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李三素:论罗经说

李三素:论罗经说

李三素原文:

地理而不可解者,莫如《天玉经》。予独摈斥诸书,侈谈《天玉》,得毋近于隐怪乎?

《天玉》杨曾之心法,其词秘之而不宣,则杨曾之不得已也。帝王之兴,自有天命。是以金陵两凤交翅地,吴公曾为宋朝指,而不能为宋朝下;明熙祖始下之,宋以前帝王不知此义。

天文地理之禁甚严,杨公注《天玉经》不得不隐其词。迄宋而禁稍弛,朱蔡二公作天表解,即指明六十龙耑(竹下翁注:读音duan,意为“专”)以纳音为主。

纳音者,后天之河图也。有河图即有五方,有五方即有五音,有五音即有六律,有六律即有六十甲子。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河图之方位而为纳音之祖。河图见纳音原始,故曰“老五行”,其金中有木、木中有金,水中有火、火中有水,即所谓“识得五行颠倒颠,便是大罗仙”。其同类娶妻隔八相生,取诸阴阳消长,即所谓“乾遇巽兮观月屈,地逢雷处见天根”。

圣人测天之时、候地之气,胥(竹下翁注:读音xu,意为“全”)是为准。是以审龙乘气,则首重平分六十;而坐穴,则用七十二。

红囊经四十八局坐穴、穿山、透地图

竹下翁插话:

李公认为《天玉经》就是一本解读罗经的堪舆著作,但因杨公著书之时正是风水术蒙难年代,故“不得不隐其词”而成“天书”,使人轻易不得其解。

“金陵两凤交翅地,吴公曾为宋朝指”,吴公即宋·吴景鸾,江西德兴人,家传而得承五代·陈希夷风水学说,有《夹竹梅花》等风水之作;曾被北宋朝廷授职司天监正,但因奏折上称牛头山陵有“坤风侧射,厄当国母离宫;坎水直流,祸应至尊下殿”,得罪宋仁宗(在位1023——1064年)而被下狱;后看破红尘而装颠扮傻,为弘扬杨曾风水而遁入民间。按李公说法,应在金陵为大宋皇家点过“两凤交翅地”,只是其时之帝王不明有如此点地之法;而“明熙祖”(竹下翁注:未知是指“成祖”还是“熹宗”,或有其他?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称为“太祖”第二代皇帝朱允炆称为“惠帝”,第三代皇帝朱炽称为“成祖”,后来者都称“*宗”)“冷手执个热煎堆”而受益。

“识得五行颠倒颠,便是大罗仙”为杨公堪舆名句,据说来自《都天宝照经》,但现在网络或书籍所载并无此句,而是来自蒋大鸿著述中。若李公与蒋公同时代,则李公没有可能从蒋公论著中引用(有三元玄空与三合玄空之别),证明李公引用另有所出。

“乾遇巽兮观月屈,地逢雷处见天根”来自宋·邵康节诗句,引用网络文章说法。

“审龙乘气,则首重平分六十;而坐穴,则用七十二。”风水“葬乘生气”,运用“穿山、透地、坐穴”三种堪舆手段。而这三种堪舆手段缺一不可,“穿山”用于“审龙乘气”时勘察每节来龙之气是否专一,“透地”用于“审龙乘气”勘察来龙入首透穴之气是否纯正;而“坐穴”用于勘察龙穴之局是否醇美无疵。穿山盘、透地盘与坐穴盘三盘实际操作,涉及“三盘甲子”——穿山甲子、透地甲子和坐穴甲子;穿山甲子与坐穴甲子同用正针七十二分金六十甲子,而透地甲子则用正针平分六十甲子。三者相互关系是“三七审龙、二八坐穴”。

李三素原文:

《天玉》之“挨星”,即花甲也;

《天玉》之“玄空”,即四局也;

《天玉》之“本卦”,即震、兑、坎、离也;

《天玉》之“联珠”,即三盘同归一卦也;

《天玉》之“零神正神”,即三七二八也;

《天玉》之“双山双向”,即四十八局也;

《天玉》之“三卦二父母”,即从生趋旺、自旺朝生也;

《天玉》之“共路两神为夫妇”,即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趋辰、斗牛纳丁庚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也。

此今刻本始于大全,不识挨星为何物也。兴国有旧注,名“拆骨体”,亦在疑似之间。余反覆寻绎(竹下翁注:读音yi,意为“理出头绪”)不啻(竹下翁注:读音chi,意为“止”)二十年,始悟为“罗经解”。

凡《青囊》、《玉尺》、《弹子》书及前贤歌诀,无非发明《天玉》之旨;则《天玉》实为大宗,而诸书皆为余绪,余之所以废群言而独尊《天玉》也。

竹下翁插话:

