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人物】不怕没机会,就怕不敢试 ‖丰城亿万富豪饶陆华成长记

十多年前,他向朋友借了300元钱只身南下,在举目无亲的深圳特区打拼;十多年后,他成就了一个创业神话,拥有了数十亿的资产——他,就是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

一个炎热的夏日,在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陆公司总部,我见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饶陆华。在宽敞雅致的会客室里,儒雅的饶陆华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读了书不一定行,不读书肯定不行”

饶陆华1965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梅林的一个普通农家,父母和其他村民一样,常年守望着几亩薄田,却总也改变不了家徒四壁的窘境。父母亲脸上的沟沟壑壑诉说着难以承载的无奈。

11岁那年暑期,饶陆华和往年一样,同大人们一起投身于紧张的“双抢”农忙劳动。一天,他随父亲去田里收水稻。当他挑着两捆水稻走在高低不平的小路上,方觉自己由于连日来的劳累,两腿已像灌了铅般不听使唤。在过一个缺口时,饶陆华一不小心,连人带禾掉进路边的水沟中,手和脚都擦出了血,痛得他直想掉眼泪。但他并没有哭,却在心底暗自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

从此,饶陆华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他明白,作为农家子弟,唯有如此,方可改变命运。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在他读初中的时候,父母已无力再继续供他上学了。饶陆华实在不甘心就此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暑假在家的时候,他说服了父母,到附近的一家煤矿干起了拉煤工。四五百米的斜道,他一天不知要拉多少煤出去,肩头压出了一道道血痕,手掌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尽管如此,他没有喊一声痛。开学的时间到了,饶陆华拿着辛苦挣来的钱,高兴地回到了家中。母亲一见到他,心疼地抱住他哭出了声。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因饶陆华的执著追求而对他绽放笑颜。1984年,他在拖船中学读高中时患上了胸膜炎和结核性视网膜炎,险些失明。也就在当年,他忍着病痛参加了高考并过了本科录取线,但由于体检不过关而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然而,坚强的饶陆华再次经受住了命运对他的考验,身体痊愈后选择了复读。1985年,饶陆华如愿考取了哈尔滨理工大学,攻读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四年后,他被分配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武汉710军工厂,成了令人羡慕的国家干部。

“读了书不一定行,但不读书肯定不行。”饶陆华感慨地说。正是他这种积极的读书观,为他创造事业辉煌奠定了知识、文化、思想以及品格上的基础。时至今日,饶陆华热爱读书和学习的习惯依然没变,不论创业有多艰辛、工作有多繁忙,他每年认真阅读的书不少于30本,内容涉及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政治文化乃至哲学宗教等领域。

“到最具活力的特区去闯一闯、拼一拼”

在710厂,饶陆华负责计划调度,工资不高,但很安逸,这让习惯拼搏的他感到极为不适应。他暗自想:“与其在这里浑浑噩噩地过一生,倒不如趁现在年轻,下海到最具活力的特区去闯一闯、拼一拼,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时,大量资金、技术、人才涌入沿海的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深圳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通过媒体,饶陆华更多地了解了深圳特区先进的经营理念、宽松的发展环境,他按捺不住了:“一定要到充满活力的特区去闯一闯、拼一拼。”

1991年的阳春三月,饶陆华辞别爱妻,只身南下。此前,他给父母寄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向同事借了300元钱作路费。

火车抵达深圳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深圳火车站外的罗湖口岸,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尽显这座年轻城市的风采与活力。环视四周川流不息的人群,饶陆华突然感到迷茫……果然,十几天下来,饶陆华一无所获,带来的几百元钱也所剩无几了。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大街上,想着武汉舒适的生活和温柔的妻子,饶陆华感到了莫大的失落。

“既然来了,就不能空着手回去。”他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

辗转来到宝安区,一家名为“深圳市胜利仪器有限公司”的企业最终决定聘用他,这让饶陆华兴奋不已。这是一家专门生产电力系统测试仪表之类产品的企业,当时积压了很多产品在仓库里,急需销售出去。饶陆华被招聘进来,就是负责外出跑业务,推销公司积压的产品。

饶陆华十分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了解了有关事项后,将样品放进背包就开始跑客户……渴了喝自来水,饿了啃面包,饶陆华走上了艰辛的打工之路。

有一次,为了让山东省电科院电测室的一位主任了解他推销的产品,在连续几次遭到拒绝的情况下,饶陆华转变推销方式,写信将产品的设计优点、性能功效等告诉这位主任……不久,饶陆华得到了这位主任的回信,并高兴地和他签订了产品定购合同。

