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他曾是张朝阳的员工,靠短视频发家,如今身家60亿

他是张朝阳最忠实的拥趸,为表达对偶像的致敬,其办公室里至今仍挂着与张朝阳的合影。

他还是最早被姚劲波挖掘,并参与中国第一个视频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六个得力干将之一。

在互联网的站长时代,他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第一个10年的几乎所有兴衰风雨,并因此暗暗发下宏愿:

一定要做出中国版的Youtube。

然而有意思的是,命运的牌局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发牌,他也固执地没能让命运如愿。

披着孤勇者的外衣,穿过互联网更替变革的血雨腥风后,他借势娱乐和娱乐圈,一口气做出三款爆火的短视频工具。

不仅曲线成就了自己的财富大梦,还意外地干掉了大佬马化腾的短视频微梦。

他就是中国网红第一操盘手:韩坤,人称“挖井的老韩”。

(韩坤)

韩坤不善言辞,却和超过3000位的娱乐圈明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他的公司被明星喜爱,被网红追捧,被市场拥抱。

他却说:“人生就像打井,打井打到5米,没有水;

打到15米,还是没有水,很多人就放弃了。

但也许水就在16米呢?认准了方向,一定不要轻言放弃。”

从穷人家的苦孩子,到市值10亿美元公司的老总,韩坤是怎样一步步挖通自己人生的财富之井的呢?

唯有参透他不甘平庸的拼搏经历,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偶像的启发

1978年1月,韩坤出生在安徽怀远市涡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那时,混乱的年代已经过去。

一切百废待兴,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贫苦,特别是农村地区。

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存,也没有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饥饿、穷苦,依然是横亘在农村百姓面前的大山。

为了搬开这些面目狰狞的山峰,给困窘的人生找到一丝希望的光亮。

无数身强力壮的农民,扛起铺盖卷儿进了城。

城里机会多,无论搬砖、抹水泥,还是扛麻袋、盖房子,只要能找着活儿干,日子就有奔头。

这样去打工挣钱的人多了,城市里便渐渐多出一种人:农民工。

韩坤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六七岁时,韩坤随父母一起,扛着行李卷儿,进了涡阳县城。

在那里,父母负责打工挣钱,韩坤认真读书改变命运。

作为无背景、无资源、无人脉的草根后代,韩坤从父母每天流淌的汗水里,认识并懂得好日子的来源。

所以,他读书很舍得玩命,而命运也慷慨地给了他奖赏。

1995年,韩坤高中毕业,如愿考上安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

1999年,大学顺利毕业,顺利拿到铁饭碗的工作。

端上铁饭碗,一辈子不用愁吃穿了。

但在大学读书期间,已经见过世面的韩坤,却不那么想。

1999年的中国,电脑刚刚在全国普及,上网还是最原始的拨号登陆。

一场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互联网革命,正以星星点火之势,悄悄在北上广慢慢沸腾。

用电脑联网办公,是当时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接触到的。

好巧不巧,韩坤刚好成为那最幸运的少数人之一。

1999年的涡阳县,总共有2台电脑能与全国联网办公,刚好就在韩坤的办公室。

平日里,韩坤工作也很清闲,

每天上班,打开电脑,处理一下活儿,下班关电脑,走人,周而复始。

不到100天,韩坤就弄熟了所有工作的流程。

初入职场的新鲜劲头过去,工作总能很快做完,但多出来的空余时间,却无处打发。

于是越来越倍感无聊的韩坤,开始在工作之余,摸鱼上网逛论坛。

那时,中国互联网的网页还不多。

有名的搜狐网,在张朝阳的捣鼓之下,也还是个刚刚诞生的“婴儿”。

韩坤一下子被迷住了。

但与别人的沉迷上瘾式纯闲逛不同,韩坤迷恋的地方,是搜狐网的社会新闻报道。

彼时,纸媒还是主流媒介,但消息往往滞后。

而刚刚兴起的网络,则以及时报道新闻事件博取浏览量,因此消息更快更迅捷。

一次,韩坤的家乡发生一起热点民生事件。

几个小时之后,当地纸媒还在采访周边时,网络独家报道已经上线。

因为引发网民围观,很快当地有关部门便开始调查。

事件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这件事之后,韩坤被互联网巨大的舆论力量,震惊了。

他像一只嗜血的鲸鲨,开始到处搜索了解张朝阳,了解一众互联网先锋。

丁磊、王志东、周鸿祎、马化腾、李彦宏等,这些几乎在同时段出道互联网江湖的大佬,成为韩坤每天激情昂扬的原动力。

靠近他们,并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成为韩坤彼时的梦想。

靠近偶像

2000年,韩坤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试着自己做了一个网站。

产品出来后,很快被远在北京的一个亲戚收购,但人家也不是白白收购,还是有条件的。

他希望,韩坤跟着去北京待一年,做网站维护。

这位亲戚的报价比较高,韩坤很满意。

但是要去北京待一年的话,那么涡阳县的工作怎么办?

