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让春天“住进”心中

让春天“住进”心中

忙而不“盲”,忙而不乱,忙而不累。只有让春天来“住进”心中,才会春风十里。教育人,要做一个能“闲”得下来的人,能清醒地回望,学会总结各阶段,优化各环节,要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点课程论和课堂论,回到一个“系统”上来,构建自己完整的“操作体系”。教育应是做的哲学,秉持知行合一,坚守情怀,真诚而有温度地前行,共赴一场美好的未来之约。

法国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因此,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信力的过程,让学生在教育情景中找到自己;教育就是唤醒自带的精神密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对待“后进生”,摈弃“暴力化”倾向,要有一颗温柔、温暖和温馨的心;对待学习任务,不可过度教育,切勿拔苗助长,要适当做点减法,还孩子一个轻盈、完整和幸福的童年;对学生不要贴标签,武断地划分为三六九等,要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潜质、特长和拥有幸福的能力,学会静待花开,温柔以待;营造教育生态,构建文化校园,善待标语口号,不要一味的“玩着命学习”之类的口号标识,要有大气度、大格局与大境界。教育不能折腾,不能功利化,无论何时也不能走到本心的对面,初心的反面。

潜心教学,尽心育人。不忘“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审视“四个引路人”的要求,每天向最好的自己迈进,让常态优质化,让思维卓越化,让过程科学化。时刻提醒自己:新时代对教育有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客观呼唤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专业队伍。

回到教育的本真。教育是育分,还是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者要明确答复的立场问题。没有理念的明晰化,就没有思维的合理;没有思想的突破,就没有行动的跨越。教育要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常识即规律,本分即“真我”,初心即使命,梦想即创新。在真教育中,我们的价值感、获得感才会真正地不求自至,怀一份美好前行,共赴一场让生命增值的修行,走得温暖而坚定,步履诗意而从容。

搜索建议:让春天“住进”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