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重庆10岁男孩划坏私家车事件大反转,撕开了多少人最隐秘的痛?

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 Kyle

回复“ 晚安 ”,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Kyle

首发:Kyle(ID:kylehello)

(点击下方音频可以听主播读文章)

大家好,我是Kyle。

 

前阵子,重庆沙坪坝某停车场的一段监控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一位车主来停车场取车,却发现车身上出现了1个长长的划痕,仔细一看,还有其余7处均被划花。

 

 

这可是半年前花60万买来的新车啊!

 

车主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心情还是无法平复,于是掏出手机报了警。

 

警察赶到现场后,调取了监控视频。

 

监控显示,当天下午13点05分,有个身穿灰色衣服的小男孩曾慢慢走近这辆车,并围着车子走了几圈,上下打量。最后还伸出手在车身上比划了几下,方才离开。

 

随后,车主联系到了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在看过监控视频后父亲非常生气,认为就是自己儿子干的,当着在场所有人面训斥了儿子一顿,并赔偿车主3500元。

 

事件告一段落,本以为这就是一个家长没管教好熊孩子,付出惨痛代价的事件。

“摊上这样的熊孩子,家长生气也无奈!”

“这种不听话就该吃点亏,不然不长记性!”

“最烦这种没家教的小屁孩,活该!”

然而三天后,后续发展却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这样的家庭关系,好窒息啊

 

虽然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小男孩却仍然坚持说,自己并没有划车,只是在车附近逗苍蝇玩儿。

 

警察觉得有些奇怪,便决定继续追查这件事情。他调取了这辆车进入停车场之前的监控,发现该车在早前就已经有了刮痕。

 

这下整件事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事实并非如车主所说,是小男孩故意刮花了他的车。

 

误会解除后,车主向男孩爸爸返还了赔偿金,家长也及时追回了损失。

 

 

但对于那位10岁的小男孩来说,创伤却已经不可逆了。

 

事后警察找到了男孩家,发现男孩回到家后不敢说话,后面的几天也没有去上学。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要去治愈童年。

 

想来,那天在监控室内被车主污蔑、被父亲指责、被陌生人嘲笑的一幕, 将作为永远抹不去的童年阴影,如影随形地跟着他长大,或许成年后都不能愈合。

 

 

不被坚定地信任,不被宽容地对待,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真的挺窒息的。

 

原生家庭的伤害,比渣男还可怕

 

曾在知乎上看过的一个问题: 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网友@无暇子的回答,收获了1.5万个赞: “这孩子不喜欢跟人说话。”

 

 

答主在童年时有一段非常悲惨的经历:

 

小学三年级起,他开始自己独立上下学,也拥有了家里的钥匙。

 

有天表哥来家里玩,疯闹过程中不知怎么的就把他的钥匙装在自己兜里带回去了。

 

结果那天晚上换衣服的时候,答主怎么都找不到钥匙。

 

这本是表哥的失误,然而答主的爸爸得知后,却对着自家儿子大发雷霆,把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讲了一大通搞丢钥匙的危害。

 

然后,怒不可解的父亲限儿子半个小时以内必须找到,不然就到门外面去罚站。

 

其实早在告诉父亲钥匙丢了之前,答主就已经翻箱倒柜找过好多遍了。

 

可迫于父亲的威严,明知不可能找到的答主还是又去找了一圈,自然是一无所获地回家,也没能逃过门外罚站。

 

厚厚的防盗门砰的一声关上,年幼的他被父亲无情地锁在门外。

 

感应灯过几秒就熄了,楼道内黑黑的十分吓人,所以他只能每过一段时间就跺几下脚。

 

然而门里却传来父亲的咆哮:“罚站还不老实,你想干啥!"

 

于是他动都不敢再动了。

 

最后是邻居出来倒垃圾,见到了他觉得可怜,才把他送回去的。

 

然后之后的一天,答主的父亲自己也把钥匙弄丢了,却轻描淡写地说,“奇了怪了,钥匙怎么找不到了,儿子,明天你去换个锁”。

 

更耐人寻味的是若干年后,父亲还在酒桌上当着儿子的面对同事们说:“别的孩子回家都是跟父母说不完的话,我这儿子就不喜欢说话,回来就自己一个人闷屋里。”

 

点开评论区,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童年遭遇:

 

 

有人因为一次没考好、失手打碎碗、回家晚了这样的小失误,就时常被母亲撵出去,以至于街坊邻居都认为这是个很糟糕的小孩。

 

 

还有人自己为人母后,仍然被亲妈大庭广众之下当众责骂整整半个小时,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孩子是不是也会耳濡目染,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个不靠谱的大人。

 

 

PUA,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PUA只发生在两性之间,其实不然。

 

你有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话?