农村孩子能考个大学不容易,上完大学能有个铁饭碗工作更不容易。

父母本就希望他能借此翻身,将祖祖辈辈的穷苦命运彻底改写掉。

所以坚决反对他贸然辞职。

但韩坤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甘心整天打打字,写写档案,印印文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低声下气地跟领导拍马屁。

这不是他喜欢的事,所以越干越憋屈。

搞网络相关,才是他的兴趣。

2001年初,几番挣扎之下,韩坤终于说服了父母,扛着铺盖卷儿,坐着绿皮火车去了北京。

韩坤自小在安徽长大,又在安徽读书,他从未走出过安徽,更别提北京了。

当绿皮火车到达北京站时,看着那里人来人往,韩坤起初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生怕自己掉队。

韩坤的亲戚,也是在北京闯荡的打工人,租住在北京永定路的一栋老旧筒子楼里。

房间不大,又接连摆着两台电脑,因而能容纳人的空间,就显得非常有限。

晚上睡觉,韩坤个头不高,也无法伸直腿脚。

为了维护好自己的网站,2001年一整年,韩坤都没有怎么出门。

他不是在做网站维护,就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维护网站,这让韩坤觉得日子很充实。

因为他又积攒了不少靠近偶像张朝阳的本领。

彼时,张朝阳的网站主编丁振辉,推出了一个“特别策划”的栏目,韩坤特别喜欢。

于是萌发了去那里工作的强烈渴望。

朋友劝他说:

张朝阳是留学海归,在他的公司工作,怎么也得是北大清华那样的牛校毕业吧?

你一个二流大学的毕业生,怎么可能进得去?”

韩坤当然也有自知之明,可他还是不甘心,还是想试试看,万一成了呢?

主意打定,说干就干。

韩坤给张朝阳投了简历。

结果,韩坤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还是没有收到回复。

怎么办?

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既然投简历不行,那就改变一下方法,继续。

投递简历无果后,韩坤在张朝阳的网站泡了好几天,只做一件事:

给丁振辉负责的“特别策划”这个栏目找毛病。

几天后,他像做定投一样,每天给网站主编丁振辉邮箱写信。

内容以指摘那个特别策划栏目内容的不足和缺憾为主,每一天一封。

坚持到四个月时,日日被挑剔找刺儿的丁振辉,终于给韩坤回了一个电话:

“我们招实习生,一个月3500块,但前三个月1600块,你愿意来吗?”

150多天的坚持,终于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韩坤高兴坏了。

放下电话,他立刻去找丁振辉。

就这样,韩坤终于在北京有了第一份工作。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他竟因这份工作失声痛哭。

与偶像为伍

丁振辉安排给韩坤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网站做夜班编辑,职务名称:

劳务员,岗位工号:没有。

这是韩坤北漂的开始。

身为夜班编辑,过得是日夜颠倒的日子:白天休息,晚上开工。

对韩坤来说,这种生活过得很累,但一想到这是偶像张朝阳的公司,又觉得过去的累不值得一提。

2003年上半年,韩坤已经从编辑小白长成业务最熟练的夜班员工。

为了奖励他,丁振辉将他转为白班编辑,工作时间:7:00——22:00,岗位工号:PT147。

这时,国内的互联网发展,已经度过了蛮荒时代。

丁磊、王志东、周鸿祎、马云等网一代创业大神纷纷下场,并渐渐崭露头角,打破了张朝阳一家独大的局面。

同时,“非典”爆发,所有人都放缓了前进的步伐。

但表面平静的互联网江湖,却悄悄兴起了一股薅张朝阳羊毛的“挖人”风。

韩坤头顶的一大批技术型领导,被逐一挖走。

大佬一走,媳妇熬成婆。

为了留住还能抗事的虾兵蟹将,张朝阳和丁振辉大笔一挥,提拔韩坤为高级编辑,薪水翻倍。

不久后,因为业绩出色,韩坤再次被升职,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主编。

这一年,韩坤26岁,朝气蓬勃。

2005年,韩坤获得公司的年度特别大奖:一辆市场价为20多万元的大众高尔夫轿车。

彼时,中国的私家车尚未开始大规模的普及,成为有车一族,是无数北漂人想都不敢想的。

韩坤也曾想过要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没想到它会以这样的方式,这么快到来。

颁奖当天,韩坤终于能与偶像张朝阳合影留念,他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韩坤像中了彩票大奖一样,忽然就迎来的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做主编期间,他鼓捣研发出来的一系列视频产品,正在为他人生的下一阶段,做着铺垫。

