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赵孟頫《寿春堂记》注释及完整译文

寿 春 堂 记

------元·赵孟頫

延佑乙卯(元朝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嘉平(腊月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之月,东里翁卜居【bǔ jū,择地居住。《艺文类聚》卷六四引南朝齐萧子良《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郑乡里(郑乡,同“ 郑公乡 ”。用以美称人的乡里。《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之溪西。平畴(chóu,田地)在其前,望极(放眼远望)不得徼(jiào,边界);湖山在其后,若有若无【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隐隐可见。二溪双流在其左右,若抱珥(抱珥,ěr,太阳两旁半环形的光圈。古代以为是祥瑞的征兆。)然。乃作堂三间以为燕闲(燕闲,是一个词语,亦作“ 燕间 ”,释义安宁;安闲。出处是宋《除翰林学士制》:“今宇内嘉靖,朝廷燕闲。”)之所。梁柱桷榱(jué cuī,房上的椽子。桷:方形的椽子。榱:椽子。),小大中度【中度1. 合乎标准、法度。《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淮南子·主术训》:“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四游记·果老骑驴应召》:“言词清雅,礼数中度。”2. 引申为恰到好处。唐陈鸿《长恨歌传》:“鬓发腻理,纤浓中度。”《宋史·欧阳修传》:“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不藻绘(zǎo huì,解释为彩色的绣纹、文辞;文采等。修饰;作美丽的描绘。),不雕几(diāo jī,刻画漆饰成凹凸花纹。),简如也,辉如【光盛貌。《礼记·玉藻》:“揖私朝,辉如也,发车则有光矣。” 孔颖达 疏: “辉、光,仪也。” 孙希旦 集解: “辉、光,皆谓仪容之盛。”】也,豁如【huō rú,开阔;旷达。《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为人……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颜师古 注:“豁如,开大之貌。”】也。浚(jùn,疏通,挖深。)陂( bēi,池塘:~塘。~池。)池以亭清沚(zhǐ,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缭【liáo,〈动〉围绕。】垣墉(yuán yōng,墙壁。)以谨限防。松篁(huáng,释义;竹林,泛指竹子。)桂桧(guì,常绿乔木,幼树的叶子像针,大树的叶子像鳞片,雌雄异株,雄花鲜黄色,果实球形,种子三棱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可作建筑材料。也叫。《西游记》中的便是桧树成精。)梅橘蒲桃(蒲桃,为的,高10米,适应性强,各种土壤均能栽种,多生于水边及河谷湿地,蒲桃可以作为防风植物栽培,果实可以食用。是湿润热带地区良好的果树、庭园绿化树。)之属,绕屋扶疏(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花木扶疏)。又杂植【宋 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兰菊众香草,荫可愒(qì,古同“憩”,休息。),华(音huā,古同"花")可玩,实可采。

