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上半年京沪深继续领跑 三城GDP同比增量均超一千亿元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全国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日公布的大都市观察显示,仅有京沪深三城GDP较去年同期增量超过了一千亿元,分别增长了1269.1亿、2040.86和1280.69亿元,GDP前三城领先优势愈发明显。深圳则保持了6.3%的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高了0.8个百分点。

仅有京沪深三城GDP较去年同期增量超过一千亿元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九大重点观察城市中,上海、北京首次半年GDP超过2万亿元,成都首次超过1万亿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日公布的大都市观察显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增长逐渐回稳。上半年,北上广GDP增速大幅高于一季度,深圳则保持了6.3%的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高了0.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增长稳步加快,经济基本面趋势长期向好。

去年上半年,上海因疫情影响导致GDP显著下降,北京经济首超上海。今年上半年上海GDP达到21390.17亿元,实际增速为9.7%,重回经济榜首。北京和深圳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GDP分别达20621.30亿元和16297.60亿元,增速为5.5%和6.3%。

今年上半年,仅有京沪深三城GDP较去年同期增量超过了一千亿元,分别增长了1269.1亿、2040.86和1280.69亿元,GDP前三城领先优势愈发明显。上半年,广州实现GDP14130.69亿元,排名全国第五,GDP增速为4.7%,增速比一季度高了2.9个百分点。广州经济增长从一季度的失速逐渐回稳。

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元

这份观察还提到,第三产业已成为决定我国主要城市经济增速和规模的最关键因素。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武汉、天津、青岛等九大城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额达到8.58万亿元,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6%,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领。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

上半年,九大重点观察城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均超过了55%,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元。其中,北京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713.6亿元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增速为6.6%,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272.45亿元,增加值位列全国第二,增速为8.2%排名九大重点观察城市第一。深圳和广州分别以10604.57亿元和10314.95亿元的增加值位居第三和第四,增速分别7.2%和5.8%。

另外,我国外贸重心回归东部地区。北上广深的出口增速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的3.7%,且均超过两位数。上半年,北上广深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3.9%、15.2%、17.9%和14.4%分别大幅高于全国平均10.2、11.5、14.2和10.7个百分点。

北上深等积极拉动投资带动经济持续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下称“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消费”)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稳定和促进投资,同时激发消费潜力,都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主要大城市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向可持续化发展不断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消费情况整体向好。上半年,九大城市的消费成为拉动GDP的重要因素,且普遍高于GDP增速。其中,上海、天津、北京和深圳比去年同期均增加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增速。分别从-16.1%、-7.9%、-7.2%和0升至23.5%、8.1%、4.5%和11.5%。分别增长了39.6、16、11.7和11.5个百分点。其余城市的消费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5个百分点。消费的持续回温表明我国主要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驱动力不断增强。

观察还提到,城市投资趋向于可持续化发展。上半年,九大城市的投资情况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并对各自的GDP增速产生了显著影响。上海投资增速有显著反弹,从去年同期的-19.6%增长至37.2%。北京的投资增速保持稳健,从去年同期的5.5%增长至13.6%。深圳虽然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去年同期和今年分别达14.7%和13.1%。表明,北上深等固投占GDP比重较低的城市,目前正积极拉动投资带动经济持续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城  三城词条  京沪  京沪词条  增量  增量词条  领跑  领跑词条  同比  同比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