(韩坤与张朝阳

离开偶像

2006年,中文互联网江湖开始诸侯割据、派系林立时代。

今天已功成名就的绝大部分大佬,大多在那一年开始跑马圈地。

周鸿祎离开雅虎中国,愤而创业,并制造了互联网2.0时代有名的“罗生门”事件。

抢购hao123网成功后,新产品“贴吧”又因超级女声节目的播出成名。

春风得意的李彦宏,意欲步马云后尘,进军电子商务。

这一年,韩坤迎来了第一个人生机遇。

这年,蔡文胜组织第四届国际互联网中国站站长大会。

姚劲波找来韩坤、李善友等媒体人,畅聊已在美国出现的视频相关内容。

结果这么一聊,把韩坤聊得又想辞职。

他又一次背着铺盖卷儿,赶到姚劲波在北京回龙观租住的套房里,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开始创业。

这家公司,就是后来爆火出圈的酷6网。

回龙观在北京西四环外,一个叫东冉村的地方。

彼时的东冉村特别落后,姚劲波租的房子,是一套简易的毛坯房,共上下两层。

为了省钱,他们把二楼当做办公室,一楼则拿来做厨房和员工宿舍。

韩坤被推选为经理。

但自小没当过领导的韩坤,没有领导好大家的自信。

于是,大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推举李善友做经理,韩坤做技术主导。

李善友毕业于南开大学,在张朝阳公司担任过的人力资源总监,后来还掌管过该公司的新闻中心,也做过编辑。

辞职来回龙观创业时,李善友已经在张朝阳公司做到了高级副总裁一职。

因此,他的组织、协调能力非常强。借了他的领导,酷6网很快进入正轨。

但此时,早有人比他们先行一步,走在他们前头。

2007年,韩坤的酷6网横空出世时,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成功走过了前两轮融资,艰难地活下来了。

这一年,A站创始人西林将弹幕引入国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刚刚进入群雄争霸的中国视频行业,如遭遇海啸一般,哀鸿遍野。

酷6网也没能逃过此劫,还没火起来便陷入困境。

为了保住酷6网,李善友开始四处奔波,找可靠的投资人给网站续血。

陈天桥伸出援助之手,拉了酷6网一把。

2009年后,在投资人陈天桥运作下,酷6网成为全世界第一家成功上市的视频网站。

2010年,因大手笔签下世界杯直播权,酷6网成为世界杯的唯一中国直播商。

直播世界杯期间,李善友策划并推出了自制原创节目,和初代网红兽兽。

世界杯之后,酷6网火爆出圈。

这个过程,令韩坤收获了三个成果:

一是,亲眼见证了视频这个物种的巨大市场潜力;

二是,亲眼见证了一个公司CEO组织领导的全过程。

三是,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互联网创业兄弟。

然而,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几个人战略发展方向发生分歧,李善友出局。

李善友一走,酷6网就蔫了。

2011年末,韩坤看着这半死不活的网站,叹了口气,也绝望离职。

随后,他带着一定要做出中国自己的Youtube的宏天大愿,再次投身创业圈。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令他出圈的,竟是网红娱乐圈。

成为新偶像

2012年初,韩坤在总结了酷6网失败的经验后,将创业的目标投向移动互联网领域。

彼时,因为3G网络的推广,智能手机大量上市,相应的,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也与日俱增。

韩坤召集了自己的前同事雷涛等人,在北京安营扎寨,瞄准自己熟悉的视频领域,开始做产品找投资。

第一个给他投钱的天使投资人,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失去公司,后来转型的张洪禹。

两人见面时,韩坤给张洪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人生就像打井,打井打到5米,没有水;

打到15米,还是没有水,很多人就放弃了。

但也许水就在16米呢?认准了方向,一定不要轻言放弃。”

还不到5分钟时间,张洪禹听完这个励志鸡汤一样的小故事,瞬间就懂了韩坤,给了他第一笔投资。

不过他还没把钱焐热,一个刚认识没几天的朋友就找到他,要卖产品给他。

他就是程一笑。

彼时,程一笑在创业困境中,他的产品还没有短视频化转型。

韩坤志在研发视频类产品,因此对程一笑当时只是动图工具的产品不感兴趣。

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正式来临。

这一年,新鲜好玩的各类短视频产品,纷纷上市。

美拍、微视、小影等以主打图文为主的新秀逐渐流行。

不过很快,这些新秀产品就因形式单一,被大众用户厌倦。

韩坤和团队本来是跟在这些新秀后面,做模仿型的产品的,市场数据的反馈,令他如梦初醒。

为了获得用户青睐,韩坤和团队扭转研发方向,避开图文,而专攻真人真事拍摄。

经过连续三次失败后,韩坤和团队终于开发出第一款优质产品,用这款产品,用户可以在10秒内完成视频拍摄。

简单,好用,还不占内存,是这款产品的优势。

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载入渠道,产品上线后,连续几个月一直都默默无闻:

用的人少,知道的人更少。这可怎么办呢?

