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药企为什么去海南自贸港发展?

曾渝院长/教授 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

沈磊院长助理 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

海南自贸港到底适合什么类型的药企落地?药企能享受海南什么不一样的政策?药企去了海南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发展机遇?2025年封关后生活成本会不会降低?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前,我们一起先来看看海南目前是个啥情况。

海南自贸港政策出台以后,海南从过去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房地产业,调整定位和规划,转型重点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支柱产业。政策升级了,发展方向也在调整。去海南买房,曾一度成了不会错的投资,但疫情后的现实情况,让南下的“弄潮儿”、“赶海人”们不得不冷静的思考,海南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生物医药产业做为海南主要产业之一,2021年的产值是376亿元,虽然和一个内地中等规模医药上市公司的规模差不多,但从产业结构看,海南有了近20多年制药技术的基础,也有了目前10多个在建创新药项目,有了现如今大大小小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更有百余家的医药商业流动企业,还有全国四大南药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90%的产量。从产业集群看,95%医药产值由海口市贡献,其中的80%又由海口高新区的“药谷”产生,这里有齐鲁制药、海灵药业、葫芦娃药业、鑫开源医药科技、海药制药等。海口诞生了6家本土主板上市药企,近几年百强药企中有25家布局海口,6家建立总部;18家设立子公司;中国医药、华熙生物、九芝堂等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上海医药、华北制药、广州医药、中国中药设立流通基地。海口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海口药谷”核心区,海口保税区、海口高新区、原美国工业村和永桂、桂林洋等产业聚集区域组成的“海口药谷医药产业基地”。更有乐城先行先试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医院。二十大会议中,习总书记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总体要求。为包括海南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明了现代化发展路径。更是为海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举旗定向,培根铸魂。海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做大做强的绝好窗口期,自贸港政策+生物医药+康养旅游+国际消费岛+未来医疗旅游目的地,让海南生物医药发展未来可期。

回到本文开头的三个问题,海南到底适合什么类型的药企落地?

答:适合药物结构基础类研发机构、CXO、医疗器械企业、中药研发制造类企业、健康产业展会企业、保健品研发制造企业、医美企业。

药企到底能享受海南什么不一样的政策?

答:生物医药发展一直受到海南省、海口市两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几年鼓励支持的政策密集出台,力度与内地医药大省几乎看齐。企业所得税15%,个人所得税15%。《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省和海口市先后出台《海南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2022)等相关政策近三十部、项。其中针对海口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条款合计50多条。部分无菌药品及药品外包加工制造生产项目,在生产冻干粉针注射剂、BFS注射剂等产品时,充分享受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政府网站都进行了公示和披露。“生物医药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中心建设,以及《海南省加快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可以更好的通过乐城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加快三类器械企业及包括体外检测器械“IVD”,医美,齿科,骨科,家用保健五类医疗器械企业、产品进入海南发展。《数字疗法发展措施》中二类药械转入也将迎来简化审批流程。可以说,政策、环境都欢迎药企来海南投资和建厂,海南做为未来世界制药厂,市场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

可能有人要说,我们企业在内地也有园区返税的利好,用不着非要去海南享受低税率,首先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不是简单省市一级的政策,返税和优惠税率的合法性不在一个层面,自贸港政策是从国家层面重新立法规定的,级别之高,力度之大,合法性之强,恐怕是任何城市无法超越的,甚至给与了最高级别的法律创新机制,也就是为了发展可以重新制定最高层面的规则。这也是内地任何城市无法比的,换句话说留给产业创新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海南就是巨大的试验田,医药产业有政策导向特殊性,只有抓住先机的企业发展才会越来越快。

药企去了海南到底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发展机遇?

