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复星系6500亿债务压顶,复兴旅文的至暗时刻

9月9日下午,中粮工科公告,上海复星惟实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复星惟实基金”)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073.65万股,占中粮工科总股本比例6%。

复星惟实基金是复星系成员公司。进入2022年,复星系接连减持手中所持上市公司股权,9月伊始,复星系更是减持了旗下核心资产复星医药。

根据公告披露,复星系此番减持复星医药,若按照公告日复星医药9月2日收盘价40.21元/股计算,复星高科技将套现约32.2亿元。

今年6月,评级机构穆迪将复星国际的评级下调,并对其流动性表示担心。一时间,对于复星国际的债务问题,市场猜测不断,复星国际的股价也一路下滑。

港股上市公司复星国际,是郭广昌名下的投资控股集团。郭广昌通过复星国际参股、控股的企业横跨医药、保险、科技、资源、白酒、零售、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减持的同时,复星国际于今年3月大手笔斥资先后拿下有黄浦区老城厢“四大地王”之一的外滩福佑地块以及外滩金融中心50%股权。

对于复星医药的股权,复星系刚刚减持,又马不停蹄地停蹄地开始增持。

9月6日晚,复星医药公告,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内合计18人,基于对复星医药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内在价值的认可,将增持复星医药46万股。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凭借并购、上市、发债、股权质押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方式,国内相继涌现出德隆系、涌金系、明天系、泛海系等民营资本族系。

不过资本市场风云际会、变幻莫测,如今还活跃在台前的民营资本族系寥寥可数,郭广昌的复星系便是其中之一。

以前,郭广昌用“买买买”的投资思维,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复星系;如今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以投资为主的复星系面临的杠杆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顺利过冬,成为郭广昌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掌舵人,郭广昌则自7月至今,身处国外,四处走访其海外业务。8月31日,复星国际2022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复星国际未来预计超过一半的收入将来自海外。

1

左手套现,右手买地

9月初,复星系先后发布3则减持公告。复星系所减持的3家公司,分别是金徽酒、复星医药及招金矿业。

其中,复星医药是郭广昌的“发家”资产,资料显示,创立之初其研发的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郭广昌稳赚了上亿元。从股价来看,复星医药目前的股价处于低位。

金徽酒更是复星系于2020年耗资25.52亿,取得其控制权,如今却又物归原主。

除了复星医药,今年4月复星国际以7.4亿美元,将目标公司Miracle Nova I(US), LLC出售。据报道,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下的会计处理,该出售事项产生的损失初步估计约为0.79亿美元,即相当于约人民币5.11亿元。

今年以来,复星系进行了一系列减持操作。

自今年2月起,复星系先后减持了海南矿业、青岛啤酒股份、泰和科技、中山公用部分股权,叠加金徽酒的减持,郭广昌共计套现63.59亿元。

此外,豫园股份及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老庙黄金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招金矿业7.632亿股,股权占比23.34%。豫园股份称,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以及证券市场情况,择机出售公司持有的招金矿业全部或部分股票。

截至9月7日收盘,招金矿业市值192.63亿港元,按此计算,上述23.34%股权价值约44.96亿港元。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71.13亿元,同期短期借款1236.92亿元、长期借款1374.26亿元。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的75.22%,略有提升至76.64%。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复星国际的盈利能力并未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2017-2021年,复星国际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59亿元、134.03亿元、147.97亿元、80.16亿元及100.86亿元。

而今年上半年复星国际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32.86%;除2020年特殊因素外,从金额来看,复星国际上半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不及往年。

 

今年6月,穆迪下调了复星国际的信用评级,并对其流动性表示担忧。外界对复星系债务问题的担忧日渐升温。

在2022年中期业绩说明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CEO陈启宇对媒体表示,强化流动性和保证现金流安全,这是当前整个复星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与此同时,复星系却又大手笔地投资固定资产。

同在9月,复星系联合蚂蚁科技拿下了有黄浦区老城厢“四大地王”之一的外滩福佑地块。

截至目前,官方并未透露这宗遴选地块的最终成交价。但一年前,同属黄浦老城厢的露香园二期地块,被上海城投以176亿元的底价获得。

此外,遴选条件也写明,未来上海黄浦区将通过这块地至少获取264亿元的税收。

今年3月21日晚间,复星国际公告称,计划以63.42亿元的代价收购中融国际持有的外滩金融中心(BFC)50%股权。

2

7年间发债66笔,募资百亿

从3.8万到8000亿,郭广昌和复星国际用了30年。

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郭广昌也成为了上海首富。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显示,郭广昌的身家达362.3亿元。

这一年,郭广昌刚满40岁。

回顾复星系的成长,郭广昌则选择了一条较为快捷的道路——产业投资与并购。

1994年,郭广昌进入房地产、医药行业。

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

2001 年,复星系收购了 " 老八股 " 之一的豫园商城(即豫园股份),被看作是其通过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3 年,又收购了南钢股份,成就了中国股市第一个要约收购案。

此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出现了复星系的身影,还有诸多国际收购案。

一路“买买买”下来,郭广昌已经打造出了一个横跨医药、保险、科技、资源、白酒、零售、旅游文化等领域庞大的复星帝国。

与版图一起“壮大”的还有复星系的债务。

从财报来看,自2014年起,复星国际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74%以上的高位。2021年末,复星国际总负债为6031.5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4.8%。2022年上半年末,复星国际总负债达到6511.57亿元,其资产负债率为76.64%,仍在持续攀升。

