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蔡长福前辈常用方剂

2014-11-2809:17:28

蔡长福前辈常用方剂+蔡长福论湿热、热结旁流与杂病关系+蔡老师对几种癌症的治疗思路

蔡长福前辈常用方剂

1、内补当归汤:

当归30桂枝40白芍80炙甘草40附子20干姜40熟地50

2、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合小承气汤方:

柴胡60黄芩30白芍50枳实30大黄20厚朴40栀子15茵陈30

3、大剂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160炮姜80

4、麻附细合逍遥散

麻黄15附子15细辛15柴胡15白芍15当归15生白术15茯苓15

5、桂枝汤合白虎汤小承气汤小柴胡汤

桂枝三十,葛根六十,白芍三十,炙甘草二十,石膏六十,知母二十,厚朴六十,枳实二十,槟榔二十,大黄三十后下,柴胡四十,黄芩二十

6、葛根汤合大柴胡汤、白虎汤、茵陈蒿汤:

葛根20麻黄10桂枝10甘草10柴胡20黄芩10半夏10枳实10大黄10石膏30知母10茵陈20栀子10

7、小柴胡加白虎汤加黄连泻心汤四物汤加干姜

柴胡20黄芩10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10石膏20知母10黄连5大黄9当归10白芍10干姜15,生姜大枣另加

8、阳旦汤加理中汤加白虎汤加小柴胡

桂枝20白芍30炙甘草60干姜30葛根40麻黄10石膏40知母20柴胡40黄芩20生姜50大枣15枚每剂药服用两天,一共5剂

扶太阳,扶太阴,泻阳明,泻少阳,热泻阳扶,病自愈。

9、阴旦汤麻杏石甘汤加瓜蒌黄连

桂枝30炙甘草20黄芩30麻黄10杏仁15石膏30干姜30葛根40黄连20半20栝楼20生姜50大枣15每剂药服用两天,一共3剂

10、大承气汤

大黄100克、芒硝50克、厚朴100克、枳实50克

11、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柴胡40桂枝25干姜30炙甘草20牡蛎30黄芩20天花粉20

苍术20独活20五付,十天

12、续命汤加减法

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麻杏石甘汤+麻附细汤+四物汤+玉屏风散

麻黄15克(分袋装,先煮15分钟,去沫)

桂枝15克,杏仁15克,甘草15克,芍药15克,干姜15克,大枣6枚(破开),石膏20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党参20克,川芎15克,当归20克,细辛10克,附子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荆沥10克。

共19味。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13、小续命汤六经加减法:

(1)本方倍麻黄、杏仁、防风,名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2)本方倍桂枝、芍药、杏仁,名桂枝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有汗恶风。

(3)本方去附子,加石膏、知母,名白虎续命汤,治阳明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

(4)本方加葛根,倍桂枝、黄芩,名葛根续命汤,治阳明中风,身热有汗,不恶风。

(5)本方倍附子,加干姜、甘草,名附子续命汤,治太阴中风,无汗身凉。

(6)本方倍桂、附、甘草,名桂附续命汤,治少阴中风,有汗无热。

(7)本方加羌活、连翘,名羌活连翘续命汤,治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急,或麻木不仁。

(8)本方去防风、防己、附子、白芍,加当归、石膏,即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

(9)录验方去人参,加干姜、黄芩、荆沥,即千金大续命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

煎服法:每服三钱,加姜、枣煎。方剂分量参考《备急千金要方》

麻黄桂心甘草(各100克)生姜(250克)人参川芎白术(前方用杏仁)附子防己芍药黄芩(各50克)防风(75克)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14、左顺汤(蔡老自拟方)

葛桂甘粉党知石,枳厚槟郎大黄下

适应症:胃窦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膜炎、急慢性腹膜炎、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

葛根60桂枝30炙甘草20天花粉30

党参30知母30石膏60

厚朴60枳实30槟郎20大黄30(后下)

肺寒加干姜30,少阳证加柴胡40黄芩30

右关沉迟弱加干姜、白芍

尺脉迟加附子、当归

六脉洪大重用石膏知母

左脉弦大加柴胡

左脉滑数,重按有力,加柴胡、黄芩、白芍

小便黄加五苓散

设计思路:解表通里同时进行,大便不通常常胸闷,故用桂枝去芍药汤加葛根解表;白虎承气汤泻热通便;天花粉生津液、党参补脾;解表不伤营卫,泻下不伤津液,可用于久服泻药大便不通者、或是三阳热病的治疗;

如果桂枝汤解表不行,就要用麻附细解表,六君子理中的思路;

15、温中解表疏胆化湿(桂枝汤+附子理中汤+小柴胡+茵陈蒿+五苓散)

桂枝30,白芍30,炙甘草20,干姜20,党参15,白术15,茯苓15,附子20,柴胡30,黄芩20,天花粉20,茵陈30,栀子12,泽泻15。

16、胃疸汤加减

(减猪苓,加车前桂枝干姜附子炙草):

茵陈30,苍术12,陈皮12,白术12,茯苓12,黄连10,栀子10,防己12,泽泻12,车前草20,葛根30,秦艽12,桂枝30,干姜30,附子20,炙甘草20。共6剂。

胃疸汤原方:茵陈苍术陈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黄连?栀子防己葛根?秦艽

蔡长福论湿热、热结旁流与杂病关系

蔡长福前辈重新解释了热结旁流的理论,认为胃肠湿热积聚,会向里、外、上、下运移,表现为一种移动的、弥漫的状态,并因此引发多种杂病。热结旁流一语原本是前人用来解释伤寒论中少阴病下利清水,但此语论述不够透彻明白,蔡长福前辈将其内涵推而广之。

湿热,为胃肠伏湿所蕴之热,如同南方农村常见的,湿的稻草堆在一起,会绵绵不断地产热(身热不扬),此热存于胃肠空间中,不会无端消失,在肠中耗损脾阴津液,在胃中助胃火上行,逆蒸胆汁,故口苦口臭,舌苔厚腻或见发黄;湿热上蒸,首先犯肺,故手掌心热;湿热上逆,胆胃不降,心包组织液流动不畅,聚为痰湿,故治心脏病必先清肠;湿热内传肝、胆、胰腺,则有黄疸,明黄暗黄小便黄,茵陈胃苓减草朴,连栀防己葛秦方;湿热下结肾与膀胱,小便涩少短赤,咳嗽遗尿;湿热循经外驻皮肤,痤疮、皮癣等病;湿热沿足阳明足太阴下注趾缝,则脚气病;湿热积于大肠,大便粘腻不净,慢性肠炎。胃肠湿热熏蒸导致肝胆热邪,循经络神经等通道外发于皮肤,则为带状疱疹,医宗金鉴以除湿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治之。

现将蔡长福前辈讲座中相关论述辑录于下:

1、胃肠热上传心包: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胸痹心痛短气病里张仲景用瓜蒌薤白枳实汤,他为什么用枳实来降气?为什么治疗肾病的时候会用承气汤来通腑泄热降气?为什么治疗肾病,心病有些思路是重合的呢?蔡师傅就发现,心衰的病人,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你给他用柴胡桂枝汤表里两解以后,再用小承气汤把这个气往下一顺,心功能很快就能恢复。心也属于少阴,少阴篇里的肾也属于少阴,少阴属于小阴,小阴最怕热邪,热邪积聚于上焦就会产生胸痹痛短气,当热邪积聚于少阴肾就会产生现在的尿毒症,肾炎等之类的疾病;(温兴韬经验:厚朴七物汤治疗心脏病,通便清肠治疗心脏病)

2、胃肠热内传肝胆:

蔡老师认为《金匮》里“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这个谷疸就是胰腺,这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胰腺的位置在十二指肠小弯处,开口于十二指肠,胆管又从开口处经过,所以胰腺的热病会导致肝胆气机的不降,肝胆热病的根源我们就找到了。肝胆气要往下降,但胰腺已经水肿,炎症了,胆气怎么往下降?胆汁的排泄也不正常,这是一种长期携带的状态。未必在检查的时候能明显的发现胰腺有炎症水肿,但师傅就通过对《金匮要略》的深入思考发现这个问题,以解剖位置来说,胆管开口离胰腺最近,他把守胆管往下,往十二指肠输入的一个关口,肝胆疾病,胰腺疾病,十二指肠的疾病,都可以找到他的来源。前一段时间师傅治疗一个肝萎缩的病人,现在已经完全治愈。另外像肝硬化,胰腺结石,胆结石,各种肝炎,肝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等的一些疾病,在人体中焦的这个位置,我们就都找到了明确的思路以及治疗办法。我认为这一点对提高我们整个中医学的认识是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个方在蔡老师的书里面有,非常重要!你们一定要记下了,临床上常用常新,尤其是四十五岁以后的热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

谷疸汤(胃疸汤)

谷疸热实宜乎下,不实宜用胃疸汤;

茵陈胃苓减草朴,连栀防己葛秦方。

医宗金鉴载:除湿胃苓汤: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9克肉桂甘草(生)各3克,(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栀子+滑石)

注:胃疸汤,即茵陈、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车前草、黄连、栀子、防己、陈皮、苍术、葛根、秦艽也。治疗肝胆疾病有几个加减,当肝胆热病特别明显时合大柴胡汤加减,肝胆湿热的合茵陈蒿汤加减,当胃肠实热严重时合白虎承气汤加减(阳明腑实用承气,阳明经热用白虎),当病人携带表证时合葛根汤、各半汤加减。这样三阳经就全部顾及全面了,所以蔡师傅的网撒的很大,但是收的又紧,他的每一味用药都有明确的打击目标,你看他用方有时二十几味,但他的用方思路是非常清晰的。秦艽泻肝胆火,与龙胆相似。

面诊:谷病则下眼泡肿,发黑,有黑点瘀斑。

3、胃肠湿热外传腰椎:

对腰椎病,蔡师傅有一套完整的诊疗思路,效果是非常好的,他的思路也非常独特,他是从湿热来论治腰痛的,这个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年前时总感觉坐的时间长了就会腰酸,若要一般的中医来看,腰痛,腰酸,以及腰上的一些不适,多是因为肾虚,寒湿等造成的,然后杜仲,巴戟天等这些治疗腰痛的腰就一堆一堆的给你开上了。蔡师傅三十年之前也曾经这样开过方,但在临床上发现效果不好,后来某一天他把这个思路进行了转化,用清湿热的思路来治疗腰痛,腰酸以及各种腰椎的疾病,腰上韧带的疾病,肌肉的疾病,发现疗效大大提高。这也算我师傅一个非常独特的思路。常用的方有茵陈五苓散,若不是恩师指点,大概我们想一辈子也想不出来茵陈五苓散能治疗腰痛。

年前时我觉着腰酸,当时王佳钰给我开了一个大柴胡汤加茵陈五苓散加白虎承气汤,我本人又长的胖一点,想着胖一点喝药量应该大一点,然后我就把这两天的药一上午就喝完了,没想到我这个腰酸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过,就一剂药,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腰酸的情况再没有发生过,现在坐几个小时也没有关系。(掌声)

