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动物界全系列】剑尾亚目—蝼蛄科(下):华北蝼蛄

剑尾亚目—蝼蛄科(下):华北蝼蛄

 

10.华北蝼蛄

华北蝼蛄(学名:Gryllotalpaunispina),昆虫,直翅目蝼蛄科。杂食性害虫,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

(1)形态特征

①成虫

雌成虫体长45-66mm,雄虫39-45mm,体黄褐色,头暗褐色,前胸背板盾形。其前缘内弯,背中间具一心形,暗红色斑,前翅黄褐色平叠在背上,长15mm,覆盖腹部不足1半,后翅长30-35mm,纵卷成筒状,前足发达,中、后足小。

②卵

椭圆形。初产时长1.6~1.8毫米,宽1.1~1.3毫米,孵化前长2.4~2.8毫米,宽1.5~1.7毫米。初产时黄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深灰色。

③若虫

形似成虫,体较小,初孵时体乳白色,二龄以后变为黄褐色,五六龄后基本与成虫同色。

(2)生活习性

约3年1 代,若虫13 龄,以成虫和8 龄以上的各龄若虫在150cm以上的土中越冬。来年3 - 4 月当 10cm 深土温达8 ℃左右时若虫开始上升危害,地面可见长约10cm 的虚土隧道,4 、5 月份地面隧道大增即危害盛期; 6 月上旬当隧道上出现虫眼时已开始出窝迁移和交尾产卵,6 月下旬 - 7 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 月为产卵末期。越冬成虫于6 - 7 月间交配,产卵前在土深10 - 18cm 处作鸭梨形卵室、上方挖1 运动室,下方挖 1 隐蔽室;每室有卵50 - 85 粒,每头雌虫产卵50 - 500 粒、多为120 - 160 粒,卵期20 - 25 天。据北京观察,各龄若虫历期为 1至2 龄1-3天,3 龄5-10 天,4 龄8-14 天,5 至6 龄10-15 天,7 龄15-20 天,8 龄20 - 30 天,9 龄以后除越冬若虫外每龄约需20 - 30 天,羽化前的最后一龄需50-70 天。

初孵若虫最初较集中,后分散活动,至秋季达8- 9 龄时即入土越冬;第二年春季,越冬若虫上升危害,到秋季达12 - 13 龄时,又入土越冬;第三年春再上升危害,8 月上、中旬开始羽化,入秋即以成虫越冬。成虫虽有趋光性,但体形大飞翔力差,灯下的诱杀率不如东方蝼蛄高。华北蝼蛄在土质疏松的盐碱地,沙壤土地发生较多。

(3)种群分布

该虫在 1 年中的活动规律和东方蝼蛄相似,即当春天气温达8 ℃时开始活动,秋季低于8 ℃时则停止活动,春季随气温上升危害逐渐加重,地温升至10-13 ℃时在地表下形成长条隧道危害幼苗;地温升至20 ℃以上时则活动频繁、进入交尾产卵期;地温降至25 ℃以下时成、若虫开始大量取食积累营养准备越冬,秋播作物受害严重。土壤中大量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较重。当深10 - 20cm 处土温在16 - 20 ℃、含水量22 - 27% 时,有利于蝼蛄活动;含水量小于15% 时,其活动减弱;所以春、秋有两个危害高峰,在雨后和灌溉后常使危害加重。

11.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学名:Gryllotalpaorientalis),昆虫名,直翅目蝼蛄科。杂食性害虫。常见于华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

(1)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初产长约2.8mm,宽1.5mm,灰白色,有光泽,后逐渐变成黄褐色,孵化之前为暗紫色或暗褐色,长约4mm,宽2.3mm。

若虫:8~9个龄期。初孵若虫乳白色,体长约4mm,腹部大。2、3龄以上若虫体色接近成虫,末龄若虫体长约25mm。

成虫:体长30—35 mm,灰褐色,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

(2)生活习性

群集性:初孵若虫有群集性,怕光、怕风、怕水。东方蝼蛄孵化后3~6天群集一起,以后分散为害;华北蝼蛄初孵若虫3龄后方才分散为害。

趋光性:蝼蛄昼伏夜出,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特别是在无月光的夜晚,可诱集大量东方蝼蛄,且雌性多于雄性。故可用灯光诱杀之。华北蝼蛄因身体笨重,飞翔力弱,诱量小,常落于灯下周围地面。但在风速小、气温较高、闷热将雨的夜晚,也能大量诱到。

趋化性:蝼蛄对香、甜物质气味有趋性,特别嗜食煮至半熟的谷子、棉籽及炒香的豆饼,麦麸等。因此可制毒饵来诱杀之。此外,蝼蛄对马粪、有机肥等未腐烂有机物有趋性,所以,在堆积马粪、粪坑及有机质丰富的地方蝼蛄就多,可用毒粪进行诱杀之。

