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比亚迪高端芯片问世,王传福直言:不会卖给国外,外企吃了闭门羹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将自身的新电池发布于市场,首批电池也运用在比亚迪‘汉’的车身上,而刀片电池的发布,对于整体电池市场来说是一个冲击。

根据我国2022年上半年数据, 动力电池市场累计总装机量为206.44GWh,同比增长176.4%。

其中三元电池为82.91GWh,占比40.12%同比增长125%;磷酸铁锂电池为123.21GWh,占比59.68%同比增长226.8%。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出现,也使得国内动力市场有了新的动力。

但对于整体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电池已经不是问题,芯片才是致胜的法宝。

电池与芯片

芯片,从2019年华为事件开始,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而与华为研发的手机电脑芯片不同,比亚迪公司的芯片,并非是为了提供娱乐的数码芯片,而是汽车领域的智能芯片。

两种芯片的对比又有什么差距呢?电脑手机的芯片随着市场的需求日渐提高,现在已经达到5nm的厚度。

而从整体半导体工业角度出发,从研发工艺制程来看,28nm以上的芯片,就说明技术已经成熟了,而手机电脑使用的14nm以下的芯片属于先进工业。

虽然两类芯片在技术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并不是所有芯片都需要在厚度上多做文章,较之于手机芯片,汽车芯片更重要的是寿命,极端条件(主要在于温度)以及安全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汽车,无法直接使用手机芯片的主要原因,功能与实际需求的偏差,也使得对于国内而言,芯片市场仍然有着一定的空缺。

表面是芯片,实际还是经济

2022年7月16日,根据国内相关媒体报道,比亚迪将自主研发智能驾驶专用芯片,该项目已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展开相关工作,预计年底可以完成量产前的最后流片工作。

而比亚迪在今年年底流片成功后,对于汽车领域来说,或是一次冲击。根据汽车芯片市场的调查,汽车芯片市场的主导权,主要来自于 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些国家的生产。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也基本被欧美日厂 商占领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排名前五的芯片供应厂商分别为: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

前五名厂商,在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而另外的市场仍然有着一定的开发空间,简单来讲,以目前比亚迪汽车,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来说,2022年底的流片成功,对于市场而言,是一个讯号。

比亚迪是排在第六名,还是超越其他厂商成为市场的主导,目前来说尚不可知,但,比亚迪对于芯片市场的布局,却不只是对于利益追求的表现,布局在很久之前,便做了安排。

布局

早在2004年开始,比亚迪就已经开始布局半导体领域。

通过几年对于市场的考察,以及自身技术的提升,在2022年,芯片得以进行量产前的最后测试。

比亚迪研究出的汽车高端芯片,是目前汽车芯片中相对先进的一款芯片。在芯片成功作用于汽车后,对于用户的各项指令在响应过程上更加缩短。

而与其他芯片厂商不一样,比亚迪有着自己的生产模式。

比亚迪半导体的IDM模式不是全品类,在IGBT芯片上,具备IDM模式设计制造能力,而在车用MCU(微处理器)、CMOS摄像头、指纹传感器等方面,主要以Fabless模式运营;在模拟IC(电源管理)芯片上,比亚迪能做到Foundry模式,为其他企业代工生产。

而这也看出商人王传福,对于自身芯片产业布局的头脑之处,对于市场有明显激活动力的方面做主要投资。

而其他方面,可以分一杯羹。但是,在外企想要收买技术时,王传福却将自己的底线提高了起来,其中就有人们熟悉的苹果公司。

随着苹果在手机市场的地位逐步降低,苹果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车上有了一些想法,虽然目前来说,没有确实证据说明苹果公司正式启动造车计划。

但比亚迪的芯片在技术以及工艺上的先进程度而言,如果苹果想要造车,那么与比亚迪合作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比亚迪公司在面对苹果公司的求购时,王传福选择了拒绝,刨除价钱问题外,拒绝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发展。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数量激增,在日益紧张的国际关系面前,如果遭遇经济战,那么芯片,也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主要生存条件。

比亚迪芯片的问世,对于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也说明在部分产业上,我国已有独立行走的能力,对于整体市场或许是一剂有效的强心针。

搜索建议:
热议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49

《素问.痹论》(一、痹症病因,命名及分类) 看教材第194页,第六节,《素问.痹论》。 这一篇是论痹症的病因、证候、分类及治疗原则,是比较系统全面论证痹证的文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