明年三月既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隆山牟应龙成甫【牟应龙(1247-1324),隆山(今浙江省瑞安市隆山乡)人,字成甫。宋末元初学者,南宋咸淳进士。】扁曰“寿春”,会亲友以落之。客或指其扁而问焉,曰:“翁垂(接近,快要)希年(古稀之年,古指七十岁。),康强少疾,一身之寿也;孝慈(孝顺慈爱。对尊长孝敬,对下属或后辈慈爱。)友弟(同“”。兄弟相友爱。),闺门(闺门,古代称内室的门。也指家门,家庭。)肃雍(庄严雍容,整齐和谐),一家之春也,得非以是名乎?”翁笑曰:“吾之意不特为是。昔遭岁祲(祲,jìn,不祥之气,妖氛。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身履忧虞(yōu yú,忧。),里闬(lǐ hàn,代指乡里。闬,里巷的门,又泛指门。)萧条(意指寂寞,冷落,。《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吾馈三叹【馈,kuì,馈赠。“食”与“贵”联合起来表示“在对方食物匮乏的时候送去足以支撑其生存的食物”。本义:在别人挨饿时送去食物,支持其渡过难关。此处引申为吃饭:在中馈。――《易·家人》。释文:“食也。”。“馈三叹”,出自“满堂泪落起挽须,临馈三叹成郁纡(yū)。”《庚午三月五日朱尚书席上醉歌》,作者师严 ,是宋朝的一部诗词。】而寝十兴(寝兴,睡下和起床。泛指日夜或起居。),危不自保,尝慨然(慨然指感慨、激愤、豪爽的样子。例:《有会而作》:“岁月夕矣,慨然咏怀。”)谓里人(里人:邻居,邑人之意。常见于古代墓志铭或传记落款,如“布衣张三撰文,里人王二书丹”。)曰:"吾侪(吾侪,wú chái,我辈;我们这类人。唐《宴胡侍御书堂》诗:“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何日庶几(庶几,shù jī,。前面先说明某种情况或条件,以庶几连接下句,说出后果,含“才能,以便”的意思)得见时清岁康(时康,时世太平。唐《奉和圣制乐游园宴》:“酒酣同抃跃,歌舞咏时康。”)乎?’惟是(惟,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数十年来,兵革(bīng gé,1、兵器和甲胄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 2、指战争。《诗·郑风·野有蔓草序》:“君之泽不下流,民穷於兵革。”)不用,年谷屡丰,生齿日蕃【蕃,fán,此处通“繁”,盛。“生齿日繁”是出自宋·程颐《论十事札子》,意思是人口一天天多起来。】,斯民皡皡【hào hào,亦作“皞皞”。广大自得貌;心情舒畅貌。《孟子·尽心上》:“王者之民,皡皡如也。” 朱熹 集注:“广大自得之貌。”宋 陆游 《题斋壁》诗:“皡皡太平民,堂堂大耋身。”】然,熙熙【xīxī,和乐貌。《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礼乐志》:“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唯春之祺。” 颜师古注:“熙熙,和乐貌也。” 唐·《》诗:“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然,如在寿域【shòu yù,寿域,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王吉〉。“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是说以仁义礼制治理天下,使百姓沐浴陛下之恩泽,安逸而长寿。后遂以"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后亦有指寿穴、坟茔之义。明唐寅《世寿堂诗》:“太平熙皥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如登春台(春台,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后亦有指饭桌。也是古代的别称。),吾因得以暇日(xiá rì释义:空闲的日子)成吾堂,以供吾老,以长吾子孙而教之,时从父老饮酒于其上,得以遂有生之乐。闵闵(mǐn mǐn,关切貌。)焉如农夫之望其穑【sè,收获的谷物。“曾孙之穑,以为酒食。”--《诗·小雅·信南山》】之成,慈母望其儿之长,朝夕徯【徯,xī,古代汉字,本义:等候;期待。】之,幸酬愿【亦作“酧愿”。犹还愿。《元典章·刑部十九·杂禁》:“或因父母,或为己身,或称祈福以烧香,或托赛神而酧愿。”】,始为太平之幸民【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宋《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饫幸民之腹也。” 宋《》诗:“ 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喜当若何【怎么办。《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抑君有命,可若何?”《·李抱真传》:“ 缄愕然,谓诸将曰:"诏不许,若何?’”】?且身寿健而家春和【春和:春日和;。语出:《汉书·文帝纪》:“和时,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乐。”】,固人情所甚愿然,必与众皆安,而后可。否则虽有此,岂能独乐哉?此吾名堂以自贺之本意也。”