趋湿性:蝼蛄喜欢栖息在河岸渠旁、菜园地及轻度盐碱潮湿地,有“蝼蛄跑湿不跑干”之说。东方蝼蛄比华北蝼蛄更喜湿。东方蝼蛄喜欢潮湿,多集中在沿河两岸、池塘和沟渠附近产卵。产卵前先在5~20 cm深处作窝,窝中仅有1个长椭圆形卵室,雌虫在卵室周围约30 cm处另作窝隐蔽,每雌产卵60~80粒。

(3)种群分布

东方蝼蛄华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每年发生1代,华北、东北、西北2年左右完成1代,陕西南部约1年1代,陕北和关中1~2年1代。在黄淮地区,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为6、7两月,卵经15~28d孵化,当年孵化的若虫发育至4~7龄后,在40~60 cm深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复活动,为害至8月开始羽化为成虫。若虫期长达400余天。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至第三年才产卵。在黑龙江省越冬成虫活动盛期约在6月上、中旬,越冬若虫的羽化盛期约在8月中、下旬。东方蝼蛄可为害各种蔬菜。

虫态有成虫、卵、若虫。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昼伏夜出,晚9—11时为活动取食高峰。

12.非洲蝼蛄

非洲蝼蛄(学名:Gryllotalpaafricana)是世界性大害虫,为杂食性害虫,成虫与若虫均能危害。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K,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雄成虫体长28-32毫米;雌32-34毫米。身体灰褐色,密被黄色细毛。头小狭长,触角丝状。前胸背板盾形,中央有由微细毛组成的纺锤形区。前翅黄褐色,无发音器,后翅褶叠成条状,长度略伸出腹部末端。前足扁平,善于掘土,后足腔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运动的棘刺。

(2)生活习性

非洲蝼蛄体头部梯形,喙粗短圆形。触角节膝状鞭节。板具很多粒状突起鳞毛。鞘翅翅面上生纵行刻点且密生圆形纹间稍隆起纺锤形,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非洲蝼蛄在越冬寄主过冬。越冬寄主等。非洲蝼蛄春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几代,到出苗阶段产生有翅胎生,迁飞到棉苗繁殖。当多而拥挤时,迁飞扩散。非洲蝼蛄晚秋气温降低,非洲蝼蛄从迁飞到越冬寄主交尾后产卵过冬。有两个阶段。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前,适宜偏低的温度,气温超过时繁殖受到抑制,非洲蝼蛄虫口迅速下降。主要发生到,繁殖,当平均气温迅速。非洲蝼蛄口有明显的而时晴时雨天气有利于。略被薄蜡粉。非洲蝼蛄头部触角短于身体有缘于腹部第。腹部腹管圆形尾片圆形继续在根茎生活,可营孤生,后代仍然是有翅迁移蚜,非洲蝼蛄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期生活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本寄主寄主,在其以越冬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转移到草本的寄主繁殖数代,秋末发生有翅的。有翅生出,产卵越冬。非洲蝼蛄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有时有翅迁到刚出土的棉苗产生有,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桑蓟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眼多小眼面,腹管通常管状,于植株宽,部粗,向端部渐细,部或端部由许多室组成,非洲蝼蛄植株的过密时,有的出膜质翅,寻找新宿主。以卵越冬。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罕见腹管环状或缺。非洲蝼蛄尾片圆形。尾板末端圆光滑。感觉圈圆形腹管。

(3)生长规律

非洲蝼蛄它的一生是开始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腹部圆形以后,翅芽显著。以后,变成成虫。可见,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昆虫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孵化的自土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出翅芽,这是翅芽已很明显了。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头部腹部以及腿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内,触角有嗅觉器官。腹节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单眼主管感光。后足腿节粗壮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活动,吃的是植物。昆虫从卵孵化成若虫,以后经过羽化就成为成虫,不经过蛹的阶段以卵在土中越冬,初夏由卵孵化为若虫,若虫没有翅膀,其形状和生活方式和成虫相似。在每年羽化成成虫。腹内的卵成熟了,就开始产卵,它一般将卵产在干燥而地势稍高的沙瓤中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的产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成虫产卵于土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块在土中越冬。

(4)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若虫越冬,其全年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初春开始危害

每年3月中旬,土表温度达10℃以上时,越冬若虫、成虫上升到表层土中,偶尔钻出地面活动。4月上旬温度达15℃以上时,开始大量出土活动。

②春末夏初严重危害期

一般从4月上旬至6月中旬,此阶段气温一般在15~26℃之间,土表温度也相应较高,适宜于非洲蝼蛄的活动取食,活动频繁,危害麦冬幼苗。

③越夏繁殖危害期

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外界温度一般在25~30℃,有时更高。此时非洲蝼蛄大多数在洞穴中越夏和产卵繁殖,一般危害较轻。但此时卵室和洞穴距地面仅10~15cm,当雨后或降温后,非洲蝼蛄仍可上升出地面危害。

④冬季休眠期

10月下旬以后,气温降低,潜入地下40cm以下的土层越冬,直至次年的3月。

(5)分布

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山东、江苏、浙江、湖 北、湖南、福建、台湾、江西、广东、海南、广西和四 川等省区;国外印度、斯里兰卡、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夏威夷以及大洋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蝼蛄  蝼蛄词条  剑尾  剑尾词条  华北  华北词条  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