像这样的方子,大柴胡汤,茵陈五苓散,白虎承气汤,治疗腰痛,如果不是遇见恩师,可能你下辈子当医生都想不到,真是这样。这就是一个医学天才,一个医学导师能够给予我们的一种高屋建瓴,超越我们一般思维水平的东西。这两年我见到师父治疗腰椎病,有效率极高,很多患者都是自己好了以后再带患者过来,过年时那几个河南的患者,一个就带三个过来看病,现实就是这样,在师傅那里坐着聊天,玩是时候,偶尔能见到有人进来给师傅打招呼,问问是谁?这是七八年前的老病人了。什么病?腰椎病,当年就是我治好的。

为什么?五脏皆系于脊柱,五脏精气来自督脉,反过来,五脏之湿热能逆传腰椎;

4、胃肠湿热下传膀胱:小便涩黄短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滑数宿食大承气,三阳合病服膨膨,

口燥身重而谵语,欲眠合目汗蒸蒸。

遗尿面垢参白虎,浮大汗下禁当应。

二阳并病汗不彻,面赤怫郁大青龙,

表罢炒热手足汗,便难谗语大承攻。

5、阳明热上传头面:头皮屑、干燥鼻塞不通型鼻炎(黄鼻涕)、下牙痛、痤疮等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阳明受邪最易化热。胃热循阳明经上蒸熏灼,故见面垢口秽,牙龈(下)肿痛。邪热伤胃,气机不畅,煎灼津液,故消谷善饥,渴喜冷饮,胃脘疼痛灼热

6、皮肤病:有诸内必形之于外,牛皮癣,湿热外驻皮下所致。

治则:葛根汤解表寒,麻杏石甘清肺热,白虎汤清阳明热,小承气汤清肠积食,茵陈蒿汤除肝胆湿热,小柴胡和解少阳,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

下面这个方,是师傅治疗皮肤病的一个基本方:

野葛根桂枝白芍麻黄白术杏仁炙甘草升麻丹皮赤芍茯苓桃仁柴胡叶黄芩栀子厚朴枳实槟榔大黄生石膏知母薏苡仁连翘

你们可以看看里面有多少合方呀?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麻黄汤,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小承气汤,茵陈蒿汤,麻杏苡甘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中焦虚寒加干姜,党参。下肢皮肤病,加上木瓜,苍术,黄柏,牛膝,注意脚气也是这个治疗方法。小便不利或者水肿或者分泌物非常多的加上五苓散,茵陈蒿汤,麻黄连翘赤豆汤。

就这一个方,你们回去就可以支撑起一个单独的皮肤病科专家门诊。像我回到家以后,有一位牛皮癣的患者,西医叫银屑病,三五年不愈,全身都结成疙瘩,皮肤隆起,就用这个方加减,一个月就消失了百分之七十。并且过年的时候他又给我带来两个银屑病患者,一个长在头顶,一个长全身,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实际上这个方子涉及到表,筋膜,皮里毛外之间的东西,还有脾胃,肝胆,所有皮肤病发生的几成原因,蔡师傅都做了层层设防,每一层都进行了守卫,每一层都有明确的目标。麻杏苡甘汤可以除皮中之水,麻杏石甘汤可以除皮中之热,另外还有淤血的原因,湿热的原因,肠胃湿热也好,肝胆湿热也好,上焦湿热也好,下焦湿热也好,这一个方子全都顾及到了,你们回去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虽然看起来有很多药,但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都是几个原方进行的加减,没有拆方,你们可以仔细琢磨琢磨,我想就这一个方,你们回去治疗皮肤病,完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效率。(掌声)

蔡师傅锦囊里有几个皮肤病的案例,你们可以作为参考。蔡师傅一般开的都是两天或者三天的药,你们除以二或者三就可以了。(白癜风如何加减?)湿疹,白癜风之类的患者可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若表上营卫不达白术苍术的用量加大,这是师傅告诉我的一个加减法,你们可以临证发挥,因为我们临床上遇到的病人不都是一样的

蔡长福前辈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治疗思路

问:请蔡老师讲一下多囊卵巢,不来月经,吃热药多了有时就出现崩漏。

答:那是虚证,用小建中汤。出现崩漏可以用小建中汤加生地黄,就不会崩漏了。这种情况她月经发黑,发暗,有血块,下焦有热,也可用三物黄芩汤加生熟二地,可能吃了就好了。如果肌瘤的话,就用桂枝茯苓丸,如果囊肿的话以温下焦为主,有三个思路,你不能三个思路去走,它里面分泌物多,里面有水泡子、小疙瘩。肌瘤囊肿两个不一样,肌瘤是血、脏物合在一起了,囊肿呢里面就是分泌物带寒、带水,粘液、脏东西聚在一起了,你要温化子宫,用胶艾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一温,桂枝茯苓丸合在一起,慢慢就化掉了。要是实证,就用桂枝茯苓丸,如果中焦虚,那就小建中汤加上桂枝茯苓丸吃吃就好了,我治这样的病治的很多。

见到这种情况你不能瞎搞,不能瞎泻,子宫病百分之九十都是虚证造成的,若化热,就用三物黄芩汤它有生地有苦参有黄芩,就在这三个思路上去找,这医案暂时我还没拿出来。一定要记住十个女人九个虚,实证也是虚证造成的,实证是垃圾,它也是体质虚造成的

蔡老师对几种癌症的治疗思路

一、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

问:请蔡老师讲一下多囊卵巢,不来月经,吃热药多了有时就出现崩漏。

答:那是虚证,用小建中汤。出现崩漏可以用小建中汤加生地黄,就不会崩漏了。这种情况她月经发黑,发暗,有血块,下焦有热,也可用三物黄芩汤加生熟二地,可能吃了就好了。如果肌瘤的话,就用桂枝茯苓丸,如果囊肿的话以温下焦为主,有三个思路,你不能三个思路去走,它里面分泌物多,里面有水泡子、小疙瘩。肌瘤囊肿两个不一样,肌瘤是血、脏物合在一起了,囊肿呢里面就是分泌物带寒、带水,粘液、脏东西聚在一起了,你要温化子宫,用胶艾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一温,桂枝茯苓丸合在一起,慢慢就化掉了。要是实证,就用桂枝茯苓丸,如果中焦虚,那就小建中汤加上桂枝茯苓丸吃吃就好了,我治这样的病治的很多。

见到这种情况你不能瞎搞,不能瞎泻,子宫病百分之九十都是虚证造成的,若化热,就用三物黄芩汤它有生地有苦参有黄芩,就在这三个思路上去找,这医案暂时我还没拿出来。一定要记住十个女人九个虚,实证也是虚证造成的,实证是垃圾,它也是体质虚造成的。

二、乳腺病

问:以乳腺增生为例,在形成结块之前或结块之后是如何按阳明经或太阴经治疗?

答:开始,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是按表证来治。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逍遥散。你们记住这三个方子,因为姑娘们都年轻,二十几岁、三十岁左右,脏腑没有化热,每一次来月经所以体质虚弱,为什么加逍遥散呢?因为逍遥散是个补方,这种病都是带有表证。我这一辈子治小叶增生及其他乳腺疾病几乎没失过手,大部分开始都是有表证,用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你看看不出汗、脸发红、乳房胀、热哄哄的、急躁、难过、乳房胀的不能碰,必然是葛根汤加逍遥散。如果长期身上怕冷、乳房疼、乳房胀、那就可以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如果摸摸乳房里有核(hu)子、有疙瘩那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三个方子要是用好了,乳腺增生一般的都能拿的掉。

如果到后期,大块不解化为内热,今天的课还没讲到,明天我要将乳腺病这个大症状讲给大家听,今天是先提示了一下,就知道乳腺病开始是表证,一个是阳明经证、太阴虚证、两感之病、中焦虚证,最后形成了胃窦炎、结肠炎,气化不动,三阳的热气向上来,上而不下,始终胀而不泻,最后乳房开始坏了。大家看到《医宗金鉴》,过去这个病不叫乳腺癌,那叫乳岩,三个石头搁上个山,后人把这个字给改了,三个口子加一个山子,这个字改的有点问题,所以现在的西医讲病从口入,不是这样的。乳腺癌晚期那里边坏了,化热了,他必然有胃窦炎、结肠炎,热气膨胀不下,阳阳不能转化,血在乳房里就开始坏死了,我最近治了一个病案,是南京的,她的妹妹也是中医博士生,那乳房淌的那水都是臭的,特别难闻,这个病叫我几服药治好了,这个病案如果想听的话明天拿给大家。

大家好,今天我讲一下乳腺病的由来,乳腺病是怎么造成的。我们今天从太阴篇开始讲起,(把太阴篇的歌子放上来)人为什么要生病?人后天之本就是它(太阴),生死也是它,你体质好坏也是它,你有没有能力也是它,你工作的好坏也是它。

我们每一个医生,先不讲给别人看病,最起码你把你自己要了解,你不懂脏腑就不是个纯正的医生,你不懂经络,学一辈子你也走不上大道。我们学中医首先了解脏腑,首先了解自身。我们医生自古来都是这样讲:医生是患者的父母。可是当初我遇到一个病人连卷带骂,直接手指着脸骂我,那是我说错了一句话,其实也不算说错:我们医生心都是好的,都是善良的,前人讲“医生是患者的父母”。他说:你讲的屁话!我问:你为什么这样说?他说:我换了几十个医生,我房子都卖了,我的病还瞧不好,我看你们这个称呼要改一改了。我说:怎么改法呢?他说:讲不好讲。我说:你讲就是了。他说:应该说“患者是你们医生的父母”。我的妈呀,这句话讲的我脸一红,我半天没有回答他。我说:你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为什么这样说?你们医生吃的穿的,住的洋楼,奔驰宝马,不都是患者给你们的吗?有几个看好病的?我换了几十个医生,房子也卖了到现在也没看好病。你们还是我们患者的父母吗?你们吃的、穿的、小洋楼、奔驰、宝马、老婆孩子旅游玩都是患者的钱呐!

