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广汽吐槽华为:跟它合作赚不了钱...

以前我们买车,别的都可以忍,但三大件不能坑,这也是日系车在国内口碑极佳的原因。

来到现在,自主品牌三大件已经有了飞跃性的提升,正常驾驶轻易不会坏。

所以,越来越多人选车,更讲究的是 外观要好看,内饰够豪华,车机得丝滑流畅。

说到车机,我想这是很多厂商老大难问题,就拿自主大佬吉利来说,车机一直是车主诟病的存在。

卡顿是小事,最骚的是驾驶过程中还会突然的死机、黑屏,老司机都能被它吓出一身汗。

可能意识到群众对车机流畅性的巨大需求吧,吉利给我们整了波大的,直接收购魅族,给自家车换上车机版 Flyme ,怎么都比现在的车机来得强吧?

可能觉得魅族车机还不够稳,吉利甚至还用上了 华为鸿蒙 HarmonyOS 座舱, 把号称业界最强的华为车机给整上了,估计这波吉利真要打翻身仗了!

当初华为宣布造车,其实很多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时至今日,这个顾虑已经被打破了,越来越多厂商选择和华为合作。

最成功的当属吃螃蟹的 小康赛力斯 ,靠着跟华为合作的概念,股价一路从 7.58 元涨到最高的 90.5 元,直接赚麻了。

而旗下的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从月均几百,暴涨到近 8000 ,属实咸鱼翻身了。

看到赛力斯的成功,很多厂商也加快了跟华为合作的进度,由 长安、华为、宁德时代 联合打造的 阿维塔 11 (34.99 万起售)在本月 8 号上市。

未来跟 广汽、奇瑞、江淮 等车企合作的新车,也会陆续到来,说一句华为是二三线车企的救命稻草也不过分!

既然大家都在抱华为的大腿,那么问题来了,华为这块蛋糕真有那么好分吗?

这个问题,我想广汽埃安的老总替我们回答了。

在第十九届中国汽车营销峰会上,主持人提到,在上月的 2022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动力电池成本已经达到车子成本的 40%-60%, 车企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来到了这个月的营销峰会,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同样被问到这个问题。

肖总在说完广汽未来的部署之后,还吐槽了一句:车企不仅要给电池打工,华为是一个比较大的供应商,它的产品也更好,但是价格是不受控制的。

如果广汽埃安想跟华为合作, 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人人都想分华为的一杯羹,但现实很骨感,华为也不是做慈善的,车企得到了华为现成的技术支持,那结果就是利润低,没有议价能力,说难听点,那就是 给华为打工。

电池给宁德时代打工,三电、车机给华为打工,最核心的部分都是用别人的技术,那么一家汽车到底该怎么赚钱呢?

虽然一线车企今年也不好过,但资本总是有的,加大优惠力度,车子照样好卖。

所以,压力来到了二三线车企这边,拼技术研发,不可能是一线车企的对手。

拼性价比价格,现在原材料价格这么高,想要薄利多销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的形势,对于尾部的车企来说,实在太难了。

真如余总对手机市场的预测,未来车企也像手机一样,大部分品牌都会消亡,只留下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不过正因为形势如此的艰难,机会也比往常来得更多。

就老狐看来,小康赛力斯吃鸡是有它的道理的,人小康一早就下定决定要 紧抱华为的大腿,宝马来谈合资都不干。

一心一意捆绑华为,做华为最忠实拥护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专注研发自己的增程平台,其它三电系统都交给华为。

在活下去的前提下,慢慢提升自己的技术占比,以及议价能力。

这种路线完全没毛病,所以,那些还在温水煮青蛙的车企们,不妨放手一搏,坚定选择自己的阵营吧,现在还从 0 到 1 开发自己的技术 ,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当然所有人都选择跟华为合作,同样是在送死,与其这样,不如完结在自己手上。

这种情况下,新势力的路线也是很好的选择,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品牌,它们的产品线都相当精简,主力销售的车型一般在 1-3 款,同样过得很滋润。

那么传统车企完全可以复刻这种操作,把所有技术都 all in 到自己的电动新车型上,推出一款用户需要的车,而不是厂商自嗨的“技术结晶”。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在近期的股东大会上说过: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只有在快的过程中才能超车。

比别人更快完成转型,比别人更快坚定自己的路线,这才是当前新能源市场的正确玩法。

一直犹豫不决想吃老本,那么在 1- 2 个版本的迭代之后,这些车企将会完全掉队,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在好几家老牌合资车企上了,我们自主品牌没必要再踩这个坑的。

说实话,谁不想像华为那样砸几千个亿去做研发,但现实往往就是我们没有技术、也没有钱,但日子还是要活的,先活下来,再求活得好一点,似乎才是大多数自主品牌的主旋律...

参考资料:

IT之家:广汽埃安总经理:跟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微博@新浪财经

吉利官网

编辑: 猪肉丸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