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行业智能化,为什么说联想能干成?

 

在帮助别人智能化转型这件事上,联想不仅“心里有数”,而且有能力,有方法。

全文6800字,读完约需要3分钟。

数字化、智能化,到底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效?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

不妨看几个案例:

冠捷科技集团生产的液晶显示器产销量长期保持全球第一,为了解决传统屏幕质检难题,引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光学检测解决方案,实现了人力成本节省50%,效率和准确率提升30%;

智慧零售连锁企业来酷科技面对快速增长的门店数量和商品种类,供应链管理难度与日俱增,通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需求预测、库存优化、采购决策、分货补货等供应链决策,库存周转天数下降22%,因缺货引发的仓间调拨比例降低11%;

浙江省能源集团2018年制定了“数字浙能”规划,通过设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整体系统硬件成本节约高达40%,业务承载能力提升6倍。

降本增效是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解决方案的最主要成效,这种成效正在数字及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演变成一股强劲的经济大潮。

工信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提升至50%以上,并向智能化阶段迅速迈进。

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前不久专门印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的意见,鼓励在制造、农业、交通运输、家居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场景,以智能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二三十年前的信息化浪潮,到过去20年间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再到如今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和行业快速实现降本增效,产业和经济正在发生巨变。

01

光有一片云是不够的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行业降本增效有目共睹,但如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个路径应该怎么走,还存在很多的误区。

比如,很多人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直接等同于“上云”。

一时间,“上云”几乎成了数字化领域的“政治正确”,甚至有企业提出来了“用云量”这样的说法,试图用一个企业的云化程度,来反推其数字化含金量。

这样的反推有没有道理?可能有一点,但是过于绝对化,也流于浅表。

就好比两个国家比军力,最开始当然要罗列重要装备的数量,比如有多少航母、多少飞机、多少核潜艇;但是账面上装备最多的国家,是不是战斗力就最强呢?肯定不一定是。

这也好像两个互联网巨头PK,一定是比DAU、比GMV、比流量成本,但绝不会比谁的服务器更多、算力更强——后者只是一种能力储备,只有用好了才能叫“竞争力”。

 

我们再举一个实际中的案例,全球云计算第一名A厂,和亚太云计算第一名(也是一个A厂),毛利率大概是差8-10倍。原因也很简单,前者交付的产品中标准化的交付占据70%以上,而后者的可能要倒过来。

某种程度上,为什么美国的IT用户那么愿意购买标准化云产品呢?某种程度上,这和美国的IT人才的丰富、企业多年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成熟度都有关系——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最聪明的一批IT人才聚集到美国,这是事实。他们购买了标准化产品后,可以自己解决适配、二次开发、深度改造等问题。

但中国云计算交付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以及和云计算在一定程度上耦合销售的AI、大数据、中台等能力交付的标准化程度更低,是不是一件坏事呢?

必须承认,这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它降低了效率。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是好事——因为这种交付模式,意味着其接受者一定不是互联网公司这样数字化程度很高的企业,而是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的传统行业,它们需要更慢的速度、更多的耐心、更多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服务,方能完成这从慢到快的关键性跃迁。

云只是一个技术中台,行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更重要的是——技术要结合工业机理,如果没有工业机理的经验,是无法做出适合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正确路径的。

从表层数据来看,服务于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是一片蓝海市场。比如,今年上半年的数据——“5G+工业互联网”的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孵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已经超6000家,服务范围覆盖90%以上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

这当然是一个很积极、很有指向性的数据,它既反映了中国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度重视,又反映了服务于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企业纷纷涌现。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就解决了中国产业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问题,那就过于乐观了。

以笔者很熟悉的一个AI行业的头部公司为例,它们在智能客服、智慧城市这样一些项目中落地比较顺利,但是在石油这个行业却遇到了滑铁卢。

为什么呢?其实很少有人知道,石油行业长期以来是中国民用领域IT需求的头部用户,大量的地质勘探、地震波图表需要海量的算力进行分析。然而,由于中国的IT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竞争力不够强,导致这个行业购买了大量的海外的、专业度很高的软硬件设备。

而前述AI企业,在AI的本行上很强,但缺乏我们前述的对“工业机理”的了解,所以做的模型就落不了地。用石油行业的一个工程师的话说就是——你连我们常用的软件格式都无法导入,还谈什么解决问题呢?