 

“你不行,你得听我的!”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知道我养你多不容易吗?”

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让家庭关系变得无比紧张,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社恐、懦弱、暴躁,甚至厌世等各种心理问题。

 

严重的还可能困在这种情绪中,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原生家庭的PUA,比渣男更加可怕。

 

拥有松弛感的人,活得有多爽?

 

正因为有太多太多人被这种窒息所支配,所以最近才会流行起一个词:松弛感。

 

何为松弛感?小红书博主@嘤肥鹅的讲述,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词的意义——

 

 

博主上初中时弄丢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非常心急自责,于是买到小卖部给妈妈打电话哭诉。

 

在那个时候手机是很昂贵的物品,家里的条件也很困难,可她却弄丢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本以为妈妈会大声呵斥。

 

没想到,电话那头却只有一句温柔的宽慰:“人没丢就行,手机丢了就再买一个。”

 

虽然事后,她的愧疚感并没有缓和,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但她却不再感到害怕,因为知道自己是可以被原谅的。

 

虽然后来渐渐长大,但这份安宁的感觉,就被她的大脑很好地储存了下来。

 

后来她交往的男朋友行业遭遇寒冬,时不时询问她会不会因此分手,她便也很平和地给予对方鼓励与安慰,告诉对方没关系的,就像小时候妈妈对待她的那样。

 

再后来她投资出现亏损,因为也拉了男友入坑,所以内心很自责。

 

男友在旁看出了她的焦虑,安慰道:“这又不是多大的投资,何况咱俩一起入的坑,就当分散风险了,都是小问题哈。”

 

没有指责,没有落 井 下石。

 

博主最后感慨说,要感谢妈妈当初给予的那份松弛的力量,才让自己在后来的人生中被温柔以待。

 

 

拥有松弛的家庭关系是一种幸运,它意味着,你有能力为别人给予更多的幸福。

 

适当自我解绑,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诚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好在,成年之后的人生之路却是可以塑造的。

 

李雪琴读初三那年,父亲做生意赔了钱,为了躲债躲起来,父母也因此离异。

 

从此她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里只有她和母亲,父亲成了缺失的角色。

 

李雪琴的妈妈是一个容易焦虑且情绪很不稳定的女人,婚姻的不幸,让她的坏情绪达到了顶峰,女儿则成了她唯一的发泄口。

 

有一次,李雪琴写完作业看了一会儿电视,没想到妈妈瞬间就被激怒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李雪琴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待人接物小心翼翼,非常害怕出错。

 

或许正因为活得太紧绷,所以即便后来考上了北大,她还是得了抑郁症。

 

为了给自己松绑,她开始尝试逗乐身边的朋友,在旁人的笑声中,焦虑得到了消解。

 

解绑了自己之后,李雪琴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状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她暗恋一个男生,和对方约会时,仅仅因为一句“你太胖了”,一下子觉得很受打击,回来后甚至不惜绝食减肥。

 

后来,她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对浪漫有了新的定义:

 

“兴之所起,乘兴而至,乘兴而归。”

 

 

拥有松弛感的女生,真的很有魅力。

 

为什么汤唯那张电影节吃盒饭的照片,更胜过红毯上的群星斗艳?因为在她的眼神中,写满了对自己全然的接纳。

 

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爱着自己的人,在任何年龄都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学者徐小虎80岁时,在电梯里遇到一个很帅的年轻男生,一进电梯就说:“You are beautiful。”

 

徐小虎往后看,心想:是哪个女人呢?

 

可是,没有,电梯里除了那个男生,只有徐小虎这个老太太。

 

那位男生看到的不是女士脸上的皱纹,而是一种内在的安宁。

 

 

在焦虑过剩、人人内卷的当下,适当地保持松弛,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正如画家何多苓所说:任何事,只有松弛才能做好。

 

 

所以,请抱抱内心的那个小孩,轻轻地告诉TA:

 

嘿,人生还很长,你可以走 得 更缓慢,所有发生过的坏事,都是没有关系的。

 

今晚,放松你身上最为紧绷的那块肌肉,好好地睡一觉吧。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点亮【在看】,分享出去,愿每个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文本作者: Kyle,90后新媒体公司CEO,500强公司新媒体顾问,新书《选择自己》,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本文首发于公众号Kyle(ID:kylehello),转载请联系Kyle取得授权。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交流咨询微信:kylehello003

◆很多读者说想和我有更多交流,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 推荐阅读

搜索建议:
热评

 交通事故的分级标准有哪些?

一、交通事故的分级标准有哪些?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