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案例解读--长虹集团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

01 发展现状

长虹创建于 1958 年,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从军工立业、彩电兴业,到信息电子的多元拓展,已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并正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挺进。现华意压缩为全球冰箱压缩机龙头企业,长虹在军工航空电源、近程防空雷达领域均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02 经营业绩

长虹集团 2017 年的销售收入为 1170 亿元。2018 年长虹品牌价值达1459.65 亿元人民币,居中国电子百强第六位,居中国制造业 500 强第 53 位,四川百强企业第一位。

03 下属单位

长虹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四川长虹(600839.SH)、长虹美(000521.SZ)、长虹华意(000404.SZ)、长虹佳华(08016.HK),同时,新增长虹民生(836237.OC)、长虹能源(836239.OC)、中科美菱(835892.OC)以及新收购的格兰博(837322.OC)四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等新三板挂牌公司。

04 发展战略

整体战略:要在 2025 年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目标。做强是指主要产业要稳居国内第一集团,并培育出一批细分行业冠军;做优是指 2025 年的利润总额要在 2020 年 20 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倍增;做大是要使销售规模要在 2020 年 1500 亿元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增长,在 2025 年超过 2000 亿元。

业务战略:将持续深化以“新三坐标”为指引的智能战略,聚集优质资源重点发展信息家电、产业服务、军民融合等“三大主业”板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05战略举措

现有举措:在资本平台上,长虹已经开始重组和整合,在多个上市公司平台的基础上对现有产业进行重组,推动结构升级;

未来举措 1: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落实控股集团层面混改,控股集团整体上市,并依据已有的多个上市公司平台对现有产业进行重组,全面推行骨干员工入股;

未来举措 2: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加速退出不符合长虹发展方向的产业,子公司数量从 240 家减少到 184 家;

未来举措 3:长虹还将实施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让现有终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全面进入网络连接,推动服务型制造企业内部活动全面云化,大力推进制造型服务。

知本点评:长虹集团将通过“集团混改+整体上市”的方式,一方面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改变现有经营层行政化严重,董事会和经营层高度重合,董事会成员大量介入日常经营,经营层擅自越过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等现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提升整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与优化产业链布局,实现突破式发展目标。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