而这个软件格式,可能是20年前向某个非常细分的企业购买的一种专用软件的格式,它只在石油行业内部流转,那作为外部赋能者的AI企业,又怎么去了解这么细致的行业know-how呢?

所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这件事,在美国等IT基础厚重的国家,是上缓坡;在中国的国情而言,是上陡坡。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命题——中国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无外乎有两种主要的路径,一种是主要靠企业自己,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再走向智能化升级,但这种路径对于绝大多数传统中小型制造企业都是无法承受之重,因为相当于在优势主业之上再生长出一套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不仅跨界,而且要升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绝大多数传统企业选择的是第二条路径,也就是借助外力帮助,实现传统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这其中借助的外力中,既有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对外的技术输出,也有类似商汤这样的“AI四小龙”以输出工具型能力为主的纯AI企业,还有一种就是大型IT企业不断进化完成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再将这种能力内生外化,支持其他企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比如联想。

联想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典型代表性的企业。作为传统硬件制造商,一路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再逐步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不仅自身顺利完成了智能化转型和业务转型,而且通过总结自身实践和客户服务经验,形成了内生外化的方法论和全栈全周期的3S服务能力,再对外帮助千行百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智能化转型这件事这么难,联想从“渡己”再到“渡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02

联想数字化,做了10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联想启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迄今已有20余年,从信息化迈向数字化、智能化也已深耕了10年。

早在1998年,联想就启动了被称为“商业世界的操作系统”的ERP系统的实施,而后一个能力飞跃的关键点是并购IBM PC业务后,为了实现全球系统的内化和打通,从而下大力气实施了ERP、PLM、SCM、CRM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全球统一,成功完成全业务覆盖等信息化改造。

可以说,正是有了走向全球化、消化吸收IBM业务的这种场景倒逼,联想成为比较早期完成自身信息化全栈建设的一个全球化公司。

而后,随着数据的日益沉淀,为了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联想开始进入各价值链环节的数字化尝试。这种尝试是自下而上、分阶段进行的,比如工厂数字化改造、营销系统数字化升级、推进公司数字化运营管理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联想的蜕变是脱胎换骨的,这不是上马一套系统,把本地服务器云化就可以解决的,而是涉及到战略、技术、组织、文化、执行力等方方面面的能力建设的。

例如,2019年初,联想就把BT/IT部门从项目制改为产品制,这意味着以前主要是内部IT支持角色的该部门,开始尝试接管外部企业的云服务或者整体IT系统,相当于变成这些企业的CIO、CTO。

而同年,在原联想大数据团队和业务的基础上,成立数据智能事业部 ,也成为实施联想行业智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从2017年到当下这五年里,在很多企业试水数字化转型之时,联想已经踏入了智能化的探索阶段,包括开始全面投资升级和打造统一的数字底座,这里面的工作很多,包括升级基础设施,建立全球混合云架构,实现100%通用服务器替代、智能运维升级、打造云原生平台、打造AI大脑等等。

在联想集团大的转型战略指引和支持下,从2017年开始,联想中国率先进行战略布局,推动“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和“3S转型”两大转型。“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即“以产品为中心”调整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逐步形成了客户全周期服务的理念。打个比方,过去联想把电脑卖给企业就算完事了,现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之外的全栈全周期服务,比如生态服务、软件内容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等等。

 