2014年8月,受韩国一项公益节目“冰桶挑战”的触动。

韩坤以长期免费技术服务为交换,借势微博,推出国内版的“冰桶挑战赛”:

找122位明星,在72小时内,以击鼓传花的方式,一起在韩坤的短视频产品上发布冰水浇身的视频。

被邀请的人,要么在24小时内参与挑战,要么给渐冻症患者捐款100美元。

大赛推出后,一位叫刘作虎的手机创始人率先完成挑战,然后他点名经周鸿祎、罗永浩、雷军等科技圈一众大佬。

其后,各类知名人士纷纷接受挑战,娱乐圈接受挑战的人数更是达到2000多人。

为了看名人和明星比赛,网友疯狂下载韩坤公司的短视频产品。

冰桶挑战赛爆火出圈,韩坤的第一个短视频产品也随之成为爆红黑马产品,成功扬名。

韩坤创业出道首战,实现四赢:

新产品成功出圈,成为领域内的领军者;

自己在创业圈有了名声,领导力首获认可。

海量明星用户和粉丝圈用户被沉淀,用户体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者。

马化腾的短视频小组,被意外地甩在短视频领域的山脚下,一年后颓亡。

2015年5月,团队成员雷涛在网上看到一款德国的有趣软件,可以根据声音对口型,他觉得非常有意思。

第二天便跟团队商量,能不能对其进行创新,做出优化版的中文版。

韩坤与大家分析后,觉得可行。

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窗口期,韩坤一边让团队开干,一边去找钱。

这一次首先给了他天使轮投资的,是娱乐圈的顶流大咖李建和李冰冰。

两天后,团队将优化改进的对口型产品开发成功。

为了推出成功,韩坤借势当时如火如荼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连上四期该节目后,这款全新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每天新增近200万个新用户。

半年后,它成为最火爆的全民休闲娱乐产品平台。

韩坤和产品一起,再次成功出圈,成为创投圈响当当的行业标杆式人物。

无数草根明星通过他的产品平台,实现了网红梦,视他为教父级网红推手。

但韩坤自己曾发下的宏天大愿,仍未实现。

偶像的大梦

2016年直播风,在互联网已呈越刮越火之势。

作为这一领域的后知后觉者,为分得一口羹汤。

这年5月,韩坤又携手贾乃亮等明星,推出直播新产品——一直播。

借势微博的用户积累,和口碑积淀,以及众多娱乐明星的粉丝经济效应,上线首月,这款产品便实现流水过亿。

几个月后,这款产品成为中国最主流的直播平台。

2017年11月,韩坤当选中国短视频与直播联盟轮值主席,翌年5月,又当选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

如今,比韩坤先期踏入,和同期开始的创业者,很多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韩坤曾经仰慕不已的互联网初代大佬,也已踪影全无。

但韩坤和他的创业公司仍活着,而且仍被无数喜爱其产品的用户喜爱着。

创业的残酷与血腥,可见一斑。

从一个北漂打工仔,到成为创业者,再到成为中国短视频行业的标杆式人物,韩坤的中国Youtube梦仍未实现。

未来很长,他也仍然在路上,但此时的他,已与当初的不同。

他现在已是身家60多亿的新创业偶像。

韩坤的偶像,中国互联网教父张朝阳曾说:“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我已经不一样了。”

的确,旧偶像没落,新偶像崛起,创业的江湖,像极了一句千年古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草根的人生没有逆袭,所有我们看到的逆袭,都是经历磨难,踏平穷酸,冲破绝望后踏踏实实的认真打拼。

思想家荀子曾在千古名篇《劝学》中说: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创业,每一天都会遭遇万事开头难的窘境,坚持在难处练恒心。

那些我们曾经仰望的人,曾经无限崇拜的人,才会在人生的高光处,因欣赏而与我们为友。

偶像如光,梦想可期。

向偶像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光而行,努力突破自己。

最后成为一束新的光,照亮新的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张朝阳  张朝阳词条  短视  短视词条  发家  发家词条  身家  身家词条  如今  如今词条  
热博

 小学母爱的作文400字

有关小学母爱的作文400字汇总七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展开)

热博

 小说||一柱观镇阻击战(节选三)

一柱观镇阻击战(长篇小说节选三)雷体华||湖北杨义借助墙根掩护,猫腰弓身隐沒在夜色中,走了。留在教堂的近五十人沉默一会儿,有人哼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