有少年疑焉,曰:“吾不知往事,翁之言无乃过与?”予曰:“往事,吾所亲见,盖以实而言,非过也。今夫波平如镜(水很平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形容水的平静,或是事情的顺利。),锦缆徐牵【锦缆:锦制的缆绳;精美的缆绳。杜甫《城西陂泛舟》“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⑤。”“徐看锦缆牵”,实际应该是“看锦缆徐牵”。诗歌之中常常因为格律或对仗的需要而移动字的位置。王嗣奭:船大而行自缓,故云“徐看”。“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这里所说的“甘宁之侈事”,见于《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甘宁住止,常以缯锦缆舟,去辄割弃,以示奢。(引自《》卷771)。】,棹歌闲发【棹歌,zhào gē,亦作“櫂歌”。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未知其可乐也,必尝值风涛之险,然后知之;平常无事,起居饮食,与众不殊,未知其可乐也,必尝值疢疾【chèn jí,1、疾病。《·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疢疾险中。”注:“牛有久病则角里伤。”2. 犹忧患。《·尽心上》:“人之有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之苦,然后知之。向使翁生长太平之世,如邵尧夫【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汉族,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书百源上。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未必知之若此其深、言之若此其切也。夫冀时(“冀时”,冀,意思是希望,期望。“冀时”,寄予希望或期望的时候。)之无事,己得安居而暇食(xiá shí,犹言坐食,悠然而食。)者,善人也;冀时之多艰,己得行险以徼幸【jiǎo xìng,行险徼幸。成语。指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者,小人也。今翁之言如是,且先天下而后其私家,非厥【jué,“欮”意为“上半身憋气(发力)”。“厂”指“石崖”。 “厂”与“欮”联合起来表示“采石于崖”。本义:憋气发力,采石于崖。引申义:1.憋气发力。2.突然喘不过气来而昏倒。转义:(花费大力采来的)石块。说明:古代采石辛苦,是一种接近体力极限的劳动。所以,“厥”有憋气用力的意思,有憋气过头而的意思,也有“好不容易”、“厉害”、 “严重”等意思。“厥角”是“大力叩头”;“厥职”是“费力职位”,“厥疾”是“厉害的疾病”,“厥罪”是“严重的罪行”,“厥有”是“好不容易有”,“厥父”是“严厉的父亲”)】心臧[zāng【形】好的,美好的,善良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又如:臧不(善恶);臧贬(褒贬,品评高下)]者,孰能之?吾以是知翁矣。”

翁姓郑氏,里在乌程县(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古称吴兴)东,其乡曰常乐,时夏四月【夏四月,古代用干支纪年,月,日,时。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组合共六十个(12和10的最小公倍数),从甲子到癸亥,为一个花甲子。我们听说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就是以这个纪年的事件。每天的第一个时辰是子时,但每年的第一个月份是寅月。立春雨水寅月,惊蛰春分卯月,清明谷雨辰月,是为春。立夏小满巳月,芒种夏至午月,小暑大暑未月,是为夏。立秋处暑申月,白露秋分酉月,寒露霜降戌月,是为秋。立冬小雪亥月,大雪冬至子月,小寒大寒丑月,是为冬。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四季。每季三个月,三个节,三个气。所以,四月(巳月)是初夏,立夏至芒种二节之间的月份,中间还有小满这个中气。不知道对不对。】记。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

译文:

元朝仁宗延佑二年腊月(公元1315年12月),城东的一个老翁在一条溪水的西面择地居住了下来。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前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后有湖水和群山,群山倒映在湖水里,若有若无,隐约可见。左右各有一条溪水环绕,就好像太阳两旁半环形的光圈。老翁就在这里修建了三间房子作为修身养性的地方。房子的梁窗椽柱大小合适、恰到好处,既不雕梁也不画柱,虽然很简单,但是非常开阔舒适。老翁挖深了池塘,在池塘边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并修葺了一圈仅作为象征性提防的矮墙。老翁又在房前屋后栽种了松树、桂树、桧树等各种树木,中间还间杂着栽种了梅兰竹菊等各色花草, 这些植物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既能遮阳休憩又能赏玩,非常惬意。

第二年的三月十六, 老翁做了一个匾额叫做“寿春”。 隆山人牟应龙为寿春堂题匾额“寿春”二字,并且坐落匾额的那天还请来了亲朋好友庆贺。客人中有人问:“您老人家快要七十岁了,身体健康没有疾病,所以叫做 "寿’,家庭和睦家风肃清, 所以叫做"春’,这就是名字的由来吧?”老翁笑着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早年生活坎坷颠沛,邻里之间萧条零落,每天都食不甘昧夜不能寐,身不由己朝夕不保,我就常常同邻里们感叹: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清净的日子啊?’近几十年来,国家太平没有战争,每年都风调雨顺,人口也一天天多起来。百姓们心情舒畅,安居乐业,过上了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 众人们每天都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在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般幸福快乐。我这才得以有空闲的时间建成这座房子,使我有个养老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把子孙们抚养教育成人,并在闲暇时和村中的父老乡亲饮酒作乐,享此天伦之乐,颐养天年。这个愿望我就像农民殷切地盼望田地里的庄稼丰收,慈祥的母亲盼望儿女们健康地成长一样,多年来朝夕期待盼望,万幸今天终于实现了。作为太平盛世的侥幸之民,该怎么来庆贺呢?而且我又身体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和睦,从人之常情的心理来说,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才可以。否则就是有了这些快乐,又怎么能独自享乐呢?这就是我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来自我庆贺一下的原本意图啊。”

