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华南第一城之争,今年是广州最佳的弯道超车机会?

中国有哪些一线特大型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座城市的地位近二十年来一直无可争议,但关于深圳和广州的排名在2016年前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2017年,深圳首次以GDP1000亿的优势力压广州,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城,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深圳一直稳定以2000亿的优势领先于广州,成为了新的华南第一城。

花城广场

就在6月初第一财经发布的《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里,在商业领域广州首次超越深圳重回了中国城市第三的位置,近年来关于广州是否能再次反超深圳的假设也开始甚嚣尘上。

广州经济的再次崛起并非空穴来风。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受疫情影响,深圳的经济在一季度的表现乏力。在2022年一季度国内GDP10强城市中,深圳仅有2%增速,而同时期的广州在增速已有4%。从增量来看,广州达到347.75亿元,同时期的深圳为197.07亿元,广州领先150.68亿元。所以有媒体预言,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广州有望在今年赶超深圳。

未来的广州是否真的有实力赶超深圳,重回华南第一城的宝座?而相比深圳,广州的经济又有哪些天然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广州哪里输给地球中心?

被定位为“国际商贸中心”,千年商都是广州最引以为傲的历史记忆。无论是

但历史是基础,也可能是包袱。2014年以后随着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崛起,截留了广州的市场资源。加上更具对外辐射力的深圳的崛起,广州的商贸功能渐渐降低了。

2019年的4月20日,在“大湾区与深圳的未来”高峰论坛上,经济学家张五常对深圳的经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判断: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并且有希望在十年后超过美国的硅谷。

孤立来看张五常的话,简直可以说是狂言。但联系当时的语境就可以知道,深圳的地球中心论还有是前提的,那就是前海成功地将人民币推出国际。可见张五常所赞赏深圳的首先是突出的金融中心地位,这也是广州、深圳两座城市的差距。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广州偏向于传统服务业,根据2020年的数据,传统服务业占GDP总量的70%。在黄埔、越秀集中了广州的汽车、电子、石化三大产业。而相比之下深圳的核心产业就是金融业,在2021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4738.8亿元,占GDP比重15.4%;实现税收1662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金融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可动摇。深交所还聚集了大量的券商、基金、投行等高收入人群。两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也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就是互联网行业,深圳以华为、腾讯为的市值和庞大产业链毫无疑问碾压了广州本土的唯品会和网易。坊间曾经传说当初为了平衡广深的产业,特意把腾讯最大的事业群微信留在广州,才能让广州的互联网企业格局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平均。

深圳跑得没广州快了?

广州和深圳的差距在过去几年里一直稳定保持着,但由于深圳经济近两年的增速放缓,广州似乎看到了反超的机会,那一向被誉为创新中心的深圳经济为何又放缓了?广州此时相比深圳又有哪些优势?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深圳进入了转型发展期,作为一座由小县城演变成的大都市,深圳在过去三十年着重发展金融,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远落后于其他一线城市。

从2019年建设先行示范区开始,深圳就开始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了对GDP拉动短期内并不太明显的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始补足明显短缺的教育资源。高校、医院建设导致深圳在过去三年的经济不再像过去那么亮眼了。而在这个问题上坐拥39家三甲医院和37所本科大学的广州,显然具有先天的优势,老省城的底蕴也让广州在教育医疗方面更多得可以坐享其成。还有交通硬件,广州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铁路运输最为方便,是中国最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白云国际机场吞吐量也常年排在国内前三。

广州猎德大桥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过去的几年里深圳把土地重心从工业、商业往住宅方面转移。深圳能保持“工业第一城”的位置,和大规模工业用地供应是有关系的。深圳的土地面积有限,于是在土地供应转变的背景下,2019年开始深圳的房价在全国城市中一直遥遥领先,以至于深圳政府需要多次出台限价的措施,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屡创新低。二手房的低迷对新房市场产生了影响,不少新盘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

高开低走,深圳的房价直接带慢了深圳的经济,而反观广州最大的优势在于还有大量未开发土地。今年5月,广州的土地拍卖中,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的和记黄埔地产再次出现,广州媒体甚至发出了,李嘉诚也来“参战”了,广州楼市的春天还会远吗的感慨。除了核心的海珠、白云等核心区外,广州另一个行政区划的发展也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广东自贸区的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排在首位,其次是广州南沙片区,深圳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总面积只有28.2平方公里,而南沙自贸片区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是前海蛇口片区的1倍以上。

此外,广州市的南沙区总面积达784平方公里,已经被定位为广州城市副中心,未来会是广州最重要的发展增量。(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宋丁的一篇文章甚至直接指出南沙将是广州经济再次超过深圳的关键。

超越与被超越

广州被深圳超越,广州可能要被重庆超越。在过去的十年里,广州一直被不少城市视为赶超的对象。甚至有媒体预言广州未来有可能要跌出一线城市行业,被长三角的杭州、苏州赶超。但纵向观察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发现,广州的“被超越”都是在产业转型的机遇期下,由于深圳等城市的崛起得益于完成了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再配置,从第二产业率先实现超越,而后影响通过产业链传导至服务业。

以广州的历史底蕴和经济基础如果开展制度创新,反过来推动城市的科技创新,将更有可能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而从整个区域发展来看,广州能否利用大湾区资源,扩大施展空间,突破资源限制,将决定未来能否继续发展。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地理位置上更靠近内陆的广州也完全可以依靠内循环经济实现华丽转身,为拓展广州以及周边城市的内需市场服务。由于大湾区的城市相互距离都不远。城市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加大广州和周边佛山、清远的一体化进程显然有机会发挥出深圳、东莞那样协同发展的实力来。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

有经济学家评价,在过去五年时间里深圳GDP超越广州后,广深两市“你追我赶”的情况并没有实现,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广州在招商引资方面还缺乏大项目的助力。近几年,互联网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等平台逐渐成型。广州必须开始寻找新经济增量,让新兴产业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迅速入驻。同时,还要培育广州的民营企业世界500强。比如像琶洲的以阿里游戏、三七互娱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公司集群,未来就很有可能成为广州下一个20年经济腾飞的引领者。

面对疫情的冲击,广州和深圳不少时候还有一些共同危机。先是2020年,广州的石化、汽车制造受疫情影响较大,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而时间来到2022年,深圳的新经济、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也因为疫情的封控和盐田港的停滞而大受影响。

可见广深在城市功能是既有互补也有共同发展的一面。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广州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深圳则被要求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面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面对超越和被超越,广州的比学赶超是整个珠三角经济崛起的缩影。至于排名城市,随着珠三角城市一体化的深化,整个珠三角的经济总量或许更值得关注,而非单一城市的排名。

参考资料1、南沙将是广州经济再次超过深圳的关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2、广州快速发展,有望重夺华南经济第一城!城市经济视界3、广州被超越?无稽之谈,头号行者

- END -

搜索建议:
热闻

 LHJ顶底指标(LHJ inde...

LHJ顶底指标(LHJ index)原理:用费波纳茨数列的阶段最高价与现价在阶段区间的逆向思维中三七分布预测顶底方向。算法:对每一交易日求LH高低值LH=100...(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