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律师解读投资内讧:现金流决定创始人是否离职

新浪创业讯 11月12日上午消息,针对日前频繁传出创业者与投资人不合消息,艾瑞投资、广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利凯表示,根据通常投资签署的不完备风险投资契约理论,能够以现金流情况决定企业运营者是否继续执掌企业。

面临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显露焦躁情绪,长期积累的矛盾随之爆发。本月就传出炎黄健康传媒投资方软银赛富、兰馨亚洲与其创始者赵青松矛盾激化上演CEO罢免战、酷讯创始人陈华因与投资方意见不合离职的消息,而这些似乎仅仅是一个开端。

现金流决定创始人是否离职

对于投资早期项目的投资者而言,除了创始人,技术、团队、销售等等都不确定。据李利凯介绍,哈佛大学教授曾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不完备风险投资契约论,留出空间来调整企业双方的控制权。

哈佛教授认为,由于投资企业不完备,所以拿什么方式治理公司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叫做“状态依存理论”中最关键因素就是现金流。“以企业的现金流判断公司该谁管理,是投资人还是创始人?通常在投资契约中就约定这一点。”李利凯说。

据他介绍,在美国如果企业一直没有现金流或持续亏损,投资人就会考虑换人。也存在企业经营不好,约定投资人另选接管人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企业做的非常好,但为了把企业做上市,需要引进更加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人才,也有可能要求创始人退居二线,这些方式在美国都很成功。

而在中国的早期项目投资中,不一定有完善的类似约定条款。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天使投资人杨继表示,投资人和创业者产生矛盾的原因多是原来设想的模式不顺利,或者资金已经耗尽,但也有许多因为性格不合造成。

杨继指出双方需要多进行,“蛋糕做大了都能分到,如果没有利益了,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是什么都得不到。”杨继建议矛盾产生时,创业者谦虚承认错误吸取经验,而投资者也需要在创业者一些个性和习惯上忽略一些“小节”,只要把能让公司运转盈利,其他都可以忍受。

投资人考察团队存在误区

杨继认为,在资本冬天之前的投资有两方面误区。第一是企业高管不等于出色的创业者。杨继举例表示,之前一个国际知名IT企业大中华区负责人,离职出来创业做电子商务,投资团队没有进行净值调查就决定投资。杨继指出,投资“人”这样的观念是不错的,但没有关注到这个“人”是否适合创业。

“作为高管和创业者,在要求上有很大区别,高管要求的是执行力和亲和力,而创业者脑子里的想法很重要。另一方面,创业是艰难困苦情况下的生存精神,很多从企业里出来的高管,一遇到挫折就出问题。”杨继说。

另一方面则是对创业团队的考察很粗浅。杨继指出,往往和投资者打交道的人,都是特别安排的沟通能力很强的人,投资者往往忽视了团队整体情况,包括性格、团结上的差异,否则没办法一起合作,很容易出现“宫廷政变”、“架空”状况。

龙霖资本总裁吴文建则坦言曾在投资商吃过这种亏:1999年很好的电子购物平台项目,由于内部股东斗争严重,准备上市但内部意见不统一无法获得证监会批准,一直拖到互联网泡沫期,撑不下去只有垮掉。

这件事情让吴文建觉得很惋惜。他强调,企业成功与否来自于内部团结。如果内部问题、包括投资人和创业者的问题能够解决,最好是大家各退一步,为大局着想。“如果实在矛盾无法调和,就找外部的人来接手VC,比企业垮掉两空强。”(韩枝)

(本文来源:创业时代 所属:律界动态)

搜索建议:
热博

 【歌词】弃 - 刘思军 / 歌手...

弃刘思军我是在诺查丹马斯的预言九九年八月十八日的那天决定放弃小白的当时我们坐在学院路的马路牙子上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我和小白约好了一起等着传说中的大毁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