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京西古塔:潭柘寺 明 东洲腾公塔

《潭柘山岫云寺志》,是一部记载京西名刹潭柘寺历史的专门志书,分为上下二卷。上卷作者为神穆德,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下卷作者为僧人义庵,成书于清光绪九年(1883)。

开创于晋时,谓之曰嘉福寺;肇兴于唐朝,名曰龙泉寺从实禅师事,见碑记;重饬于大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敕赐寺额“大万寿寺”;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广慧通理禅师建造;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6),相了禅师住持兴建;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无初禅师住持建置甚广;宣宗宣德二年(1427),孝诚皇后赐帑建造殿宇,越靖王建延寿塔,敕赐名龙泉寺;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诏改广善戒坛,并赐金额,颁大藏,建阁贮之;天顺元年(1457),敕改仍名嘉福寺;孝宗弘治十年(1497),良宦戴公重葺寺宇;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太宰陆公光祖、太仆卿徐公琰启慈圣皇太后,重新殿宇。前后数名之矣,独潭柘名传久不衰。燕人谚曰:“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此寺之最古者也。

西山潭柘寺开创于晋,至今已越千年历史。历代僧人众多,未入高僧传及寺志者为多。建塔于明成化年间的东洲腾公,便是未入高僧传及寺志者之一。

东洲腾公塔为砖砌六角形三級密檐塔,由塔座、塔身、塔檐和塔刹组成,通高约11米。

东洲腾公塔塔座为双束腰上下两层,下层叠涩内收成底座,上下束腰精美花卉。束腰之上由砖雕斗拱支撑砖仿石围栏,围栏分上下两级,每一面分为上下两段。下级雕棱形窗饰花纹,上级雕精美花卉。

塔身由三級巨大的砖雕莲瓣承托,塔身正面设假门,侧面设假窗。假窗为方形,假门为双扇,雕饰棱形图案至今完好。

塔门之上镶巨大匾额式塔铭,内刻“圆寂本師潭柘龍泉首座東洲腾公之塔”十六个大字。左侧刻“大明成化四年歲次戊子六月”十二个小字。

腾公塔塔檐为三級,由砖雕斗拱承托。

腾公塔上部塔刹,由巨大的莲瓣承托覆鉢式相轮,在明代古塔中吸收覆鉢塔形式不多见。

东洲腾公塔,在《北京的塔》中被错记为东洲“胺”公塔。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