有个少年听了这个对话,很怀疑说:“我不知道过去的事情,真的象你说的那样吗?您是不是夸大其辞啊?”我说:“那些艰苦的岁月我都知道啊,老翁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夸大其辞。比如现在那水面没有波澜恰如明镜,缆绳徐徐牵动着船儿,船歌时不时唱起来,我们不知道船家们快乐的原因,一定要经历过风浪的艰险之后,才能知道船家们为什么这么快乐;一个人平常无事,起居饮食,看起来没有和大家不一样的,我们不知道他快乐的原因,只有经历过疾病忧患之苦以后,才能知道人活着为什么这么快乐。如果老翁生活在太平盛世, 没有经历过颠沛流离之苦,那他的话就不会像邵尧夫的卦语那样,体会的这么深刻、准确了。

在安稳太平的时候,生活安定、吃饱穿暖的,就能做好人;但遇到了不稳定危险的情况,就怀抱侥幸心理作恶,就变成了坏人.现在,老翁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所以他感谢这个好时候,况且他先想到天下后想到自己,如果不是心地善良的智者好人,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我因此理解老人的心思啊。

这个老人姓郑,居住在乌程县东面的常乐村,这文章在4月时写成的。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裔。仕元,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文章经济冠绝时流,书画尤为擅名,书法诸体兼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传世墨迹十分丰富,如书《赤壁赋》、《六体千字文》。

赵孟頫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的嫡派子孙。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chēng,chèn,释义:同“称”。),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頫湖州人。曾祖师垂,祖希永,父与告(又名赵与訔yín,释义;〔~~〕争辩;古同“誾”。),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与集贤大学士,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儒师太子副詹事王约的影响下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翰林学士承旨:中国古代官名。唐朝时期设置。唐玄宗时设翰林学士院,设六员。肃宗至德宗年间,从中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独承密命。正式常设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学士之长,职权尤重,多至,然犹为职衔,例由他官兼任。此后,翰林学士承旨作为翰林学士的首领,不是单纯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职掌机密,是唐朝实际上的宰相,被称为"内相"。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为避父名讳,一度将翰林学士承旨改称翰林学士奉旨。

宋朝的翰林学士承旨已不再像唐朝那样具有宰相的职权,但仍为翰林学士院主官,别称"翰长"、"学士院长",以翰林学士中任职最久者担任,掌制、诰、诏、令撰述主事。不常设。宋神宗,定翰林学士承旨为官。

辽、金、元三代都设翰林学士承旨。时为,位在下;金朝为翰林学士长官,正三品;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升格为。元朝为翰林兼国史院长官,初置一员,正三品,屡有增减,后定置六员,;亦置为长官,初置一员,从二品,屡有增减,后升从一品,定置七员。

明朝时设时废。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设翰林学士承旨,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废。明惠帝建文年间复置。明成祖即位后废。清朝亦不设此职。

【荣禄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下,元升为从一品。明为从一品初授之阶,清从一品。

对应的官职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如果连都算上的话,还有太师、太傅、和大学士这些职位。

知制诰:官名。唐加知制诰者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宋除翰林学士,他官加知制诰者亦起草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虽皆起草诏令而亦带知制诰衔,称为内制。

(以上内容都是本人辛苦从网络中一点一点搜集来的,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张马晨航的博客)

搜索建议:
热闻

 观察 | 跑步时两种有意思的心态...

1、模仿“大神”买买买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对跑步“中毒”很深的人身上。在跑了一段时间以后,想跑得更快更远更好,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升级装备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时,只要...(展开)

热闻

 Windows 10 Build...

Windows 10技术预览版现在的进展有点目不暇接了,Build 10074刚刚出现,Build 10102又来了!Build 10074似乎预示着新系统的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