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毕业十年,人与人拉开差距的真实原因,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文丨小云 来源丨云说职场

全文约5700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你好,我是小云。 你有没有很困惑,念书的时候,同学张三资质平平,怎么十年以后,他成为了上市公司老总,自己还是在互联网企业里敲着代码的底层程序猿。 明明自己当年叱咤风云,早早靠写程序为生,为什么最后成功的是他? 其实,大学同学之间的智商、情商差距能有多大呢? 就连世界上最聪明爱因斯坦,智商也就160,我们普通人也有100左右,也就大不到一倍而已。 能力差距又能有多大呢? 更何况,当年那个家伙学习成绩还不如你。 但为什么我们之间拉开的距离,不止一倍,而是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呢? 我在古典老师的《跃迁》里找到了答案。 1 人与人之间 拉开差距的真实原因 古典老师说,想知道智力、能力、努力程度都相当的两个人,10后的人生收益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其实根本不用看什么学术报告,回想下自己大学、中学、小学同学的生活状态就够了。 什么意思? 古典老师的意思其实是,当年和你各方面条件差不多人,今天却离你越来越远, 其实是因为你们的选择导致的。 毕业后选择去哪座城市,进入什么行业,去哪家公司,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几年后,又通过跳槽重新选择城市、行业、公司、岗位。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拉开了你们的差距。 就像两块一模一样的雪球,从山顶滚下来,一个小石头因为被轻轻磕了一下,滚向了不同的方向。这样两个小球到山底时,已经成为了两个不同大小的雪球。 不同的是,雪球只能被动地滚,而我们人类可以主动选择,也因此, 那些在认知上拥有优势的人,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最长的斜坡,将自己的雪球搞的足够湿,最后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雪球。 2000年,有的人选择进入外企和四大,有人选择了中关村的互联网公司。 2005年,有人选择了风头正劲的诺基亚,有人选择了卖鞋卖袜子的阿里巴巴。 2010年,有人选择了到美国留学,有人留在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2015年,有人选择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有人做起了小视频。 2021年,有人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谁又是另外那群幸运的人呢?

总结规律我们发现, 真正的高手都几乎拥有三个特点:

一是他们足够努力,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积累; 二是在自己没有太多负担的时候开始创业; 三是他们都遇到了空前的时代上升趋势。

