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单仁:任正非预测全球经济衰退,企业活下去的四点建议

就在前天22号,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署名是任正非。

我看完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任正非预测说:

“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好转,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那么消费能力会有很大幅度下降,对我们产生不仅是供应的压力,而且还有市场的压力。”‍

从美国打压华为以来,即使是曾经孟晚舟事件,任正非都没有如此直接的表态。

但他这一次直接提到,华为必须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把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降下来,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先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除开华为直接的表态不说,另一家巨头腾讯我们早前也讲到,腾讯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已经在内部下达了裁员收缩30%的指标。

我们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对经济形势的整体判断,我想谁都不会忽略这两家去年利润过千亿,可以说是中国科技和互联网的顶尖企业的态度。

他们今天都不约而同的对未来保持了悲观,开始降本增效,收缩业务,甚至把“活下去”作为了最主要的纲领。

那么,想一想,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又该怎么办呢?我们才能怎么活下去呢?

我想有4点建议提供给大家去参考。

第一、一定要减少、不追加固定资产的投资。

巴菲特有一句话不少人都听过,叫做“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对二级市场、股市投资来说,这样的逻辑策略确实可行。

但这句话在实体市场里来说,并不是如此,起码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就不对了。

因为我们想要在实体经营里做到“贪婪”就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我要能接到大量的订单,能不能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接到大量“有利可图”的订单是一个问题。

我们很多企业在行情好的时候都没注重营销的开拓和学习,现在环境不好了,你怎么能肯定自己接到好订单呢?

第二、即使接到了订单,能不能消化又是一个问题了,要想贪婪地把订单都消化掉,那企业就势必要增加很多厂房、设备、产线这些固定资产的投资。

但是,任何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是属于重资产模式,投资的回报周期可能短的3-5年,长的要5-10年。

第二、缩编或者是撤裁短期内不能盈利的业务和部门,确保现金流的稳定。

虽然我们很多企业立志高远,要做中国的企业,甚至全球的企业,但现在的理想应该是先活下来,在市场上的收缩要坚决,不要讲故事,要讲怎么实现。

任正非说要放弃不盈利的市场,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我不讲我们今天一定要怎么做,我先讲讲我们自己是怎么做的。

第一、在疫情全面结束,市场好转之前,除了核心团队和那些有经验的业务团队带着订单进入岗位之外,其他所有招聘要放缓或者停止。

第二、在疫情全面结束之前,除了特殊岗位战略性人才以外,不接受加薪申请。

第三、今天是一个全网营销加全员营销的时代,我们整合了单仁资讯和牛商股份的力量,组建了单仁牛商,目的就是形成合力,聚焦主航道,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把产品升级,给顾客的价值升级来提升盈利,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放弃掉。

同时鼓励公司全员包括财务、人力这些基础岗位在内,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运营自己账号,为公司创造流量和销量。

第四、除了公司重大战略性团队以外,比如属于战略性新产品研发或者创造新营销方式的团队以外,凡是在短期之内(我们的目标是3-6个月)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部门,一律缩编或者承担公司的业务指标。

“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把压力和指标传递给团队,同时也要把度过寒冬的收获拿出来分享。

第三、省电不是关机,过冬不是不动,要适当增加在回报率更高的网络营销上的投入。

我一直强调,对企业来说,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快的、更重的打出去,过冬不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苟活,没有适当的运动来保持热量,那企业可能真的就要冻死了。 任正非也说,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乱花钱,但在战略关键机会点上,我们可以不惜代价投入。 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在不增加更多的生产设备,不增加更多的研发费用和新工艺的生产费用的前提下,必须创造机会增加销售,去分摊固定成本,积蓄力量,保证企业有业务、有质量地活下去。

所以,在经济萧条期,一定不要放松营销,不放松能快速增加公司业务的营销投入。

特别是对于今天投入产出比还不错的互联网营销来说,今天一块钱的营销投入,比如大搜、信息流广告,可能60天的周期内就可以带来5块、6块,甚至7块的营收回流。

这个时候,公司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在营销上投入,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杠杠”分摊固定成本,为过冬积蓄力量,为春天埋下种子。

第四、利用互联网找到全新的市场机遇和应用场景。

作为经营者,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冷静看到市场的机会,包括行业的机会和营销的机会。

今天虽然市场整体环境不太好,但一定不是所有行业都不好,所有行业都会一致下降。

中国的市场很大,中国居民储蓄超过100万亿,所以一定存在着一部分逆势增长,需求旺盛的行业。

所以,在营销之外,我们一定要懂得借助于互联网“无远、无界、无我”的力量,靠能力,而不是光靠产品,去主动扩大信息的边界,看到市场变化的方向在哪里。

从互联网传导到市场端的第一手反馈信息,去找到下一个应用的新场景在哪里,下一个可能爆发性增长的细分市场在哪里,去加强商业闭环,主动用互联网跟所有的采购方和需求方连接。

这是我们在下个阶段需要去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出来,我的前两点建议都是保证企业的现金流,毕竟营收下降的企业可能一时半会不会有问题,但没有现金流,企业会在很短时间内倒下。

后两点建议就是围绕着营销,创造“新业务、好业务、有利润的业务”去布局,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利用营销帮助企业更好地过冬。

对我们企业来说,困难是暂时存在的,今天的生活是一场战斗,今天企业的生存更是一场特别的战斗。

困难也许会打倒一个团队,但也能磨炼一个团队,好团队,一定是在危难中去打出来,拼出来的。

冬天是暂时的,历史总是周期的循环,能在冬天中存活下来的企业,一定能迎接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搜索建议:
热评

 邓军洪教授 | 今天聊聊“酒”的...

在国人的饮食文化中,酒是离不开的话题。开心了要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开心了也要喝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分别时要喝酒:劝君更尽一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