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蹊跷!95后记者收购上市公司:出手就是1.96亿

一家正急速下滑的公司,为何吸引了95后女孩耗巨资收购。

作者丨铅笔道编辑部

这两天,发生一件很轰动的事:一位曾经担任财经记者的”95后“买下一家上市公司,耗资1.96亿元。

她年仅27岁,在多数人还算不上职场老手的年纪,却坐拥一家市值约20亿(元)的上市公司——这件事给了创业者什么启发?

据交易文件披露,这位年轻人名叫褚一凡,生于1995年,研究生学历。2014年7月-2019年11月期间,先后任鸿胜网络执行总经理、蓝鲸财经记者、雅博科技董事长助理。

据微信搜索数据,褚一凡担任财经记者的时间很短,目前能公开搜索到的文章很少(2篇)。通过文章内容可以发现:褚一凡关注的方向为“文娱产业+上市公司”。

她作为实控人的公司收购的公司名叫“国立科技”,是一家高分子材料(塑料及橡胶品)公司,集研发、销售、生产为一身,主要客户为休闲鞋材、智能家居、运动器材等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10.02亿,净利润1.46亿,市值约20.5亿。

这么一家中型规模上市公司,是怎样被一位95后创业者收购的?

就在大家预想一个年轻有为创业家即将诞生时,一个令人诧异的消息出现——据媒体公开披露,褚一凡的父母大有来头。

其父亲名叫陆凡,是雅博股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同样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为房地产,为公共建筑(体育场、航站楼等)提供金属屋面围护系统等。

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5.18亿,净利润约5213万,市值约77亿元。

陆凡最知名的并非其创业履历,而是曾经主导过一起的“财务造假案”,导致被终身市场进入,曾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这次处罚,让陆凡彻底失去了一个权力——再也无法在企业担任高管职责。

此次收购,褚一凡被猜测为“代父行权”。褚一凡的最新职位是“泉为绿能投资”实控人,占股70%。该公司于2022年10月14日注册成立,成立未满1年,尚未实际开展经营——可以视为专为收购成立的壳公司。

从财务数字看,褚一凡控制的是一家正急速下滑的公司。国立科技成立于2002年,于2017年上市,但自上市以来,多数时候的业绩处于下滑趋势。

财报显示,国立科技近4年的收入巅峰期是2019年,收入为20.33亿元,随后2年的收入下滑为19.27亿、19.02亿;净利润的下滑态势更为严重,2019-2021年分别为5550万、2595万、-3.17亿、-2.42亿。

更为关键的是:造成业绩下滑的为长期市场因素,而非短期。据2021年财报数据,国立自称公司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客观市场对业务不利。

客观市场要素包括:原材料大幅度波动、疫情的反复、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等——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无法解决。

最令人看不懂的是,在交易文件中,褚一凡还与国立科技签订了业绩对赌:甲方承诺上市公司2022年的各项净利润为正,若未达目标,应在2022年年报披露后的30个工作日内,向后者支付补偿金额(0-2022年实现的净利润)。

若以过去3年的业绩为例,褚一凡最大的赔偿净额可达3.14亿元——这个条款极其苛刻:在收购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要把1家年亏损超2亿的公司扭亏为盈,实现难度非常大。

深交所也注意到这些问题。今天,深交所向国立科技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相关易主交易中,95后褚一凡拟成为公司实控人,出资受让公司股份的资金来源,是否具备履约能力。

2017年,褚一凡的父亲陆永制造了“雅百特财务造假案”(雅博股份前身),曾在2年内虚增收入5.8亿元,最终被判刑9个月。 希望 类 似损害投资者利益 的 事不再发生 。

铅笔道编辑部成员不持有所述企业股份,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铅笔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产品——融资VIP会员,核心亮点是:每年15场游学+让你见机构BOSS。如果你短期有融资计划,长期有资本化目标,推荐你报名加入。欢迎扫描二维码咨询。

更多详情可以点击查看

欢|迎|联|系

想获得 调研 ,请联系: pencil-news

想商务合作,请联系: 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创业社群,请联系: Pencil-news

想进行市场合作,请联系: Pencil-news

文 章转 载,请联系: Pencil-news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喜欢的话,别忘了分享、点赞和在看哦!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