“花甲”即六十花甲子。“挨星”者有地盘穿山虎七十二分金和透地龙六十分金,而用之则有穿山六十甲子挨星盘、透地六十甲子挨星盘和坐穴六十甲子挨星盘。

“四局”是甲木局、庚金局、壬水局和丙火局,也可称为“大玄空震卦局”、“大玄空兑卦局”、“大玄空坎卦局”和“大玄空离卦局”。如此,“四局”乃“玄空”之解。

“震、兑、坎、离”也可称为“亥卯未局、巳酉丑局、申子辰局、寅午戌局”,“本卦”是各局的核心——卯即是震、酉即是兑、子即是坎、午即是离。

“三盘同归一卦”,“三盘”指穿山甲子盘、透地甲子盘和坐穴甲子盘;“同归一卦”是指穿山、透地和坐穴所属甲子五行相同,即“本卦”不变。

“三七二八”是指穿山、透地与坐穴之间的线度关系,所谓“三七审龙、二八坐穴”,取其卦气相同而得“乘生气”又乘得不同阶段之气——坐穴为“既至之气”、透地为“将至之气”、穿山为“未至之气”。若气论阴阳,则将过之气为阴、未来之气为阳;若气论零正,则将过之气为零神,未来之气为正神。如此,李公以“三七二八”来解“零神正神”,与其他流派之解并不相同。

“四十八局”坐穴,地盘二十四山上每山左兼右兼两穴,所谓“一山两向”;在天盘二十四山上则分属左右两山,这就是“双山双向”了。

“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趋辰、斗牛纳丁庚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是丙龙配乙水、壬龙配辛水、庚龙配丁水和甲龙配癸水的阴阳互配关系,如此便是“共路两神为夫妇”。

《天玉经》就是“罗经解”,但李公为这一“秘诀”,“反覆寻绎不啻二十年”。敢问人生有几多“二十年”?不论堪舆之作《青囊序》、《玉尺经》、《金弹子》、《铁弹子》,还是堪舆先贤有关歌诀,只是对《天玉经》之旨的发明;故《天玉经》为“大宗”。诸书是“余绪”。这就是李公何以“废群言而独尊《天玉》”之因由所在。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竹下翁原以为李公三素出生年代会晚于张公九仪,现在看来上述判断错了。李公出生应早于张公,而《天机贯旨红囊经》成书应早于《地理四弹子》。

张公九仪名凤藻,出生于明崇祯七年(即1634年)浙江严陵富春山。而“崇祯庚午年间”(即1630年),“有朱家瑗者登文质祖坟,言福泽既暂,其后果验”,竹下翁在“李三素:得诀归来好看书(4)”的“故事”认为李公“骇以为神亟,往审视”其时有41岁了,比张公该是大一辈之人。张公所编著的《地理四弹子》刊于康熙十四年(即1675年),而李公“归取《天玉》、《青囊》、《行程记》、《红囊经》读之,如醉方醒,如梦初觉”在“崇祯庚午”(即1630年);故李公著《天机贯旨红囊经》自然早于张公《地理四弹子》,其时李公藏书中必有《金弹子》和《铁弹子》。蒋公大鸿约出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而竹下翁推测李公明万历三十四年(1607年)已经16岁,故李公对于蒋公来说是至少大哥辈者。但蒋公据说师无极子和吴天柱,又收有吕相烈、吕洪烈和骆士鹏等诸多门人,终使其名满大江南北而成为近代“三元玄空宗师”。是否受蒋公名著《平砂玉尺辨伪》影响有关,尽管李公在《天机贯旨红囊经》中有诸多“辨伪”而推崇《平砂玉尺经》,但上无明确师承、下无清晰传徒情况下,在三元玄空大潮的冲击下而使其无法成为三合玄空宗师。张公与其说是天星风水大家,但其《铅弹子地学正义》所阐述风水理论,后来者更愿意这样来称谓其风水流派——“正一风水”。无论如何,应该知道近代明末清初堪舆上有“一三九”三大家:

三元玄空大家——蒋公大鸿

三合玄空大家——李公三素

天星天一大家——张公九仪

红囊经四十八局坐穴全图示意

搜索建议:李三素:论罗经说  李三素:论罗经说词条  
热议

 【歌词】爱一个人真的好累 / 歌...

夜魅芳菲词:晏雨冰 叶美芳菲曲:晏雨冰演唱:晏雨冰风摇黑了夜冷冷地吹雨滴碎了心孤独落泪爱错过花开就等到枯萎情深缘浅无奈支离破碎夜色妩媚多想你作陪魅力在寂寞怀里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