我让这个病人讲的半天没有言语回答他。哎!想想就是这样,有的人到处求医无门,听这个医院搞,找这个专家看,找这个博士,找那个权威,上下都找,民间的医生也找,找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一个好医生没有找到,最后倾家荡产死路一条。很多病人结果都是这样的,其实病人让治,不是不让我们治,有的求医十年二十年没遇到一个好医生,终于这个病人死了。如果是暴病死了还有情可原,马上得病就死了,那就不怪我们医生了,换一个医生还这样,换一家医院还这样,跑到北京权威医院、上海权威医院,终于这个病人钱花光了人死了,现在是普遍现象,不仅仅是哪一个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不能说我们同道的不下功夫,你们下的功夫也很大,你们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晚上有时间还要背方剂、背条文,下功夫可大了,但是在临床上见了病就昏了,治不好,为什么?因为你的方向路线是错误的。怎么这样说呢?其实治病是非常简单的,并不复杂,是你自己搞复杂了。人就是两个病:表里、寒热。不是表就是里,不是寒就是热。《伤寒论》张仲景写的什么?就是衣食保暖。《伤寒论》深,深不可测;浅,浅就在皮毛。我今天谈皮毛两个字,何谓皮毛?就是着凉感冒,就这么简单。人身上外边三层、里边三层,第一层太阳,二一层阳明,三一层少阳。三阳过后就到了太阴,三阴太阴是第一阴,少阴第二阴,厥阴第三阴,合在一起就是三阴三阳。人身上就这么多部件,三阴三阳与外感都有关。太阳病第一证桂枝汤、麻黄汤不就是治着凉的吗?二一证葛根汤、白虎汤;三证小柴胡、大柴胡。我们把三个问题搞清楚了,你就能见病知源,你不会治错病的。

太阳病第一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然、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怕冷。奥——这些症状你若记住了,病人来了你一问:你怕不怕冷?——我就是怕冷,我一见到风身上皮都麻。这就是太阳风出现了,什么方子?——桂枝汤。有的人身上怕寒,见到寒气就想在炉子跟前糗一糗,这叫太阳伤寒。张仲景《伤寒论》就是顺着这两条路往下写的,写了三百九十八条。二经阳明——胃感冒,这个阳明很多人对这个名称搞不懂,有的人讲:我胃怎么能感冒?当然能。《伤寒论》六经辩证张仲景的方剂都是表里兼证,他都是一阳一阴、一表一里,阳明主外,太阴主里,脾胃相连、肝胆相照,肾与膀胱为表里,人人记住这三句话。那阳明感冒第一证是什么呢?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你看你把这四句口诀记住了,胃感冒不就知道了吗?何必去用那个体温表在那里甩来甩去有什么用?有的发烧你知道,但是这种病就不发烧,就是难过。葛根浮长,右手脉一搭,脉是长的有力,这一句话“理、法、方、药”都有了——葛根代表葛根汤,浮长代表阳明脉是浮而长的,表就是表证,表证一摸就知道了,何谓表证?有的人搞不清楚了:什么叫表什么叫里?人感冒了手一沾皮就摸到脉,沾皮即得这就是外感病,一搭手就知道了,表证有歌子: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是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你看这个浮脉几句口诀一背马上就知道了。还有,三个浮还不一样:寸浮头疼弦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脾虚肝气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浮,通常三脉都浮,那是三阳感冒脉浮,阳明的本脉他有第一关脉浮、二关脉浮、三关脉浮,前人也写出来了,叫:寸浮头疼弦生风,一号脉,第一关脉浮,就知道这个人头疼,头晕乎乎的,这是受风了,这是独有寸脉浮,或有风痰聚在胸,这个人头疼,胸中有痰,一咳嗽就大口痰往外吐。关上脾虚肝气旺,关脉浮,脾肯定虚、肝气旺。这种脉浮时方派叫知肝传脾,时方派是这样讲的,《伤寒论》不是这样讲的,关脉浮就是胃感冒了,阳明经感冒,肝气太旺,脾太虚了,出现这种脉。尺中溲便不流通,这个人尺脉一浮他肯定小便不好,尿尿尿不净,尿半天,甚至尿不下来,脉一搭就知道,浮脉就是表证,你们记住这几句歌子,手一搭脉,脉在上面就知道感冒了,不论发烧不发烧按感冒处理,不会错的。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缘缘面赤就是脸上欲红不红的,这种人多,他也不发烧,平常也不耽误吃也不耽误喝,难道就没有病了吗?额头这个地方闷闷的,不舒服,不是太红,额头疼——这个地方难过。发热恶寒而无汗,有时发烧有时不发烧,怕冷不淌汗。目痛鼻干卧不宁,感冒时间长了眼眶胀眼眶疼,见风流泪,有的好长时间治不好,早上起来不能见太阳,太阳一照害怕,怕电灯,这是胃感冒时间长了阳明经化热他就不能见太阳,太阳是紫外线,本身阳明经主热,紫外线一照眼就发胀发疼,你就知道这个病人就是胃感冒了。你看多么简单!我们治病连头都抓不住,你怎么诊断、怎么开方子?目痛鼻干卧不宁,何谓卧不宁?就是上床翻来覆去入睡难,睡不着,好容易睡着了,外面老猫跳一下马上又醒了,为什么?阳明是敏感之腑,经热烧时间长了,他就怕惊、怕响声、怕动,一惊就睡不着了,这是阳明经气化热造成的。我今天主要谈一谈太阴阳明的关系。

乳腺为什么要生病?乳腺病不是光女人得,男人也有。我治过几个男孩子的乳腺病,肿的这么大,那西医怎么讲?——也叫乳腺增生。有人讲:我们男人怎么能有乳腺增生呢?那西医就这样讲的。中医讲就是太阴脾虚、脾热,阳明经受寒化热时间长了,造成的胃气不下,脾气升而不降,热气归到乳房。

(大家看看,把太阴、阳明经图谱翻出来,看六经的图像)今天我把太阴、阳明这两经讲过了,你们临床就不糊涂了,病人来了怎么诊断就知道了。大家看六经图谱:太阴经从周荣往下胸乡、天溪、食窦、腹哀、大横、腹结、府舍、冲门······同道的,我们生死就在这十穴,太阴21穴,升降全靠这十穴。乳中在这,太阴经气就在乳中的外侧两寸。我们看一看,你吃的东西到了胃里,在那里消化,消化之后营养往哪走?该送的往上送,送到周荣,送到胸乡、天溪,食窦西医是不是叫胃窦炎?大包、腹哀这个地方有病,太阴就坏了,坏到什么样?化寒有寒的症状,化热有热的症状,我今天讲太阴化寒证。

太阴寒化证:太阴阴邪沉迟脉,吐食腹满有时疼,手足自温利不渴,理中汤主悸加苓,腹满去术加附子,吐多去术加姜生,虽吐下多还用术,渴欲得水倍术宁,欲作奔豚术易桂,干姜寒倍参腹痛。第一句,太阴阴邪沉迟脉,大家记住太阴寒化本性脉是沉迟的。为什么沉迟?太阴阴邪主寒,他不能受凉,一受凉脉必然沉迟,脾胃没有温度就不能升降,就开始脾下满、心下满,严重了就呕吐。能吐到什么样呢?吃一口也吐,不吃有时也吐,按理说吐过了应该舒服,不,太阴生病了吐过以后胃还照胀,医生不懂太阴这条路的,不懂寒化证的,看到胃胀就知道满了——泻,若用承气汤一泻,这就不是治病了,一泻就泻坏了。太阴病还有两句话,太阴兼表证已误下,大家可知道有个桂枝加芍汤?我昨天讲过,脾下痛,时痛时止。这个病是不该下的,吐食腹满是因为寒,本身他的功能就达不到,脾就虚,医生不知道,见脾下一满就用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大承气、小承气一泻坏了,伤了太阴的津液了。伤了津液还能就算了吗?他不该下呀,他表证未解,感冒未解开,这一下就叫引邪入里、关门留寇,必然脾下痛。疼不是大疼,左边乳房左下侧隐隐痛,甚至疼几年几个月。这是医生误下治坏掉了,怎么办?张仲景不是有个补救方吗?桂枝加芍汤,何谓桂枝加芍汤?就是桂枝汤本身三两桂枝三两白芍,老祖爷张仲景把白芍加上一倍——六两白芍三两桂枝,为什么?津液被医生误下不够用了,开始脾虚,开始疼,时间再长再治不好,大肠一化热,引起肚脐下疼,疼起来嗷嗷叫要人命,为什么?大肠化热了。老祖爷有桂枝一加汤,还有个二加汤——加大黄,大家太阴篇上看一看。所以这个图谱非常重要,要想学好六经,每家挂上一幅图,有时间就看看,把这歌子背死,你临床就不得迷糊了,一个经上有的三段有的四段,很好背,背过了你走路就可以当歌子唱,背熟了你也就理解了······这就是寒化证,这就是脾寒,不见温度脾的寒气消不掉就会永远胀下去。

第三句讲到:手足自温利不渴,这种病人摸摸手脚滚热从来不凉,有的人还感到自豪:我脚手热得很,我好舒服,——这不是好事,凉很了不是好事热很了也不是好事。手足自温利不渴,下面又跟上了:理中汤主悸加苓。理中汤就四味药,人参、炙草、白术、干姜。理中汤有陈修园的一首歌子是这么讲的:理中汤理中乡,人参甘草术黑姜,去的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中回阳。你看要把《医宗金鉴》学好了何必在条文上下那么大功夫?几句话把含义全部说出来,理法方药、药性症状全部说完了,多省事?理中汤症状出现了,时间长了有的左心房蹦蹦地跳,西医叫心脏病,也叫冠心病,这是个错误啊。你看最后一句话讲到了:理中汤主悸加苓,为什么心悸?脾寒时间久了,不见热气寒气上逆,寒气到了左心房下边多了,心脏不能承受了,有的心脏蹦蹦跳几下,不是大病,也不误吃也不误喝。这样的病女同志多,到医院一查:心脏病、冠心病。一下把这个帽子给你崁上了,你戴上这个帽子就永远害怕。其实很简单:理中汤加一味茯苓,喝过了也不过一两副就会马上停止,就这么快,你们不相信见了这种病人就试试看吧。所以“理中汤主悸加苓”这叫心下悸,不叫心脏病也不叫冠心病,这是寒气水饮造成的。“腹满去术加附子”,始终觉得肚子满胀,老是搞不下去,为什么?寒气不解胃胀你根本消不掉的,理中汤把白术去掉加一味附子,喝过了盖上被子,微微小汗一身,醒来胃就不胀了,胃不胀了,口味也来了。为什么?他是阳不归宅了,阳不归太阴了,没有附子热气不归中焦,热不归中焦寒气就开始上逆,寒气上逆胃开始胀,开始不快活,吃也胀不吃也胀。“吐多”,这种病人吃着饭嗷嗷吐掉了,走着路嗷嗷吐掉了,怎么都治不好,如果你对理中汤不了解,这病你没有办法治的。“吐多去术加姜生”,为什么?这种外邪感冒到底是没把他除掉,白术不能用,白术主满主逆,寒邪不除再把它加上反而胀的更厉害,白术去掉重用生姜。大家知道,胃受凉了熬碗姜汤一喝,身上一淌汗病就好了,所以把白术去掉加上生姜,喝过了加上一碗热稀饭盖上被子汗一出,起来就是好人。

同道的,因为这个病有多少做胃镜的、多少冤枉死的,千万不能干啊!胃镜是害人的,不是治病的,胃上的病就这么简单,我们何必找那个罪干什么?“虽吐下多还用术”,呕吐,大便还一天拉好几次,吐也吐到位了,拉也拉到位了,肠胃也空了,就理中汤原方不动,白术也需要,附子也需要,干姜也需要,人参也需要,把他还原补满,吐也就不吐了,拉也不拉了。“渴欲得水倍术宁”,何谓“渴欲得水倍术宁”?我给大家讲一个病案,遇到这种人是不少。我当初遇到一个病人,一个老农民特别能干,生产队时分了三分自留地,种个菜园,每天收了工回到家里要浇菜,他随挑着扁担就口渴,他老婆就拿两个水瓶,一个冷的一个热的,一边浇菜渴了就兑着喝,等菜园浇完两瓶水就喝完了,连续这样喝了几年。他老婆说:孩子他爸爸呀,这样喝不照啊,咱们去看看吧,就找医生看病了。

三、食道癌

----参考治病思路,具体分析病情

过了病人都能坚持半年以上,今天会场就来了两个,甘肃的有一个吧?就你,那是你家什么人?是你父亲,他吃了多少付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多活了几个月了?又多活了四个多月了。