3S转型,即智能设备、基础设施、方案服务方向的转型,实际上是联想中国寻找PC之外的第二增长引擎。其中包括:智能设备业务,联想中国开辟了平板、手机、物联网设备和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基础设施业务,开展了服务器、存储、软件定义、5G融合网络、边缘计算等业务;方案服务业务,开拓了硬件支持服务、运维管理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目前,联想是业界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覆盖的ICT厂商,不仅架构完整,而且具有全栈服务能力。

编辑


联想中国在两大转型过程中,沉淀并打磨出具备云原生、中台化、AI智能特征的、驱动业务模式转型的智能IT引擎——擎天,包括IaaS,技术中台和通用业务中台的GPaaS以及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VPaaS。以“擎天”技术架构为核心,联想中国在方案服务业务领域,又打造了重装师和纵队双轮驱动的模式,不断推出创新型产品、技术、解决方案等3S全栈服务。

可以说,业务转型和智能化转型是密不可分的,智能化转型是业务转型的底座和驱动,业务转型是智能化转型的成果和表现。今天联想的一系列转型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联想中国举办的FY22/23 Q1财季工作总结会上透露,联想中国3S 业务营收占比已接近30%。

同时,经过5年多的转型变革,联想中国已经形成了3S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全栈服务能力,加上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外化”方法论,联想中国正帮助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落地案例越来越多。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发表演讲

如果要总结联想转型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至少有两条做对了,一是布局早,二是路径对。

从1998年推动信息化改造,到2012年完成信息化、全球化的过程,2017年全面启动公司的智能化升级,联想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率先看到了未来,并从领导团队到员工形成普遍共识和统一的数字化战略,沉淀方法论,上下同欲,保持定力,终见成果。

在转型路径上,从早期的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再到3S成为PC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并形成3S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全栈服务能力,用“科技赋能中国智能化转型”,可以说联想的转型“三级跳”划出了一条完美的曲线,这一点不仅在业务营收上得到了验证,千行百业落地的案例也都印证了这一点。

03

赋能千行百业

以前行业有句老话,叫“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思维再做一遍”,那么,现在如果套用一下,就是“所有的领域都需要用智能化来转型升级”。

而联想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

正如上文所言,首先联想自己完整的走完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其中的经验、教训、痛点、容易遇到的坑,可以说联想很清楚;

其次,如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所言,联想中国已经形成了3S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全栈服务能力,客观的说,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从全行业来看不容易找到第2家;

第3点,结合自身实践和服务经验,联想中国沉淀出一套企业智能化转型框架,以及企业智能化成熟模型。对于遇到转型难的企业,联想中国还提供“联想禾木咨询”服务,对客户的全旅程和全周期服务。

上述3点,如果用大白话来总结,就是在帮助别人做智能化转型这件事上,联想不仅“心里有数”,而且有能力,有方法。成功的案例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先说制造业领域。制造业是联想的绝对主场,联想基于自身多年的高科技制造实践,在技术方面重点识别并锁定了互联互通、柔性制造、虚实结合、闭环质量及智能决策五个关键的能力。同时,通过与“端、边、云、网、智”相互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智能化。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是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覆盖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重型车桥及汽车后市场等领域,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对而言,陕重汽已经有较好的数字化基础,但从“数据”到“智慧”的关键一跃中,还普遍存在数据没有有效拉通整合,且部分数据存在缺失,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数据统计口径不统一、不能发挥数据价值等问题。

联想中国“辨证施治”,运用“擎天”引擎中的工业大数据平台LeapHD等数据智能武器,为陕重汽搭建了质量大数据平台,不但实现了此前未有的集成质量全价值链的数据这一功能,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分析、挖掘数据价值,应用到质量管理领域,实现质量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某种程度上,联想中国和陕重汽重点打造的质量管理项目,成为这家跨国企业内部为数字化转型的示范项目、标杆项目,有的员工说:“一下子感觉企业内部充满了数字化氛围”。