而拉开百倍甚至千倍差距的,不是他们多努力,而是他们懂得借助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从而放大了自己的收益。 合理利用趋势,聪明的勤奋,是这个时代科学改变命运的技术。 那么如何抓住时代的趋势,如何做出好的选择呢?又如何在这个知识时代,做个聪明的学习者,如何破局呢? 2 如何抓住趋势 想要抓住趋势,首先得理解趋势。 如何理解趋势呢? 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如何找到信息?专业书籍、专业人士、业内论坛等等,这些都是信息的来源渠道,联机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生产力。 如何加工思考?整合信息,独立思考,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尤其是在未来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人们的机械性工作有可能被AI替代,但是设计、故事、共情、探寻意义等这些能力,却永远无法被替代,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过滤掉无效信息,始终聚焦重点。 如何洞察趋势?从大量、无边界的信息中, 提取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系统的运行之道,将个人安放于趋势和系统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借用趋势和系统的力量,让自己去更高更远的地方,实现自我的跃迁。 趋势是行业,系统是平台,行业和平台可以无限放大个人能力,实现跃迁。 自我跃迁的三个关键环节,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认知跃迁解决思维层面的问题,能力跃迁解决执行层面的问题,能级跃迁解决的是能力迁移的问题。 认知跃迁。如果你不认识一个事物,就不会去接触、了解、从事与那个事物相关的工作。 能力跃迁。你认识了一个事物,想要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去看书、实践、见人、蓄势,直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得以解决,你的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能级跃迁。你的内在价值提高了,外在世界还需要长时间的体验、感知、化学反应, 你做了几个选择、换了几个平台,最后爆炸式增长了,实现了能级跃迁。 认知是关键,在正确的认知下聪明的勤奋,就能实现个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线性增长,甚至是爆发式的增长。 作为一个社会人,很难不避免去做一些与自己跃迁重点之外的事情, 要学会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进行外包,重点聚焦自己的核心技能进行跃迁。 3 如何做好选择 有人说,改革开放时期好,到处都是机会,可惜自己没有抓住。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好,随便一个互联网公司,就能攫取一桶金,可惜自己也没抓住。 那么现在相比十年前,我们的机会是多了,还是少了呢? 古典老师说, 今天这个世界,机会更多了,但概率更小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更少但更好”的事情,专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用最有把握的方式获胜。 巴菲特之所以成为投资高手,是因为他不会每个生意都看,而是只选择那个自己的优势和圈子,专注在自己的高价值区域,投资那些高价值、可迭代、有护城河的公司。 什么是高价值区?就是20%的投入,可以获得80%收入的头部事情。 什么是专注?就是将自己80%的精力,用在那些需要20%投入的事情上。 假如你在一家公司,你应该快速移动到这家公司的头部业务,成为头部人才。这样你就可以获得好的项目,好的项目会配置最优的资源,你会拥有更大的成功,然后正向循环。 假如你现在在找工作,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去自己能够进入的最好的头部,最好的城市、最热门的行业、最新潮的专业,与头部同行。 快速移动到头部,你会拥有好的资源、大量的机会,以及优渥的产出。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会有个疑问, 如何找到自己的头部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头部? 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 头部,意味着你在高价值区的第一阵营,在风口上的独角兽,名校里的优等生,热门电视剧的女一号。 头部模型告诉我们,先从价值出发,再从优势出发,从身边头部做起。 先从价值出发。 优势是会变的,想想你那些同学,或许他们今天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们选择对了赛道,积累了很多方法、经验,才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所以,先选择高价值区域,再进行能力迭代,成功的概率会大得多。 再从优势出发。 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如果你的优势不足以当第一,就搞差异化优势;如果无法上主战场,就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不行,就找一个细分领域。 比如学而思,现在的好未来,战略聚焦一对一辅导,如果在一个城市不能做到一对一的顶流,就拒绝向其他城市拓展,从而在血腥的市场拼出了一条血路。 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不要想的太远,从身边的小头部做起,再慢慢去移动,到更大的头部。 如果你在一个小团队,先做到团队的头部。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小老板,就先做到所在城市的行业头部。如果你是个内容生产商,就先做到所在行业内容生产的头部。 先占领一个距离你最近的山头,拥抱这个山头的视野、格局、资源,再去抢占下一个更大的山头,最后到达最高的山头。 比如好未来,拿下了一对一教辅山头之后,也做起来了各种小班大班的辅导,也是教辅品牌。 上天给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专注于高价值、差异化优势、身边的头部,用时间打磨一份手艺。 弱小优势迭代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4 如何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做个聪明的学习者 高手当然要不断精进,不断学习,但问题是如何学习?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都会觉得越学习越焦虑,因为知识就像汪洋大海,无边无际。

正因为注意力、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 聪明的学习者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

为什么学习? 解决某方面的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效率会很高。

如何学习?

找到知识的源头,距离源头越远的知识,就越可能是二手、三手、四手知识,甚至可能是勾兑好的鸡汤,只有站在源头,才有活水来。

那么一手知识如何获得呢?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名校的教科书。 中立的第三方行业调查报告。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在自己内容平台发表的文章。

如何淬炼知识晶体呢?

找到了知识,如何将一手知识淬炼成为自己的知识晶体,答案是使用联机学习法。

联机学习法,就是用答案交换答案。

先打磨自己的知识块,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块,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块,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分配人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的时间和资源。 就这三步,让你跑赢90%的人。