这个方子是张仲景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他是五味药加干姜、半夏七味药,这是少阴寒化的食道癌所用的方子,如果遇到这种病人都可以试试,开过刀的我不好说,如遇食道癌时间长长了,年把以上体质太消瘦了,吃了也管劲,但一时治你的好,不一定包你彻底治好,这个我们都是同道的你可以根据他的身体、号号脉随时加减变化。

还治南阳一个,南阳小伙子也来了吧?是他老丈人,也是这个病,也亏了这个方子又多活了年把一年的时间。他也是个大学生在家开诊所,在一个多月前他没有办法把他老丈人带到我那里去了,到我那里我一号脉,病情又变了,大家想我又使的什么方子?——桃仁承气汤,哎,老人家吃过了又好了,所以有其证用其方,你要根据症状。他在家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了一年多了,不敢再用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带到我那里去了,我一号脉桃仁承气汤证出现了,大便不好解、胸里闷、放不出来屁、嗓子有点疼,桃仁承气汤喝过了就觉得好舒服,喝过之后过了几天,我说你回家吧,这个病不是一把能抓掉的,回去尽量给老人家调,千万不要开刀,你要开刀了可能就没这个命了,这个老人现在活得还很好。

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条路大家也可以动动脑子,食道癌开始你不要瞎搞,不要吃西药、不要吊水、不要放化疗,不要开刀,身体圆满的情况下,这个方子加减好了,我认为能过掉食道癌这一关。现在我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要根据症状灵活处理。

这麻黄附子细辛汤还不是一个人问,好多人打电话来告诉我吃了都管劲,他讲我们就是辩证不好,后边没办法了,我讲你们离我远了,要是离的近来到跟前我可以给你看看。这个方子也不是神方,这是少阴寒化的方子,要是热化吃了这个方子就麻烦了,一副药吃坏了你会说我是骗人的。所以你不要怪我,你在临床上要会诊断,要会号脉,病是活的,方子是死的,临床我们要辩证,寒热虚实表里我们要辩清楚。所以今天我就提醒大家桂枝去芍加麻黄方子细辛汤这也是我们研究食道癌的一条路吧。我们共同研究,这个机会不多了,我到年七十岁了,这次会开过了,下一次能不能搞的起来就很难讲了,所以我临终的心愿就是要把六经推广出去,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六经入门

闲来无事披览先贤医案,忽忆起十多年前一则治验,今告于同道,于医学之昌明亦不无补助云。

病家是一位退休老者,年过花甲,由儿女架至诊室。当时患者已口不能言,由儿女代诉:病人进行性吞咽困难,遍治不效,今已粒米难进,奄奄待毙。刻诊:患者面色晦暗,瘦骨嶙峋,虚弱不堪,精神不振,但欲眠睡;并畏寒怕冷,手足厥逆,时或身疼;又兼见咽喉疼痛不利,音声难出;两脉沉细而弦,尺部小紧。值此大证,余不敢怠慢,乃疏大剂四逆汤一付,以为阳气一旦来复,则疾病可图。不意翌日一早,病家再次登门。药后不仅寸功全无,反而证情加重,不禁心下惶然!转念一想:患者有恶寒身痛脉紧等证,得非太阳表邪久久不解而直中少阴之证乎?亦即仲景所谓直中伤寒?况精神不振但欲寐,亦非四逆汤主证(四逆汤主证本是手足逆冷,下利清谷等),而是寒邪直中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至于手足厥逆,乃因水谷不继,能量大亏所致,并非阳微欲绝之象。再者,足少阴肾经之脉起于足下,上行循喉咙挟舌本,故有咽痛失音,即《内经》所谓“喑痱”“跛足”之喑证。故而此病当属太阳表证不解进而直中少阴之证,治当温阳解表,其唯麻黄附子细辛汤近之乎?因于诊室就地开火煎煮。讵料一服之后才十五分钟,患者尾骶部即冒热气,脊背发热,紧接着就遍身濈然微汗。半个多小时后,患者突然嗳出一口长气,居然知饥能食,半碗汤面竟然顺顺当当下了肚。

随侍跟前的儿女,睹此巨变,翻想此前种种求医经历,备尝颠沛辛酸,不禁喜极而泣,跺脚而骂:“什么南京上海的大医院,什么名医专家,什么高科技检查,一个普普通通的咽喉炎,竟然被诊断成食管癌!庸医误人,庸医害人!也怨我们这作儿女的不孝啊!这么近的名医不知道,却跑去南京上海,让老人受了这么多冤枉罪。老人知道自己的病后,为了不让我们担心,躲开我们吃饭,一碗面条从早上吃到中午。老人心里面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不病死也要被吓死,不吓死也要被庸医治死。”

原来,患者酷爱胡琴,退休以后,为了学琴,常到雨山湖的凉亭(马鞍山一游览胜处)去拉胡琴,可谓寒暑不避,风雨无阻。凉亭建于湖水之中,四周无遮无拦,患者长处此开阔多风之地,久而久之,难免感受风寒。病起之初主要是干呕,咽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声音嘶哑。此后逐渐加重,出现吞咽困难,饮食受阻。马钢、南京、上海各大医院跑个完,然而遍治无效。后来求治于江宁一位民间中医,给服黄连上清片,药后病情反而更趋严重,彻底不能吃饭讲话了。

患者第一剂服完之后,为求巩固,原方更加炙甘草20克,余药不变,共3剂。每剂两天,分四服。发汗以全身温暖,微微潮润为度。六日之后,患者直似脱胎换骨一般。不仅面色渐转红润,而且微微发胖,自言:“现在吃饭,食物到嘴里后直接就掉进肚子里!”麻附细扩张食管之卓越功效,即使到今天都令我吃惊不已,不得不感叹经方之力宏且大哉!而且尚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挖掘。

此案之前更久,曾有一穷苦人求方于我,自言得了食道癌,吃饭不能下咽。余乃授一单方姑作一试,不过葱须、生姜、红糖几味,亦不在放在心上。岂料月余后遇于街头,见面即长揖拜谢:“多亏了先生的单方,现在能吃饭了,您救我一命啊!”

十载以来,所遇吞咽不利而不至完全闭塞之轻症咽喉炎患者,更是不知凡几,其证往往多见:形寒怕冷,经常发懒犯困,但见脏无他热,径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开表即愈。前年偶过菜市场,见一对夫妇路边口角,询之,乃知为丈夫者卖菜时竟无故发困,忘记收钱,一日损失几十块。其妻屡说不改,因此争吵。细问乃知患者更有畏寒怕冷,身体惫懒,总睡不够等。余乃笑曰:无须争吵,此病也。因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再遇于菜市场时,患者已满面笑容,千恩万谢:“先生的方子真是神了,吃了一付就不犯困了。”此后,更遇吃饭时突然犯困而饭碗堕地、或一看电视辄睡意阵阵,曾不能支持两分钟以上,种种怪证不一而足,但见患者形寒怕冷,身体惫懒,精神不振,发困打盹,脉见沉细而紧,悉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愈。亦因此,余乃固知“但欲寐”实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并知能用十方,不如精于一方,但能善用,岂有“病多方少”之窘?

余退而思忖,首案患者年寿渐高,又据言在外处有情人,不免耽情。少阴肾阳既已先虚,则太阳亦虚,又长处开阔多风之地,风寒之邪乃直中少阴,正邪于是相拒于咽喉(咽喉本少阴肾经之门户),不进不退亦不解。久而久之,阳虚不化,寒邪不解,水湿留滞,黏涎吐咽两难,咽喉食管为之狭窄,饮食难进,音声难出。《内经·脉解篇》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所论正与此同。很多咽炎患者亦自言每房事之后,吞咽即感不利,禁房后则渐有好转。因此,治法当从温阳以补少阴之虚,开表散寒以壮太阳表气,里外之气一旦相接相融,机转得开,寒湿得消,咽喉食管自然开展。倘若单纯温阳,则捷效难取;以热病论治,更是离题千里。一旦错辨寒热,误诊误治,饮食难进,久绝水谷,生机颓败,虽仲景再世,亦回天无力。余自行医以来,每见为医者不识此证,不明仲景“伤寒”之真义,错用寒凉,蛮用温燥,杀人于无形之中,其枉死者何止二三?谁来伸冤?谁来负责?庸医误人,岂浅鲜哉?我昔年曾见一病人,再三误治之后,饥不可遏而不能食,胃脘疼痛如焚,全身发热,乃令其子置缸一口,浸于水中,至终瘦骨如柴,谷绝而亡。呜呼,良可悯也!

其实,人世间不外两种病,一寒一热,药无错,病人无错;热病以寒治,寒病以热治,为医者有错!不明“伤寒”真义,舍近求远,错误用方,陷人死地!岂知太阳表气畅达,则一身机运活泼,圆转无碍。一旦闭塞,即发为表证,如中风伤寒,所谓“发热恶寒发于阳者”,但开表即愈。倘若本有少阴阳虚,则太阳亦抗邪无力,邪乃深入直中少阴,久久不解,如捂湿被,一身圆机受制,乃变生畏寒怕冷、面色晦暗、手足冰凉、脊背发紧、腰酸腰痛、精神不振、易困易睡、吞咽不利、喑痱跛足等种种证候,所谓“无热恶寒发于阴者”,论治则当温阳与解表并行,倘因表气不畅,内生郁热,又当兼以疏散。

诗曰:少阴阳虚久不解,直中伤寒找太阳,

脾阳虚衰不运转,表里双解壮阳光。

汗法,作为八法第一大法,实为百病金钥。

四、肺癌

这个地方(指登上这个讲台)我认为我这一辈子没有了,三年前还这样想:这个平台我是永远也上不来了。想不到我还有今天,这是大家的鼓励,大家对我的希望。在这里我要感谢几个人:黄煌老师、李赛美老师、还有我的大徒弟温兴韬、山东的刘毅、李平玉、李鹏、王安乐,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几个学生,都是博士生,这次来了两个,徐凤瑞来了,这丫头()也是个博士生。当初我那个师兄姓王,叫王敬岐,这是在二三十年之前,他在沈阳军区后勤空军医院收了三个博士生,我还说他吹大牛,我说:你吹什么大牛,你一个土郎中,博士生能拜在你的膝下,那可能吗?因为我没见到,当时不相信,没想到今天也轮到我头上了。看来人生一世的转折是想不到的。

我是地地道道的土郎中,是退伍军人,我土到什么程度?大学我没上过,高中我也没上过,按现在文凭来讲初中还差不多,以后又在部队里锻炼了七八年,我就这么深的水平,但我觉得够用就行了,我能看懂书,能理解《伤寒论》就满足了。

