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他是功夫演技过硬的演员,出演近50部港片,为什么没有“走红”

1982年一部《少林寺》不仅让李连杰一夜爆红,电影里出现的功夫演员计春华、于承惠等也都凭借此片获得关注,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香港导演们青睐的功夫打星。随之也让香港电影人开始去挖掘内地有真功夫的演员,这其中就包括戏班出身,功夫扎实的于荣光。

林正英、于荣光、钱嘉乐

1982年于荣光被徐小明挖掘,出演电影《木棉袈裟》开始了自己的香港电影之旅,之后又和林青霞合作《东方不败风云再起》,和李连杰搭档出演《给爸爸的信》、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里又和甄子丹联手大战任世官。在香港发展的时期于荣光出演了接近50部电影,比李连杰拍的还要多。但是在香港,于荣光虽然演技过硬,作品也很多,却没有“走红”达到像李连杰那样的高度,最多只能算是一位二线武打明星,这是为什么呢?迷妹这里总结出三点原因,欢迎补充。

撞上李连杰的鼎盛时期

于荣光80年代入行,拍了徐小明的《木棉袈裟》、《海市蜃楼》开始崭露头角,而他大部分的电影作品都是九十年代拍摄的。这一时期正是李连杰电影最辉煌的时期,同类型的武侠片都要被李连杰的锋芒盖过去。比如被影迷奉为经典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其实捧的就是甄子丹和于荣光。1991年李连杰的《黄飞鸿》已经塑造了一个侠之大者的形象,两年后袁和平执导了《铁马骝》和《太极张三丰》两部电影,锋芒盖过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年香港票房也仅仅只是680万,而《太极张三丰》则斩获了1250万。1995年拍《给爸爸的信》时,于荣光直接就是反派配角了。

角色单一,演反派定型

于荣光功底好,身形高大,入行时他也是朝着正派的路线在走,不过在电影里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反派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一些,这一点倒是和他在内地电视剧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有着鲜明的反差。除了《给爸爸的信》,观众还是喜欢其在80年代主演的《海市蜃楼》、《木棉袈裟》,90年代中后期基本都是男二或是反派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国产凌凌漆》里他还客串了一把,领盒饭比较早,不知道多少人注意到了。

时也命也,港片余晖

于荣光虽然出现在香港电影最繁荣的八九十年代,可是这也造成了很难再有新人冒尖。李连杰、洪金宝、成龙一众功夫演员都已经名声在外,不只是于荣光,就算是当时的甄子丹也只是二线动作演员。动作片也绝不仅仅是观众唯一可以选择的类型,喜剧片、赌片、警匪片百花齐放,造就了这样一个绚丽多姿的时代。九七回归后,港片其实也已经开始没落,于荣光在审视演员生涯后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回到内地拍剧。后来又去云南自己开影视公司,当导演、老板,拍摄了《狼毒花》、《木府风云》、《舞乐传奇》、《南侨机工英雄传》等多部经典剧集。

作为导演,教主绝对是业界的良心,除了2018年的《斗破苍穹》,基本上都是好作品。虽然在香港没有说大红大紫,不过也曾给影迷带来许多经典角色。现在,于荣光和他的荣光影业还会继续发力,之前就已经结束了《新天龙八部》的拍摄,预计很快就会和我们见面了。

搜索建议:
热博

 桃花坞2:吃力不讨好?派派连跑4...

宋丹丹早在几年前就宣布,不再上春晚舞台,因为压力太大,加上自己确实江郎才尽,也该让位了,当时很多网友表示惋惜,毕竟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是独一无二的,带给我们太多...(展开)

热博

 员工若上班摸鱼,切不可默许

打工一族上班需要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如自由职业和自己当老板自由。上班族的心思各有不同,像我这样为了生存而上班的人,不敢偷懒,所以摸鱼对我是不存在的,我极其反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