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普通人赚不到钱,往往是陷入了这3个思维误区

你以为你的腿胖得像头猪,其实你错了,猪并没有你那么粗的腿。

你以为你累得像条狗,其实你错了,狗并没有你那么累。

你以为有钱了就会像想象中那样幸福,其实你又错了,因为有钱人的幸福,是你想象不到的。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有钱人的生活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

另一层意思是,有钱人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样。穷人与富人之间始终存在差距,这包括资本上的差距,也有思维上的差距。

穷人常常认为:“如果我有很多钱,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但富人却认为:“如果我成为一个成功者,我将会去做我需要去做的事情,去拥有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包括很多钱。”

可以看出,富人的思维想法跟穷人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聊一聊,穷人常常陷入的3个思维陷阱,内容太干,请各位带好水杯。

误区一:思维决定财富。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观念,认为是思维决定了财富,认为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差距是思维认知的差距,其实真正的差距在于资本和资源上的差距。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摆脱贫困。一种方法是教会他赚钱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给他钱,请问哪一个方案更有效?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选择第一种,因为人们不是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答案是不一定。

一个社会调研组曾在印度北部某农耕地区开展一份调查,分别在丰收前后,对同一组农民进行了智力测验。结果显示:在丰收之后,农民的智商普遍比丰收前高出14个单位。对于这些农民而言,丰收前后最大的差异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们腰包变鼓了。这说明即便是同一个人,贫穷导致的资源匮乏也会拉低他的智商。

再比如,现在的你负债累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过得紧张兮兮的。我问你,你会想着去健身吗?你会想着理财吗?你会想着送孩子出国留学吗?我想大多数人都只想拼命努力赚钱!但是如果你现在手里有一千万的资金,你肯定满脑子都在想,如何去投资,如何去理财,如何让自己变得漂亮或帅气,如何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对吧?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你身边那些原来成绩比较好的,到后来发展也很不错的大部分同学,他们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就有足够的见识和认知,在他们人生的一些关键节点上,给出正确的指导,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我们大多数的普通年轻人,往往是在对学校和专业一知半解时,必须得做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决定;在对行业和职业一知半解时,要做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的决定。

经济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往往需要长时间、或者多个家庭的积累。很多人在总结的所谓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往往忽略了背后的资本积累,将原因简单归结到思维层面,忽略了资本外力的影响。其实是资本决定了思维。

误区二:总想一夜暴富。

近几年,“财富自由”和“睡后收入”这些词挺受大众欢迎,尤其是底层人士。这个社会的一个残酷真相就是,真正的财富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少数人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比如互联网上随处可见日赚几千几万的人,他们的成功故事让很多人相信,通过投资理财,甚至不需要花什么体力和精力就能躺赚,就能一夜暴富。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呢?

北大金融学院教授唐涯曾做过一个统计。2018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是来自于劳动所得,只有27%来自投资。这样一看,用钱生钱是少数,真正想致富发家还是要靠实打实的赚钱。

的确,互联网上说自己靠投资理财日赚几千几万的确实不假,但他们绝对不会告诉你他是靠割韭菜赚到的,而韭菜就是你这种又懒又不肯吃苦,想通过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你。要是你不幸沦为镰刀老师们的韭菜,这不可悲,可悲的是一直到现在你都还对镰刀老师的话深信不疑。

不得不说,“财富自由”、“钱生钱”、“睡后收入”这些词语对穷人真的很有诱惑力,应该说是对懒人很有诱惑力。有了这些概念,很多人便可以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归属,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穷,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而是没有开窍,没有掌握轻松致富的密码。你看到的那些靠投资或投机发达的人,很多都是编造出来的。就算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你要相信,也只有三种情况:这人要么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要么就是还没到现形的时候,要么还在高墙里没出来。

而你就是一个普通人,你改变命运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拥有一技之长,干好手头的工作赚到真正属于你的钱。然后再去保护好它们。我知道这种说法很不酷,很不符合时代的调性,但,这就是真相,这才是多数人大概率能够致富的方法。

不要以为你钱少,你是穷屌丝一枚,镰刀老师就会放过你。你拍拍脑袋想想,要是放过你,他去赚谁的钱呢?电影《华尔街之狼》中,乔丹·贝尔福特专门把垃圾股卖给穷人,从而身价暴涨。她太太于心不忍,就问他:“这些肯定会亏钱的东西,你干嘛不卖给富人,而偏偏要卖给那些穷人呢?”贝尔福特就说:“你不懂,富人们都很聪明,怎么会相信我们这些SB?但是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穷、但他们又傻又懒、而且还很贪婪。”

所以,千万不要指望那些镰刀老师会同情你,你也要知道,真正赚钱没那么容易,不要再抱有一夜暴富这种懒惰而又幼稚的想法了。

误区三:总认为我要赢。

穷人喜欢权衡对错,而富人更加喜欢权衡利弊。

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认为。穷人更崇尚“原始强者逻辑”,他们认为谁拥有本能上的优势,谁就是强者;富人更崇尚“进化强者逻辑”,他们认为谁更适应当下这个社会,谁就是强者。

网上曾有两段车祸视频刷爆朋友圈。

一个片段显示,一辆价值1000万的迈巴赫在倒车时,撞了一台价值800万的劳斯莱斯。双方理性克制,不吵不闹,互递名片,相互认识。

另一个片段显示,一辆10万的长城撞上了8万的五菱,于是双方召集人马大打出手。场面变得极其混乱和难堪。

一个短短10秒的视频,却反映出富人和穷人处世方式的巨大不同。

穷人往往是一幅“整死你个鳖孙”的姿态,恨不得把对方按在地上,踩踩踩,管特么什么后果,大不了同归于尽。就像视频中呈现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可事实真的有胜者吗?

打输了住病房,打赢了住牢房,最后还不都是输家?

而富人们遇到矛盾时,往往是抱着“和气生财”的态度。比如,当年柳传志把“联想太子”孙宏斌送进了监狱。两年后,出狱的孙宏斌一无所有,于是他找到柳传志,但不是为了报仇,而是让柳传志投资自己。柳传志二话没说,直接给了他50万。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孙宏斌拿着这笔钱创办了顺驰房地产,成为地产界的大鳄,柳传志也在早期股权中大捞一把。

你看,这就是区别。

面对矛盾,穷人互掐,结果两败俱伤;

富人互敬,结果互利共赢。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你,都能跳出穷人的思维误区。

如果本期内容对你有所启发,别忘了点赞关注加转发!

关注我,给你分享不一样的商业思维偏见。

我是一方,我们下期见!

搜索建议:
热议

 那小子真帅的结局是什么?

《那小子真帅》结局:  银圣出国留学了,他们说好在冬天下的第一场雪试见面 。在女主角参加高考时下起了雪。女主角没有考完试就跑了出去 ,他们在他们约会的那个公园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