我不要多大的文凭,可是我这一辈子想的可能和大家不一样。《伤寒论》我下过很大的功夫,背条文、看《内经》,下了好几年功夫,最后我看不行,怪不得《伤寒论》得不得发展,条文背了几年,临床一见证又昏掉了,觉得条文很熟,一见病人一脑子都是方子,一脑子都是条文,再去翻书,翻书也来不及。我说:这不行,《伤寒论》这样学下去那后人怎么办?《伤寒论》问世将近两千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什么这么难学?最后我找到了《医宗金鉴》,在《医宗金鉴》下了功夫了,我看那个《医宗金鉴》写的好,他那歌子写的也好把我吸引住了,一开始也不很理解,没事就背、越背越上瘾,越背越理解,《医宗金鉴》的心法要诀写的好,他又简单,又好懂好理解,记住还忘不掉。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三阳合病症病案,这是最近的一个医案,这个病的名字我也说不好,反正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是小细胞肺癌,未分化。患者的妹妹在香港,准备来家送丧,买的坟地是两百多平方,碑也立好了,他的十几间房子也捐出去了,就最近二十天的病案,生命是没有希望了。当地人和医院都知道活不过三个月了,现在已经停药两个月,就等死了。在广州会议我讲了一堂课,他是浙江金华人,有一位同道听过我的课回去跟他讲:有一线之路你还是要去看看,他讲:我找谁看呢?金华那么多大医院那么多权威高级人物都给我看过了,中西医都定我死刑了,我三个月寿命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活到,我路也不能走了,我还找谁去呢?没有希望了,中国人没有谁能治好我的病了。这位同道讲:不,你到安徽马鞍山有一个人,是个民间的土郎中,你找他去试试看,结果他信以为真。

这东西就跟天神安排的一样,他每天都难受,坐都坐不住,路也不能走,就那一天他能走路了,他真来到了马鞍山,头一天他打电话,我一听那么严重我不叫他来的,他自己非要来不可,到了我跟前我一看一听讲,这样的病我也害怕,我现在还不想死,我要给你瞧死了,不是我的事也是我的事,这要给方舟子、司马南知道了那我也跑不掉,想整你还不容易吗,所以我不敢给他瞧,他就跟我商议:你救救我吧,给我治治看嘛,死马当活马医,治不好不怪你。既然讲到这样就来试试看吧,我来给你诊断一下。我一搭脉,问问症状,脉也看不出来什么病,看那个脸就像死人一样,吃饭也吃不下。那就依问诊为主,我说你哪里最难过,他说我整个肚子都满了,一点饭都下不去,我心里饿的想吃,一口都不敢吃,吃过就胀吃过就难受。当时我就问,你实在饿很了可想吃?我想吃,在很长时间我就有这个症状,我特别能吃但吃过以后就胀。我就抓住这一句话,我说好了,死活就这一个方子了。吃饭如常人,大家想一下什么方,金匮上讲的,那就是厚朴七物汤,行不行就这一个方子试试看吧,我开了八副药吃十六天,又开了一个方子,(把方子打给大家看看),这是我的一个思路,新发现的一个思路,如果研究好了说不定这一关能攻破,这是活生生的病案,就这二十天时间的事。第一个方子是厚朴七物汤加了一味芒硝,第二个方子(?),五副十五天。昨天上午,我拎包要走了,这个患者到了,也该跟我有缘跟大家有缘,他要晚来几分钟或我早走几分钟都见不到了,他从外面进来,精神的不得了,又讲又笑。帅帅讲,你是谁了?他说,你忘了吗,我是金华的,肺癌晚期。哎呀,那是根本变了一个人,脸上也长肉了,也好看了。他讲:我没有病了,我什么都正常了。我就从头问到底,他讲的这些事我都不知道,他讲:坟墓都买好了碑也刻好了,房子也捐掉了,我又活了。

以前我对肺癌还在模糊,根据这一个病案,我彻底明白人身的道理了,什么叫癌啊?气通脏腑顺,便通一身轻,表解精神爽,阳静阴也平。这四句话我早就总结出来了,我当时想到这四句话才用的厚朴七物汤,为什么这个人用厚朴七物汤?他长期不出汗,身上还怕冷,问他多少年没发烧了?他讲我有十几年没发烧了。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病都在眼前,可是我们不知道,有烧的感冒叫明病,无烧的感冒叫暗病,我们当今治的都是暗病《伤寒论》讲几日发烧,两三日、四五日、七八日、八九日、十二日等等,那提的是发烧,可是无烧的感冒自古到今方子上提的很少,医案写的很少,可是当今的人无烧的病人占80%以上。

无烧就没有病了吗?明烧外感那是身体好,他的正气未败,他的元阳未败,西医叫免疫功能未败,一感冒就容易发烧。人到了成年肾一亏,脏腑就不通,气化不动,阴阳不能转化,人感冒就不发烧了。有的人怕冷,常年怕冷,常年手脚凉,常年胸闷,气短,发急、烦躁,一不高兴就生气,要打人,要骂人。现在都是这种病啊,我也总结了多少年,你在《伤寒论》条文上是找不到的,所以我就总结无烧的感冒,这种情况误了多少病人。大家看一看,厚朴七物汤为什么能治这么大的病?这种人是肾阳虚、脾阳虚、表阳败,长期以来气化不动,六经不通,脏腑不通。气化一不通,肚子必然要胀,气机不通肚子一胀,气就上逆,腑不通气上逆。肺为华盖最为上,肺离外感最近,大家都知道,胖人后面也不过一指厚的肉,那瘦人后面就是一层皮,所以肺癌的病人都是体质太弱,体质太虚,肾亏日久,肠胃功能达不到,所以肺在上面就跟空中悬着一样,长期受凉,胃的功能达不到,肾的功能达不到,这种病人长期不发烧,外感化胀气,脏器不通,时间一久化热气,肺就被那个热气蒸坏了,有的像麻点,有的像黑斑,有的像纹皱,有的像包块,有的像汽包。那肺癌究竟剥开什么样,我也没见过,对西医这一套我不懂,我就知道这个病人根据他的症状,号号他的脉那体质太差了,他是表里不通,上下不通,这是三阳表证常带之病,我是用这个方法来推的,所以我用了厚朴七物汤。

我们看看厚朴七物汤这几味药,大家要明白,厚朴八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三两,我们就看看这八两的二两,我们来比较一下,为什么张仲景把厚朴设为八两,这是为什么?这就是长期外感不发烧,化胀气,气大于热,所以张仲景把厚朴放在前面,可要是按现在我们同道的开方子,这个药吃了就不管劲了,你看我的厚朴怎么比例,八两按郝万山老师讲课按现代的换算,250克一斤,按十六两称八两是半斤,是125克,原量我没敢设,我设了四分之一(二分之一),60克,我的比例都相差不远,枳实30,槟榔20,大黄30,桂枝15,炙甘草25,芒硝按照这个方子是没有,他长期大便不通,我怕原方子对肠道打不开,没有厚朴(芒硝?)领路,这个方子吃过了大便下不来可能要更难受,肚子可能要胀的很,所以大黄芒硝他两个配合上那作用不得了,随你大便多结,随你大便多硬,你大便跟石头一样,跟弹子一样,芒硝大黄配上以后能把大便的疙瘩化开,所以我考虑只用大黄不行,一定要设上芒硝。

这个芒硝我没少用,我用了80克,这80克芒硝我怎么用的?一次10克,隔一天用一次,一副药两天就是两天喝一次芒硝,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大效果,患者讲我喝了你的药头一顿是什么样,他一年四季往上泛酸,邪无出路了,肚子胀满了,高酸在上气在上就得上反,心里难过,一天到晚八抓五挠的,想吐酸水吐不掉,烧心烧的难受,胸中发热发烫。他讲我喝过了你的药第一顿,刚刚放下碗时间不长就觉得心里好舒服。我就知道这是芒硝起的作用,芒硝大黄有斩关夺门之威,他两个配合凭你有多大的热气,多大的酸气,多大的寒气,这两味药喝过了上邪得以下行,这叫引邪归下,一泡大便一解,酸也不返了,也能吃饭了。昨天还讲了,现在一顿吃一大碗面条,一天三顿,现在这个老头脸吃的白乎乎的,讲着笑着讲着笑着,他高兴的简直没有话说了。前两天还发现他的眼突然能看到小字了,他老化多少年了。(把这段录音给大家放放)。

我今天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一段,我们医生治病就怕没有思路,只要有思路没有治不掉的病,见了病我们就慌了,不知走哪条路,不知是寒是热,六经是哪一经,是化热了还是化气了?这些我们搞不清楚,只有有了思路,一理应万变。只有把理由推开万事皆休,你的理由推不开,方子再熟条文再熟都没有用。所以当时我就考虑他是内热,外感长期不解,为什么厚朴七物汤用桂枝?就是考虑外感,不发烧的感冒长期携带解不开了,这个证还脾虚,所以张仲景还用了甘草。所以当时我就用这个办法来推理:他是一肚子胀气,一肚子热气,我就把它引邪归下,芒硝大黄攻下来就好。这个医案给大家,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肺癌,我问几个学生据说这个肺癌是最严重的,西医这一套我搞不懂。肺为华盖,肺为娇嫩之脏,根本不能受凉,这肾一亏,脾一弱这个人的肺就不行了。我今天就谈这一个医案,你们把这个医案留下来,遇到肺癌了都试试看吧。

蔡长福前辈乳腺病治疗思路

问:以乳腺增生为例,在形成结块之前或结块之后是如何按阳明经或太阴经治疗?

答:开始,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是按表证来治。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逍遥散。你们记住这三个方子,因为姑娘们都年轻,二十几岁、三十岁左右,脏腑没有化热,每一次来月经所以体质虚弱,为什么加逍遥散呢?因为逍遥散是个补方,这种病都是带有表证。我这一辈子治小叶增生及其他乳腺疾病几乎没失过手,大部分开始都是有表证,用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你看看不出汗、脸发红、乳房胀、热哄哄的、急躁、难过、乳房胀的不能碰,必然是葛根汤加逍遥散。如果长期身上怕冷、乳房疼、乳房胀、那就可以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如果摸摸乳房里有核(hu)子、有疙瘩那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三个方子要是用好了,乳腺增生一般的都能拿的掉。

如果到后期,大块不解化为内热,今天的课还没讲到,明天我要将乳腺病这个大症状讲给大家听,今天是先提示了一下,就知道乳腺病开始是表证,一个是阳明经证、太阴虚证、两感之病、中焦虚证,最后形成了胃窦炎、结肠炎,气化不动,三阳的热气向上来,上而不下,始终胀而不泻,最后乳房开始坏了。大家看到《医宗金鉴》,过去这个病不叫乳腺癌,那叫乳岩,三个石头搁上个山,后人把这个字给改了,三个口子加一个山子,这个字改的有点问题,所以现在的西医讲病从口入,不是这样的。乳腺癌晚期那里边坏了,化热了,他必然有胃窦炎、结肠炎,热气膨胀不下,阳阳不能转化,血在乳房里就开始坏死了,我最近治了一个病案,是南京的,她的妹妹也是中医博士生,那乳房淌的那水都是臭的,特别难闻,这个病叫我几服药治好了,这个病案如果想听的话明天拿给大家。

大家好,今天我讲一下乳腺病的由来,乳腺病是怎么造成的。我们今天从太阴篇开始讲起,(把太阴篇的歌子放上来)人为什么要生病?人后天之本就是它(太阴),生死也是它,你体质好坏也是它,你有没有能力也是它,你工作的好坏也是它。

我们每一个医生,先不讲给别人看病,最起码你把你自己要了解,你不懂脏腑就不是个纯正的医生,你不懂经络,学一辈子你也走不上大道。我们学中医首先了解脏腑,首先了解自身。我们医生自古来都是这样讲:医生是患者的父母。可是当初我遇到一个病人连卷带骂,直接手指着脸骂我,那是我说错了一句话,其实也不算说错:我们医生心都是好的,都是善良的,前人讲“医生是患者的父母”。他说:你讲的屁话!我问:你为什么这样说?他说:我换了几十个医生,我房子都卖了,我的病还瞧不好,我看你们这个称呼要改一改了。我说:怎么改法呢?他说:讲不好讲。我说:你讲就是了。他说:应该说“患者是你们医生的父母”。我的妈呀,这句话讲的我脸一红,我半天没有回答他。我说:你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为什么这样说?你们医生吃的穿的,住的洋楼,奔驰宝马,不都是患者给你们的吗?有几个看好病的?我换了几十个医生,房子也卖了到现在也没看好病。你们还是我们患者的父母吗?你们吃的、穿的、小洋楼、奔驰、宝马、老婆孩子旅游玩都是患者的钱呐!