答:第一个问题回答到,海南适合“药物结构基础类研发机构、CXO、医疗器械企业、中药研发制造类企业、健康产业展会企业、保健品研发制造企业、医美企业”的布局和发展。

如果是研发机构,首先研发设备如果是进口的,只要是自用的进口设备,就能享受免关税的采购价格。因为目前海南尖端研发人员相对数量少,所以做基础类的研发相对更容易启动和发展。海南医学院、海南大学医学专业等都有医学专业学生18000人左右,与内地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内地名优院校的交流联动多起来,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民非智库组织也在一起积极推动人才的引进或者培养。其次,CXO、医疗器械企业、中药研发制造类企业、健康产业展会企业、保健品研发制造企业、医美企业这些都是海南政策鼓励和支持的行业发展类型。说到这些类企业的发展,就必须与海南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首先,目前这些产业都是不饱和的状态,无法满足未来海南的发展需求。更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多数企业都遇到中高端人才短缺,基础生产力又因为用工成本高,导致企业成本比内地高的尴尬境地。但产业发展是有大量机会的,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在为海南省卫健委、医保局等政府机构出具多份“规划建议”和“发展建议”的同时,坚持跟踪深入行业、企业掌握发展动态一手情况,及时总结行业痛点,企业发展难点,政策实施堵点,积极献计献策,致力于通过会议、培训、交流等方式吸引人才,吸引企业,吸引技术,帮助行业调整结构,帮助企业谋划发展,帮助产品策划定位,期待与更多企业共建共享智库平台。

2025年封关后生活成本会不会降低?

答:来过海南的很多人说海南生活成本与内地一线城市看齐,甚至更贵,这样说不全对但也不假。由于海南典型热带岛屿型经济发展结构,导致必要的供应链运输成本比内地要多了一道海运及装卸等成本,加之海南没有制造业体系,确实很多生活物资靠输入,价格自然比内地高,这一直是海南发展的绊脚石。但国家给了海南作为自贸港级别最高的开放度,全岛将在2025年实现封关管理,很可能会在2025年后全岛生活物资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原因就是封关后外国大量吃喝穿用等生活物资呈现倾销形式涌向海南,届时,国外大量低成本的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在海南全岛实现免税销售,只要是岛民不管是不是常住,无条件都可以买到非常便宜的生活用品,有点像深圳居民过关去香港买牙膏肥皂卫生纸等,而进口产品的倾销并不会造成岛内同类产业被取代,不会发生本土企业竞争不过而倒闭等严重反噬影响,原有弊端变优势。生活成本会逐渐降低,加上舒适的热带岛屿宜人的气候,很有可能吸引人和产业加速流入,这也是和内地最不一样的一点,甚至可能会是内地居民羡慕的一点。所以,我们认为,2025年封关管理将是一个里程碑,后边的发展会加速,因此这两年上述药企提前布局是最好的时机,更是抢占市场份额、打造品牌影响力、走向国际最好的时间节点。

海南健康产业在自贸港的加持下,有着不可估量的创新空间,和数不胜数的创新发展机遇。以博鳌乐城应用真实世界数据研究(RWS)为例,截至目前,共有24个特许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纳入乐城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其中8个产品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获批上市,3个正在评审,这就让特殊患者能提前3-5年,以更低的成本使用已在国外上市,但国内还没上市的药品和器械。同时,真实世界数据的共建共享,更好的激发带动自贸港药品、器械创新研制动力和能力的提升,这为创新药械快速形成成果转化,探索从“海南实践”到“海南经验”,再到“海南模式”的跨越。另一方面,我们大胆构想,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还能更好的帮助中医药创新研发、扩大使用探索自贸港发展模式。一直以来西药从研发到上市,遵循着美国FDA,欧盟“EDQM”为代表性的认证体系,有着一套标准化体系和流程,衡量着世界大多数西药创新研制上市全过程。沿用上千年的中医药体系,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但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更是世界药物、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医药不适用西药认证标准和体系,导致中医药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文化输出和实用性推广上,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博鳌乐城先行先试+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中医药改良+中国式研究使用标准”机制将为中医药改良、使用、推广,开辟了一条高速公路,让中医药古方古法结合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催生出强烈的化学反应,让复杂的分子组合过程优化成以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对照研究,通过结果界定有效性,找到最基础的规律,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加速中医药从“院内制剂”到造福海内外病患的巨大跨越。

为了这一构想能够变成现实,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推动海南政策创新,价值创新。以挖掘宝藏的精神,深耕自贸港政策驱动医药、器械创新发展和推广,为创新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在海南蓬勃发展,打造自贸港健康产业特色不懈努力。为海南有更好的卫生健康产业发展前景,期待帮助更多来琼发展的医药卫生健康企业找到最佳发展路径,享受自贸港政策带来的红利。

搜索建议:药企为什么去海南自贸港发展?  
热评

 试用期无故被辞退有补偿吗

一、试用期无故被辞退有补偿吗?试用期无故被辞退的有补偿金,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和劳动关系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