最后, 建立自己的IPO系统,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

I,input a quese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P,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output,通过咨询、授课、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5 如何破局 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存在于某个系统里。 我们不可能脱离系统而存在,陷入迷茫、疲惫、倦怠,是因为陷入了某个不断拉低你的系统,如果要破局,你必须先了解你所在的系统。 如果你能认识局、理解局、控制局,最后才有可能破了局。 高手之所以高明,其实不是他们比我们智商多高、情商多高、专注力多好、定力多稳定,而是 他们比我们见识广、眼界宽、思维深,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他们高就高在格局之大、眼界之大、系统之大。 《改变》这本书说,改变分为两种,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是系统内的改变。 第二序改版,是对系统的改变。 那么什么又是系统呢? 系统包含元素、元素与元素间的关系、系统的功能。 在系统里,元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元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要破局,替换系统的元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关键在于改变系统的功能,也就是说改变系统的关系。

在一个系统里,最重要元素就是时间和空间, 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

时间关系。看的更远,能看到事物的发展脉络,找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空间关系。看的更透,能够理解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层级。

那么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呢? 时间关系,建立正向循环系统,破坏负向循环系统,切断自我毁灭回路。 正循环:可以让我们获得长期增值的循环系统,比如,学习——成长——增值——学习。锻炼——精力充沛——锻炼。善意——回报——善意。 负循环:可以让我们短期内获得快感,但破坏长期增值的系统,比如,忙——乱——忙。物质匮乏——诱惑多——自控力消耗——物质匮乏。工作狂——家庭投入少——家庭没成就感——工作狂。求认同——找不到自己——求认同。 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正循环好,还要陷在负循环里,像一个仓鼠一样,不停的踩轮呢? 因为负循环关注短期收益,比如忙带来充实感,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很好。 正循环关注长期收益,刚开始都很累,还不怎么见成效。 如何停止负循环,构建更多的正循环呢? 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 而当一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是什么? 空间关系:目标、方法论、资源,目标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决定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决定输出。 如果在下一层找不到答案,就去上面一层寻找答案。 比如,努力,收益却不高,就要找方法论。方法论太多了,学不过来,就要重新设定目标。 在多层系统里,每一层都是其下一层的第二序改变。 组织中,最经典的就是企业愿景——战略——资源——管理——执行。 如果执行总是出问题,或许是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或许是资源配置方式出了问题,资源层面还无法解决,或许是战略出了问题。 总之,在第一序无法改变时,要寻求第二序的改变,向上追溯。 人生中,最经典的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多层系统,我们无法直接跳过下面一步登顶,两点之间最短的也不一定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 抓住趋势,做好选择,终身提问,理解系统,做一个纯粹理性的人,只做正确的事情,也许聪明,但不够有趣。 我们不仅要做个高手,还要做个有趣的高手。 6 如何做个有趣的高手 如何叫有趣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古典老师的建议是: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看自己,迟钝而有趣;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9律。

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又封闭了。 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得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自己的独特之处。

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7律。

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不追热点,等要点浮现。 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多元,定期做点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

放下焦虑,不要放下好奇心。

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9律。

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既往不咎,面向未来。 让人看透,足够简单,不要复杂,不要让人猜。 善待亲人,调整自己,形成与他们的正循环。 选择梦想一致的战友,成长速度一样的伙伴,支持你情感的朋友。 持续感谢有实力、帮助过你的人。 做足够大的梦,才会有足够多的人帮你。 快速成长,并让别人看到。

懂得陪伴,别评价,也别着急解决,陪伴就好。

广结善缘,能力范围内,能帮一点就帮一点,恰当接受别人的感谢。

7 写在最后 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第一个阶段见自己,你的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持续地走出舒适区,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见世界,带着这些对自己的理解上路,你会碰的头破血流,你开始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各种人生的可能。

第三个阶段,当高手久了,胜胜负负,你终于理解, 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的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才能从高手变成一代宗师。

共勉。

搜索建议:
热议

 猪血豆腐加工工艺概述

猪血豆腐大部分为手工作坊式加工,传统加工配方不统一,原料质量不统一,工艺品不规范,加工方法各异,致使产品味道差异大,易于腐败,卫生不合格,保质期短。针对以上情况...(展开)

热议

 [二手设备]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是如...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是以蓄电池为能源,驱动微型直流电机带动液泵进行工作的一种背负式喷雾机。它是在背负式手动喷雾机基础上改进的一种产品,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用性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