我让这个病人讲的半天没有言语回答他。哎!想想就是这样,有的人到处求医无门,听这个医院搞,找这个专家看,找这个博士,找那个权威,上下都找,民间的医生也找,找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一个好医生没有找到,最后倾家荡产死路一条。很多病人结果都是这样的,其实病人让治,不是不让我们治,有的求医十年二十年没遇到一个好医生,终于这个病人死了。如果是暴病死了还有情可原,马上得病就死了,那就不怪我们医生了,换一个医生还这样,换一家医院还这样,跑到北京权威医院、上海权威医院,终于这个病人钱花光了人死了,现在是普遍现象,不仅仅是哪一个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不能说我们同道的不下功夫,你们下的功夫也很大,你们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晚上有时间还要背方剂、背条文,下功夫可大了,但是在临床上见了病就昏了,治不好,为什么?因为你的方向路线是错误的。怎么这样说呢?其实治病是非常简单的,并不复杂,是你自己搞复杂了。人就是两个病:表里、寒热。不是表就是里,不是寒就是热。《伤寒论》张仲景写的什么?就是衣食保暖。《伤寒论》深,深不可测;浅,浅就在皮毛。我今天谈皮毛两个字,何谓皮毛?就是着凉感冒,就这么简单。人身上外边三层、里边三层,第一层太阳,二一层阳明,三一层少阳。三阳过后就到了太阴,三阴太阴是第一阴,少阴第二阴,厥阴第三阴,合在一起就是三阴三阳。人身上就这么多部件,三阴三阳与外感都有关。太阳病第一证桂枝汤、麻黄汤不就是治着凉的吗?二一证葛根汤、白虎汤;三证小柴胡、大柴胡。我们把三个问题搞清楚了,你就能见病知源,你不会治错病的。

太阳病第一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然、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怕冷。奥——这些症状你若记住了,病人来了你一问:你怕不怕冷?——我就是怕冷,我一见到风身上皮都麻。这就是太阳风出现了,什么方子?——桂枝汤。有的人身上怕寒,见到寒气就想在炉子跟前糗一糗,这叫太阳伤寒。张仲景《伤寒论》就是顺着这两条路往下写的,写了三百九十八条。二经阳明——胃感冒,这个阳明很多人对这个名称搞不懂,有的人讲:我胃怎么能感冒?当然能。《伤寒论》六经辩证张仲景的方剂都是表里兼证,他都是一阳一阴、一表一里,阳明主外,太阴主里,脾胃相连、肝胆相照,肾与膀胱为表里,人人记住这三句话。那阳明感冒第一证是什么呢?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你看你把这四句口诀记住了,胃感冒不就知道了吗?何必去用那个体温表在那里甩来甩去有什么用?有的发烧你知道,但是这种病就不发烧,就是难过。葛根浮长,右手脉一搭,脉是长的有力,这一句话“理、法、方、药”都有了——葛根代表葛根汤,浮长代表阳明脉是浮而长的,表就是表证,表证一摸就知道了,何谓表证?有的人搞不清楚了:什么叫表什么叫里?人感冒了手一沾皮就摸到脉,沾皮即得这就是外感病,一搭手就知道了,表证有歌子: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是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你看这个浮脉几句口诀一背马上就知道了。还有,三个浮还不一样:寸浮头疼弦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脾虚肝气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浮,通常三脉都浮,那是三阳感冒脉浮,阳明的本脉他有第一关脉浮、二关脉浮、三关脉浮,前人也写出来了,叫:寸浮头疼弦生风,一号脉,第一关脉浮,就知道这个人头疼,头晕乎乎的,这是受风了,这是独有寸脉浮,或有风痰聚在胸,这个人头疼,胸中有痰,一咳嗽就大口痰往外吐。关上脾虚肝气旺,关脉浮,脾肯定虚、肝气旺。这种脉浮时方派叫知肝传脾,时方派是这样讲的,《伤寒论》不是这样讲的,关脉浮就是胃感冒了,阳明经感冒,肝气太旺,脾太虚了,出现这种脉。尺中溲便不流通,这个人尺脉一浮他肯定小便不好,尿尿尿不净,尿半天,甚至尿不下来,脉一搭就知道,浮脉就是表证,你们记住这几句歌子,手一搭脉,脉在上面就知道感冒了,不论发烧不发烧按感冒处理,不会错的。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缘缘面赤就是脸上欲红不红的,这种人多,他也不发烧,平常也不耽误吃也不耽误喝,难道就没有病了吗?额头这个地方闷闷的,不舒服,不是太红,额头疼——这个地方难过。发热恶寒而无汗,有时发烧有时不发烧,怕冷不淌汗。目痛鼻干卧不宁,感冒时间长了眼眶胀眼眶疼,见风流泪,有的好长时间治不好,早上起来不能见太阳,太阳一照害怕,怕电灯,这是胃感冒时间长了阳明经化热他就不能见太阳,太阳是紫外线,本身阳明经主热,紫外线一照眼就发胀发疼,你就知道这个病人就是胃感冒了。你看多么简单!我们治病连头都抓不住,你怎么诊断、怎么开方子?目痛鼻干卧不宁,何谓卧不宁?就是上床翻来覆去入睡难,睡不着,好容易睡着了,外面老猫跳一下马上又醒了,为什么?阳明是敏感之腑,经热烧时间长了,他就怕惊、怕响声、怕动,一惊就睡不着了,这是阳明经气化热造成的。我今天主要谈一谈太阴阳明的关系。

乳腺为什么要生病?乳腺病不是光女人得,男人也有。我治过几个男孩子的乳腺病,肿的这么大,那西医怎么讲?——也叫乳腺增生。有人讲:我们男人怎么能有乳腺增生呢?那西医就这样讲的。中医讲就是太阴脾虚、脾热,阳明经受寒化热时间长了,造成的胃气不下,脾气升而不降,热气归到乳房。

(大家看看,把太阴、阳明经图谱翻出来,看六经的图像)今天我把太阴、阳明这两经讲过了,你们临床就不糊涂了,病人来了怎么诊断就知道了。大家看六经图谱:太阴经从周荣往下胸乡、天溪、食窦、腹哀、大横、腹结、府舍、冲门······同道的,我们生死就在这十穴,太阴21穴,升降全靠这十穴。乳中在这,太阴经气就在乳中的外侧两寸。我们看一看,你吃的东西到了胃里,在那里消化,消化之后营养往哪走?该送的往上送,送到周荣,送到胸乡、天溪,食窦西医是不是叫胃窦炎?大包、腹哀这个地方有病,太阴就坏了,坏到什么样?化寒有寒的症状,化热有热的症状,我今天讲太阴化寒证。

太阴寒化证:太阴阴邪沉迟脉,吐食腹满有时疼,手足自温利不渴,理中汤主悸加苓,腹满去术加附子,吐多去术加姜生,虽吐下多还用术,渴欲得水倍术宁,欲作奔豚术易桂,干姜寒倍参腹痛。第一句,太阴阴邪沉迟脉,大家记住太阴寒化本性脉是沉迟的。为什么沉迟?太阴阴邪主寒,他不能受凉,一受凉脉必然沉迟,脾胃没有温度就不能升降,就开始脾下满、心下满,严重了就呕吐。能吐到什么样呢?吃一口也吐,不吃有时也吐,按理说吐过了应该舒服,不,太阴生病了吐过以后胃还照胀,医生不懂太阴这条路的,不懂寒化证的,看到胃胀就知道满了——泻,若用承气汤一泻,这就不是治病了,一泻就泻坏了。太阴病还有两句话,太阴兼表证已误下,大家可知道有个桂枝加芍汤?我昨天讲过,脾下痛,时痛时止。这个病是不该下的,吐食腹满是因为寒,本身他的功能就达不到,脾就虚,医生不知道,见脾下一满就用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大承气、小承气一泻坏了,伤了太阴的津液了。伤了津液还能就算了吗?他不该下呀,他表证未解,感冒未解开,这一下就叫引邪入里、关门留寇,必然脾下痛。疼不是大疼,左边乳房左下侧隐隐痛,甚至疼几年几个月。这是医生误下治坏掉了,怎么办?张仲景不是有个补救方吗?桂枝加芍汤,何谓桂枝加芍汤?就是桂枝汤本身三两桂枝三两白芍,老祖爷张仲景把白芍加上一倍——六两白芍三两桂枝,为什么?津液被医生误下不够用了,开始脾虚,开始疼,时间再长再治不好,大肠一化热,引起肚脐下疼,疼起来嗷嗷叫要人命,为什么?大肠化热了。老祖爷有桂枝一加汤,还有个二加汤——加大黄,大家太阴篇上看一看。所以这个图谱非常重要,要想学好六经,每家挂上一幅图,有时间就看看,把这歌子背死,你临床就不得迷糊了,一个经上有的三段有的四段,很好背,背过了你走路就可以当歌子唱,背熟了你也就理解了······这就是寒化证,这就是脾寒,不见温度脾的寒气消不掉就会永远胀下去。

第三句讲到:手足自温利不渴,这种病人摸摸手脚滚热从来不凉,有的人还感到自豪:我脚手热得很,我好舒服,——这不是好事,凉很了不是好事热很了也不是好事。手足自温利不渴,下面又跟上了:理中汤主悸加苓。理中汤就四味药,人参、炙草、白术、干姜。理中汤有陈修园的一首歌子是这么讲的:理中汤理中乡,人参甘草术黑姜,去的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中回阳。你看要把《医宗金鉴》学好了何必在条文上下那么大功夫?几句话把含义全部说出来,理法方药、药性症状全部说完了,多省事?理中汤症状出现了,时间长了有的左心房蹦蹦地跳,西医叫心脏病,也叫冠心病,这是个错误啊。你看最后一句话讲到了:理中汤主悸加苓,为什么心悸?脾寒时间久了,不见热气寒气上逆,寒气到了左心房下边多了,心脏不能承受了,有的心脏蹦蹦跳几下,不是大病,也不误吃也不误喝。这样的病女同志多,到医院一查:心脏病、冠心病。一下把这个帽子给你崁上了,你戴上这个帽子就永远害怕。其实很简单:理中汤加一味茯苓,喝过了也不过一两副就会马上停止,就这么快,你们不相信见了这种病人就试试看吧。所以“理中汤主悸加苓”这叫心下悸,不叫心脏病也不叫冠心病,这是寒气水饮造成的。“腹满去术加附子”,始终觉得肚子满胀,老是搞不下去,为什么?寒气不解胃胀你根本消不掉的,理中汤把白术去掉加一味附子,喝过了盖上被子,微微小汗一身,醒来胃就不胀了,胃不胀了,口味也来了。为什么?他是阳不归宅了,阳不归太阴了,没有附子热气不归中焦,热不归中焦寒气就开始上逆,寒气上逆胃开始胀,开始不快活,吃也胀不吃也胀。“吐多”,这种病人吃着饭嗷嗷吐掉了,走着路嗷嗷吐掉了,怎么都治不好,如果你对理中汤不了解,这病你没有办法治的。“吐多去术加姜生”,为什么?这种外邪感冒到底是没把他除掉,白术不能用,白术主满主逆,寒邪不除再把它加上反而胀的更厉害,白术去掉重用生姜。大家知道,胃受凉了熬碗姜汤一喝,身上一淌汗病就好了,所以把白术去掉加上生姜,喝过了加上一碗热稀饭盖上被子汗一出,起来就是好人。

