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哀莫大于心不死,幸莫过于死彻底是什么意思?

句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最幸运的是既然已经死心,不再因此耿耿于怀。出处:“别人做得越绝,你反而越容易走得出去。所以很多时候,你应该感激那些毫不顾及你的人。哀莫大于心不死,幸莫过于死彻底。” 作者:张嘉佳。原句:《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身灭亦次之。”意思: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生死都比不上心死。心死:指精神崩溃而万念俱灰.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古人向内求精神,不注重外物,而心被认为是精神的核心,一旦心死了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了,所以说“哀莫大于心死”。今人向外求物质,而心是法制和道德最后的防线,一旦心死了,就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所以说“哀莫大于心不死”。哀莫过大于心不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却心不死,还要想,越想越难过,则越来越悲哀。扩展资料: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