这种感觉绝非虚无缥缈,因为自合作以来,已经汇聚了229.2T车联网数据,其中18.5T业务数据入湖、近500个核心业务表数据也第一次汇聚在一起。由于大量数据作为“燃料”和“训练素材”的价值得以发挥,经过智能化改造的陕重汽,产品综合质量成本降低超过20%,这在制造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是一代甚至二代的平台更替才能达到的效能。

再以智慧城市为例。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一些“智慧城市”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

 

《智慧城市白皮书——依托智慧服务,共创新型智慧城市(2022 年)》

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很早,但落地很慢,不过,随着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原生等技术相继出现突破,泛在互联、全面感知、综合应用的智能化城市开始落地,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就是其中之一。

厦门是全国重要的智慧城市创新示范区,其智慧政务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这其中就有联想的重要贡献。

和很多单一亮点突出的智慧城市试水区不同的是,联想的“智慧绿城解决方案”不是独立的硬件设备或者软件应用,而是包括物联网设备、智能应用在内的“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架构,而这套方案可以认为是联想基于自身实践和行业服务,深思熟虑后的一套行业较优解。

这也意味着,在厦门市“e政务”建设项目中,联想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和区块链以及在政务数据整合上的技术优势,结合投资、建设、运营方面成熟经验,全面支持了厦门智慧政务发展。

厦门在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一些实验性的项目成熟度不足,例如,传统“e政务”自助机、自助终端功能单一、手动操作查找不便;而且设备分散,数据打通难度大、数据安全缺乏保障。

而在选择了联想后,由于联想有着国内领先的语言/语音处理服务方案,使得早期的终端机从触控交互一跃为基于自然语言交互,市民们可以和终端机对话,无须手动操作就能办理所需政务服务,使得其场景颇有几分科幻色彩。

而在炫酷的背后,全市原有1000余台单一功能政务终端,终于实现了打通数据壁垒,形成“一站通办”的一体化自助政务服务终端体系,同时布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方案,做强做实了安全防护。

从而,厦门出现了全国首批能够支持市民语音操作的政务智能终端,将人工智能与政务场景深度结合,实现政务服务的场景革命;后台的人机协作,实现了以”机器换人”,推动了政府审批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因为具有强大的数字底座和数据汇聚能力,目前厦门的智能终端已经接入国家、省、市三级政务平台13个,接入包含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等9个部门91个事项。

如果你还觉得这不够直观,可以看一组数据——仅仅靠这1000台终端的升级,一年就可以为厦门市政府节省开支1.2亿元,办事能力相当于增加了500名公务人员。

除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在智慧教育、智慧能源、绿色赋能方面,还有更多的联想中国支持中国政企、行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案例,囿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

我们应该看到,从企业的价值发挥的角度,联想作为一个成功的、完整的穿越了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且有对高科技制造的“工业机理”深入理解的企业,把自身经验泛化成可以灵活赋能的产品和能力,从而让更多的传统产业得以分享联想的经验和智慧。中国数字经济大潮、智能化转型已经势在必行,联想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体现了企业的行业价值和国家价值。

而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笔者也相信下一个十年的联想一定不仅仅是一个人们印象中的PC、手机、平板电脑的制造商,联想已经到了必须向数字化、智能化业务要增量的阶段——虽然联想继续蝉联PC行业老大、智能终端业务显而易见的展现出爆发力,但是相对于万亿级的数字化、智能化市场,后者才是联想真正的蓝海,也是中国的千行百业更需要联想这样的企业去输出、赋能、改造、共创的一个关键窗口期。

中国数字化转型大幕已经开启,联想的未来,让人联想万千。

搜索建议:
热闻

 iPhone 14体验测评:升级...

iPhone 14,一款发布之后几乎每天都能够上热搜的手机。不过从目前大家的讨论内容来看,更多人还是觉得iPhone 14升级的地方太少,如今距离iPhone ...(展开)

热闻

 武威在哪里 武威在哪里?

《凉州词》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二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帆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是一个地名,你知道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