8月23日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

穆迪表示,下调的原因是担心公开债券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升温,将令复星国际本已紧张的流动性承压,且未来6个-12个月其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较大。

对此,复星国际回应称,复星国际经营情况平稳,得益于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账面资金充裕,和金融机构关系稳定,多元化融资渠道畅通,本次评级调整不影响复星的偿债能力。

目前从公开市场来看,复星国际的主要债务是美元债,共10笔,合计存续规模约4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19.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7亿元)。就在10月9日,公司将有一笔3.8亿美元的债券到期。这些美元债今年6月中旬以来经历了一轮暴跌,如目前价格最低的“FOSUNI 5 05/18/26”,1美元面值最低来到44.32美分,几乎腰斩。

上个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的说法令市场寒气逼人。上周,在2022年中期业绩说明会后,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CEO陈启宇说,“有的时候,有寒意不是坏事。”

今年6月,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复星国际Ba3的公司家族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

穆迪高级副总裁蔡慧表示:“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反映我们担心公开债券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升温将令复星本已紧张的流动性承压,且未来 6-12 个月公司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较大。”

在2022年半年报的业绩会上,复星国际表示“面对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我们还是坚持既定的财务战略,在提升评级的战略引导之下,规划2022年到2025年逐年有序地优化债务,拉长债务久期,同时提高子公司向上现金分红,控制总部固定费用,从而稳步优化集团信用指标,夯实集团跨越经济周期的能力。”

在业绩会中,管理层特别强调新披露的指标——企业经营性利润,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实现企业经营性利润23.3亿元,同比上升35.5%,该指标用来衡量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利润。

3

核心公司同样面临偿债压力

复兴国际,整个“复星系”的顶端平台。

目前,复星国际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健康、快乐、富足、智造。  

近年来,复星系诸如复星医药、豫园股份等也面临着偿债压力。

复星医药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医药账面货币资金122.58亿元,但同期的短期借款高达130.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2.11亿元,合计172.66亿元,账面资金难以覆盖短债。

豫园股份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截至2022年6月30日,豫园股份货币资金为140.83亿元,但是短期借款为76.2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6.60亿元。

而在业绩方面,复星医药及豫园股份同样也同样面临着压力。

豫园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0.09亿元,同比下滑3.85%;实现归母净利润7.54亿元,同比下滑47.06%。

复星医药方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4亿元,同比增长25.88%,实现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下降37.67%。

4

海外收入占比近半

从利润结构来看,无论从资产占比还是利润贡献,在复星国际布局的众多领域中,富足板块占据着C位。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富足板块贡献归母净利润占比53.5%;在资产方面,富足板块占总资产比重57.7%。

 

复星国际的富足板块分为保险业务和资管业务。与保险业务相比,资管业务则贡献了更多的利润。

复星国际保险业务的主要成员公司包括葡萄牙保险、鼎睿再保险和复星保德信人寿;资管业务主要包括复星创富、复星锐正等投资机构。

此外,复星国际的资管业务还包括拥有2022年德国最佳私人银行称号的HAL(Hauck Aufhäuser Lampe Privatbank AG)以及葡萄牙最大的私人银行BCP。

在业绩会上,复星国际表示,上半年实现海外收入387.6亿元,同比增长31%,覆盖30+个国家。

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828.92亿元,从金额来看,上半年复星国际海外收入占比46.76%。

对于海外业务,郭广昌似乎也相当重视。从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9月,郭广昌相继出现在法国、英国多地,进行业务走访。

从时间上,复星国际对海外的拓展,则可追溯至2010年。彼时,复星国际首次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复星国际至少投资了近50项海外项目,且多为溢价购买,总投入超过300亿美元,投资项目范围广泛,从银行、保险到医疗检测、影视、地产、娱乐均有涉足。

其中,在2013-2015年,复星国际完成了30余起海外并购,总投资资金达100多亿美元。

2017年,复星推出中国+全球双轮驱动;2021年,为促进全球化业务增长,复星国际更是成立了海外运营委员会。

5

复星旅文怎么办

北京时间9月6日晚间,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复星国际于9月5日收市后,以每股港币8.57元的价格将2800万股复星旅文股份协议出售给独立第三方。按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旅文总股数1,238,914,279股来计算,此次复星国际出售的股份占复星旅文总股数大约2.26%,价格接近2.4亿港元。

复星旗下的全球一价全包度假品牌Club Med近日正式宣布启用品牌中文名——地中海俱乐部。作为全新官方中文名称,“地中海俱乐部”之名也正式在Club Med所有中国度假村集体换新,并同步在其线上、线下的官方平台使用。

另外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复星旅文营收64.17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亏损1.97亿元。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简称“复星旅文”,也称为FOLIDAY),是复星 “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快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星旅文于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01992.HK),核心标杆是收购的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及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等,以及涉及的一些文旅地产。

复星到底有没有问题,需要时间验证,但若主体出现问题,复星旅文板块极有可能当成弃子卖身救母!

部分来源:搜狐财经

搜索建议:
热文

 中国最强音,绵竹选手?

个人介绍温蕊尔,原名温格,生于1994年,四川绵竹人。自小热爱音乐的她8岁开始学吉它。18岁的她是《中国最强音》第一期深圳大众演唱会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以一首自弹...(展开)