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孤独终老”

生活总是有很多无奈,也会面对很多的选择。每一个选择,也许看似微小,却有可能影响一个人最终的生活。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人心浮躁,但也越来越懂得关注自我。于是,在个性的支配下,很多人执着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当分手、离婚等等字眼不再是贬义词的时候,人们活得越来越随性。

郑阿姨83岁,独身一人。在她的弥留之际,她的妹妹问她是否后悔孤独过一生?郑阿姨思考了一下,坚定地微笑:不后悔。

郑阿姨26岁那年,和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因为男朋友想尽快结婚,而郑阿姨觉得当时的自己还照顾不好一个家庭、一个孩子。

两个人分手之后,郑阿姨一直没有再找男朋友。当她还没有缓过来的时候,却得到了前男友结婚、生子的消息。

快30岁,父母开始催促、安排相亲。但是,郑阿姨在见了几个相亲对象后,并没有遇到适合的人,她越发对婚姻失望。

虽然郑阿姨不断地鼓励自己、调整心态,但在相亲这件事上,也渐渐变得踌躇不前。

32岁,郑阿姨渐渐地走出了相亲的焦虑。开始尝试一个人生活,约曾经的朋友出来,她们更多的是在谈论婆媳关系、孩子教育、老公的改变……面对这些,郑阿姨更加恐婚了。

郑阿姨渐渐开始觉得,也许,一个人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盲目地为了结婚而结婚,生活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34岁,父母已经对郑阿姨失望了。不再催婚,双方的关系反而更融洽了。

不结婚、生子,郑阿姨把时间更多地用在了工作上,比同龄人获得的资源更好。曾经有一个上级,要经历待产、生子、休假一系列事情,没办法面对有强度的工作。

郑阿姨被赶鸭子上架,没想到反而做得很出色,渐渐的,郑阿姨稳稳的坐在了领导层。

收入水涨船高,除了自己的开销没有多余的压力,这让郑阿姨的经济条件高于同龄人。买房、买车,偶尔也会消费一两件心仪的奢侈品……

郑阿姨是一个有规划,有节制的人。36岁,她成为了同龄的朋友艳羡的对象。有精力、有实力去发展自己的爱好、精神状态、容貌也更接近年轻女孩……

36岁到65岁这29年,是郑阿姨最快乐的时光。旅游、购物、考证、认识新朋友、尝试新事物……把那些未完的心愿一一完成。

并且,在42岁的时候,郑阿姨曾动了结婚的心思。那年她遇到了一个相处舒服、三观一致的男人。

不过,对方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两个人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之后,默契分手、一别两宽。

真正开始伤心的时候,是郑阿姨的父母逐渐离世。65岁时,母亲的离开,让郑阿姨的心里空落落的,开始觉得孤独。

看着身边的朋友在为子女操心,郑阿姨唯一需要操心的是自己日渐不好的身体状况。逢年过节,看着别人三代同堂,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还好,大的节日妹妹就会叫郑阿姨过去一起度过。有时,郑阿姨欣然赴约,有时还觉得吵闹,不愿意去。

73岁那年,郑阿姨生了一场病。雇了护工,身体上没遭什么罪,但心理上还是挺痛苦的。之后,更注重保重身体的健康。

病后,还是有些后遗症的。出院后请了一个家政,每天过来做两顿饭,简单收拾一下,也算是有了人气。做家政的女人很健谈,郑阿姨很喜欢与她交流。

80岁,郑阿姨彻底离不开人了。正巧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外甥女退休在家没事做。郑阿姨想着请外人,不如找一个自己人。

在73岁生病之后,郑阿姨就着手卖了房子,开始了租房的生涯。剩下的钱,把日子过得还算舒适。

郑阿姨除了每月给外甥女工资,还每年过年给外甥女的孩子包个大红包。

郑阿姨早年间,立了一份遗嘱,自己身后余下的钱会捐给自己的母校。这个,郑阿姨的妹妹知道,但仍然帮了她很多。

也许是看多了人间悲剧,郑阿姨没有让妹妹看到真正的遗嘱:自己身后余下的遗产,一份给母校、一份给妹妹。

当自己被宣判“死刑”的时候,郑阿姨才把这份真的遗嘱给了妹妹。妹妹哭笑不得,说你担心我会害你?郑阿姨笑笑,这样,对你我都好。

郑阿姨说,自己用晚年的孤寂,换了大半生的愉悦和自由。这灿烂的一生,她不后悔。

人生,总会有太多的人,做出千万种选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由。无论,过着怎样的日子,无悔,就值得。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搜索建议:
热博

 【歌词】初见 / 歌手:邓丽欣

睡房中摊开衣饰遮盖被毯浴室的香水倾泻彷似激战内衣的色彩怎么竟会细选自信要散发紧张更似初见愈混乱愈会失常引发太多空想无聊自我设计两套对白妄想让我去配配衬衬爱上初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