同道的,因为这个病有多少做胃镜的、多少冤枉死的,千万不能干啊!胃镜是害人的,不是治病的,胃上的病就这么简单,我们何必找那个罪干什么?“虽吐下多还用术”,呕吐,大便还一天拉好几次,吐也吐到位了,拉也拉到位了,肠胃也空了,就理中汤原方不动,白术也需要,附子也需要,干姜也需要,人参也需要,把他还原补满,吐也就不吐了,拉也不拉了。“渴欲得水倍术宁”,何谓“渴欲得水倍术宁”?我给大家讲一个病案,遇到这种人是不少。我当初遇到一个病人,一个老农民特别能干,生产队时分了三分自留地,种个菜园,每天收了工回到家里要浇菜,他随挑着扁担就口渴,他老婆就拿两个水瓶,一个冷的一个热的,一边浇菜渴了就兑着喝,等菜园浇完两瓶水就喝完了,连续这样喝了几年。他老婆说:孩子他爸爸呀,这样喝不照啊,咱们去看看吧,就找医生看病了

蔡长福前辈食道癌治疗思路

过了病人都能坚持半年以上,今天会场就来了两个,甘肃的有一个吧?就你,那是你家什么人?是你父亲,他吃了多少付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多活了几个月了?又多活了四个多月了。

这个方子是张仲景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他是五味药加干姜、半夏七味药,这是少阴寒化的食道癌所用的方子,如果遇到这种病人都可以试试,开过刀的我不好说,如遇食道癌时间长长了,年把以上体质太消瘦了,吃了也管劲,但一时治你的好,不一定包你彻底治好,这个我们都是同道的你可以根据他的身体、号号脉随时加减变化。

还治南阳一个,南阳小伙子也来了吧?是他老丈人,也是这个病,也亏了这个方子又多活了年把一年的时间。他也是个大学生在家开诊所,在一个多月前他没有办法把他老丈人带到我那里去了,到我那里我一号脉,病情又变了,大家想我又使的什么方子?——桃仁承气汤,哎,老人家吃过了又好了,所以有其证用其方,你要根据症状。他在家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了一年多了,不敢再用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带到我那里去了,我一号脉桃仁承气汤证出现了,大便不好解、胸里闷、放不出来屁、嗓子有点疼,桃仁承气汤喝过了就觉得好舒服,喝过之后过了几天,我说你回家吧,这个病不是一把能抓掉的,回去尽量给老人家调,千万不要开刀,你要开刀了可能就没这个命了,这个老人现在活得还很好。

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条路大家也可以动动脑子,食道癌开始你不要瞎搞,不要吃西药、不要吊水、不要放化疗,不要开刀,身体圆满的情况下,这个方子加减好了,我认为能过掉食道癌这一关。现在我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要根据症状灵活处理。

这麻黄附子细辛汤还不是一个人问,好多人打电话来告诉我吃了都管劲,他讲我们就是辩证不好,后边没办法了,我讲你们离我远了,要是离的近来到跟前我可以给你看看。这个方子也不是神方,这是少阴寒化的方子,要是热化吃了这个方子就麻烦了,一副药吃坏了你会说我是骗人的。所以你不要怪我,你在临床上要会诊断,要会号脉,病是活的,方子是死的,临床我们要辩证,寒热虚实表里我们要辩清楚。所以今天我就提醒大家桂枝去芍加麻黄方子细辛汤这也是我们研究食道癌的一条路吧。我们共同研究,这个机会不多了,我到年七十岁了,这次会开过了,下一次能不能搞的起来就很难讲了,所以我临终的心愿就是要把六经推广出去,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六经入门

闲来无事披览先贤医案,忽忆起十多年前一则治验,今告于同道,于医学之昌明亦不无补助云。

病家是一位退休老者,年过花甲,由儿女架至诊室。当时患者已口不能言,由儿女代诉:病人进行性吞咽困难,遍治不效,今已粒米难进,奄奄待毙。刻诊:患者面色晦暗,瘦骨嶙峋,虚弱不堪,精神不振,但欲眠睡;并畏寒怕冷,手足厥逆,时或身疼;又兼见咽喉疼痛不利,音声难出;两脉沉细而弦,尺部小紧。值此大证,余不敢怠慢,乃疏大剂四逆汤一付,以为阳气一旦来复,则疾病可图。不意翌日一早,病家再次登门。药后不仅寸功全无,反而证情加重,不禁心下惶然!转念一想:患者有恶寒身痛脉紧等证,得非太阳表邪久久不解而直中少阴之证乎?亦即仲景所谓直中伤寒?况精神不振但欲寐,亦非四逆汤主证(四逆汤主证本是手足逆冷,下利清谷等),而是寒邪直中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至于手足厥逆,乃因水谷不继,能量大亏所致,并非阳微欲绝之象。再者,足少阴肾经之脉起于足下,上行循喉咙挟舌本,故有咽痛失音,即《内经》所谓“喑痱”“跛足”之喑证。故而此病当属太阳表证不解进而直中少阴之证,治当温阳解表,其唯麻黄附子细辛汤近之乎?因于诊室就地开火煎煮。讵料一服之后才十五分钟,患者尾骶部即冒热气,脊背发热,紧接着就遍身濈然微汗。半个多小时后,患者突然嗳出一口长气,居然知饥能食,半碗汤面竟然顺顺当当下了肚。

随侍跟前的儿女,睹此巨变,翻想此前种种求医经历,备尝颠沛辛酸,不禁喜极而泣,跺脚而骂:“什么南京上海的大医院,什么名医专家,什么高科技检查,一个普普通通的咽喉炎,竟然被诊断成食管癌!庸医误人,庸医害人!也怨我们这作儿女的不孝啊!这么近的名医不知道,却跑去南京上海,让老人受了这么多冤枉罪。老人知道自己的病后,为了不让我们担心,躲开我们吃饭,一碗面条从早上吃到中午。老人心里面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不病死也要被吓死,不吓死也要被庸医治死。”

原来,患者酷爱胡琴,退休以后,为了学琴,常到雨山湖的凉亭(马鞍山一游览胜处)去拉胡琴,可谓寒暑不避,风雨无阻。凉亭建于湖水之中,四周无遮无拦,患者长处此开阔多风之地,久而久之,难免感受风寒。病起之初主要是干呕,咽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声音嘶哑。此后逐渐加重,出现吞咽困难,饮食受阻。马钢、南京、上海各大医院跑个完,然而遍治无效。后来求治于江宁一位民间中医,给服黄连上清片,药后病情反而更趋严重,彻底不能吃饭讲话了。

患者第一剂服完之后,为求巩固,原方更加炙甘草20克,余药不变,共3剂。每剂两天,分四服。发汗以全身温暖,微微潮润为度。六日之后,患者直似脱胎换骨一般。不仅面色渐转红润,而且微微发胖,自言:“现在吃饭,食物到嘴里后直接就掉进肚子里!”麻附细扩张食管之卓越功效,即使到今天都令我吃惊不已,不得不感叹经方之力宏且大哉!而且尚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挖掘。

此案之前更久,曾有一穷苦人求方于我,自言得了食道癌,吃饭不能下咽。余乃授一单方姑作一试,不过葱须、生姜、红糖几味,亦不在放在心上。岂料月余后遇于街头,见面即长揖拜谢:“多亏了先生的单方,现在能吃饭了,您救我一命啊!”

十载以来,所遇吞咽不利而不至完全闭塞之轻症咽喉炎患者,更是不知凡几,其证往往多见:形寒怕冷,经常发懒犯困,但见脏无他热,径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开表即愈。前年偶过菜市场,见一对夫妇路边口角,询之,乃知为丈夫者卖菜时竟无故发困,忘记收钱,一日损失几十块。其妻屡说不改,因此争吵。细问乃知患者更有畏寒怕冷,身体惫懒,总睡不够等。余乃笑曰:无须争吵,此病也。因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再遇于菜市场时,患者已满面笑容,千恩万谢:“先生的方子真是神了,吃了一付就不犯困了。”此后,更遇吃饭时突然犯困而饭碗堕地、或一看电视辄睡意阵阵,曾不能支持两分钟以上,种种怪证不一而足,但见患者形寒怕冷,身体惫懒,精神不振,发困打盹,脉见沉细而紧,悉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愈。亦因此,余乃固知“但欲寐”实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并知能用十方,不如精于一方,但能善用,岂有“病多方少”之窘?

余退而思忖,首案患者年寿渐高,又据言在外处有情人,不免耽情。少阴肾阳既已先虚,则太阳亦虚,又长处开阔多风之地,风寒之邪乃直中少阴,正邪于是相拒于咽喉(咽喉本少阴肾经之门户),不进不退亦不解。久而久之,阳虚不化,寒邪不解,水湿留滞,黏涎吐咽两难,咽喉食管为之狭窄,饮食难进,音声难出。《内经·脉解篇》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所论正与此同。很多咽炎患者亦自言每房事之后,吞咽即感不利,禁房后则渐有好转。因此,治法当从温阳以补少阴之虚,开表散寒以壮太阳表气,里外之气一旦相接相融,机转得开,寒湿得消,咽喉食管自然开展。倘若单纯温阳,则捷效难取;以热病论治,更是离题千里。一旦错辨寒热,误诊误治,饮食难进,久绝水谷,生机颓败,虽仲景再世,亦回天无力。余自行医以来,每见为医者不识此证,不明仲景“伤寒”之真义,错用寒凉,蛮用温燥,杀人于无形之中,其枉死者何止二三?谁来伸冤?谁来负责?庸医误人,岂浅鲜哉?我昔年曾见一病人,再三误治之后,饥不可遏而不能食,胃脘疼痛如焚,全身发热,乃令其子置缸一口,浸于水中,至终瘦骨如柴,谷绝而亡。呜呼,良可悯也!

