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山城棒棒军》让他们家喻户晓,可他们的肩上,扛着太多的重担

渴了抱着棒棒睡,累了端起大碗喝

哈由他说,土由他说,日子在棒棒上梭哦

这句歌词大家都熟悉,出自1996年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山城棒棒军》。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棒棒的名字传遍全国,成为了重庆的重要文化符号。

《山城棒棒军》海报

所谓棒棒,就是重庆的挑夫,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批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来到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而重庆地形复杂崎岖,无法靠交通工具进行货运的地方,就需要人下力,亲自肩挑背扛。

陕西路待运的货物

只要愿意下力,就不会饿死!只要麻绳和棒棒,就可以干活!

在失业潮流涌动的时代,这样朴实自然的价值观是非常普通的。新时代的重庆城正在发展,棒棒的工作门槛低,需求大,因此吸引了许多朴实能干的乡村汉子来到山城。

挑夫们游街串巷,招揽“活路”,扛起比自己重几倍的货物。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此问题:“山城的挑夫,为何要用棒棒呢?”扁担的截面不是更宽,挑起货来更稳当。棒棒的生活为什么不能在扁担上梭呢?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重庆的挑夫负重大,竹棒子更经得起担

对那些走街串巷,箪食箪浆的行脚小贩来说,扁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可棒棒的工作不是担卖,而是担重。挑夫讲求效率,能一次担完的货就不分两趟,一根结实的棒棒,随便就能负担3、400斤的重量。

棒棒上的裂缝

再者,棒棒作为生产的工具,频繁更换肯定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棒棒会在太阳的炙烤下开裂、担到了负载的极限,也会断裂,但据重庆街头的棒棒们亲述,一根竹棒的寿命可达2至3年。

2.山城落差大、梯坎多,用棒棒担货更稳定

扁担的韧性比竹棒好,货物挂在两头,会将担子压出一个轻微的弧度,这样的弧度,再加上挑夫行脚时的自然起伏,能起到减轻压力的效果。

卖麻糖的手艺人担着扁担

可惜在山城担货,没有多少平地可走,大多是爬坡上坎,假若货物的上下波动太过显著,货物就将与石梯发生碰撞,使挑者丧失平衡。

3.竹棒易于就地取材

在我们的访问中,有不少棒棒都表示,自己的竹棒,就是自己从家带来的,棒棒极易制作,砍些楠竹,劈开,不需要对其外形进行加工。伐一次竹,做两根棒棒,带到城里来,一根用来担,一根放在身边备用。

4.棒棒已成重庆挑夫传统

这一点还是种猜测,因为在我们的访问中,其实不乏挑夫直言:“其实棒棒和担子都差不多”,现在的重庆街头,也能看到许多棒棒以小板车拖拉货物,就算扁担在某些货运场合的实用性已然胜过了棒棒,大家也都凭着某种“惯性”继续让生活在棒棒上梭。

棒棒的板车

棒棒是重庆的城市名片,也是一个被谈论、消费得过多的群体。

他们以一根棒棒顽强地生活,无疑是自强不屈、朴实乐观的重庆精神的体现;但另一方面,这种坚守中也包含了某种转型失败的悲哀与尴尬。

棒棒是一种老重庆的“情怀”吗?这个问题我一时间难以回答。

但棒棒也是一种残酷的体力劳动,在访问中,我时常感到局促,害怕自己轻浮的好奇是否已经对他们造成了冒犯。

送货中的棒棒

可山城的棒棒们平和而健谈,并不排斥与我谈上几句。

这篇文章已写到尾声,按理说应该出现一个平和、客观、富有节奏感的结语——可是我隐隐地却做不到,不爱扁担爱棒棒的原因清楚了,可那又如何呢?

抱歉,这篇只满足了轻浮好奇心的文章,只能在某种迷惘与内疚中结束。

你们对棒棒有所观察吗?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

搜索建议:
热博

 为什么职场要学会残忍?

善良是人最美好的品质,与生俱来,根植于内心的。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善良,却不一定自己对别人善良。太过于善良,在现如今社会生活中肯定对自己有不好的一面。如果身边的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