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养老金迎来18连涨,但有老人却“开心不起来”,怎么回事?

推荐语:养老金也称为退休金和退休费,是个人通过缴纳社会保险项目中的养老保险费用,然后在满足退休年龄条件和领取条件后所享受的一项福利待遇,养老金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两种类型。

养老金可以极大保障老年人在退休后的生活,所以说它是社会稳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知道,目前我国老龄化正在不断加深。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超过2.7亿。人口专家预计,我国在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左右的规模。

出于对老龄群体的关心,我们发现近年来国内养老金水平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

数据显示,我国养老金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22年,实现了18年连续增长。而养老金待遇不断增长,对于广大的退休人员来说,当然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份,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07亿人。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养老金的持续上涨,对于那些有养老金保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事。然而我们发现,不少老年人对养老金上涨这件事却“开心不起来”。

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得出了背后3个现实的原因。

首先,不同种类的退休人员,拿到的养老金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老人们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都是不尽相同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拿到的养老金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一个月拿到7000乃至8000元,但也有人每个月只能拿到2000—3000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老人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

据了解,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之所以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是按照工龄来计算的,与职工的职务、国家补贴等因素息息相关。

而企业退休人员,则是按照过去几十年公司缴纳的养老金额档次来拿养老金的。所以,这两类人最终拿到的养老金当然不一样。

第二个原因,物价在不断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之所以在过去养老金实现了18连涨,主要是因为我国物价水平一直在提升。因为,当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不断上涨的时候,为了不影响退休人员的购买力,国家就要对养老金进行调整。

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最近几年很多东西都在涨价,所以养老金适度上调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个原因,医疗成本增加。

上面提到,我国老人群体十分庞大,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们在年纪大了以后,不仅身体机能退化,身上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慢性疾病,平时需要看病吃药的人不少。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老人的医疗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很多老人需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费用。

比如,2022年缴费虽然还没有开始,但是新农合的缴费额度再次上涨的消息已经公布。根据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消息显示,今年新农合个人缴费再次上涨30元,每人每年的参保费用达到350元。

综上所述,虽然养老金每年都在提高,但因为物价在不断上涨、医疗成本增加等种种现实的原因,很多老人也高兴不起来。但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在医疗事业方面的持续努力,相信今后医保报销的力度和范围都会扩大,届时老人们看病难、抗病贵的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搜索建议:
热博

 CM10.1正式版来了

CyanogenMod今天发布了CM10.1正式版,相对此前的版本来说修正了上百个小Bug。CM10.1是基于Android 4.2.2进行开发的,正式版的发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