其实,人世间不外两种病,一寒一热,药无错,病人无错;热病以寒治,寒病以热治,为医者有错!不明“伤寒”真义,舍近求远,错误用方,陷人死地!岂知太阳表气畅达,则一身机运活泼,圆转无碍。一旦闭塞,即发为表证,如中风伤寒,所谓“发热恶寒发于阳者”,但开表即愈。倘若本有少阴阳虚,则太阳亦抗邪无力,邪乃深入直中少阴,久久不解,如捂湿被,一身圆机受制,乃变生畏寒怕冷、面色晦暗、手足冰凉、脊背发紧、腰酸腰痛、精神不振、易困易睡、吞咽不利、喑痱跛足等种种证候,所谓“无热恶寒发于阴者”,论治则当温阳与解表并行,倘因表气不畅,内生郁热,又当兼以疏散。

诗曰:少阴阳虚久不解,直中伤寒找太阳,

脾阳虚衰不运转,表里双解壮阳光。

汗法,作为八法第一大法,实为百病金钥。

蔡长福前辈肺癌治疗思路

这个地方(指登上这个讲台)我认为我这一辈子没有了,三年前还这样想:这个平台我是永远也上不来了。想不到我还有今天,这是大家的鼓励,大家对我的希望。在这里我要感谢几个人:黄煌老师、李赛美老师、还有我的大徒弟温兴韬、山东的刘毅、李平玉、李鹏、王安乐,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几个学生,都是博士生,这次来了两个,徐凤瑞来了,这丫头()也是个博士生。当初我那个师兄姓王,叫王敬岐,这是在二三十年之前,他在沈阳军区后勤空军医院收了三个博士生,我还说他吹大牛,我说:你吹什么大牛,你一个土郎中,博士生能拜在你的膝下,那可能吗?因为我没见到,当时不相信,没想到今天也轮到我头上了。看来人生一世的转折是想不到的。

我是地地道道的土郎中,是退伍军人,我土到什么程度?大学我没上过,高中我也没上过,按现在文凭来讲初中还差不多,以后又在部队里锻炼了七八年,我就这么深的水平,但我觉得够用就行了,我能看懂书,能理解《伤寒论》就满足了。

我不要多大的文凭,可是我这一辈子想的可能和大家不一样。《伤寒论》我下过很大的功夫,背条文、看《内经》,下了好几年功夫,最后我看不行,怪不得《伤寒论》得不得发展,条文背了几年,临床一见证又昏掉了,觉得条文很熟,一见病人一脑子都是方子,一脑子都是条文,再去翻书,翻书也来不及。我说:这不行,《伤寒论》这样学下去那后人怎么办?《伤寒论》问世将近两千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什么这么难学?最后我找到了《医宗金鉴》,在《医宗金鉴》下了功夫了,我看那个《医宗金鉴》写的好,他那歌子写的也好把我吸引住了,一开始也不很理解,没事就背、越背越上瘾,越背越理解,《医宗金鉴》的心法要诀写的好,他又简单,又好懂好理解,记住还忘不掉。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三阳合病症病案,这是最近的一个医案,这个病的名字我也说不好,反正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是小细胞肺癌,未分化。患者的妹妹在香港,准备来家送丧,买的坟地是两百多平方,碑也立好了,他的十几间房子也捐出去了,就最近二十天的病案,生命是没有希望了。当地人和医院都知道活不过三个月了,现在已经停药两个月,就等死了。在广州会议我讲了一堂课,他是浙江金华人,有一位同道听过我的课回去跟他讲:有一线之路你还是要去看看,他讲:我找谁看呢?金华那么多大医院那么多权威高级人物都给我看过了,中西医都定我死刑了,我三个月寿命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活到,我路也不能走了,我还找谁去呢?没有希望了,中国人没有谁能治好我的病了。这位同道讲:不,你到安徽马鞍山有一个人,是个民间的土郎中,你找他去试试看,结果他信以为真。

这东西就跟天神安排的一样,他每天都难受,坐都坐不住,路也不能走,就那一天他能走路了,他真来到了马鞍山,头一天他打电话,我一听那么严重我不叫他来的,他自己非要来不可,到了我跟前我一看一听讲,这样的病我也害怕,我现在还不想死,我要给你瞧死了,不是我的事也是我的事,这要给方舟子、司马南知道了那我也跑不掉,想整你还不容易吗,所以我不敢给他瞧,他就跟我商议:你救救我吧,给我治治看嘛,死马当活马医,治不好不怪你。既然讲到这样就来试试看吧,我来给你诊断一下。我一搭脉,问问症状,脉也看不出来什么病,看那个脸就像死人一样,吃饭也吃不下。那就依问诊为主,我说你哪里最难过,他说我整个肚子都满了,一点饭都下不去,我心里饿的想吃,一口都不敢吃,吃过就胀吃过就难受。当时我就问,你实在饿很了可想吃?我想吃,在很长时间我就有这个症状,我特别能吃但吃过以后就胀。我就抓住这一句话,我说好了,死活就这一个方子了。吃饭如常人,大家想一下什么方,金匮上讲的,那就是厚朴七物汤,行不行就这一个方子试试看吧,我开了八副药吃十六天,又开了一个方子,(把方子打给大家看看),这是我的一个思路,新发现的一个思路,如果研究好了说不定这一关能攻破,这是活生生的病案,就这二十天时间的事。第一个方子是厚朴七物汤加了一味芒硝,第二个方子(?),五副十五天。昨天上午,我拎包要走了,这个患者到了,也该跟我有缘跟大家有缘,他要晚来几分钟或我早走几分钟都见不到了,他从外面进来,精神的不得了,又讲又笑。帅帅讲,你是谁了?他说,你忘了吗,我是金华的,肺癌晚期。哎呀,那是根本变了一个人,脸上也长肉了,也好看了。他讲:我没有病了,我什么都正常了。我就从头问到底,他讲的这些事我都不知道,他讲:坟墓都买好了碑也刻好了,房子也捐掉了,我又活了。

以前我对肺癌还在模糊,根据这一个病案,我彻底明白人身的道理了,什么叫癌啊?气通脏腑顺,便通一身轻,表解精神爽,阳静阴也平。这四句话我早就总结出来了,我当时想到这四句话才用的厚朴七物汤,为什么这个人用厚朴七物汤?他长期不出汗,身上还怕冷,问他多少年没发烧了?他讲我有十几年没发烧了。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病都在眼前,可是我们不知道,有烧的感冒叫明病,无烧的感冒叫暗病,我们当今治的都是暗病,《伤寒论》讲几日发烧,两三日、四五日、七八日、八九日、十二日等等,那提的是发烧,可是无烧的感冒自古到今方子上提的很少,医案写的很少,可是当今的人无烧的病人占80%以上。

无烧就没有病了吗?明烧外感那是身体好,他的正气未败,他的元阳未败,西医叫免疫功能未败,一感冒就容易发烧。人到了成年肾一亏,脏腑就不通,气化不动,阴阳不能转化,人感冒就不发烧了。有的人怕冷,常年怕冷,常年手脚凉,常年胸闷,气短,发急、烦躁,一不高兴就生气,要打人,要骂人。现在都是这种病啊,我也总结了多少年,你在《伤寒论》条文上是找不到的,所以我就总结无烧的感冒,这种情况误了多少病人。大家看一看,厚朴七物汤为什么能治这么大的病?这种人是肾阳虚、脾阳虚、表阳败,长期以来气化不动,六经不通,脏腑不通。气化一不通,肚子必然要胀,气机不通肚子一胀,气就上逆,腑不通气上逆。肺为华盖最为上,肺离外感最近,大家都知道,胖人后面也不过一指厚的肉,那瘦人后面就是一层皮,所以肺癌的病人都是体质太弱,体质太虚,肾亏日久,肠胃功能达不到,所以肺在上面就跟空中悬着一样,长期受凉,胃的功能达不到,肾的功能达不到,这种病人长期不发烧,外感化胀气,脏器不通,时间一久化热气,肺就被那个热气蒸坏了,有的像麻点,有的像黑斑,有的像纹皱,有的像包块,有的像汽包。那肺癌究竟剥开什么样,我也没见过,对西医这一套我不懂,我就知道这个病人根据他的症状,号号他的脉那体质太差了,他是表里不通,上下不通,这是三阳表证常带之病,我是用这个方法来推的,所以我用了厚朴七物汤。

我们看看厚朴七物汤这几味药,大家要明白,厚朴八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三两,我们就看看这八两的二两,我们来比较一下,为什么张仲景把厚朴设为八两,这是为什么?这就是长期外感不发烧,化胀气,气大于热,所以张仲景把厚朴放在前面,可要是按现在我们同道的开方子,这个药吃了就不管劲了,你看我的厚朴怎么比例,八两按郝万山老师讲课按现代的换算,250克一斤,按十六两称八两是半斤,是125克,原量我没敢设,我设了四分之一(二分之一),60克,我的比例都相差不远,枳实30,槟榔20,大黄30,桂枝15,炙甘草25,芒硝按照这个方子是没有,他长期大便不通,我怕原方子对肠道打不开,没有厚朴(芒硝?)领路,这个方子吃过了大便下不来可能要更难受,肚子可能要胀的很,所以大黄芒硝他两个配合上那作用不得了,随你大便多结,随你大便多硬,你大便跟石头一样,跟弹子一样,芒硝大黄配上以后能把大便的疙瘩化开,所以我考虑只用大黄不行,一定要设上芒硝。

这个芒硝我没少用,我用了80克,这80克芒硝我怎么用的?一次10克,隔一天用一次,一副药两天就是两天喝一次芒硝,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大效果,患者讲我喝了你的药头一顿是什么样,他一年四季往上泛酸,邪无出路了,肚子胀满了,高酸在上气在上就得上反,心里难过,一天到晚八抓五挠的,想吐酸水吐不掉,烧心烧的难受,胸中发热发烫。他讲我喝过了你的药第一顿,刚刚放下碗时间不长就觉得心里好舒服。我就知道这是芒硝起的作用,芒硝大黄有斩关夺门之威,他两个配合凭你有多大的热气,多大的酸气,多大的寒气,这两味药喝过了上邪得以下行,这叫引邪归下,一泡大便一解,酸也不返了,也能吃饭了。昨天还讲了,现在一顿吃一大碗面条,一天三顿,现在这个老头脸吃的白乎乎的,讲着笑着讲着笑着,他高兴的简直没有话说了。前两天还发现他的眼突然能看到小字了,他老化多少年了。(把这段录音给大家放放)。

我今天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一段,我们医生治病就怕没有思路,只要有思路没有治不掉的病,见了病我们就慌了,不知走哪条路,不知是寒是热,六经是哪一经,是化热了还是化气了?这些我们搞不清楚,只有有了思路,一理应万变。只有把理由推开万事皆休,你的理由推不开,方子再熟条文再熟都没有用。所以当时我就考虑他是内热,外感长期不解,为什么厚朴七物汤用桂枝?就是考虑外感,不发烧的感冒长期携带解不开了,这个证还脾虚,所以张仲景还用了甘草。所以当时我就用这个办法来推理:他是一肚子胀气,一肚子热气,我就把它引邪归下,芒硝大黄攻下来就好。这个医案给大家,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肺癌,我问几个学生据说这个肺癌是最严重的,西医这一套我搞不懂。肺为华盖,肺为娇嫩之脏,根本不能受凉,这肾一亏,脾一弱这个人的肺就不行了。我今天就谈这一个医案,你们把这个医案留下来,遇到肺癌了都试试看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蔡长福前辈常用方剂  方剂  方剂词条  前辈  前辈词条  常用  常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