就这样,因为有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的底子和非凡的胆识,饶陆华为公司拿到了不少订单。第一个月,公司就发给他400多元工资,是他在武汉工作时月工资的5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饶陆华越干越得心应手,逐渐摸索和积累了一套销售经验。到1992年10月,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单干,便和老板商量做公司代理销售商的事,老板很佩服他的销售才能和胆识便满口答应了。经过协商,饶陆华借用“胜利”的牌子,正式做起了仪器仪表的销售业务。

初当老板的饶陆华十分精明,他懂得做生意讲求实力的道理,便在地处深圳市繁华地段的格兰云天大酒店花重金租了几间房子,装修也颇为气派,让客户一来犹如走进大公司,信任感倍增;他尤为重视诚信经营,经常是先发货后收款,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让客户感到很满意。

1993年,饶陆华的代理销售额竟然达到两个亿,除去各项开支,他纯赚了100多万元,掘得了创业途上最宝贵的“第一桶金”。

“小企业靠老板,大企业靠管理,优秀企业靠文化”

通过做销售,饶陆华不仅完成了创业资金的原始积累,而且让他摸透了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子产品。

当时,国内电力系统测试仪表及配电自动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虽然国内许多企业生产这种产品,但因技术含量不高,大都属低端产品;有些国内用户只能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的高端产品,但产品的操作界面、使用方式又不怎么适合自身需要,因此出现了这一市场空白。

饶陆华经过冷静分析后认为,自己若能填补这一市场空白,研发出适合中国用户需要的高端电子产品,前景一定远远胜过单纯做销售代理。

1996年8月,饶陆华邀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式成立了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创办真正属于自己的实业。

科陆公司创办之初,由于饶陆华在研发高端电子产品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而公司那时融资能力又很差,资金周转十分困难。陷入困境的饶陆华几天茶饭不思,他甚至想到了将研发项目下马,但这样就会使自己的事业前功尽弃。饶陆华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将公司面临的资金困难实言相告,同时特别阐述了研发项目的光明前景。他说:“这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需要我们共同面对。”饶陆华的话刚说完,就得到很多员工的积极响应,大家明确表示愿意集资,共渡难关。饶陆华也当即承诺:“所有集资都将获得30%的年息回报。”没多久,公司100多名员工全部参与了集资,总额达200多万元,就是这笔资金使公司顺利渡过了难关。

科陆公司研发的电测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国内电力行业和用户的认可,大量订单纷至沓来。由于效益很好,饶陆华当年就给员工发了一笔丰厚的奖金。这时管理层有人提出,员工既已领到了薪水和奖金,返还集资时就用不着兑现30%的年息。饶陆华却回答说:“小企业靠老板,大企业靠管理,优秀企业靠文化。我们要想办成优秀的企业,就要特别注重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而注重诚信、尊重人才、创造快乐,则是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终,公司一分不少地给集资员工兑现了30%的年息,并开展了系列联谊活动,使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尊重人才,注重创新”是饶陆华在创业期间产生的深刻认识。2002年,科陆公司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仅如此,饶陆华聘请了国内外大量的研发型、管理型精英,并把他们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如今,科陆公司500多名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本科学历的超过半数,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近20名。担任中层职务的管理人员年薪30万元左右,研发人员年薪15万元左右,从事生产的普通员工年薪也不少于3万元。

科陆公司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独立开发、自主研制并生产了涵盖标准仪器仪表、电能表、电力操作电源等5大领域的60多种高端电子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并畅销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市场,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50强民营企业,已拥有数亿元固定资产。

2007年3月6日上午9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股上市挂牌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这意味着科陆成功上市融资,已经跻身中国电力行业前列。“科陆电子将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规模、科研开发以及销售网络上的优势,以此次发行新股为新的起点和契机,为公司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奋发努力,最终实现‘打造百年企业,坚持产业报国’的发展目标,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饶陆华在仪式上如此表示。一个月后,科陆成功融资数十亿元……

采访结束前,我请饶陆华寄语想创业、盼致富的广大家乡人民,他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要有1%的希望,你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只要从现在干起,你还来得及!”

搜索建议:
热评

 为他人做完事无借条怎么办?

一、做完事无借条怎么办?做完事无借条可以通过搜集其他的证据来证明存在着真实的借款的关系,具体如下所述,1、对于借贷关系而言,借条是十分有利的证据;2、录音录像,...(展开)

热评

 有亲情才有真正的美丽作文

有亲情才有真正的美丽作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