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老话“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是何意?有道理吗?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不少的经验之谈,这些老话和俗语非常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好背,而且细细琢磨下还都非常有道理,里面包含着老一辈人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不少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这么一句老话叫作“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知道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吗?就让我们逐一进行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晨不吐口水是何意?

古人认为唾液是肾气之液,每至夜半,人体阳气较为充足,这会持续到次日早晨,阳气就是肾气,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身体内肾气变得非常充足,唾液中就会携带不少肾气。

如果早上起来吐口水,就会把肾气吐出来,让体内的肾气变少,阳气被消耗。在老人们眼中唾液也是津液是很宝贵的,可不能将含有肾气的早晨的唾液随便吐掉。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唾液腺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而且唾液腺可以杀菌消毒,起到过滤细菌和病原体的作用。

西医上也认为口腔中富含口水和消炎杀菌的抗体,同时还有葡萄糖、消化酶、唾液酶、脂肪和蛋白质,口水可不是什么没用的存在,它们有利于肝脏排毒,能够提高肠胃主动地运转活力,缓解便利。所以说在现代医学上也是不提倡晨吐口水的。

我们再来看看午不泄精水是何意?

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在中午的时候不要同房。因为中午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吃完饭,血液涌入肠胃,肝脏处于旺盛时间,大脑神经元会变得困倦无神,需要午睡。

午睡可以补充阳气,提高大脑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如果午时同房,会让肾精疏泄,肾脏过滤水平受限,阳气损耗,造成肾脏血液供应不足,这样容易诱发肾脏疾病。

我们最后再来看看晚不流汗水是何意?

晚不流汗水意思是说,在睡觉时不宜流汗太多。通常来说,当人们休息时,活动量少,流汗也会减少,当然了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下除外。

如果在睡眠过程中出大量的汗,如果不是气温过高的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如果身体内湿寒之气严重,身体免疫力就会下降,身体患病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而出汗多阳气也损耗比较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老话“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它说明不做损阳事才能让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我们平时还需要注意不做这三件损阳事情:

1、抽烟喝酒

抽烟喝酒会让阳气大量损耗,还会诱发肺癌和其他疾病的风险。所以趁早戒烟戒酒才能固守住阳气。

2、滥用保健品

现在很多人比较注重养生,有些人就开始寻求保健品来保养身体,但是市面上很多保健品都是夸大功效的,功能远没有那么强大,如果滥服,说不定养生不成,反而伤害肝肾。

3、过度耗费心神

人到中年,既操心工作上的事,又担心儿女父母,再加上孤单感日增,面临衰老,就会比以前更加耗费心神,那么阳气也会随之损耗。

如何提升阳气?

1、晒太阳

想提升阳气,经常晒太阳的一个好方法,一般是晒背部,这样可以晒到督脉,而督脉是阳脉之海,背部晒热了,有助于提升阳气。

2、泡脚

脚上有很多穴位,对脚部的穴位进行刺激,不仅能起到补阳的作用,还能驱除体内的寒气。

3、饮食调理

秋冬季节,天气开始逐渐寒凉,可以吃一些温补类的饮食,有助于驱除寒气,提升阳气。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