会突然偏科,排斥某一个学科或者老师,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者和老师有了矛盾,而很多孩子厌学,想要休学,也是从被老师批评开始的。

3、缺乏正确的情绪释放的通道

因为青春期带来的敏感躁动,孩子原本稳定的情绪会变得反复无常,很容易变得暴躁易怒,并且不断反复,甚至在无法良好的表述自己情绪时,还会有一些无法控制的情绪体现在行动上去宣泄。

很多家长来妈心理咨询的时候说,孩子原本很文静,青春期动不动就跟家里吵架,有时候还会摔门砸东西,家长很担忧,但其实孩子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将情绪通过肢体动作表达了出来。

4、拒绝沟通

很多孩子原本跟家长的沟通是比较平和的,但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就完全关闭了沟通的渠道,根本不和家长交流,而在家人之外,可能连和朋友的社交都切断了,变得自闭压抑。

有很多家长不理解,明明孩子先前是乖巧懂事的,也跟其他孩子一样按部就班地读书学习,怎么会在一夕之间,经历了一个青春期就变成了这样呢?

首先,青春期作为人生中第一个“更年期”,从生理角度孩子存在内分泌紊乱,大量分泌激素的情况,这种生理变化就会带来不稳定的情绪。

而另一角度来说,孩子在青春期的突变并非完全没有先兆,很多孩子从小就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而是不断被要求做的更好,成就感和情感需求本就没有得到满足,自尊和自信也没有建立起来,在青春期到来时,就更难抵挡自卑敏感的侵袭。

《小欢喜》里的乔英子,虽然一直是个性格乖巧开朗,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但始终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

妈妈总是要求她做的更好,而这种失落和缺失在青春期和紧张的学习中被再三放大,最终变成了她抑郁的根源。

因此,家长不要简单将这些问题归咎于青春期的突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也要去反思和追问,是否在历来和孩子的相处中就埋下了隐患,只有彻底的反思和改正,才能将我们面对孩子时的态度调整的更加积极。

03

很多家长说,问题已经理解了,但真正在生活中,我到底要怎么去应对孩子的情绪和性格变化,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引导呢?

首先,默薇老师在各种课程中都会强调,想要让孩子成长,我们家长就要先成长起来。

我们要了解孩子在青春期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要去理解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孩子故意对着干或者逆反。

只有当我们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焦躁和痛苦,去体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挣扎,我们才不会带着俯视的视角去批判和教育,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身上的善意帮助。

其次,就是我们在“妈心理”课程中希望家长学会的,在为孩子的成长补充各种营养的时候,不要忘记为孩子补充“心理营养”。

只有当孩子的心理诉求能够得到满足时,他才不容易受到情绪的侵袭和影响。

就像吃饱的孩子身体更茁壮一样,心理层面的满足感越强,孩子在青春期能够建立起积极健康性格的可能性就越大。

最后,我们要允许孩子宣泄情绪,甚至是引导孩子去发泄情绪。

发脾气不可怕,在青春期存在负面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找一些纾解情绪的方式,比如跑步,运动,听歌,或者去做孩子的倾听者。

当孩子能够顺利通过健康的方式将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就不会因为负面情绪的累积而形成抑郁内向的性格趋势了。

关于性格在青春期内容易遇到的问题,不同孩子都会有不同的麻烦,但是家长只要怀揣着积极的心态,关心孩子,给予孩子帮助,就能带领孩子走出困境。

搜索建议:
热议

 申请小微企业补助是不是不好注销

问:申请小微企业补助是不是不好注销律师解答:申请小微企业补助是不好注销。如果能把小微企业补助资金在正常使用中,是使用在企业发展中去了,小微企业也是可以注销的,只...(展开)

热议

 LED是什么意思?

答: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两端加上正向电压,半导体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